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结构性变化中的中小成本电影
2016-04-13饶曙光
饶曙光
摘要:大片与小片或是说中小成本电影,是电影创作与研究领域之中一对相互对立的概念,但同时这二者之间也是相互对应、相互依存的。大片及其中小成本电影是一个历时性的概念,其量化标准也是随着电影、尤其是电影产业及其规模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的 面对大片和小片,或者说中国式大片与中小成本电影,中国电影人的认识经常性地陷入某种游移、矛盾乃至两极分化的状态。中小成本电影也有所谓类型片与文艺片的区分,人们往往更多地关注后者。差异化电影创作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全面推进差异化电影市场体系建设.,中小成本电影也就是多样化电影,高概念电影一个也不能少,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只有这样中国电影才能与好莱坞电影在长期的市场博弈中取得相对的主动权和更多的话语权,才能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才能一步一步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
关键词:电影艺术;中小成本电影;塔基;中国式大片;文艺片;高概念电影;差异化电影;差异化电影市场体系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一、作为塔基的中小成本电影及其他
众所周知,大片与小片,或者说中小成本电影是相互对立的概念,但二者同时也是相互对应、相互依存的。在计划经济体制时代,中国电影的投资、回报基本上是恒定的,也就无所谓大片与中小成本电影的Ix分。与此同时,大片与中小成本电影也是一个历时性的概念,其量化标准也随着电影、尤其是电影产业及其规模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2011年,第2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将原来的最佳数字电影奖改为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奖,以此激励中小成本电影的发展,并且“将中小成本故事片奖的参评范围锁定在制作成本800万元以下的影片”。2015年,第3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并没有调整中小成本电影的量化标准,仍然将中小成本故事片奖的参评范围锁定在制作成本800万元以下的影片。显然,这个中小成本电影800万元的量化标准似乎与中国电影产业、尤其是中国电影产业规模的迅猛发展已经有了不小的差距但如何确定中小成本电影的新的量化标准,短时期内恐怕也难以形成大家都公认的标准。不过,或许大家都心中有数,也不影响有关中小成本电影的学术讨论。
观众或许还记得2002年张艺谋导演的《英雄》上映所引发的震动及其连锁效应:3000万美元前所未有的大投入,李连杰、张曼玉、梁朝伟、章子怡、甄子丹、陈道明等大腕明星组成的空前强大阵容,首次邀请好莱坞特效公司加入……所有这些让《英雄》成为中国式大片(笔者称为超级商业大片)的开山之作,最终赢得2.5亿元票房收入,占当时全年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的1/4。《英雄》开启了中国式大片的新时代,也引发了中国式大片的潮流。随后几年,《无极》《夜宴》《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大投入、大制作、大明星、大场面的影片纷纷出现,极尽豪华之能事,确实也给当时的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听冲击和震撼。正如吴冠平先生指出的那样,“2002年之后的十年,基本是大片当道的十年。”不过,视听的盛宴和华丽的宣传等商业元素一度让观众产生新鲜感甚至盲目追求和崇拜,但明显的模式化、空洞化很快也让观众产生了明显的审美疲劳,因而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递减的效应。导演陈可辛曾经提出了“十年大片时代结束”的概念,在他看来中国的大片时代从2002年的《英雄》开始,到2012年的《泰囧》结束。
