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创古都名城研究的新局面
——《多维视角下的古都名城研究》读后感

2016-11-30郭胜强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古都名城文化

◎郭胜强

书评

开创古都名城研究的新局面
——《多维视角下的古都名城研究》读后感

◎郭胜强

中国古都学会自1983年成立以来,已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30多年来积极开展中国古都学和历史文化名城的研究,其研究人员之广泛,研究成果之丰富,学术交流活动之持续开展,是当前在其他学科所不多见的,古都名城研究已渐成“显学”。中国古都学会每次学术年会后,编辑出版的连续出版刊物《中国古都研究》已达28辑,学术专著和各地的学术论文集更是不断涌现。

然而,《中国古都研究》还远远满足不了中国古都学和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成果展现的需求,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华文化重新崛起盛世的到来,一大批中青年学者加入到研究队伍中来,迫切需要拓宽学术园地。在这种情况下,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高瞻远瞩,自2006年开始不失时机地率先在《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上开辟《古都名城研究》栏目。连续10年,出刊40期,刊发论文160多篇,为古都名城研究构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在栏目创建十周年之际,又选编有代表性的论文辑集为《多维视角下的古都名城研究》(上下)出版。

在2015年12月于河南省商丘市召开的中国古都学会年会上,《多维视角下的古都名城研究》首次亮相即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极大欢迎。承蒙编者厚爱,我有幸得到一套,爱不释手。细细读来受益匪浅,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多维视角下的古都名城研究》的出版,标志着中国古都学和历史文化名城的理论体系进一步系统完善、发展成熟。在我国,古都学和历史文化名城的研究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问,《周礼·考工记》《三都赋》《历代帝王宅京记》等当是我国早期的古都名城研究著作。但现代意义上的古都名城研究,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科学春天到来的大好形势下,以中国古都学会成立为标志而开始形成的。老一代学者史念海、谭其骧、侯仁之、陈桥驿等,以自己深入的学术研究和学术活动的实践,奠定了中国古都学和历史文化名城研究的基础。

新旧世纪之交,在我国一方面学术研究深入发展,考古学、历史学、地理学、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学、民族人类学、民俗学等与中国古都学和历史文化名城研究相关的学科都得到迅速发展,不断有令人振奋的新发现与新成果问世。另一方面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与古都名城保护的矛盾日渐突出,对土地、水资源的乱占滥用造成了城市持续发展的环境与资源条件的丧失,“建设性的破坏”和“破坏性的建设”造成了古遗址、古建筑无可挽回的损失,正如中国古都学会原会长朱士光所指出:“我们欣喜地看到许多城市经济繁荣,市场活跃,高楼大厦、宽阔的道路、大型立交桥、喷泉广场、公园绿地等不断建成的同时,也清晰地发现,一些城市由于某些官员指导思想偏颇、片面,因而在城市发展之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中造成不少失误。”(朱士光:《探析环境变迁、文化传承与城市发展之关系,推动古都名城研究的深入发展》,李久昌主编:《多维视角下的古都名城研究》,大象出版社,2015年12月,第3页)这就迫切需要古都学和名城研究吸收融会各学科新的研究成果,不断充实完善自身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以更适应新形势下的持续发展,并对市政建设中的失误提出应对之策。

朱士光的《探析环境变迁、文化传承与城市发展之关系,推动古都名城研究的深入发展》《中国古都学的形成与当前研究的几个重要问题》《论我国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之意义、内容与理论问题》,何一民先生的《中国古都名城研究的新趋向》,叶万松先生的《城市发展与文化遗产关系的哲学思考》等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使中国古都名城的理论得到充实完善。

第二,《多维视角下的古都名城研究》的出版不仅标志着中国古都学和历史文化名城的理论得到充实完善,也说明研究方法手段的进步提高。传统的古都研究一般是历史文献资料的记载加上古都遗址的考证,20世纪50~60年代以后的研究,开始注重吸收历史学、考古学、地理学等方面的成就。新世纪里各种学科无论是研究的视野角度还是手段方法,更加广阔并趋向现代化,古都名城的研究也需要不断地更新提高。尹钧科先生的《案从永定河流域古都看加强区域古都群研究的必要性》,在分析论述了永定河流域的古都后指出:“在关中平原、中州河南、汾河谷地、长江三角洲、齐鲁大地及东北、西北、西南地区等,都相对集中的分布着一批或早或晚,或大或小的古都,构成规模不等的古都群。”(尹钧科:《案从永定河流域古都看加强区域古都群研究的必要性》,李久昌主编:《多维视角下的古都名城研究》,大象出版社,2015年12月,第21页)并呼吁开展“古都群”的研究,对人颇有启发。

