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16-04-12蔡报纯
蔡报纯
(九江学院会计学院 江西九江 332005)
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蔡报纯
(九江学院会计学院 江西九江 332005)
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是2008年国家税务总局根据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规定,为鼓励企业开展研究开发活动而出台的一项税收优惠政策,旨在通过税收杠杆作用来激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缓解企业为进行科技创新而面临的资金短缺压力。为此,国家在不断完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并先后出台了《企业研究开发费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国税发【2008】116号)、《关于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3】70号),《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19号),财税[2015]119号文与旧政策相比,在研发活动范围、加计费用范围、审核程序、费用归集与核算管理和政策追溯五个方面有较大变化,但在具体内容和操作方面仍存在不妥之处,有必要加以改进和完善。
加计扣除;研发费用;税收优惠
2015年11月2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科技部联合发布《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19号),同时废止《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8〕116号)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3〕70号),新政将自2016年1月1日起执行。新政与老政策相比有较大变化,但在实际运用中效果如何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一、税收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1.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具体操作太复杂
虽然新政策取消了研发费用专账管理,但仍要求按照研发项目实行辅助账。但由于研发费用归集过于复杂,企业财务人员难以把握。甚至还有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并不清楚税收优惠政策以及申请流程,直接放弃申请。有些企业认为该政策只是纳税的时间性差异,其实施效果只是使企业延迟实现税收利润,增加当期的现金流,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新技术企业投资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又会增加会计与税收差异调整的工作量,增加隐性成本,因而并不愿意使用该政策。对于那些本身利润就不高的企业,它们认为通过税收优惠的调整会导致企业账面利润很低,不利于其财务绩效的考核和投融资渠道的铺设。
2.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审核程序不科学
研发费用税前扣除的审核程序,旧政策要求研发项目需要科技行政部门鉴定后再由税务部门进行审定,如果不通过则不断循环这个过程。这对于企业来说成本相当高,可能比得到的税收减免还要高,这也导致了企业对于政策的抵触情绪。为此新政策对此有所改进,实行事后备案,简化审核程序。即由企业提供资料,税务局审核,如无异议,则准予扣除,有异议,则有科技部门鉴定,鉴定通过则可以扣除,不通过企业将面临后续的补交税款和罚款。所以大多数企业从规避风险出发,通常做法是按照旧政策先到科技部门鉴定,鉴定通过后再到税务机关申请减免,因此新政策对简化审核程序效果有限。
3.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内容设计不合理
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的扣除比例,长久以来始终是 150%,而未考虑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科技发展的趋势。在政策完善的过程中,仅仅是允许将当年扣除不足的部分进行五年内的结转,如果企业在五年内始终处于亏损状态,则该项优惠政策企业享受不了,这给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效果打了折扣,这也使得企业在研发活动当中,风险和成本很难得到补偿。当企业正处在科技研发的关键时期,经营状况为了给研发活动让路出现了短暂的小幅下滑,这正是科技税收政策体现其支持力度的时刻,而按照目前我国的科技税收政策的规定,这样的企业不仅得不到应有的支持,反而会失去原来可以获得的税收优惠,这无疑是不科学和不合理的。难以实现科技税收激励政策的初衷,违背了国家鼓励企业加强创新力度,增加创新投入的出发点。
4.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法制权威不明显
政策法制化是政策变迁中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政策科学化、合理化和权威化的重要途径,是政策效果顺利实现的重要保障。科技税收政策的优惠对象是企业和企业的 R&D 行为,由科技行政部门认证,但是优惠的实现形式是税收减免或者税收抵扣,由税务部门进行核实,与此同时,企业的各种报表和材料准备,则又涉及不同的政府部门和单位。利益关系牵扯众多。而法制化进程本质上是利益关系协调的过程,将政策法制化,既有利于企业遵循规范进行申报,也有利于政策的管理和施行,避免和减少“多管齐下,无人牵头”的尴尬局面。
二、完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建议
1.加强政策宣传,简化办税流程
通过组织调研、集中宣讲等多种方式的宣传活动,向企业法人、财务人员解读最新政策进展和注意事项,引导科技型企业提高研究开发投入。将举办企业科技税收优惠政策专题培训形成定期制度,对科技型企业进行政策分析,协助企业把握政策脉络点,并对企业的普遍问题给予解答。合理设置企业科技税收优惠申报流程。根据科技企业特点,合理简化办税流程,对申请办理的备案制税收优惠事项,资料齐全当场办结。完善网上申报系统,为企业提供便捷的申报渠道,并设置申报前提醒服务,为企业提供快速便捷的服务。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在企业申报科技税收优惠项目方面,逐步实现网上申请与资格审查,提高企业研发投入项目的申报评审效率,让企业及时得到技术和税务鉴定反馈信息并办理后续手续。
2.优化审核程序,降低企业风险
建立科技部门与税务部门对科技税收优惠项目的联合审批制度,解决企业税收优惠项目认定标准不合理,研发费用减免执行难落实等问题。结合国外经验和我国情况,可以由科技部门对企业科技税收优惠项目在技术上是否符合政策范围给出审核意见,企业根据审核意见向税务部门申请研发费用税收减免,税务部门再依据政策规定和操作办法对企业申报材料进行审查,并根据企业研发项目支出归集情况决定税收优惠额度。
3.提高扣除比例,拓宽优惠形式
相对发达国家的经验做法。我国对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较弱,相关税收激励政策也不多。在这种情况下,科技税收政策应该扩大支持的研发领域,使其真正成为激发企业研发投入热情的普惠性政策。加大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支持力度,可以尝试对中小企业给予更高的研发费用税收比例抵扣,并对初创期和成长期容易亏损的企业给予研发费用不足抵扣的部分进行现金形式的税收返还。
4.加快政策立法,提高法律级次
科技税收政策涉及多个部门、多方参与主体。作为地方科技管理者的省级科技部门制定相关法规和管理办法,以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力;作为执行者的各地区部门是政策实施的具体操作者,对政策进行解读以便加强地方的科技系统活力;作为政策实施对象的企业综合政策环境与自身条件进行抉择以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对一些已经相对成熟的规章、条例、法规,通过法定程序使之上升到法律层次,提升科技税收政策的法律效力。再次,从长远考虑,借鉴日本、韩国的做法,就科技税收政策中相对成熟、稳定的部分,单独立法,制定促进高新技术发展的全面性法律,在法律中明确规定优惠的目标、原则、方式及具体措施、范围、审批程序等内容,消除现行法规制度庞杂、混乱的弊端。
[1]邓炜婷.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解读[J]. 国际商务财会,2016;(5):52-55.
[2]袁燕军.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费加计扣除政策落实情况分析与建议[J]. 科技与企业,2012;(8):83-84.
[3]刘思岑.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利用思考[J].财会学习,2016;(16) :97-98.
F812.42
A
10.3969/j.issn.1673-0968.2016.12.010
蔡报纯(1967-),男,江西九江人,九江学院会计学院副教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税收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