人们便又情不自禁地怀念起中小成本电影,尤其是中小成本电影带给人们心灵上的慰藉、感悟和启迪。而谈到中小成本电影,两部现象级的影片《疯狂的石头》和《失恋33天》至今仍然让人津津乐道。2006年,由刘德华映艺娱乐公司主导的亚洲新星的全新作品——《疯狂的石头》,创纪录地获得了3000多万元票房,击败了《海神号》《冰河世纪2》等多部好莱坞巨片,让所有电影人眼前一亮。“石头现象”也就成为包括电影业界在内的所有人经久不衰热烈讨论的话题。2011年,《失恋33天》以“黑马”的姿态闯入大众的视线,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中小成本电影“影院一日游”的尴尬,以投资1500万元而最终突破了3.2亿元的票房,成为电影业界乃至全社会热议的话题事件,同时也以其丰厚的投入产出比再度引起了全社会对国产中小成本影片的热切关注与探讨。纵观中国电影市场,虽然从《疯狂的石头》开始每年都会有几部“黑马”级的中小成本影片在电影市场中突出重围,但从整体上看大部分的国产中小成本影片还是在为筹集影片拍摄资金、寻找电影发行渠道、纠结影片上映档期、争夺电影放映场次、担忧影片票房收入的尴尬境地中苦苦挣扎。面对国产大片在营销、市场层面的强势,中小成本影片的处境依然尴尬。另外,国产电影如果过分集中于中低成本的话题之作,所产生的副作用就是助长投资商“以小博大”的投机心理,越来越多的投资商不再愿意投资大片,转而以更低的风险投拍话题性强的小片,导致中小成本影片同质化竞争严重。
面对大片和小片,或者说中国式大片与中小成本电影,中国人的认识经常性地陷入某种游移、矛盾乃至两极分化的状态,可以说是忽左忽右。《英雄》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引发了很长时期的“大片崇拜症”;而《疯狂的石头》和《失恋33天》的“黑马”姿态,便又让很多人看到了以小博大的巨大商机和空间,经常性陷入“小片臆想症”。事实上,中小成本电影是整个电影基础的基础,是电影生态不可或缺的“塔基”:如果这个基础、这个“塔基”不牢固,整个电影生态可能就会产生塌方式效应。但是,中小成本电影虽然丰富了市场,但还不是主流,更不能代表电影、尤其是电影工业的全部,还必须要有建立在塔基基础上的“金字塔尖”。尽管中国电影也存在产业结构失衡的问题,市场过度依赖大片,但同时也需要冷静、辩证地认识、分析这个问题。“事实上,真正健康合理的电影产业,一定是以商业大片为领头羊、中小成本影片全面开花的金字塔形结构。缺少了优质商业大片的中国,要靠什么来展示国家形象?”王中磊先生也认为,“每次中小成本电影取得成功都会给整个行业带来非常大的推动力和生命力,也给新导演、新演员带来了机会,但国产大片确实在行业当中发挥了行业标准的作用。中国电影市场可以容纳很多商业大片,也需要各种高品质的大片去创造更大的市场。”
笔者曾经提出,中国电影要想与好莱坞电影进行长久的博弈并且赢得一定的主动权,需要采取“游击战”和“阵地战”两种方式。所谓“游击战”,主要是以差异化、多样化的电影与好莱坞电影进行差异化的竞争,并且以数量优势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所谓“阵地战”,则主要是以大工业规制、高科技规制的电影也就是中国式大片、中国式“高概念”电影与好莱坞电影进行正面较量和对抗。众所周知,“游击战”与“阵地战”只是一种比喻性的说法,未必非常合适。但不管怎么说,采取这样的战略,是由中国电影现有的发展水平以及与好莱坞电影的博弈关系所决定的。毫无疑问,中国电影要想与好莱坞电影抗衡打“阵地战”,必须要有《狼图腾》《捉妖记》《九层妖塔》《寻龙诀》等这样电影大工业规制的大片,尽管这些影片并不完美,在叙事以及人文内涵及其人文表达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着问题。现在的中国电影市场,好莱坞电影除了灾难片、科幻片、动画片以及系列片表现继续强势之外,其他类型的电影所谓“吸金”的能力和力量貌似有限。这也就为本土内涵丰富的多样化电影与好莱坞博弈提供了“游击战”的相应的空间。