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倦怠的概念、理论模型及研究展望
2016-04-13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79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9大连海洋大学体育部辽宁大连116023
1. 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2.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3. 大连海洋大学体育部,辽宁 大连 116023
运动员倦怠的概念、理论模型及研究展望
Concept, Theoretical Models, and Research Prospects of Athlete Burnout
1. 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2.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3. 大连海洋大学体育部,辽宁 大连 116023
叶绿1,王斌1,马红宇2,吴敏3,董良山1
YE Lv1, WANG Bin1, MA Hongyu2, WU Min3, DONG Liangshan1
摘要:运动员倦怠是指个体资源与环境要求之间的不平衡,运动员出现即时的、短暂的身心紧张反应,当长期难以有效恢复时,压力反应不断积累,并逐渐发展成以情绪/体力耗竭、成就感降低、运动负评价为特征的身心症状和功能失调状态。它与过度训练综合症、压力、抑郁等现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需研究者差别对待。目前,已有多种理论模型对运动员倦怠进行解释,包括认知—情感压力模型、消极训练压力反应模型、单一认同发展和外部控制模型、运动承诺模型和整合模型。同时,也有研究者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和成就目标理论对运动员倦怠的形成机制进行研究。未来可基于工作需求—资源模型考察影响运动员倦怠的外源性因素,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探讨哪些心理资源有助于抵抗运动员倦怠,在研究方法上可采用纵向追踪和质性研究,积极开展运动员投入相关研究。
关键词:运动员倦怠;心理疲劳;运动员投入;压力;积极心理学
自Freudenberger[1]1974年提出倦怠(burnout)概念以来,有关它的新闻报道和学术研究就不断涌现。到目前为止,倦怠已成为一个热点研究领域。由于竞技体育本身固有的竞争性、挑战性和对抗性,运动员不可避免地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很容易出现倦怠症状。有研究发现,倦怠在运动员群体中的流行率居于1%-9%,并且随着竞技体育竞争的日趋白热化,其流行率有不断上升趋势[2]。如何科学地界定、解释和控制运动员倦怠(athlete burnout),是摆在研究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3]。近年来,有关运动员倦怠的研究成果日益丰富,本文拟对相关内容予以回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展望,以期进一步推动该领域研究的发展。
1运动员倦怠的概念界定
倦怠这一概念最初来源于助人领域(如护士、社会工作者),它是指工作中的个体所体验到的一组负性症状,如长期的情感耗竭、身体疲劳,对待服务对象不人道的态度和降低的工作成就感等[1]。上世纪80年代后期,该词开始运用于其它领域,其中就包括竞技体育。在工作倦怠概念的基础上,Raedeke[4]将运动员倦怠界定为一种以情绪/体力耗竭、成就感降低和运动负评价为特征的综合症。具体而言,情绪/体力耗竭是指紧张的训练和比赛导致运动员身体能量和情感资源过度消耗,疲惫不堪,精力/体力丧失;成就感降低是指运动员经常感到技术水平没有提高甚至有所降低,认为自己无法实现个人目标,难以达成自己的预期;运动负评价是指运动员对竞技表现和运动本身丧失兴趣,产生冷漠、抵触甚至愤恨的态度。其中,情绪/体力耗竭是运动员倦怠这一构念的核心维度。上述定义是一项静态定义,它将运动员倦怠视为一种状态,而非一个过程。不过近年来,有关倦怠的动态定义受到研究者的欢迎。鉴于此,我们将运动员倦怠界定为由于个体资源与环境要求之间的不平衡,运动员出现即时的、短暂的身心紧张反应,当长期难以有效恢复时,压力反应不断积累,并逐渐发展成以情绪/体力耗竭、成就感降低、运动负评价为特征的身心症状和功能失调状态。
