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2016-04-12王芷涵
王芷涵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王芷涵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担负着服务与上传下达的任务,是中间枢纽和活动桥梁。新时期下,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呈现出新的工作特点和艰巨任务。现以达州市大竹县为例,探讨如何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作用最大化,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全县社会组织发展情况
随着大竹县经济的发展和机关职能的转变,全县各类社会中介组织和社会团体发展迅速,加快形成了全新的社会事业新格局。据统计,目前全县登记注册的培训机构共25家,主要分布在职业中介、教育培训、会计等服务业。其中职业中介所10家,培训学校15家。
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措施得力、工作到位,大竹县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进展顺利,但仍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存在诸多问题。
建支难,覆盖低。由于党员数量少,观念陈旧,同时社会组织抱有实惠心理,不重视党建工作,导致党组织覆盖率较低。全县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仅有2家,单独组建率仅为0.5%,主要特点表现为党组织“空白”点较多,“有党员无组织”的现象比较突出,建支存在相当大的难度。
运行难,力度小。党建工作的多头管理形式造成党建工作“谁也管不了,谁也管不好”的尴尬局面,主要在于组织隶属关系混乱复杂,组织关系接转不正常,管理难度增大。同时,随着改革深化和经济发展,主管部门淡化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导致运行难、力度小,停滞不前。
活动少,发展弱。社会组织人员思想无归属感,流动性大,导致活动无法正常开展。开展的党内活动,形式单调,内容枯燥,“有组织无活动,有活动无质量”,降低了党组织的深厚影响力。
党建工作开展受制约的原因
思想认识不足。存在模糊认识,抱“无所谓”态度;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把追求业务量和利润率作为第一要素,担心束缚发展;由于培养和引导不到位,存在只追求执业资格其他无所谓的片面思想。
自身条件制约。依托政府部门建立,沿用机关和事业单位党建工作的传统做法,这种松散形式影响其党组织活动的正常开展。由于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和管理模式,存在着多头管理、分散管理的问题,难以集中开展组织活动,最终无法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党建经费不足。重视度不高,力量投入不足,存在工作中的“断点”,无从解决经费不足问题。
加强和改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对策建议
社会组织作为党的基层组织新的依托,加强和改进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已成为重要任务,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适应社会组织特点和规律的新路子。
加强宣传,深化认识。大力宣传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切实纠正“重经济、轻党建”的错误思想,牢固树立起“工作变、岗位变,党员身份和作用不能变”的坚定信念。
抓好组建,规范管理。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村协联建等模式,按照“居住地和归口管理办法”理顺隶属关系,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积极探索出建立党组织的方式和途径。通过建立党建工作相关制度,结合社会组织实际,随时了解党建动态,提供决策依据。抓好党员发展工作,扩大党员队伍。把社会组织中思想素质好、文化知识高、甘于奉献的技术、经营管理骨干纳入重点发展对象,加强教育培养和锻炼,实行重点和规范化管理。
丰富活动,服务发展。按照“灵活、务实、小型、多样”的原则,以针对性、新颖性和实效性的特点设计党组织活动。活动内容要主题鲜明,符合社会组织的企业文化、经营理念,有利于增强员工的争先创优意识,有利于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利用现代手段开辟党员教育阵地以及整合利用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等平台资源,打破单位、地域、专业、时间等限制,引导社会组织党员在实践性、互动性学习活动中提高,求得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的双赢。
树好典型,健全体制。采取领导牵头挂总、党务干部抓住等方式,组建示范点,整体推进工作进度,有效转变党建工作不受重视的现象,推动党建工作的健康发展。同时,健全主管单位党组织和社会组织管理机关党组织双重负责的党建领导机制,明确职责,加强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确定社会组织党组织的挂靠方式,建立灵活多样的党组织形式,逐步在社会组织中形成党建工作五个机制,即互动联系机制、网络信息机制、互相激励机制、互相监督机制和培育指导机制,凝聚人心,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形成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强大合力。
(作者单位:大竹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