即使是美国好莱坞电影那几种强势的类型,由于想要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宗教和文化背景实现“赢家通吃”,不可避免地会走向扁平化,对至少一部分不单纯追求视听刺激的中国电影观众的吸引力在下降。因此,一些美国大片为了吸引中国电影观众而生搬硬套加入了所谓中国元素,但结果却让中国电影观众看得并不是很爽而是有点难受。但是,为了与好莱坞电影尤其是好莱坞大片进行有效的市场博弈,我们也必须进一步拓展中国式大片,进而形成匹配中国电影产业实际的中国式“高概念”电影范式和模式。毫无疑问,这种中国式高概念电影要有强大的资本、工业和技术尤其是高科技的支撑,能够与好莱坞电影尤其是好莱坞大片进行正面博弈也就是“阵地战”。
笔者还是想反复提醒中国电影人,一切好莱坞都不是纸老虎。我们对电影的认识也必须与时俱进,不能停留在过去任何一个理论学派的界定和阐释上。大工业规模、高科技时代的现代电影真的不仅仅是人文和艺术,更是工业和技术。美国好莱坞就是借助于别的国家几乎难以赶超的工业规模及其各种高新技术打造出了《星球大战》《阿凡达》那样的电影,让其他国家望洋兴叹、望尘莫及。一方面不断开拓和定义现代电影的概念和疆域,另一方面把很多国家都排斥在了现代电影生产之外。尤其是美国的系列片成为了包括中国电影市场在内的全球电影市场的“杀手锏”。毫无疑问,尽管《狼图腾》《捉妖记》《九层妖塔》《寻龙诀》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总体上无疑代表了中国电影工业规模、高科技技术的提升和进步。即使这样,如果让《寻龙诀》与《星球大战7》面对面,硬碰硬,以阵地对阵地,胜算有多大还是让人忧虑的。因此,中国电影还是需要不遗余力地发展和提升所谓重工业产品、高概念电影,因为最终两强相遇必须要面对面,硬碰硬,以阵地对阵地,躲是躲不过去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和提升中国电影重工业、高概念电影的任务依然任重而道远,动摇不得。相应的工业化、专业化、国际化以及规模化、系列化,都是我们需要不断强化和完善的。更重要的是,高科技、高新技术在电影中的运用决不局限于技术层面,决不仅仅局限于特效及其视听奇观,而是要与整体化的电影创意相匹配,成为创意链条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就是说,从高科技、高新技术层面而言,中国电影与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差距也决不仅仅是特效及其视听奇观,而是包括电影制作、发行、放映以及整体营销所有环节的“创意”元素与能力。尽管近期中国电影在电影特效及其视听奇观层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电影产业链所有环节相关的整体性创意能力,包括电影叙事能力甚至是叙事短板,依然需要我们高度注意和警惕。电影高科技,电影叙事,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需要高度平衡协调,而不能成为“跷跷板”。事实上,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电影经常发生各种各样的“跷跷板”效应。而且,以上诸多方面我们仍然与好莱坞电影存在着不小的短板,发生“木桶效应”的可能性及其严重后果也不可小觑。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空间和容量的不断拓展,已经大到一个档期足够同时容纳下2到3部10亿元以上量级的现象级影片,就像暑期档可以同时有《捉妖记》《大圣归来》《煎饼侠》三部影片,国庆档可以同时有《港囧》《九层妖塔》《夏洛特烦恼》。从整体上看,我们曰前还只能以数量优势对付好莱坞电影的单位优势、质量优势,以多类型、多品种、多样化的电影赢得更多的话语权和主动权。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电影保持较高的数量、产量也是必要的,尽管可能会有一些电影、尤其是中小成本电影、尤其是中小成本电影中的偏小众的文艺片从市场层面而言可能会成为炮灰。任何电影市场都不相信眼泪,处于初级阶段、成长阶段的中国电影市场更不可能例外。
二、中小成本电影:类型范?文艺范?
