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科博会亮点在哪儿有关“创”主题的故事
2016-04-13严佳婧
文 严佳婧
一年一度的科博会亮点在哪儿有关“创”主题的故事
文严佳婧
科博会可谓科技创新和创业者的盛宴,展示了许多前沿技术,也促成了多项合作。
秋季总是集结了人们一年的收获,对第二年的期待。也正是在这样的日子里,去年年底已是第二届的上海国际科普产品博览会似乎比第一届承载了更多的期待,因为迈出去的第一步是探路,第二步则决定了道路的方向是向上还是向下。顺应2015年中国的创新创业热潮,以及国家科技发展“新常态”的建设稳步展开,第二届科博会也注定了与第一届大不相同。去年,上海科博会将主题确定为“智慧城市让生活更完美”,现场展品及各大活动则聚焦“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创新,创业,创纪录
本届科博会可谓科技创新和创业者的盛宴,展示了许多前沿技术,也促成了多项合作。
此次展会上,中国最具影响力、摘得今年雨果奖的科幻小说《三体》的电影制作方游族影业在“电影三体馆”,为观众带来了只有在现场才能体验到的独特视觉体验。这也是科博会第一次为一部科幻作品设立独立场馆。这部投资超过2亿元的科幻电影,全片2400个镜头中有2100个特效镜头,后期团队超过600人。在展会上,《三体》迷们能仿佛身临其境般地观赏到通过全息投影技术构建出的原著场景:红岸基地、三体星球、闪烁宇宙。将这些耳熟能详的场景与自己想象的场景作一番比较,对《三体》迷而言将别有一番乐趣。
每年上海国际科普产品博览会现场,总有炫酷的新能源汽车亮相。本届也不例外,由荷兰埃因霍温科技大学21名学生打造的,被认为代表了家用轿车新方向的首款太阳能动力汽车“Stella”首次亮相中国,便选择了科博会。该车由荷兰埃因霍温科技大学太阳能团队历时18个月研发而成。在晴天时,Stella通过太阳能足够满足日常行驶,最高时速可达每小时125公里,拥有4人座位,更加实用。如果行驶中所消耗的能量低于每日所产生的能量,那么剩余的电量可以让该车停在家中的时候为居家供电。该车堪称手工打造,其充满未来感的外表,令人过目不忘。上海市科委负责人参观后表示,会把这款新能源车介绍给上汽集团,研究其产业化的可行性。
上海科博会将主题确定为“智慧城市让生活更完美”,现场展品及各大活动则聚焦“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除了吸引到来自荷兰的创新团队外,本次科博会同样也吸引了现代工业发展的领军国家—德国的多家创新企业来华参展。德国中心联合展团集体亮相科博会中央大厅,展出了内容包括6家德国企业中工业4.0技术模式的具体应用形态。科博会最后一天,德国展团的样品已全部售罄,其中口腔技术设备被一家民营企业认购,该企业决定在上海设立首家德国口腔诊所旗舰店。
不输给这些国际创新企业风头的,可能要数上海的院士工作站集中展示区了。展示区汇集了5家代表工作站的科技产品,数量和规模较去年有明显增长。首次参展的3D打印人体关节,其技术是由工程院院士、著名骨外科学和骨科生物力学专家戴尅戎作为带头人的团队研发,是在业界形成突破的一项创举。各区县工商联展团的数量由首届科博会的2个上升到本届的8个,黄浦工商联展示的“客流眼”智能应用产品令人瞩目,客流动态监控产品对大量人流监控、预测和疏导可起到积极作用。
城市,区域,创业潮
如果说创新是在新时代号召下,中国群众对于未来的一种探索,那么各个城市就是孕育这些探索者的摇篮。而上海市的每一个区县,都在为如何孵化出一批批优秀的创新创业好苗子动足脑筋。第二届上海国际科普展品博览会上,不少区县的优秀展品和创客们都让人眼前一亮。
行业融合化、产业互联网化,也是目前创业的一个趋势
本届科博会那些不能错过的现场活动
首届中美欧创客大赛暨科创论坛:引进来走出去
汇聚各方精英的首届中美欧创客大赛中国区决赛于11月28日在2015上海国际科普产品博览会现场举办,29日上午大赛宣布获奖项目名单,29日下午举办以“海外项目展示、海外创新经验分享”为主题的科创圆桌论坛。
为了响应“加快向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的号召,助力上海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由上海市科协、欧美同学会等担任指导单位的首届中美欧创客大赛于9月至11月期间举办。大赛在中国设上海、北京、广州、成都四个赛场,在美国设硅谷和波士顿两个赛场,最终将在上海和硅谷连线进行中美项目PK。
由于具备公益性、权威性以及更贴近民生的会展公信力优势,科博会也为区域科技园区和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拓展了一条通过科普化实现市场化和产业化的途径。此次参展的各个区县响应态度都十分积极。普陀区科委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工作要求,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紧紧抓住“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普陀建设‘科创驱动转型实践区、宜居宜创宜业生态区’”契机,围绕全区中心工作,服务大局,应上海国际科普产品博览会主办方邀请,通过组织区域内天泰茶叶、追日电器、辰达物联、延华智能4家优秀科技企业参展,为企业提供创新创业、拓展市场的优质服务平台,发挥区域新兴产业的引领示范效应。