叶骁军先生的《中国古(故)都遗存度分析——以北京、西安、南京、洛阳等几个都城为例》,将统计学、计量学引入古都研究领域别开生面,增加了古都名城认知的可信度。李孝聪先生的《数字信息化时代如何推进古都名城研究》则以更高的视角论述了中国古都名城研究的新动态和趋向。“文化线路”是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刚刚诞生的世界遗产领域中重要的新概念,它以全新的多维度的时空视野,概括人们的迁徙流动和政治、思想、经济、文化的通融交流。樊丽娜、倪玲玲的《文化视野中的崤函古道》将这一概念引入古都名城研究领域,令人耳目一新。现代化的手段和方法的应用,必将使古都名城的研究更加丰富多彩。

第三,史念海先生在其著作《中国古都和文化》(中华书局,1998年7月)中指出,中国古都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是论证古都兴起发展的自然地理因素,论述古都发展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论证古都演变之规律,服务于当前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服务于当前”是古都名城研究的根本任务,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今天尤显重要。《多维视角下的古都名城研究》中不少篇章古为今用,更贴近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李令福先生的《隋唐长安城规划与布局研究的新认识》,李健超先生的《古都西安的地理、历史和文化》,唐亦功先生的《唐代长安的建筑及布局形式研究》等研究成果,对于今天西安的城建规划及园林建设布局的影响,已日益显现出来。张玉霞的《试析中原城市群的历史文化渊源》则更是河南省政府《关于实施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纲要》的诠释注脚。

“一带一路”战略是目前中国国家级顶层战略,党和政府对此十分重视。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出访中亚四国,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在2016年新年贺词中又再次指出:“这一年,我国领导人参加了不少国际会议,开展了不少外交活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按传统的说法“丝绸之路”东方的起点是西安,实际上应当向东继续延伸,一直到中原。商朝大量玉器材料的来源主要是新疆的和田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玉器》,文物出版社,198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中国科学出版社,2003年),早在商代就存在着一条从商都安阳到新疆的“玉石之路”。此路又向西继续延伸一直到中亚,沟通了商王朝和西方国家的联系。安阳殷墟出土的玉器中多有玉人,其中不少都头戴小圆帽,有的小圆帽甚至小到仅仅是头顶的装饰(见下图),这正是创立于3000多年前古犹太教独特的小圆帽——希伯来语中叫“基帕”,是伊斯兰人区别于世界其他民族的独特的宗教用品。

安阳殷墟出土玉人图

在今天“一带一路”战略中规划的丝路新图中线,即是北京—郑州—西安—乌鲁木齐—阿富汗—哈萨克斯坦—匈牙利—巴黎。这样,连接汉唐时代洛阳至长安东西两京,成为丝绸之路重要干线路段之一的“崤函古道”就显得特别重要。近年来崤函古道的研究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课题,李久昌的《崤函古道历史地理与文化内涵》《崤函文化的生成与发展——兼及崤函文化与河洛文化的关系》,胡方的《隋末唐初李渊用兵两京之间的地理分析》,李健超的《崤山南道考察记》,赵阳阳的《历史时期崤函古道区域城镇发展研究》,樊丽娜、倪玲玲的《文化视野中的崤函古道》等,梳理了历史时期崤函古道的形成发展之脉络,揭示其发展演变之规律,探讨古道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聚落村镇的兴起乃至人们的社会生活,进一步论述了其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价值。

第四,《多维视角下的古都名城研究》的出版,表明依托中国古都学会,以《古都名城研究》和《中国古都研究》为平台,形成了一支老中青、专业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相结合的研究队伍。他们之中既有在古都名城学术研究界久负盛名、德高望重的老一代学者朱士光、李健超、尹钧科、叶万松、叶骁军、李德方、李孝聪等,又有年富力强、学有所成、成绩斐然的中年学者李令福、何一民、唐亦功、张新斌等,更有风华正茂、朝气蓬勃,在学术界已脱颖而出的青年学者肖爱玲、吴鹏飞、樊丽娜、倪玲玲、张玉霞等人。这些学者大都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也有不少是城建规划设计、文化文物和地方史志等机关单位的实际工作者。

总之,《多维视角下的古都名城研究》从理论与方法、史料发掘与解读、大古都研究、古都与历史文化名城研究、古都名城与现代化建设、外国古都名城及中外对比研究等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展开论述,开创了新时期古都名城研究的新局面。特别是它集结了一支精悍团结的研究队伍,必将促进中国古都学和历史文化名城研究的持续深入开展。

在从商丘返回的路上,掩饰不住喜悦的心情随口低吟了几句,不揣冒昧附录于后作为本文的结尾。

古都名城渊源深,代代研读代代新。

理论探索独精到,史料考证尤确真。

传统文化足可鉴,小康蓝图贯古今。

十年砥砺非寻常,炉火纯青铸真金。

(作者系安阳师范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都和安阳地方史研究)

猜你喜欢

古都名城文化
奇特的沙漠古都——统万城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防护纺织名城”新名片
重现水清岸绿的古都风景线
首届侨商经贸合作暨创新名城推介会在宁举行
北威州名城名展
谁远谁近?
会展名城
植根于西安古都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