以小博大无疑是所有电影人、尤其是电影投资者梦寐以求的电影梦想,但梦想成真的恐怕不可能是大多数。另外,与大投入、大制作、大明星、大场面的大片的相对保障而言,中小成本电影的变数就更大,更让人难以捉摸,以至于电影专业人士甚至认为“无规律可循”的2015年,有近50部影片在贺岁档期间上映,与前几年同期多部国产大片同场较量的局面相比,2015年12月的电影市场更是中小成本影片成为主流。国产电影中,传统意义上的大片也仅有《寻龙诀》一部,三大导演张艺谋、冯小刚、陈凯歌同时缺席,独领贺岁档、贺岁片数年风骚的冯小刚只是在《老炮儿》中作为演员亮相银幕。就类型而言,中小成本电影中的喜剧片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乃至最大赢家。从暑期档的《煎饼侠》到国庆档的《港囧》《夏洛特烦恼》,“10亿”级票房的中小成本电影,几乎都是喜剧片,其中两部堪称票房黑马的《煎饼侠》和《夏洛特烦恼》则都是跨界之作。《夏洛特烦恼》可谓“逆袭”成功的典范,从一开始的反响平平到力压同期的《港囿》,总票房达14.41亿元。在今年破10亿元的影片当中,《夏洛特烦恼》是投资成本最低、明星阵容相对较小的影片。而投资2000万元的《煎饼侠》的最终票房接近12亿元,更让众多业内人士尤其是学术专家大跌眼镜。从投资量级上看,这三部电影均为中低成本电影,创造了小投资获大回报的神话。如果以800万元或1500万元以下的投资来定义中小成本电影的话,中小成本电影拼的就是剧作,这是中小成本电影“以小搏大”的根基所在。成功的中小成本电影在中国影市中仍属于“凤毛麟角”,然而总结它们的成功经验便会发现,喜剧性情趣以及能够与现实有效互动、接地气是赢得市场与观众的“法宝”。
在中小成本电影的喜剧片创造小投资获大同报的神话之前,只要贴上青春片的标签就能获得相当不错的票房成绩。不少电影公司也就不顾是否有充分的准备和资源而大干快上青春片,希冀尽快能够在火热的市场氛围中分得一杯羹。但是,如果青春片创作和生产不能深入对青春、人性、人生有所观察、思考和表达,不在深度和广度上有所类型拓展而是简单地按照娱乐需求进行“配方式生产”,那么失望肯定会大于希望。青春片逃不过“出国”、“车祸”、“堕胎”的老三样情节,最终只是一些似曾相识的桥段、音乐和符号的拼接,青春只剩空壳,对爱情追求的真诚被遮盖,最终引起了观众的审美疲劳乃至审美反感。从《万物生长》《左耳》《栀子花开》,再到《既然青春留不住》《年少轻狂》,效益也出现了不断走低的趋势。贴上青春片标签就能获得高票房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贴上喜剧片标签就能获得高票房的黄金时代又能持续多久呢?
“自来水”助推中小成本电影市场“逆袭”成功成为了值得注意的“电影新现象”。“自来水”,即“免费水军”,撷取“自发而来的水军”之意,区别于对应那些为推广而被雇佣的营销水军。与网络灌水发帖造势的专业水军不同,“自来水”指熟悉互联网社交平台的粉丝们自发免费做水军,“洗脑”般地推荐喜爱的电影。“自来水”概念最早见于电影《战狼》影迷以自愿为原则而发起宣传的行为,并在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推广中显示出巨大威力。据悉,作为一部无明星无噱头的国产动画电影,《大圣归来》首日排片仅为7.16%,待遇远不如排片60%的《小时代4》。不过,影片凭借自身较高的质量和品质,赢得了“自来水”的观众们拼命刷口碑,上演了一出票房成功逆袭的电影新现象,最终取得了9.56亿元票房。在国庆档,《夏洛特烦恼》这部没有“大明星、大制作、大导演”的“三无”影片再次上演“自来水”电影新现象,依靠口碑的力量一路逆袭,风头甚至压过了同档期同为喜剧片的《港囿》。
“自来水”的形成和互联网时代的传播方式密切相关,无疑是自媒体时代的有益产物。有了互联网的基础,一部影片口碑扩散的时间缩短至两三天。拍电影不是“玩票”也不是赌博,唯有对电影心存敬畏,对观众心存尊重并且保有“电影初心”,才能创作出高质量高品质的电影,也才能够收获“自来水”们的追捧,赢取较高的票房以及市场回报。“自来水”的产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影片的质量、品质、内涵必须获得绝大多数观众的认同、认可。对于中小成本电影而言,没有雄厚的资本助力,但依靠高质量高品质赢得的“自来水”成为市场逆袭的关键所在。2015年,有不少堪称是“票房黑马”的电影,都是靠观众的口碑及其“自来水”电影新现象成就的。与“自来水”相反的则是《小时代4》和《栀子花开》的高开低走。众所周知,与《大圣归来》同档期的《小时代4》和《栀子花开》一开始排片比例相当高,但却因低口碑引发各种争议导致不断走低,于是拥有较高口碑的影片《大圣归来》成为了一种“对抗性选择”,形成了完全相反的走势并且形成了鲜明对照。毫无疑问,这是包括年轻观众群体在内的中国电影观众的一次“自我救赎”。期望未来中国电影涌现出越来越多的“自来水”,那就说明中小影片有了肆意生长的空间,更说明中国电影创作者逐渐与观众之间产生了良好互动,平民电影时代——WE时代,宣告来临。