在我国,有研究者将“burnout”一词译为“心理耗竭”[5]。不过张力为等[6]认为心理耗竭一词从字面上来看有两点不妥,一是过于突出结果性状态(燃尽),二是只含有消极意义。另外,将“burnout”译为倦怠也存在局限性:倦怠所能够包含的意义过于有限,仅仅强调“乏”。相比而言,将“burnout”译为心理疲劳,似乎能够更加准确地描述相关现象,其理由如下:(1)它可以较好地与生理疲劳相对应,分别说明两类相关但又不同的现象及其交互作用;(2)同生理疲劳一样,它更容易容纳积极作用,表达“疲劳—适应—再疲劳—再适应”的适应性意义;(3)它更容易体现发展过程,而不是仅仅突出结果。
虽然将“burnout”译为心理疲劳已被国内运动心理学研究者广为采纳,不过这与组织行为学研究者的一贯译法相背离。目前,在组织行为学研究领域,将“burnout”译为倦怠已成为一种普遍共识。鉴于“athlete burnout”研究起源于组织行为学中关于工作倦怠的研究,为方便未来心理学各分支学科的交流、交叉融合和协调发展,笔者认为将“burnout”译为倦怠一词更为妥帖。
2运动员倦怠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其它一些概念,如过度训练综合症、压力、抑郁,与倦怠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容易使研究者产生混淆和迷惑。鉴于此,本文拟对上述概念加以辨析。
过度训练综合症是指运动员长时间从事大负荷训练,超过其机体承受限度而同时恢复不足导致的一种包括身体疲劳、心理疲劳、健康水平下降、运动创伤、运动能力下降等综合症状群[7]。其最主要成因是训练负荷控制不当,同时恢复措施不足。早期,研究者更倾向于将过度训练综合症视为过度训练的适应不良的反应,而将运动员倦怠视为社会心理因素(如外界期望、缺乏控制感)的效应。不过,当前研究者发现社会心理因素同样会影响过度训练综合症,而过度训练也会影响运动员倦怠[8],由此二者的界限变得日益模糊。Gustafsson等[9]认为可以从动机特点对二者予以区分:产生倦怠的运动员对运动参与持有消极的情感反应,在很大程度上已丧失了运动动机和热情;而患有过度训练综合症的运动员主要是对训练过量产生适应不良的身心反应,但他们很有可能继续保持着高的运动动机。一般而言,过度训练综合症会更多体现在生理症状上,同时伴随一定的心理症状,而倦怠则更主要反映在心理层面上。
压力是机体对压力源应答反应的综合表现,是机体在环境适应过程中实际上或认识到的需求,与其应对能力间不平衡所引起的身心紧张状态,它可以分为良性压力和不良压力。而倦怠是不良压力的长期积累,以致超出个体的应对水平,最终导致个体情绪耗竭、负评价、成就感降低的一种现象。换言之,倦怠是环境要求和个体资源的长期不平衡的压力效应,它是个体长期应对不良压力的最后崩溃阶段[10]。因此,倦怠是负面的,会带来诸多不良后果,如行为退缩、动机下降,它并不具备增益作用。其次,处于运动情景中的每个运动员都会体验到压力,而只有那些带着较高目标和期望,满怀热情进入到运动领域的个体才会体验到倦怠[3],也就是说压力转化为倦怠还需具备相应的心理基础。再次,Schaufeli等[11]研究发现,倦怠往往与负性态度的形成有关,而压力并不一定会伴随上述变化。最后,倦怠是一个多维的构念,而压力知觉一般以单维的形式加以研究。综合以上,我们可以认为倦怠是一种特殊的、具有多构面的长期不良压力的结果,并且伴随负性态度的形成,通常发生于那些具有较高动机的个体身上。
Iacovides等[12]发现,大多数倦怠的个体并不一定表现出抑郁症状,而遭受抑郁困扰的个体也不一定具有倦怠体验,因此倦怠和抑郁是两种不同的心理构念。根据Freudenberger[13]的观点,倦怠与抑郁的差异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倦怠与特定对象相联,具有明显的情景指向性,而抑郁具有跨情景性,如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可能体验到强烈的倦怠感,但在校园学习中丝毫没有或只有很弱的倦怠感,而抑郁则会弥散于上述两种情景中;其二,两者的症状表现有所不同,倦怠的典型症状如情感耗竭、降低的个人成就感、负性评价,其中情感耗竭被认为是倦怠最核心、最明显的特质。而抑郁的典型症状如不能决策或集中注意力、不能从事物中获得快乐、消沉的情绪、易激惹或心理迟缓、精力不足、感到负罪感、体重减轻或增加、失眠或嗜睡、死亡和自杀的意念。对比发现,二者症状之间虽有一定的重合,但差别也显而易见[10]。
3运动员倦怠的相关模型和理论
3.1认知—情感压力模型
