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那么多“心灵鸡汤”为何还营养不良?
2016-04-13作者顾嘉
作者│顾嘉
喝了那么多“心灵鸡汤”为何还营养不良?
作者│顾嘉
顾嘉
中国移动员工,移动Labs顾问,中国移动新闻宣传智库成员,作为一名ICT产业变革的观察者、思考者和参与者,善于站在运营商视角、运用互联网思维分析和解读问题。
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朋友圈里总有一类文章是你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拉黑”的,有时还会让你陷入深深思考,甚至还能直接给你“洗脑”,这类文章叫做“心灵鸡汤”。
我的微信公众号运营了近3年,各类运营技巧和课程也学习了不少,惭愧的是一直都没有特别好的效果。直到有天一位好友一语点醒梦中人:“做‘心灵鸡汤’吧,现在人们都爱看。”
我知道他说的是真的。从我自己的朋友圈来看,转发最多、阅读量最高、极容易刷屏的都是“鸡汤”意味甚浓的文章,情感类和成功类的“鸡汤”文尤其受欢迎,如果是两类兼具的励志文就更有成为“爆款”的潜质了。
其实,认真分析一下“鸡汤文”之所以盛行,还是有不少深层次的原因。
一种可能的原因是转发“鸡汤文”的人都在向朋友们传达甚至炫耀自己积极、正向的价值观,“喏,你看我是这类文章的人……”,尽管很可能在没人的时候还会狠狠地骂几句娘,抱怨遇到的问题喝几顿“鸡汤”都解决不了;
另一种可能的原因是“鸡汤文”中的某种状态和转发人极其类似,形成“情感共振”,然后试图告诉朋友们自己的人生也是同样励志;
第三种可能是自己真的很认同文章观点,被文中某个句子“击中”,久久不能自拔,为了感激作者的“深度理解认同”,赶紧转发到朋友圈再加上几句真心评价;
当然还有极大的可能是“鸡汤文”转发者的领导能看到他的朋友圈状态;
其实,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行为,人嘛,总归是社会动物。
无论是写“鸡汤”的,还是看“鸡汤”的,无非就是获取情感认同,进而激发共鸣。
现代社会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工作、生活连轴转,问题困惑天天换。最大的痛苦是,有些事儿还不能轻易跟熟人讲,否则或许就换来“最近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儿,说出来让大家开心一下”的效果,当然还有可能是“关我 P 事”或者“关你 P 事”。
于是,人们越来越压抑,负面情绪无处释放,一些人选择在网络上出气、游戏里沉迷,还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貌似成熟地默默承受,但很快憋出内伤。
直到有一天,他们眼前一亮,一种新型治愈系文章出现在他们的朋友圈里。“哎哟我去,这简直就是我的真实写照嘛”、“原来生活还可以这样”、“世界那么大,我真该去看看”的声音不断在内心升腾,于是,他们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转发到朋友圈去。
因此,我以为“心灵鸡汤”在很大程度上扮演着这个浮躁社会减压阀的角色。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的确需要“心灵鸡汤”。
既然,我们需要它,为何还说它有危害呢?它的危害体现在哪里呢?
我记得曾在一篇文章里读过一段话:“所谓‘心灵鸡汤’,通常以道德或情感的名义,向读者传输一个似是而非的观点,并强化其与成功、爱情、亲情之间的惟一联系,致使读者扭曲地理解问题。”
另一个更加简单的回答是:有人问“螺丝怎么拧不进去?”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先看看究竟是什么原因,但“鸡汤”则通常是站在高处猛喊“那只是因为你不够努力。”,我抽你啊,“只要拧得努力就够了?”,先看看题好么?
看出来了么,如果要我说“心灵鸡汤”的危害,我的回答是:把所有的问题都归于心灵,而忘了真正解决问题的其实是行动。
不信你看,读了那么多的“心灵鸡汤”,是不是转发一下就没有然后了?喜欢把“鸡汤”放在嘴边的人,往往是自己没有行动力的人,然后呢,然后就心安理得了呗。
事实上,“心灵鸡汤”本身就是提鲜用的,非要用来充饥那就是你的不对了。认清这一点,或许可以用适当的方式把“鸡汤”转换为“鸡血”,然后去行动。用实际行动去改变自己遭遇的“一地鸡毛”,这才是“鸡汤”最大的功效。
所以,我认为对待“鸡汤”的正确姿势是:不迷信权威或者那些十分狗血的励志剧情,要把自己当成一个人、正常人;当然,也不要矫枉过正,不要为了不接受别人的影响而一棒子否定他人的智慧。
简单说来就是:不随意盲从,也不要一味抵抗,保持独立思考。
古语云:“过犹不及”。尽管社会需要正能量,但如果仅是“心灵鸡汤”,恐怕也不会有什么实质上的意义,毕竟“鸡汤”是不能当饭吃,干货还是很有必要的。
编辑|孙永杰 sunyongjie@bjxinton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