青浦区则以更为“小清新”的姿态向众人展示了近年来青浦区在科技发展、科普成果方面取得的各项成就。本届科博会上,青浦区以“绿色青浦,上善之城”为主题首次亮相,展区由西虹桥北斗产业基地的骨干企业,与青浦循环农业科普教育基地、中华印刷展示馆、青浦枇杷教育基地、上海四季白果园、润盈生物等4家科普教育基地联手打造,集开放的宣传推广、多元的互动体验、亲民的人气吸引于一体,成功科学演绎诠释具有浓郁“绿色青浦”鲜明特色的科普产品。青浦展区突出了多样性,互动性和延续性,微型无人机、北斗位置服务终端、3D打印、绿色油墨打印、健康益生菌酸奶品尝、扫一扫微信赠有机蛙稻米、枇杷花茶品尝等互动活动,吸引了众多观众积极参与,展会每天人气爆棚,接待观众达上万人次。
而创客文化浓厚的静安区,则把创客和动手做的空间直接搬到了现场。在150平方米的空间里,邀请了10个创客小组参加,内容丰富的创客文化大放异彩,10个小组各领风骚。
Marko组、黄曾新组、梁小玲组、缪晓东领衔的米立方组是本届科博会静安展区的4个活动组。Marko组以环保为主题,展示趣味横生的“竹”制作项目。黄曾新组重点为观众讲解各类创新装置,并用科学知识来揭穿骗人的电视广告。梁小玲团队为参观者带来的项目值得期待,据介绍,该项目将是“最新的创客设备”首发。米立方团队的3名创始人分别有着拳头项目:缪晓东将指导参与者用一小块原木,使用传统手工工具搭配电动工具,制作各种木工小作;崔晓锋的创新作品—合箸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怀,取材白色荷木制作木筷,绞合设计,纯手工刻刀雕刻、砂纸打磨制作而成,传达“白头偕老、相拥一生”之美意;陈坚带来的项目:最后一公里—电动滑板车,使用专业工具锂电池改装踏板车,这款车具有可拆卸充电,30分钟速充,续航20公里左右,便携可折叠等诸多创新亮点。
院士,创客,创新论
与往年有所不同的是,本次《华东科技》杂志社不仅仅作为科博会的全方位媒体支持参与到科博会的各种新闻报道、内容推送的流程中去,更是与科博会组织、“海上畅谈”节目组联手打造了两场激动人心的现场论坛—“院士与创客对话:共话创新,思维碰撞”以及“德国企业创新启示论坛”。
近年全中国掀起的一股创新创业热,不仅仅是指鼓励那些在象牙塔中的学术人做研发,也不仅仅是指让那些资金雄厚的资本家去开设公司,更多地,是要激发科研院士的创新动力,鼓励普通百姓的创业思潮。在著名主持人海波和秦畅的主持下,院士与创客在科博会这个舞台上,展开彼此的心扉,放飞思绪,谈起了创新和创业的那些事儿。
来投吧创始人顾威在谈及如何看待“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个口号时首先发声:“首先我觉得要感谢时代。现在的创业者,尤其是初创企业,往往面临很多困境。但时代在改变,创业的氛围在改变。我作为来投吧的创始人,一直在聚众聚力,想通过搭建一个平台,来为创客们更好地服务。目前有许多国家产业基金、人才基金等有利于创客们的政策,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如何通过移动终端精准地将这些信息推送给投资人等等,也是我一直在努力的事。”
而行业融合化、产业互联网化,也是目前创业的一个趋势。外滩艺术创新云平台总监刘霁这样回应“这否是是一种赶时髦的做法”这一问题:“艺术云平台当然不仅仅是为了赶时髦而网络化。我投身艺术行业已有十年。这么多年来,我发现在中国,艺术始终没有办法走近老百姓。不像许多欧美国家,我们与他们的文化发展的水平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我希望人们可以通过我们这个平台多看到一些优秀的原创艺术作品,最终可以在我们的平台上购买这些作品,让交易的过程透明化、国际化、迅捷化。甚至可以让用户通过我们的平台,直接和这些创作者交流、互动、探讨艺术。让互联网不仅仅成为一种艺术展示的平台,更成为一种艺术社交的天地。让互联网揭开这一行业神秘的面纱。”
在面对两位本不属于互联网行业,却毅然选择了网络化转型发展之路的创业者,参加了本次对话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戴尅戎这样说道:“我觉得‘转身’是因人而异的,根据行业微调是需要的。在这个创新时代,无论做什么,最重要的还是人才。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突出了人力资源的重要性。现在利用互联网协助知识发展、供需对接,能选择去做这样的事业,即便不是一种商业行为,也是做一件‘好事’。”
科博会落下了帷幕,然而创新和创业的脚步不会就此停歇。在2016年的上海,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科技创新,支持大众创业,依然将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