中小成本电影中的文艺片或者说艺术片经常性地受到舆论的关注,甚至经常性地成为舆论的热点、焦点。文艺片在市场上不断重复性上演“票房惨淡一日游”,成为了中国电影业内人士每年都要讨论数次的话题。特别是贾樟柯、王小帅、娄烨等人的悲情呼吁及其与市场的抵抗性状态,更是让许多处在放映第一线的影院、尤其是影院经理处于某种风口浪尖。笔者坚持认为,单单是站在道德高地批评影院、影院经理固然可以发泄情绪,但并不能有效解决问题。文艺片或者说艺术片“叫好不叫座”也不是中国电影市场独有的现象,而是世界很多国家都面临的现实困境。中小成本影片生存难的问题其实不只存在于我国电影市场中,即使在好莱坞这样的电影市场体系相对成熟完善的格局中,低成本影片的独立制片人同样也面临着融资难等相似的发展问题。毫无疑问,这个问题在电影产业整体上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成长阶段的中国表现得更加明显、更加突出。从王小帅的《闯入者》,到张艾嘉的《念念》,虽拥有独特的文艺气质和人文关怀,但在影院的排片极低,最终票房也令人尴尬。对于此种现状,执著于文艺片创作的导演王小帅颇有些绝望地表示,自己的《闯入者》要的不是票房,而是成本。
在2015年中国电影440亿元票房成绩的背后,文艺片所占比例确实让人尴尬乃至难堪。虽然有《山河故人》《推拿》《心迷宫》《喜马拉雅天梯》《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塔洛》《一个勺子》等影片获得了良好的口碑,艺术上的探索也可圈可点,却依然陷入了惯常的“叫好不叫座”的市场怪圈。事实上,在2015年具有较强文艺色彩的影片当中,只有《烈日灼心》取得了过亿的票房成绩。对于中小成本的文艺片来说,票房3000万元是个很难迈过的坎。被业内人士称作是“2015年度神片”的《心迷宫》上映前曾经在国内外各电影节上展获奖项,与其他贴着“文艺”标签的影片一样,首日排片量不足4%,上映4天却收获了500万元票房,最终靠着观众的口口相传票房突破了1000万元。《心迷宫》采取了不一样的营销方式,“从一开始我们就放弃了铺开的平面广告,而是选择了两百家影院,基本都在一二线城市,是以往低成本电影口碑最好的院线,意味着这些影院所覆盖的受众,都是接受小成本独立电影的观众”影片导演忻钰坤认为,如果仅仅靠追加发行费用,在影院买广告、求排片,会产生非常大的浪费,也没有好的效果,后来《心迷宫》上映足足一个月,票房一千多万,虽没有大赚,但每个部门都有盈利。在忻钰坤看来,目前好的趋势是由于银幕数量的急剧扩大,影院之间的竞争开始形成,一些院线和商场开始进行差异化、个性化经营,有意引进一些小成本的艺术电影来吸引不同需求的观众。
贾樟柯导演的新作《山河故人》上映时,笔者正在四川省北部的巴中、南江、广元、剑阁等地调研区县基层电影情况。2015年10月30日晚到了大巴山深处的普安镇,发现唯一的一家电影院也在同步上映《山河故人》。尽管观看影片的只有三个人,但还是让笔者惊喜不已,毕竟区县的所谓小镇青年也能够与北京、上海的人同时看到新上映的影片。相对于2006年的《三峡好人》,《山河故人》迄今为止已经获得了,2000多万元的票房,创下了贾樟柯电影票房的最高纪录。只要有人精耕细作,只要在北上广深、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大中城市努力寻求并且有效对接自己的观众群体,像《山河故人》这样高品质的偏小众的文艺片达到5000万元票房应该不会只是一个梦。据笔者观察,偏小众的文艺片的潜在观众数量还是不少的,至少在北上广深、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大中城市是如此。笔者认为,文艺片的市场份额仍然与当下的市场高速发展、加速度发展的格局不匹配。“文艺片与类型片的市场份额比例应该达到2:8左右,现在是1:9还不到。《山河故人》票房应该达到5000万元,类似《喜马拉雅天梯》这样的影片应该达到3000万元。”事实上,前者最终票房是3010万元,后者只有1057万元。另外,描写历史变迁与作家命运的《黄金时代》票房则不尽如人意。尽管《黄金时代》也有话题性,但是其话题性相对集中在文艺青年的层次,而文艺青年并不是自己买票进电影院观影的主体观众,所以其票房并不理想。现实情形就在于“精英在评论,大众在消费”:聚集在豆瓣和时光网的都是一些资深影迷,基本上他们的观点还是偏向于“文艺”或者“小众”片。