该模型认为倦怠是与压力平行发展的过程,该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涉及情境、认知、生理、行为等多种成分。在阶段1,个体将面对各种环境需要,如外界期望、高训练负荷。为维持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平衡,个体需运用自身和外界资源满足上述需要。一旦个体知觉到自己与环境需要不匹配或不一致时,就进入到阶段2,即认知评价阶段。在该阶段,个体会对需要、资源、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如果他们认为自己难以满足环境需要,便会出现诸多消极认知状态,如无成就感、低控制感等,进而将环境需要视为威胁。消极认知评价往往伴随着第3阶段的出现,即心理和生理反应,如紧张、疲惫、失眠等。反过来,心理和生理反应会向个体提供反馈性信息,影响运动员的认知评价和再评价,进一步促进和加强运动员的负荷超载和威胁感知。最后,受身心状态改变的影响,个体会进入第4阶段,表现出一系列的行为反应,如逃避、表现不佳等。Smith[14]认为该模型是一个动态的循环过程,行为反应会进一步地影响后续的环境需要和认知评价。另外,以上4个阶段会受到人格和动机特点的调节作用,从而使个体展现出不同的压力反应模式。
该模型是以压力为基础,以倦怠形成过程为主线的动态模型,它将运动员倦怠理解为对压力源所做出的不良反应,表现为运动员在心理、行为乃至身体上对先前喜爱运动的回避。在运动员倦怠研究早期,学者普遍基于压力视角进行相关研究。不过,摆在研究者面前的一个难题是,并非所有知觉到压力的运动员都会出现倦怠症状。换言之,倦怠并非压力的必然结果。因此,研究者还需从其它角度对其形成机制进行解读。
3.2消极训练压力反应模型
Silva[15]认为训练负荷具有积极和消极双重效果。如果能对训练负荷产生积极适应,将有助于运动员出现超量恢复,进而提高比赛成绩;反之,则会导致运动员倦怠,甚至从所喜爱的运动项目中退出。倦怠是指为满足过度训练和竞赛要求,运动员付出频繁的、过度的且无效的努力,进而出现耗竭性的身心反应。一般情况下,如果缺乏足够的恢复,倦怠就会长久存在。消极训练压力反应模型将消极适应描绘成一个连续的统一体,从初始阶段的疲倦,到过度训练,最后演变成倦怠。目前,已有研究证实训练负荷与倦怠有关[8]。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训练负荷是运动员倦怠的重要预测变量,非训练性压力源同样在起作用。该模型有助于研究者动态把握倦怠的渐进性发展过程,但倦怠是否遵循三阶段发展模式还有待证实。
3.3单一认同发展与外部控制模型
基于社会学视角,Coakley[16]提出了运动员倦怠的单一认同发展与外部控制模型。该模型认为运动员倦怠并不单是个体应对压力失败的结果,而是竞技运动的社会组织的产物。更具体的讲,社会组织造成运动员认同发展的单一性和个人控制感的缺失才是运动员倦怠产生的真正原因。Coakley研究发现,由于运动员将个人几乎全部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专项中去,这导致他们无法参与专项以外的其它活动,也难以与组织以外的个体进行互动,其结果就是个人多维认同发展的受限[16]。与此同时,社会组织也会抑制运动员个人决策能力的发展,降低运动员对自己职业生涯和日常生活的控制感和自主权。站在运动员的立场上,他们又有发展运动认同以外的其它认同的需要,并希望有能力控制自己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运动员会发现随着技能水平的进步,外界的要求和期待也随之提高,自己永远无法达到最佳,一直在追逐一个难以企及的目标;他们开始怀疑自己为了运动成就而做出的牺牲是否值得,如无法参与同辈群体的业余活动,不能去尝试一些新事物,没有时间培养其它兴趣爱好;他们参与运动并不是出于个人内在动机,而是因为对父母、教练的感恩和愧疚感;当他们展望未来时,发现自己难以胜任其它任务要求,选择机会也寥寥无几。受此影响,他们开始否定运动参与的价值和意义,内心出现困惑和不安。当社会组织的要求和运动员个人需要冲突不断加剧时,运动员便会出现倦怠,进而退出竞技运动领域。Coakley认为,既然竞技运动的社会组织是倦怠产生的根源,那么,重组社会组织才是缓解运动员倦怠的根本举措。
该模型强调了社会因素的主导作用,转变了过去将倦怠视为个人问题的传统观念,同时也为实践者从宏观组织层面开展倦怠预防工作提供了切入点。目前,已有研究对该模型加以检验,并取得部分支持性结论[17]。
3.4运动承诺模型
