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犬桡神经麻痹
2016-04-13曹战鑫
曹战鑫
针灸治疗犬桡神经麻痹
曹战鑫
犬四肢麻痹在临床病例中已不罕见,是犬疑难病之一。当排除骨外科及内科病(急性缺钙、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等疾病)的诱因,其中很多病例属于神经机能障碍性疾病。治疗此类疾病,针灸疗法确有深刻的临床指导意义。《养耕集》中有这样一句话“针不能到者,有药以至之;药不能及者,有针以挽之”。笔者近期接诊1例桡神经麻痹的患犬,尝试应用针灸疗法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综述成文与广大同行讨论学习,同时希望兽医针灸学能被广泛认可及应用,将中华精粹发扬光大。
一、病例
腊肠犬,8岁龄,体重8kg。
主诉:病程1周,病因:天气乍凉,患犬在自家阳台久卧,过夜,第二天发现犬左前肢不能负重,三条腿行走,爬卧时前爪蜷缩爪背着地。饮食、排尿、排便正常。
二、检查
站立时肩关节过度伸展,肘关节下沉,腕关节屈曲,运步困难,不能提举,但可后退。若被动固定腕关节,患肢尚能短时间地负重,手一旦离去或稍有移动,又复原状。针刺左前肢桡侧皮肤感觉迟钝,其余感觉正常(见图1)。
三、诊断
左前肢桡神经麻痹(风寒侵袭)。
四、治疗原则
祛风散寒,舒筋通络。操作方法:肩外髃、前曲池、合谷、列缺为主穴,风池、肩井、前三里为配穴。
针灸穴位:1.合谷;2.列缺;3.前三里;4.前曲池;5.肩外;6.肩井;7.风池(见图2)。
采用毫针和水针隔日交替进行治疗。水针又叫穴位注射,是在穴位中注射药物,通过针刺和药液对穴位的刺激起双重作用,以达治病的目的。
(一)肩外髃、前曲池、合谷、列缺、风池、肩井、前三里7个穴位点毫针直刺2~3cm,留针30min,隔日1次。
(二)肩外髃、前曲池、列缺3个穴位点水针疗法,按患犬体重注射氨苄(0.1g/kg)、VB1(0.01g/ kg)、VB12(0.05~0.1g/kg),隔日1次。
经3周对症治疗,病犬已恢复正常行走能力。
根据针灸古籍中 “治痿独取阳明”的原则, 选犬阳明大肠经的肩外髃、曲池、合谷、前三里以通经活络,风池、肩井均为发散风寒的要穴,列缺为肺经的络穴,有较强的疏风散寒解表的作用。
五、注意事项
(一)药物性能。临床治疗一般按药物原有性能去运用。
图1 患肢不能长时间负重
图2 针灸穴位图
(二)注射部位。一般药液不宜注入关节腔、脊髓腔内,以防不良反应;注射躯干部位,不宜过深,以防伤及内脏;注射时必须避开神经干和血管。
(三)严格消毒,以防感染。若注射部位有轻度肿痛,一般隔日将会消退;若经久不退,应及时处理。
(四)少针或缓针。过饥、过饱或身体极度虚弱的犬,应少针或缓针。
(五)慎针。妊娠犬的腹部或脊背部穴位应慎用。
(六)谨防意外。接近重要脏腑或大血管的穴位,操作时必须慎重,以免发生意外。
(作者单位:丹东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118002)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编辑:李 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