再以少数民族电影创作为例,艺术创作水平和质量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近期代表性作品有汉族导演参与创作的母语电影《西藏天空》,蒙古族导演巴音执导的《诺日吉玛》、卓·格赫的《德吉德》,以及《我的旗》《遥远的锡林郭勒》《伊犁河》《漫翰调》等影片,它们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表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冈各民族团结友爱、亲如一家、和谐共生的人性内涵、文化内涵,艺术地呈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母题”。笔者在《光明日报》上的一篇文章认为:当前的少数民族电影已形成较为系统的创作,可以说进入了一个新的“黄金时代”,并呈现出新发展、新格局的态势。19尽管这些电影票房成绩无法和IP、粉丝、好莱坞的各种商业电影分庭抗礼,但其所赢得的良好口碑和呈现的创作势头,无疑为高速发展、加速度发展的中国电影赢得了一定的尊重。关键环节还在于有差异化、个性化的经营,有效对接自身的目标观众群体并且形成更多的互动。
中小成本电影是电影产业链的基础,中小成本电影的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预示着电影产业的方向和未来。中小成本电影的意义并不全在于市场价值,而是在于它们对电影产业的创意性引领作用,从这个意义上阱,这类影片具有开路先锋的作用。它们为电影工业提供活力,促进整个工业的良性发展。应该看到大片和中小成本影片之间互补互动的关系,它们各自存在并且良性互动才是健全的电影工业,也才能满足观众的差异化需求。近些年来中国电影已进入高速发展期,随着市场包容度的提升和观众选择权的扩大,国产电影所呈现出的多样化态势已经势不可挡。无论如何,无论是拍摄偏大众化的商业类型电影,还是拍摄偏小众化的艺术电影,它们并没有高低上下之分——不过前提必须有基本的艺术减意和专业的艺术态度。正如胡克先生指出的那样,“中小成本电影要打破艺术片和类型片的界限,作为电影,只有—个标准是应该信守的,就是拍有创造力、有游戏感、有严肃精神追求的。”更重要的是,我们期盼的多样化、多品种、多类型的格局正在形成。一些偏艺术追求和探索、偏个人化表达的电影,也有了一定的生存空问,电影市场格局正在不断优化。《钢的琴》《逆光飞翔》乃至《一次别离》等影片,或许现在上映,情况可能会有所改观。像《山河故人》《喜马拉雅天梯》这样的电影在前几年可能难以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尽管依然并不尽如人意。笔者相信,中国电影市场正在发生一些积极的结构性变化,包括年轻观众群体在内的电影观众也正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走向“自我救赎”,尽管说是很初步也很艰难,甚至有可能出现反复和波折。这将会是一个极其艰难、反复曲折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必须有“持久战”的心理准备以及“方法论”准备。
三、差异化创作与差异化电影市场体系
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在影院建设方面同样也呈现出了高速发展乃至加速度发展的态势。“2015年影院建设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新增银幕8035块,平均每天增长22块,全国银幕总数已达31627块。全国影院已全部实现数字化,县级城市影院全覆盖已基本实现。”遗憾的是,虽然国产电影市场高速发展,2015年屡屡创下单片票房新高,但是院线的发展却仍然是同质化严重,几乎每家影院都在放同样的电影。如何探索“长线放映”与“差异化放映”,如何能给文艺片一处安身之地,给观众多种看电影的选择而不是只有一种类型的电影不得不看,依然是悬而未决的难题。可以说,当银幕数量只有10000块,20000块时,中国电影市场差异化运作的机会、空问并不大。但是,随着银幕数量增长到30000块以上,差异化运作的空间将会增大,机会也将会增多但实际的情形是,“中国电影产业起步的1800张银幕到今天的3万张,13年来,中国放映市场规模和容量呈几何式增长。但市场放映规模的扩大,并没有让更多中小影片享受红利,许多的电影难以获得相对公平的放映空间,没有营造出与市场规模扩大相匹配的电影多元化,这绝不是影院和电影人的初衷。”现有的主流商业院线体系经营模式、盈利模式是大一统的、同质化的,缺乏差异化经营手段、经营策略及其相应的政策支持、政策保障,所以中小成本电影很难进入主流商业院线。即使是勉强进入,也往往成为“一口游”、“一场游”,成为市场的某种“点缀”。作为发行放映领域有着几十年经验的专家刘嘉女十开出了她自己的药方,就是要努力开拓影院特色化、差异化经营:“影院经营特色,发展自己可持续动力,破局关键就是去同存异。我们需要更多影院智慧排片、特色排片,给丰富多彩的节目不同的排映空间,让中国影院与中国电影的百花齐放相匹配,为市场的丰富性和观众的多选择提供便利。”