Raedeke提出了运动员倦怠的运动承诺模型[4],该模型认为倦怠不只是个体应对压力的简单反应,它涉及到更复杂的心理机制。承诺代表运动员有继续参与竞技体育的意愿和决心,一般它建立在两种心理状态上:“我不得不”(I have to)和“我想要”(I want to),Raedeke[4]将前者称为套牢状态,而将后者称为吸引状态。上述两种心理状态形成的基础包括:(1)运动员对运动参与的满意度(基于成本—收益分析);(2)其它选择的吸引力;(3)在运动领域已投入的资源。当运动员感到不满意(高成本、低收益),同时在运动领域已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且其它选择吸引力低时,会出现“我不得不”的套牢状态;当运动员有高满意度(高收益、低成本)、高投入,且其它选择吸引力低时,会出现“我想要”的吸引状态;而当运动员有低满意度、低投入,且其它选择吸引力高时,则会出现低承诺状态。运动承诺模型认为处于套牢状态的运动员难以在运动中找到乐趣,又发现自己不得不滞留在运动领域,那么他们很可能出现倦怠;处于吸引状态的运动员因为真正喜欢运动,他们往往具有高承诺和低倦怠;而低承诺的运动员既不被运动吸引,也不被其套牢,且其它可供选择的机会又很有吸引力,那么他们很可能在出现倦怠之前已退出运动领域。该模型精细地描述了倦怠的内在心理运作模式,为全面、深入地解读倦怠的发生机制提供了有价值的新视角。
3.5整合模型
Gustafsson等[9]提出了一个整合模型,对运动员倦怠进行系统说明(见图1)。该模型包括倦怠的主要前因、早期症状、套牢、主要维度和结果,同时将运动员的人格、应对和环境因素纳入其中。它一方面将运动员倦怠视为一个多构面的状态,另一方面又将它看作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该模型吸收了Raedeke的观点,将套牢引入其中,这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一部分运动员虽然出现倦怠问题,却仍然停留在运动领域。另外,它突出强调识别早期症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这将有助于倦怠的及时干预。总体而言,该模型并不在于为运动员倦怠提供一种新的解释,它的最大功用在于提出一个假设性的理论框架,以便指导后续实证研究。
图1运动员倦怠的整合模型
Graph 1An integrated model of athlete burnout
3.6自我决定理论视角下的运动员倦怠研究
近几年,运用自我决定理论解释运动员倦怠受到研究者的欢迎[18]。自我决定理论包括5个子理论,研究者普遍基于基本心理需要理论和有机整合理论开展运动员倦怠相关研究。基本心理需要理论认为人有三种基本心理需要:自主需要、能力需要和关系需要。这三种需要是普适的、与生俱来的,所有个体都为了满足这些需要而努力,并且趋向于满足这些需要的环境。一般地,能够满足上述三种心理需要的环境能够促进外部动机的内化,让个体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促使个体更长久地坚持某项活动,并产生更积极的行为结果。反之,这些基本心理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将导致机能下降、疏远以及不健康的状态。在一项元分析中,研究者发现三种基本心理需要与运动员倦怠呈显著负相关(r=-0.64~-0.22),且能显著负向预测运动员倦怠(β=-0.34~-0.18)[18]。
有机整合理论将动机视为连续的统一体,根据自我决定程度由高到低依次分为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和无动机。根据自我决定理论,基本心理需要满足有助于促进外部动机的内化,提高自我决定动机水平,而基本心理需要受阻则会促使动机向非自我决定方向转化,甚至导致无动机。自我决定动机连续体上的不同位置反映了个体在活动中的自我卷入程度和自主性的高低,这直接关系到个体在活动中体验到多大乐趣、具有多高的满意感及倦怠程度。Lonsdale等[19]考察基本心理需要、自我决定动机与运动员倦怠的关系,发现自我决定动机能完全中介能力需要、自主需要与情绪/体力耗竭之间的关系;完全中介能力需要、自主需要与运动负评价之间的关系;部分中介能力需要、自主需要与成就感降低之间的关系;部分中介能力需要、自主需要与倦怠总分之间的关系。Li等[18]对18篇关于动机与运动员倦怠关系的文献进行元分析,发现内部动机与倦怠总分及其三个维度呈中低度负相关(r=-0.46~-0.22),外部自主性调节与倦怠总分及其三个维度呈低度负相关或无显著相关(r=-0.28~-0.09),控制性调节与倦怠总分及其三个维度呈低度正相关或无显著相关(r=0.09~0.15),无动机与倦怠总分及其三个维度呈中低度正相关(r=0.31~0.68)。另外,自我决定指数与倦怠总分及其三个维度呈中低度负相关(r=-0.56~-0.38)。总之,大部分结论表明在自我决定的一端,内部动机与倦怠呈显著负相关,而在非自我决定的一端,无动机与倦怠呈显著正相关;动机的自我决定程度可负向预测运动员倦怠,动机向着较低自我决定程度发展的运动员更容易出现倦怠问题。
