方程,无法割舍的痛
2016-04-13宗奎林
文/宗奎林
方程,无法割舍的痛
文/宗奎林
教学现象
在六年级的一次练习中,有一道练习题:一块金属重量的1/6加6克与它的重量的1/4减6克相等,这块金属的重量是多少克?有许多成绩不错的学生都做错了,这样的情况立刻引起了笔者的注意。笔者马上翻阅了所有学生的练习本,发现用方程解的学生寥寥无几。若这道题用方程解,则可以降低思维难度。然而,在与学生的谈话中了解到有不少人根本就没想到用方程解。
排斥原因
学生对于列方程解决问题比较排斥,排斥原因分析如下:
算术方法在学生头脑中根深蒂固 从低年级开始,学生就学会了用算术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原来有多少”“是什么的几倍”等问题。教师们也是煞费苦心,让学生掌握解决这类题目的基本思路,久而久之这也就成为学生解决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因此,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若无“用方程解”的要求,用方程解题的学生寥寥无几。究其原因是学生方程意识淡薄,方程思想还未扎根。
体会不到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学习方程就是学习从错综复杂的事情中,将本质的东西抽象出来,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然而学生只看到方程繁琐的外衣,却看不到方程通过顺向思维降低思维难度的内涵。
思维飞跃等量关系模糊使列式困难 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从数到代数式是数学表征的一次飞跃,数对于它代表的具体事物来说是抽象的,而用字母表示数是又一次抽象,给学生的思维带来一定的难度。在解决问题时,数量关系式往往会被忽略,使学生找不到等量关系,列不出方程。
解不了方程使列方程解决问题夭折 学生受到解方程能力的限制,有时列出方程,却发现不会解,认为方程解法并不实用。
教学反思
方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它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素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到了初中,更是学生喜欢的一种解题方法,所以小学阶段就要加强培养学生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意识,及早做好中小学衔接准备。这也注定了无法割舍这种“痛”。因此笔者对学生用方程解决问题做了以下思考:
尝试正逆对比,体会思维优越性 在解决问题时,只有让学生理解方程法有算术法无法取代的作用,有独特的思维优越性,学生才会尝试使用。所以,在教学中选同一例题,用算术法和方程法对比解题,通过这种正逆思维的对比,体现出方程法的思维优越性。
克服思维定式,培养代数意识 用字母表示数和列代数式是掌握方程知识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的代数意识对于列方程解决问题非常的重要。虽然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但是仍有学生不习惯用字母参与运算,列出代数式。因此教师要把列代数式作为基本训练,适当增加课时,慢慢克服算术解法的思维定式,提高学生列代数式的能力,避免学生列出……=X这样的方程,使列方程解决问题失去意义。
抓住方程本质,加强列方程能力 等量关系是方程的本质,找不到等量关系,学生就无法列出方程,更谈不上用方程解决问题。找等量关系是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教师可以通过在常见的数量关系中找等量关系;抓住关键句;从变中找不变;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等等,找到等量关系式。
运用等式性质,提高解方程能力 在解决问题时,列出方程而解不了,势必会使学生对方程法产生排斥。所以在方程单元的教学中必须提高学生解方程的能力,将等式基本性质作为小学解方程的依据。
总之,培养学生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师在以后解决问题教学中,不失时机地渗透方程解法,体会方程的优势,进而强化学生的方程意识。
(作者单位:浙江省湖州市埭溪镇上强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