中小成本电影因为票房压力、经济压力相对较小,艺术表达和呈现的空间相对自由,艺术想象的空间可以得到有效发挥,所以具有更多创意价值和人文价值,也具有相对较高的艺术品质和艺术感染力。过去我们对中小成本电影的支持更多停留在创作层面、舆论层面;如果能够在市场层面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也有可能获得良好的市场表现。由于没有特色化、差异化的院线,使得一大批有特色、有思想、有道德、有温度,寄寓着温暖而浪漫情怀的中小成本电影得不到更大层面观众的接受,得不到媒体的更多关注和报道,也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全社会整体上对中国电影的误读、误判、误评。
笔者大概在2011年就写文章提出了全面推进电影市场体系差异化建设的问题。其实,早在2009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促进电影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就提出要推动特色化、差异化影院。2014年3月,《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下发,明确提出,到2020年,“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的先导产业作用更加强化……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融合发展城市、集聚区和新型城镇”。可以说,不失时机地有效、有序推进特色化、差异化院线和影院,是中国电影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的关键环节和步骤,也是中国电影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的关键性环节和步骤。现在我们的银幕数已经超过了30000块,并且还有持续的有效增量,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换句话说,现在不仅是全面推进电影市场体系结构性调整的有利时机,同时也是时不我待。再不出手,也许不仅会失去有利时机,甚至有可能悔之晚矣。
笔者不愿意使用艺术院线、艺术影院概念,而是使用特色化、差异化院线、影院概念。毫无疑问,当下中国电影当务之急就是要推动特色化、差异化院线、影院的建设,尽快实现并且逐步完善差异化电影市场体系,为多类型、多品种、多样化的电影提供有效的市场出口和出路。从创作层面而言,“多类型、多品种、多样化”的电影格局正在逐步形成,艺术品质优良、人文内涵丰富的影片不断涌现,却由于没有差异化院线,难以与电影市场有效对接,难以与更大层面的观众见面。我们必须站在一个战略制高点去设计差异化院线建设方案,用与商业电影不一样的营销方法开拓潜在的市场,从传播层面细化和完善“多类型、多品种、多样化”的电影格局。当务之急就是要在顶层设计的基础上通过政府推动、公司经营、社会参与、全民互动、全方位推进差异化电影市场体系建设,就像当年全面推动电影产业化改革一样。包括建立在高科技基础上的多样化电影传播体系,建立在人民的、历史的、艺术的、美学的基础上的包容性电影评价体系。
从学术以及理论层面而言,市场层面处于相对弱势状态的电影如纪录电影、少数民族电影、戏曲电影、农村题材电影、现实主义电影,更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注、关爱。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中国电影市场更加合理,生态更加优化,发展也更加平衡,更加具有包容性和可持续性。随着网络等新媒体平台的崛起,电影传播渠道更加多元、灵活,电视播映、互联网发行及衍生产品开发都可能会对电影传播体系建设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同时也为差异化院线建设提供新的契机。中小成本电影题材一般较为轻松,注重现实性和话题性,能主动迎合当下社会心理,更“接地气”,也就更容易引起观众共鸣。当下电影的主要受众群体是被称为“网生代”的“80后”、“90后”乃至“00后”,他们深受网络思维影响,甚至天然具有瓦联网思维基因,对新事物接受也更快,直接给了电影创新的动力和空间。从宏观的角度观察,年轻观众群体与互联网思维及其生态又是高度融合在一起的。