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激励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运用
——基于“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启示

2016-04-12杜丽佳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济南250358

山东工会论坛 2016年1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杜丽佳(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济南250358)



论激励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运用
——基于“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启示

杜丽佳
(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济南250358)

[摘要]“皮格马利翁效应”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其实质是发挥期望和激励的作用。将“皮格马利翁效应”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就需要我们重视激励的作用,改进激励的方法。激励作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方法,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内在潜能,形成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更好地发挥激励的作用,关键在于恰当把握激励的原则,灵活运用激励的方法。

[关键词]皮格马利翁效应;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一、“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内涵及启示

“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是由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通过实验验证出来的。这一效应最初起源于古希腊的一个神话故事。塞浦路斯有一位国王叫皮格马利翁,非常善于雕刻,一次他用象牙雕刻了一位美丽的少女,并对其产生了深深的爱慕之情,总是日复一日地深情注视着这座少女雕像。后来,爱神阿芙罗狄忒被他这种真切的期望和真挚的爱情所感动,赋予了这座雕像生命,使他们终成眷属。

罗森塔尔受此故事的启发,于1968年做了一个有名的心理实验,以证明教育者的期待和激励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罗森塔尔对一所小学的学生做了一个未来发展趋势测验,然后拟定了一份最具发展前途的学生名单,并嘱咐老师对名单保密。八个月后,罗森塔尔发现,凡是名单上的学生,成绩都取得了较大进步。其实,这是罗森塔尔编造的一个谎言,杜撰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的学生名单。但这一谎言却给了老师一种暗示,使老师扮演了皮格马利翁的角色,对名单上的学生更加关注,给予更多期望和激励,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各方面都得到超常发挥,这就是期望和激励所产生的效应。这种现象如同皮格马利翁钟爱他的雕像产生的效果一样,被罗森塔尔总结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意为对个体由衷的赞赏和期待,能调动个体的积极性,使其朝着自己所希望的方向发展。[1]

“皮格马利翁效应”可以从心理学角度得到阐释。在心理学中认为,人们的行为一般遵循这样的发展规律:需要引起动机,动机产生目标,目标决定行为,然后再产生新的需要,如此循环往复。因此,可以通过合理设置激励目标,激发行为的内驱力,产生新的更高的成就动机。[2]从罗森塔尔的实验中不难看出,期望和激励在“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实现中起着关键作用。如果把“皮格马利翁效应”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由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给予认可、期望和激励,将会营造一种积极、愉悦的教育氛围,提升受教育者的自信心,对其心理和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不断推动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的进步和发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二、激励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既是培养受教育者形成社会所期望的思想道德品质的过程,也是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的思想行为规律,通过各种有益的方法,激发受教育者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一种教育实践过程。激励就是这样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目前,从总体来看,我国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主流是积极、健康的,并且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当代大学生普遍具有自尊心较强、主体意识强烈、渴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认可等特点,他们的身心发展还不太平衡,自身没有形成稳定的心理状态和价值观念,很容易受到多元社会政治文化思潮的影响。因此,教育者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除了进行一般的说服教育和灌输教育以外,还应该重视“皮格马利翁效应”,科学有效地运用期望、激励等手段,对学生给予充分的鼓励,调节学生的动机和行为,调动其积极性和自主性,这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内在潜能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涉及到人、社会与国家之间关系的社会科学,而且与个体自身的思想、行为密切相关。然而,许多学生却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比较枯燥乏味,教育者传授的主流价值观与社会上的一些现象相背离,从而降低了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其实,教育者的赏识、激励和赞美对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巨大作用,教育者对学生的期望越高,给与的激励越多,学生获得发展的可能性就越大。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指出,“人性中最深刻的需要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3]对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每个学生都有巨大潜能,如果有外界的期望和信任,并给予学生适当的赞美和激励,他们就会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而充分挖掘自身潜在的本能,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恰当地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期望和鼓励,有利于调动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的积极性,从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效进行。

(二)有利于形成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如果师生之间情意相通,便很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育氛围更加和谐,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反之,如果师生关系不融洽,知识的交流以及教育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有时会因为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不同等原因产生冲突,导致二者关系的僵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视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有利于改变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角色认知上的对立关系,使教育者给予受教育者适当的期望和激励,让其获得心理上的温暖和鼓舞,形成二者之间互相信任的融洽关系以及和谐、民主的工作氛围。

(三)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充分发挥激励的作用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手段。思想政治教育能否获得良好的实效性,取决于受教育者能否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与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以人为对象的实践活动,人的活动具有差异性、多变性,教育情境具有复杂性。因此,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激励的手段,满足学生的正当需要,激发他们的内在行为动机,改变他们的行为模式,对学生的思想、行为等进行积极健康的引导,为学生提高思想道德品格提供强大而持久的动力。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激励的作用一般是通过肯定、批评这两种相辅相成的手段,来弘扬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否定违背道德准则的行为,帮助学生克服一些消极的习惯和不良的行为,实现对学生自身行为的规范和约束,从而起到引导学生发展方向、规范学生行为的作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激励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与优化

