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lCC置管护理的心得体会

2016-04-12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6年11期
关键词:置管无菌导管

廖 韵 曾 艳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耳鼻喉科 四川省泸州市 646000

PlCC置管护理的心得体会

廖 韵 曾 艳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耳鼻喉科 四川省泸州市 646000

目的:探讨和总结PICC置管在肿瘤科的临床护理经验和心得。方法:通过对90例肿瘤化疗患者进行PICC置管及护理,观察其效果及并发症。结果:置管后出现的并发症经临床护理后得到有效的控制,9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化疗治疗。结论:PICC置管后各种临床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和控制并发症。

PICC;置管;护理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是一种高级血管工具,适用于需要中长期输注化疗药物、高价营养药物等刺激性药物的患者,可以减少穿刺的次数和减轻药物对外周血管的刺激[1]。PICC 置管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不仅能保护患者血管,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而且可以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本次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将近年来本院接收的90例采用PICC 置管的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整理其临床资料,总结PICC置管在肿瘤科的临床护理经验和心得。

1 临床资料

本组90例患者,均进行PICC置管化疗,其中男性40例,女性49例,年龄33~75岁;乳腺癌23例,直肠癌19例,肺癌15例,淋巴瘤13例,子宫内膜癌10例,胃癌10例。置管时间21~108天,平均置管时间55.2 天。

2 PlCC置管方法

2.1 置管前宣教

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置管的目的、要求、置管过程、置管中配合,以及各种导管的材质、价格、利弊、可能发生的问题,对置管中危险的把握及处理方案,置管后维护费用、方法等。签手术同意书,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消除患者的顾虑。

2.2 合理选择穿刺部位

首选贵要静脉,其直、短且静脉瓣少;其次为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点应在肘部以下,不小于1cm的静脉暴露良好处。

2.3 置管前物品的准备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治疗需要,选择合适型号的导管,并准备静脉通路所需物件、化疗中的无菌装备及相关物品。

2.4 置管注意事项

置管前对患者一般情况及血管情况进行评估,是PICC穿刺的成功及长期保留的重要环节。严格掌握PICC禁忌症,提高穿刺成功率。目前采用的超声引导PICC穿刺可清楚的观察到血管的状态,减少组织损伤,可以避开血管内的不良因素,避开静脉瓣,避开分支静脉,能评估血管中可能有的障碍和狭窄,提高一针穿刺功率,并减少并发症。

2.5 避免PICC 尖端异位

PICC 置管的导管尖端位置应尽量达到上腔静脉,使其尖端不发生移位,以减少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2.6 穿刺置管

患者取仰卧位,手臂外展90°,测量导管所需长度,置管过程中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对穿刺点进行消毒处理,一般长度约45~60cm,穿刺成功后,用稀释好的肝素盐水封管,再消毒穿刺点,将皮肤外的导管放成“S”形以免导管滑脱,用透明护贴固定,术后需X线拍片以确定导管位置。

3 PlCC 相关并发症分析

3.1 穿刺位置渗血

在PICC 相关并发症中,穿刺位置渗血比较常见,一般发生于穿刺后24h内,引起渗血的原因主要为穿刺位置活动度较大或者患者自身存在出血倾向,穿刺针过于粗,皮肤和血管被刺破以后没有及时愈合,当患者肘部开始活动时,则会是使穿刺位置渗血[2]。护理措施:穿刺位置渗血重在预防,穿刺前评估患者,了解患者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有无心脏病史、用药史等,如凝血功能异常者考虑暂不插管;出血后密切观察出血量,如出血较多及时更换敷料。

3.2 导管堵塞

导管堵塞可以基于导管受阻程度进行划分为完全性导管阻塞与部分性导管足阻塞,导致导管堵塞的主要原因有:不正确的冲洗方式、不充分的导管水洗、输注液体的前后不一致、患者输液时间过长等。护理措施:掌握正确的导管冲洗及封管方法,用10~20mL的生理盐水以脉冲式冲洗导管;再用每10μ/ mL的肝素盐水(2~3) mL脉冲式正压封管,每12 个小时进行一次管壁的冲洗。

3.3 导管移位或者脱落

导管移位或者脱落常见原因有:导管固定方法不正确及固定碟翼装置丢失、置管后防护意识缺乏导致脱管、无菌贴膜覆盖不严或护理人员操作失误脱管。护理措施:妥善固定导管,贴膜卷起要及时更换,及时处理穿刺后的渗血、渗液,有潮湿松动及时更换贴膜。

3.4 感染

主要发生原因有导管穿刺及护理过程中无菌条件不足,输液或管路被污染,导管口皮肤被感染等。护理措施:无菌操作,及时换药,常规消毒后尽量排净脓性分泌物;局部第二次消毒,穿刺点上方涂抹庆大霉素或覆盖有2%的碘酊敷料并固定好,1次/d,3 d后改为隔日换药一次。

3.5 静脉炎

静脉炎为PICC置管常见的并发症,常因置管后血液流速减慢和患者紧张致血管收缩导致。引发静脉炎的因素为机械因素、化学因素和细菌因素。护理措施:抬高患侧肢体,多次局部湿热敷,同时做理疗可增加效果;若2周左右未见缓解者,则考虑拔管,并停止从此部位输注药物,在此期间湿热敷持续。

4 结果

本研究中90例患者中一次性穿刺成功的有85例。90例患者中11 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2.2%,通过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患者并发症症状消失,9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化疗治疗。

5 小结

PICC导管的成功应用,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了患者反复穿刺带来的身体上的痛苦和用药的恐惧心理。PICC导管最长可在患者体内留置一年,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问题,所以护理工作者应掌握PICC 置管患者各种并发症形成的高危因素,预见性的评估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及时发现问题,认真做好相应的处理,使PICC 置管技术更好地应用于癌症患者。

[1]刘运梅,马金秀,陈莹.基于循证护理的PICC置管患者护理会诊模式的研究与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4,14(03).

[2]曹晓欣,侯香传,关伟丽,等.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的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4(02).

猜你喜欢

置管无菌导管
新型浅水浮托导管架的应用介绍
无菌空气在烤酸奶生产中的应用
朱顶红快繁无菌体系建立的研究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深静脉置管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积极有效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B超引导定位法和体表定位法在肿瘤患者股静脉置管中的效果比较
硬膜外麻醉置管前注药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