上述研究成果提示我们,提供一个自主支持的环境,满足运动员的基本心理需要,有效激发其训练比赛动机,促进外部动机的内化以及内部动机的提高,并克服无动机状态,是缓解运动员倦怠的重要举措。
3.7成就目标理论视角下的运动员倦怠研究
成就目标理论将成就目标分为掌握(或任务卷入)目标和成绩(或自我卷入)目标,又根据效价将其分为接近目标和回避目标,这样就组成成就目标的2×2模型,即掌握—接近目标、掌握—回避目标、成绩—接近目标、成绩—回避目标[20]。掌握—接近目标的个体强调对过去成绩的超越,尝试着尽可能好地完成任务,并提高个人能力,它被认为是最具积极适应意义的成就目标。掌握—回避目标的个体尽可能防止成绩变差,避免自己犯错误,担心无法胜任。成绩—接近目标的个体强调规范能力,试图通过超越他人来证明自己的实力,从而获得外部的有利评价。最后,成绩—回避目标的个体尽量避免相对无能感的出现,防止被他人超越,它被认为是最消极的目标定向。
Lemyre等[21]考察教练动机氛围和运动员倦怠的关系,结果发现自我卷入动机氛围正向预测运动员倦怠,而任务卷入动机氛围起负向预测作用。Gautheur等[22]进一步对动机氛围、能力感知、成就目标与运动员倦怠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自我卷入动机氛围会通过掌握—回避目标间接影响成就感降低,而任务卷入动机氛围则通过掌握—接近目标间接影响运动负评价;能力感知一方面直接影响情绪/体力耗竭,另一方面通过掌握—回避目标间接影响成就感降低,通过成绩—接近目标间接影响情绪/体力耗竭,通过掌握—接近目标间接影响运动负评价。聚类分析表明,高自我卷入动机氛围、高掌握—回避目标、低能力感知的运动员的倦怠水平最高,而高任务卷入动机氛围、高掌握—接近目标、高能力感知的运动员的倦怠水平最低。Smith等[23]研究发现不仅教练动机氛围会影响运动员倦怠,同伴动机氛围同样起作用。由此,研究者认为在运动员倦怠预防工作中,不仅要关注运动员的情绪,同时需注重改善体育组织的动机氛围,引导运动员树立掌握—接近目标,并不断提高其能力感知。
目前,基于成就目标理论的运动员倦怠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来研究可重点考察成就目标与情景变量的交互作用,以及它们通过哪些中介变量间接影响运动员倦怠。
4研究展望
4.1基于工作需求—资源模型的运动员倦怠研究
运动员倦怠不单是个体应对压力失败的结果,它也是竞技体育组织的产物。如何将影响运动员倦怠的外源性因素整合进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是运动心理学家未来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在此,我们可借鉴工作需求—资源模型(Job Demands-Resources Model, JD-S)[24]。该模型认为任何职业都包含两类不同的变量,一类是工作需求,即压力源,如外界期望,另一类是工作资源,如社会支持。一般而言,工作需求会消耗个体的身心资源,导致健康问题,而工作资源则有利于减轻工作需求,激励个人成长、学习和发展,并促进目标达成。在体育组织中,运动员同样受到工作需求和工作资源两方面的影响。通过综合分析工作需求(如运动损伤、教练控制)、工作资源(如自主支持、团队凝聚力)和运动员倦怠的关系,将有助于考察体育组织环境所造成的不利或有利结果,从而为训练指导以及体育组织管理实践提供有益启示。
4.2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运动员倦怠研究
在竞技运动领域,每个运动员都会知觉到压力,但并不是所有知觉到压力的运动员都会出现倦怠。那么,哪些运动员对倦怠具有更高的“免疫力”呢?从积极心理学出发,将会帮助我们寻找答案。积极心理学将研究重点放在人类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方式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获得高质量的生活。目前,已有研究从积极心理的角度对运动员倦怠开展研究,如Gustafsson等[25]研究发现希望与运动员倦怠三个维度呈显著负相关,低希望组的运动员的倦怠得分显著高于中、高希望组的运动员。进一步研究发现,积极情绪和压力知觉在希望和运动员倦怠之间起中介作用[26]。未来研究者还需考虑其它变量,如心理坚韧性、激情、感恩等与运动员倦怠的关系,及其内在的作用机制,这将有助于实践者从促进而非控制的角度开展运动员倦怠干预工作。