激励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具体实践中,还存在激励方式单一、激励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影响了激励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效果。这就需要我们在运用激励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恰当地把握激励的原则,并在激励原则的指导下,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灵活有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激励。

(一)恰当把握激励的原则

激励原则是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时总的指导方针,贯穿于激励活动的全过程。科学地运用激励原则,将会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坚持信任原则。信任是激励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前提,没有信任,就没有内心深处的情感交流,就没有激励的实现。信任体现了教育者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根本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达到预期效果,就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他们的需要,关心他们的情感,相信他们能够不断改正缺点、发扬优点、完善自我,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促使他们思想和行为向主流方向转化。

2、坚持公平原则。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激励时,要做到一视同仁和公正无私,尽可能地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能因为平时表现较差的学生只取得了“不起眼”的进步,就忽视了对他的奖励;也不能因为个人对表现较好的学生的偏爱,而对他们的错误视而不见,要用事实说话,把公平落到实处。

3、把握目标适当的原则。对学生的期待和激励需要通过为学生设置一定的目标来实现,目标要适合其自身的实际情况,不可过高或过低。目标过高会使学生感觉遥不可及,打击学生的积极性;目标过低,则起不到激励作用。教师对学生的期望目标应该使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就能达到,并且要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逐步调高目标,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小目标向人生的大目标迈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身上蕴藏的力量和潜能。

(二)灵活运用激励的方法

激励的方法是实施激励过程的具体形式。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只有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灵活地采取恰当的激励方法,才能充分发挥激励的作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1、情感激励法。大量的教育实践证明,激发学生的行为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离不开行之有效的情感激励。“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4]教师的肯定与赞美是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的一种无形的催化剂。积极的情感对认知具有推动作用,人在愉悦时会表现出灵敏的感知、活跃的想象,牢固的记忆。如果教师能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多运用赞美性的语言,并且能够适当地给予学生一个肯定的点头、一个赞赏的微笑,对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积极性的评价,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这无疑是对学生最好的激励和鼓舞,将会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愿望,并落实到行动中。也就是说,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在于对学生情感上的肯定与鼓励,在于师生之间和谐的情感沟通与交融。

2、目标激励法。目标激励就是通过设置合理适当的目标来激发学生的心理动机、引导学生的思想行为。一定的目标被确立起来后,就会产生激发和吸引作用,促使人们为实现目标而努力。期望理论认为,个人成才动力的大小,受到目标期望值和实现概率这两种因素的制约。也就是说,成长成才需要设立一个合适的目标,此目标既要振奋人心,对个体具有吸引力,能激发个体的积极性;又要内容具体明确,难度适当,达到“跳一跳够得着”的程度,使其具有实现的可能。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效发挥目标激励的作用,首先要将教育培养的总目标与具体的阶段性目标相结合,根据总体培养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出对学生来说切实可行、具体有效的阶段性目标。其次,鼓励学生把实现目标的愿望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发挥自身潜力,努力实现目标。最后,在学生达成目标后,对学生给予中肯的评价和奖励,激发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努力。

3、典型激励法。典型激励就是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活生生的典型事例去引发人们的内省和共鸣,激发人们奋进,从而达到强烈的示范作用,它比单纯的说理更具有生动性和说服力。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谓榜样就是典型,典型不一定都是先进的,有好的典型,也有落后的典型。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典型激励法时,既需要用先进的典型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又可以用反面的典型让学生引以为戒。用典型激励学生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生活环境选择具有说服力的典型人物事例,既要注重将老一辈优秀革命家的事迹、新时代涌现出的先进人物事例作为学生的楷模,也要善于从学生身边发现典型、树立典型,用身边的事例来教育启发学生,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主动向标杆式学生看齐,引起思想情感上的共鸣,使思想政治教育富有感染力。

4、奖惩激励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旗帜鲜明地表扬和奖励先进,激发人们学习、模仿先进人物的思想和行为,同时也要批评和惩罚错误的观点和行为,使人们引以为戒,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使用奖惩激励时,要把握好度,坚持表扬、奖励为主,批评、惩罚为辅。心理学研究表明,奖励能够引起人们愉快、轻松的感受,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奖励和赞赏。当学生的思想、行为有一定进步时,教师应该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使学生在得到实惠的同时,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怀、期望和鼓励。另外,对于学生的错误言行,教师也要及时进行适当的批评教育,必要时给予一定的惩罚。惩罚得当,能帮助学生改正不良的思想和行为,进而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余亚林.皮格马利翁效应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4,(7).

[2]高献忠.论“皮格马利翁效应”下的大学生成长激励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1).

[3]高占海,刘永恒,赵爱学.关于“罗森塔尔效应”的四个不等式[J].教书育人,2005,(6).

[4]易法建.心理医生[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曹木易)

【管理论坛】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较注重知识性教育,而忽视了情感性交流的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应该从注重情感性交流入手,倡导在教育过程中尊重每个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从而不断期望和激励学生,帮助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作者简介:杜丽佳(1991-),女,山东淄博人,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

收稿日期:2015-12-2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416(2016)01—0069—03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