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户信贷可得性影响因素分析

2016-04-13吴彬彬黄嘉瑜湘潭大学商学院

消费导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信贷员农村金融信贷

吴彬彬 黄嘉瑜 湘潭大学商学院



农户信贷可得性影响因素分析

吴彬彬黄嘉瑜湘潭大学商学院

摘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象下,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仍未破题,如“三农”问题。我国农村金融“二元性”特征突出,农户作为农村金融链条下最细微的环节,对于农村金融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农户信贷影响因素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总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在高速发展的现象下,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仍未破题,如“三农”问题。大量前期研究成果表明,我国农村金融正规金融发展缓慢,非正规金融交易活动异常活跃,农村金融“二元性”特征突出。 农户作为农村金融链条下最细微的环节,其对于农村金融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农户信贷的可得性是影响提高农户福利水平、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国家对农村金融问题的重视,在经历了一系列金融体制改革后,虽在农户信贷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金融机构与农户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且农户缺乏有效的抵押物,农户贷款难的局面仍未改变。那么,在我国农村二元金融特性明显的背景下,如何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呢?抑或是提高农户的福利水平呢?笔者认为,其关键在与提高农户的信贷可得性。因此,本文拟分别对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条件下农户信贷可得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这对于化解农户融资难,提高农户信贷可得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农户借贷是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贫困的农村地区,农户得到信贷是提高其福利水平的重要手段。Feder认为,农户可以通过得到信贷改变初始禀赋,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增加收入;由于农业生产存在周期性和不确定性特点,农民的收入存在不稳定性,Duong和Izumida认为农户可在歉收的年份通过信贷的方式来平滑消费。

二元金融体系结构(financialdualism)是由海拉·明特在1964年提出来的,主要是定义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并存的现象。一般而言,正规金融是指以现代化管理方式经营的各类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非正规金融是指以传统方式经营的钱庄、放债机构、当铺之类的小金融机构以及民间信贷等。

关于农户信贷可得性影响因素的研究,国外学者主要通过实证方法进行研究分析。王曙光、王东宾(2011)运用 11 省 14 县市调查的农户数据,对农户信贷可得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研究,发现农户收入水平与信贷可得性有明显的相关关系。颜志杰、张林秀、张兵(2005)通过对全国范围内农户抽样调查的数据分析,发现户主年龄、耕地面积、老人数量、房屋价值、耐用消费品、男劳动力个数等,均是影响农户能否获得贷款的因素。

综上所述,已有大量相关文献、实证分析可为本文提供理论和经验借鉴,主要涉及农户自身特征,也有银行的放贷偏好,还有各种制度约束等。然而并未在我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背景下,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机理进行详尽研究。笔者认为,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约束机制是不同的,忽略二元金融结构的现状对农户信贷进行分析是不严谨的。

三、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农户信贷可得性的因素分为农户特征因素、家庭特征因素、信贷特征因素三个维度。

(一)农户特征因素

本文研究的农户特征包括以下: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政治面貌;社会评价等。年龄是衡量一个人生长最基本的维度,从常识而言,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收入、资产、投资、消费等情况都存在一个先增长后下降的阶段。农户的职业对于农户信贷的可得性具有影响。农户职业的不同,可能致使农户的收入水平不同,还款能力的不同,进而影响农户的信贷。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不仅可以反映出农户的生产经营能力,还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农户的还款意愿。政治面貌的评价,本文认为社会身份对农户有一定监督作用。社会评价是一项难以量化衡量的指标,它是描述人对被描述人的一种主观评价,包括道德品质、诚信程度等方面。

(二)家庭特征因素

家庭特征主要包括农户收入、储蓄、资产、家庭劳动人口数量以及耕地面积等,这些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户的偿还能力。农户家庭收入的来源渠道越多,其家庭收入越多且稳定,获得信贷的可能性越高。农户家庭储蓄越多,还款能力越高。家庭资产越多的农户,一般收入水平越高,正规金融机构更加偏好于向这类农户提供贷款,以确保资金的回笼。家庭劳动人口是保证家庭收入的基本,家庭劳动人口越多,家庭收入越多,反映出未来偿债能力越高,农户越有可能信贷资金提供者的青睐获得贷款。农户耕地面积可以用于衡量农户农业生产的规模,反映农户农业生产的收入状况。

(三)借贷特征因素

农户借贷特征主要包括贷款金额、贷款期限、贷款利率、贷款用途以及社会网络等因素。一般而言,贷款额度越小,资金提供方越倾向于提供贷款。贷款期限越长的,获得贷款的可能性较低。农户贷款用途若为生活性用途,获得贷款的可能性降低,若为生产性用途,更为资金出借人青睐。

四、提高农户信贷可得性的建议

(一)农户应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信贷条件

农户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属于弱势的一方,同时,由于大部分农村地区经济条件欠发达,农户无法提供符合信贷条件的担保抵押物,因此,对于农户而言,良好的个人素质和信用水平就是优良的潜在“抵押品”。在农村信贷市场中,银行信贷员在对农户发放关系型贷款过程中处于关键地位,农户平时应该加强与信贷员的联系沟通,这样有助于信贷员对农户相关个人信息的深入了解和掌握,提高信贷员对农户给出正面评价的可能性。

(二)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贷款机制

对有关部门而言,应提高软信息的生产能力。信贷员是联结银行和农户的重要枢纽,金融机构应定期对信贷员进行培训,提高信贷员在信息鉴别、筛选和使用等方面的能力,切实提高其在获取农户“软信息”方面的能力。在对农户发放贷款的过程中,银行可以运用信用评分技术降低信贷成本或者信息不对称程度,但是信用评分技术的关键在于农户提供的相关有效信息。但农户信息收集工作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因此贷款机制的完善须加快脚步。

猜你喜欢

信贷员农村金融信贷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农村金融要多些“乡土味”
徐书生“跑”了高额利息迷惑村民合作社卷走村民2600万
农村金融扶贫 脱贫要“精准”
农信社如何破解从严问责下的贷款营销难
贵州省修文联社推行信贷员客户经理制
绿色信贷对雾霾治理的作用分析
微贷业务中的人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