4.3加强运动员倦怠的纵向追踪和质性研究
在探讨运动员倦怠影响因素时,以往研究多采用横向的量化研究方法,这让研究者无法做出确切的因果推论。虽然实验研究有助于探讨变量间的因果关系,但操作运动员倦怠水平明显有违伦理道德规范。那么,采用纵向追踪设计便成为研究者的重要选择。另外,运动员倦怠是一个状态性心理变量,仅采用量化的研究方法难以有效揭示其动态变化规律。而质性研究方法有助于研究者立足于真实情景,在较长的时间跨度内,考察倦怠的产生和变化的趋势及其内在动力机制。总之,未来需进一步丰富运动员倦怠的研究方法,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横向和纵向相结合,并利用ERP、fMRI、内隐测量等技术,对运动员倦怠的身心症状、影响因素、发展过程及其效应进行深入研究。
4.4开展运动员投入研究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心理学家已不再将关注点仅限于倦怠研究,他们提出了另一重要概念——投入。目前,学者们已针对特定任务领域提出了多种具体的投入概念,如学习投入、工作投入。受这一研究热潮的推动,Lonsdale等[27]在竞技运动领域首次提出了运动员投入(athlete engagement)概念,并将其定义为运动中一种持久的、积极的认知和情感体验,以自信、奉献、活力、热情为其主要特征。需要注意的是,运动员倦怠与运动员投入并不是一个概念的连续体,它们被定义的时候,来自于两个不同的途径,而且两者的结构也存在很大的差异。Lonsdale等[27]认为运动员没有倦怠症状,并不意味着他处于投入状态;同样,运动员的投入水平较低时,并不意味着他是倦怠的。从运动员倦怠到运动员投入研究的转变,不仅拓宽了运动心理学研究的视野和范围,而且顺应了积极心理学发展的潮流,为发掘运动员的潜能和优势提供了契机。
参考文献
[1]Freudenberger HJ. Staff burn-out[J].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1974, 30(1): 159-165.
[2]Gustafsson H, Kentt G, Hassmén P, et al. Prevalence of burnout in competitive adolescent athletes[J]. The Sport Psychologist, 2007, 21(1): 21-37.
[3]Curran T, Appleton PR, Hill AP, et al. Passion and burnout in elite junior soccer players: The mediating role of self-determined motivation[J].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2011, 12(6): 655-661.
[4]Raedeke TD. Is athlete burnout more than stress? A commitment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1997, 19(4): 396-417.
[5]林岭, 王华叶. 运动性心理疲劳研究[M]. 北京: 中国书籍出版社, 2013.
[6]张力为, 林岭, 赵福兰. 运动性心理疲劳: 性质、成因、诊断及控制[J]. 体育科学, 2006, 26(11): 49-56.
[7]曲绵域, 于长隆. 实用运动医学[M]. 北京: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3.
[8]Lemyre PN, Roberts GC, Stray-Gundersen J. Motivation, overtraining, and burnout: Can self-determined motivation predict overtraining and burnout in elite athletes?[J]. European Journal of Sport Science, 2007, 7(2): 115-126.
[9]Gustafsson H, Kentt G, Hassmén P. Athlete burnout: An integrated model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2011, 4(1): 3-24.
