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德育工作的研究

2016-04-12兴宁市罗岗中心小学黄宇标

师道(教研) 2016年2期
关键词:校园环境学校德育校园文化

文/兴宁市罗岗中心小学 黄宇标



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德育工作的研究

文/兴宁市罗岗中心小学黄宇标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格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二)校园文化可以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学校的校容校貌,体现出一个学校整体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学校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构筑全员共建的校园文化体系。要树立校园文化全员共建意识,从学校领导到每个师生员工,都要重视、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二、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首先,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感染和薰陶,触景生情,因美生爱,从而激发其热爱学校,进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品德。学生在幽静的环境中学习,感到舒心怡神,从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丰富多彩、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对低俗的非理性的文化及各种消极腐败思想也能起到很好的抵制作用,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其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校园文化建设是以学校集体为单位,注意学校的集体形象。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处理好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注意相互间的协作,必要时为了集体利益要牺牲个人利益,否则就会受到来自集体的人际压力。这种来自外部环境的压力和自身发展的需要都要求学生处理好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以建成一种友好互助的群体氛围。反过来,一个充满理想、团结友好的集体会使学生亲身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体会到集体力量的伟大,从而树立起集体主义思想观念。

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优美的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培养学生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校园环境中会感到心旷神怡,在轻松的心境下,心窗打开,可增强进取心。丰富多彩的活动一方面扩大了学生的交往圈,使内向孤僻的学生合群并找到知心朋友,扩大胸怀;另一方面也使学生沉浸在欢乐或业余爱好中,促进健康心理的形成。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

我校以“追求高品味,着眼实用性,讲究科学规范,达到合理高效”的原则,搞好校园绿化、美化,做到点面结合,使校园成为工作、学习、生活、育人的理想场所。

第一,优化校园外部环境。校园环境规划要体现一定的文化内涵,花草树木布局错落有致、疏密合理,角落也不放过,力争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香,冬有绿”。

第二,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黑板都会说话。学校的校训、校风将以多种方式在校园内呈现,对内引领师生的教育行为,对外彰显教师的教育品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在教学楼创设“文化长廊”。班级教室的布置要兼顾共性与个性,各班师生可根据各自的特点创设不同的班级文化风格,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班级文化建设,通过班风、学风、教风的建设来体现隐性文化,让教室成为学生表现自我、优化个性的场所,充分利用好学校的黑板报和每班教室内的黑板报和墙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第三,校园广播站在丰富学生业余生活的同时,营造了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坚持每天中午以丰富多彩的内容开拓学生视野,愉悦学生身心。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彰显学校育人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熏陶人、教育人等功能,是其他教育手段不可替代的。要使学校德育教育工作行之有效,除正面教育、积极灌输外,还必须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责任编辑邹韵文

猜你喜欢

校园环境学校德育校园文化
严格落实从业禁止制度 建设平安清朗校园环境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探究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校园环境优化研究
数字化校园环境下学生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生态学视角的大学校园环境建设研究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对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实效问题的理论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