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康复护理对膝关节韧带重建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的研究

2016-04-12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6年11期
关键词:活动度韧带膝关节

唐 爽

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骨科 重庆市合川区 401520

系统康复护理对膝关节韧带重建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的研究

唐 爽

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骨科 重庆市合川区 401520

目的:探讨系统康复护理对膝关节韧带重建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膝关节韧带重建术后患者74例,依据护理方法的差异性将本组患者平均划分。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设为参照组,接受系统康复护理的患者设为研究组,最后统计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参照组比对后明显较低,膝关节活动度及IKDC评分同参照组比对也明显较优,组间数据经统计后意义形成。结论:对膝关节韧带重建术后患者实施系统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关节功能快速恢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系统康复护理;膝关节韧带重建术;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评估

有学者研究后表明,在治疗期间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并发症[1]。此次研究为寻求有的护理对策,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膝关节韧带重建术后患者74例,以下为研究结果和数据分析。

1 患者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基本信息

本次研究活动的调查对象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膝关节韧带重建术后患者74例。依据护理方法的差异性将74例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n=37)和参照组(n=37)。研究组37例患者由25例男性和12例女性组成,最大年龄为49岁,最小年龄为23岁,统计后中位年龄为(36.1±4.8)岁。参照组37例患者由27例男性和10例女性组成,最大年龄为50岁,最小年龄为22岁,统计后中位年龄为(39.6±4.9)岁。统计工具对两组患者的临床信息进行检验,未产生统计学意义,可进一步分析与参考。本组所有患者均对该研究知情,自愿参与并签订了知情同意书。

1.2 护理

参照组患者术后予以常规护理,加强基础护理、并发症预防及简单的心理疏通。研究组患者术后予以系统康复护理,详情护理内容为:

心理疏通:多数膝关节受伤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在一定程度上较易出现不良情绪,如:烦躁、失望及悲观等。因此,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的心理变化进行充分掌握,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患者提出的疑难问题需耐心解答。与此同时,为患者普及膝关节损伤的相关知识,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效果,从而获取患者的配合,提高治疗依从性[1]。

运动训练:患者完成手术后护理人员需告知患者运动训练的必要性,不仅可以使肌肉萎缩现象得以消除,血液循环速度也可以变快,从而使膝关节肿胀得以减轻,避免出现粘连。术后第二天至2周,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进行肱四头肌收缩练习,尽量伸膝,但是不产生关节活动,持续时间5秒,每天锻炼300次。在此期间,告知患者踝关节需最大程度的伸屈,控制频率,动作确保规范性。除此之外,患者在术后第一天,护理人员可以指导进行踝关节练习,抬高直腿,每次训练时间20分钟,一天三次。在早期,护理人员可以指导患者进行髌骨活动练习,避免出现粘连,从而对关节活动度的恢复起到促进作用,每次训练时间10分钟,一天三次[3]。术后一周,指导患者进行被动屈膝练习,配合支具进行,主要练习项目包括:活动度、被动活动以及滑板练习,每次训练时间30分钟,一天2次。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在训练期间需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禁忌剧烈运动。

1.3 指标观察

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膝关节活动评分及IKDC进行统计和比对。

1.4 数据统计

选择统计工具对两组数据进行检验,软件选择(SPSS17.0),膝关节活动评分及IKDC评分为计量资料,并发症发生率为计数资料,呈现形式为卡方和均数±标准差,检验方式为卡方和t值,统计结果以P<0.05为依据进行判定。

2 研究结果

2.1 并发症发生情况

经不同方法护理后,研究组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5.4%,参照组7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8.9%,统计后差异形成。

2.2 关节活动度和IKDC评分分析

经不同方法护理后,研究组关节活动 度 为(127.85±15.34) 分,IKDC为(88.42±16.74)分,参照组关节活动度为(109.32±9.31)分,IKDC为(75.55±12.99)分,组间数据结果经统计可知,研究组患者关节活动度和IKDC评分改善情况好于参照组,意义形成。

3 讨论

在运行性损伤中,膝关节韧损伤较为常见,一旦患者患病后膝关节的稳定性会丧失,同时激发关节软骨,损伤半月板,最终诱发膝关节性退行性关节炎,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运动功能造成严重影响。近年来,在临床治疗中,重建术应用较为广泛,虽然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但是术后患者较易出现多种并发症。系统康复护理通过对患者进行训练指导,可以加快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同时从肌肉训练及关节活动训练,对膝关节功能进行强化,从而提高治疗效果[4]。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术后予以系统康复护理,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关节活动度和IKDC评分改善情况较好,充分说明该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对膝关节韧带重建术后患者实施系统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关节功能快速恢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1]胡慈贞,阮庆平,沈锋等.LARS人工韧带与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康复护理及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3):28-30.

猜你喜欢

活动度韧带膝关节
膝关节置换要不要做,何时做比较好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三角韧带损伤合并副舟骨疼痛1例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冬天来了,怎样保护膝关节?
能量多普勒评价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价值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距跟外侧韧带替代法治疗跟腓韧带缺失的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
术前膝关节活动度对TKA术后关节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