[10]李永鑫, 侯祎. 倦怠、应激和抑郁[J]. 心理科学, 2005, 28(4): 972-974.
[11]Schabracq MJ, Winnubst JAM, Cooper CL. The handbook of work and health psychology[M]. Chichester: John Wiley and Sons, 2003.
[12]Iacovides A, Fountoulakis KN, Moysidou C, et al. Burnout in nursing staff: Is there a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ression and burnou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iatry in Medicine, 1999, 29(4): 421-434.
[13]Freudenberger HJ. Burnout: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concerns [J]. Loss, Grief and Care, 1989, 3(1-2): 1-10.
[14]Smith RE. Toward a cognitive-affective model of athletic burnout[J].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1986, 8(1): 36-50.
[15]Silva JM. An analysis of the training stress syndrome in competitive athletics[J]. The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1990, 2(1): 5-20.
[16]Coakley J. Burnout among adolescent athletes: A personal failure or social problem?[J]. Sociology of Sport Journal, 1992, 9(3): 271-285.
[17]Black M, Smith AL. An examination of Coakley’s perspective on identity, control, and burnout among adolescent athlet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2007, 38(4): 417-436.
[18]Li C, Wang CK, Pyun DY, et al. Burnout and its relations with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and motivation among athlet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2013, 14(5): 692-700.
[19]Lonsdale C, Hodge K, Rose E. Athlete burnout in elite sport: A self-determination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2009, 27(8): 785-795.
[20]贾林祥, 刘德月. 成就目标: 理论、应用及研究趋势[J]. 心理学探新, 2011, 31(6): 499-502.
[21]Lemyre PN, Hall HK, Roberts GC. A social cognitive approach to burnout in elite athletes[J].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2008, 18(2): 221-234.
[22]Isoard-Gautheur S, Guillet-Descas E, Duda JL. How to achieve in elite training centers without burning out? An achievement goal theory perspective[J].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2012, 14(1): 72-83.
[23]Smith AL, Gustafsson H, Hassmén P. Peer motivational climate and burnout perceptions of adolescent athletes[J].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2010, 11(6): 453-460.
[24]鞠鑫, 邵来成. 职业倦怠的工作要求—资源模型[J]. 应用心理学, 2004, 10(3): 58-62.
[25]Gustafsson H, Hassmén P, Podlog L.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ope and burnout in competitive sport[J].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2010, 28(14): 1495-1504.
[26]Gustafsson H, Skoog T, Podlog L, et al. Hope and athlete burnout: Stress and affect as mediators[J].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2013, 14(5): 640-649.
[27]Lonsdale C, Hodge K, Raedeke TD. Athlete engagement: I. A qualitative investigation of relevance and dimensi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2007, 38(4): 451-470.
Abstract
Athlete burnout is a process in which individu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demands are out of balance, resulting in that athlete appears short psychosomatic strain responses, if without effective recovery for a long time, these stress responses will accumulate constantly and hence develop gradually into a psychosomatic syndrome and a dysfunctional condition characterized by emotional and physical exhaustion, diminished sense of accomplishment as well as sport devaluation. Athlete burnout has not only relations to but also distinctions from overtraining syndrome, stress and depression. So it needs to be treat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t present, there were a variety of theoretical models towards explaining athlete burnout, including cognitive-affective stress model, negative training stress response model, unidimensional identity development and external control model, sports commitment model, and integrated model. Some researchers even apply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achievement goal theory in their study of athlete burnout formation mechanism. In the future, researchers can inspect the exogenous factors which affect athlete burnout by using work demands-resources model, explore the psychological resources which can immunize athlete against burnou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itive psychology to, and carry out studies on athlete engagement through diachronic tracing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Key words:Athlete Burnout; Mental Fatigue; Athlete Engagement; Stress; Positive Psychology
CLC number:G804.87Document code:AArticle ID:1001-9154(2016)01-0083-07
(编辑马杰华)
中图分类号:G804.8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9154(2016)01-0083-07
收稿日期:2015-05-25
作者简介:叶绿,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运动心理学,E-mail:yelv2529169@126.com。通讯作者:王斌。
基金项目:国家体育总局重点研究领域课题(2012B081);国家体育总局科技服务项目(2015HT068);华中师范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计划项目资助(2015YBZD042)。
1.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9; 2. School of Psychology,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9; 3.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Dalian Ocean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