明白了这一点,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吴宇森、陈凯歌、冯小刚等大导演的作品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像《破风》那样在类型上有重大拓展的电影票房也不理想。真的不是我们不明白,而是世界变化太快。至于如何有效应对中国电影的这些结构性变化,对于中国电影和每一个中国电影人而言都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挑战和考验。但是,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不断成熟,一部分更关注艺术与审美需求的观众开始分化出来,并逐渐发展壮大,也直接带给偏小众的文艺片更多的市场机会和空间。也就是说,观众的细分为中国电影的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新的历史性机遇。
中国电影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不仅依赖有情怀的艺术家,更依赖能够欣赏不同类型电影的新的观众群体,尤其是高端观众群体。中国电影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取决于中国电影与中国电影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群体的关系。中国电影尤其是创作层面如何适应观众群体的新的变化,又如何有效满足更大观众群体、不同观众群体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要全方位推进现代电影文化体系建设。所谓现代电影文化体系建没,简单说就是国民影视教育、全民影视教育,全方位提升全民观影素质、消费习惯,并且培养足够量的高素质、能够欣赏不同类型电影的观众群体。这是中国电影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工程,也是战略性工程,必须要有战略性思考、战略性布局以及战略性评价体系。只有到了那个时候,中国电影观众、包括年轻观众群体欣赏电影的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必然反过来倒逼中国电影提高质量和品质,也就会形成更加积极有效和良性的互动。那么,无论是中国电影还是中同电影观众、包括年轻观众群体都会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尊重。事实上,中国电影市场想要保持长久的、持续性的无限生机和巨大活力,绝不能依靠短暂辉煌的“粉丝电影”,而需要更多“养眼”、“养心”、“养脑”、“以文化人”的优秀电影。总之,中国电影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群体并不完全就是单纯的粉丝,更不是某些人想象的所谓“脑残”、“脑缺”,他们对电影的消费态度、心态乃至水平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一定是不断有所调整和提高。相信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能够更多地关注中小成本电影尤其是所谓“艺术电影”,以每个人的实际行动帮助中国电影生态更加优化,发展更加良性。
中小成本电影不仅在电影生产数量上占据着主流,是电影业中最活跃、最有魅力和生机的力量,而且对于中国电影产业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具有战略性意义。具体说,中小成本电影存培养电影创作队伍、输送电影人才、探索电影创作、打开最广阔的市场等各种可能性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于中小成本电影投资相对较小,创作者可以聚焦创作本身而不是投资回报率之类的经济问题,其自由度和想象空间也就更大,实现电影叙事及其各种表达探索的可能性,最终为电影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智慧和能量。总之,中小成本电影也就是多样化电影,高概念电影一个也不能少,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中国电影才能与好莱坞电影长期的市场博弈中取得相对主动权和更多的话语权,才能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才能一步一步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