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跨境交换生项目存在问题及对策

2016-04-12陈奕雯

关键词:学期跨境课程

陈奕雯

(上海大学 社会科学学部,上海 200444)

高校跨境交换生项目存在问题及对策

陈奕雯

(上海大学 社会科学学部,上海 200444)

跨境交换生项目作为高等教育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组成形式,在过去的十几年内得到迅速发展.但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国内交换生项目在推进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多问题,例如国际认可度不足、经济成本高、语言有障碍、学制存在差异及学生单向流动等.为此,提出了高校要优化奖学助学机制、引入行前培训机制、合理整合信息资源、完善课程设置、积极完善自身以提高国际知名度等对策及建议.

高等教育;国际化;交换生项目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全球化这一概念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高等教育为经济全球化提供的正是被视为第一资源的人才资源.影响高校毕业生未来职场竞争力已不局限于其专业能力,还包括是否具有国际化视野及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否适应国际间竞争等[1].交换生项目以其较强的可操作性、相对简短的筹备流程等优势,成为各国高校国际化工作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本文将聚焦跨境交换生项目的培育过程,分析项目的制约因素与问题,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1 交换生项目的制约因素与问题

1.1 项目培育阶段

1.1.1 多数高校国际认可度低.总体而言,国内大部分高校在国际知名度与认可度上都无法与发达国家高校相提并论.在2016/2017版QS世界大学排名中,33所内地高校上榜,7所进入前200名,其中4所进入前100名,清华大学列第24位,是排名最高的内地学府.虽然这一成绩比往年有显著提升,但33所高校在全国2 845所高校[2]中仅占极小比例,与英美高校的强势表现——前200名中美国高校48所、英国高校30所相比,仍有很大差距[3].当然,不能仅仅依据排名就得出国内高等教育水平不如欧美的结论,但至少可以凸显出国内高等教育在国际认可度上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这种与欧美高校在国际认可度上的不对等带来的影响,在酝酿跨境交换生项目过程中显得尤为突出.一个跨境交换生项目是双方互相选择而达成合作意向后的产物,双方必然对合作对象有所要求,在仅有初步了解的阶段,国际认可度或简单直观的排名会作为重要参数对决策产生影响.这也是为什么能与国际知名高校达成合作的都是国内少数在国际上有一定声誉的“老牌名校”的原因.

1.1.2 地区间的不平衡.地理因素同样是高校开发跨境交换生项目时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经济发达地区如北上广,由于城市本身高度发达,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这些地方的高校在吸引国外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时会因为所在城市的加成而更为有利.反之,内陆欠发达地区高校在这方面就有所欠缺.从教育部发布的2015年全国来华留学生数据来看,来华留学生人数前三的省(市)为北京、上海和浙江,占比近40%[4].可见,与经济发达地区高校相比,广大其他省份高校在开拓境外合作伙伴时还需要面临地理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

1.1.3 政策程序上的限制.相比许多欧美高校,国内高校受国家政策限制较大,在政策程序方面相对缺乏灵活度,许多有望开展的合作项目常因复杂的流程和繁琐的手续而不了了之,而已有项目也会因为各种政策限制而遭遇难题.如上海某高校哲学系与美国罗格斯大学哲学系短期交换生项目,发展初期遗留了3 000美元的管理费一直处于待支付状态,中方多次试图向美方汇款,但因涉及外汇,需经上海市审批,最终因不符合相关政策而未获批准;虽然目前项目依然在进行状态,但这笔欠款始终像一枚不定时炸弹,在未来可能影响到项目的发展.

1.2 项目进行阶段

1.2.1 高额的经济成本.国内多数交换生项目目的地集中在欧美日韩等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由于各地消费水平不同,很难精确计算每个学生短期出境交换所需花费.根据国家留学基金委(CSC)对公派留学人员的资助标准,本科生每人每月资助额度美国为1 200~1 600美元,澳大利亚为1 600澳元,英国为850~950英镑[5].这些数字虽然不能简单等同于境外交流的平均支出,但多少能从侧面体现交换生的境外基本生活成本.以一般交换生项目3~4个月计,一个交换生至少需要花费约3万元人民币以应付境外生活开支,加上往返费用,无疑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交换生中能申请到CSC资助的仅是少数,一些能力达标的学生极有可能因无法负担高昂费用而失去交换机会.

1.2.2 语言障碍.语言也是影响一些学生申请交换生项目的一大因素.这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在选拔时一些学生因语言能力不达标而无法申请;另一方面,与学历留学不同,交换生项目通常学生在非母语环境中生活、学习仅持续几个月,没有充足时间适应环境,这对学生外语水平的挑战更为严峻.尽管当今大学生在英语口语及表达方面相比以往已有明显提高,但还不足以使他们在出境交换学习时能迅速切换,无障碍沟通,更不用说交换生需要进行专业学习及专业领域的交流.林丹红[6]在研究多项赴台交换项目后发现,就算交换目的地是以中文为母语的台湾地区,由于所用教材、讲义不乏全英文,即使授课过程并非全程英文教学,但对于大陆交换生来说在课外复习教师授课内容时也存在相当难度,在涉及大量专业内容的情况下,也难以通过自学大陆教材来理解专业内容.

1.2.3 学期制、课程上的差异.跨境交换生项目发展初期可能只要求学生参与部分课程及体验不同教育,而随着项目日渐成熟,实现学分互认成为必然,但实现却并非易事.首先,由于历史、宗教及中西方在传统节日上的差异,导致学期设置的不同.对于欧美国家来说,圣诞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因此欧美高校多数实行三学期制,在十二月初结束秋季学期;而国内一二月份的春节才是最重要的节日,所以秋季学期通常会持续到一月底,而此时欧美高校的春季学期已经开始一段时间了.因此,想以学期为期限设计交换生项目就会遇到一系列麻烦.如果有交换生选修欧美高校春季学期的课程,则必须在一月初抵达目的地,这使得学生无法参加国内课程的期末考核,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延期毕业.另外,双方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常常差异很大,很难做到完美对接,而课程之间却是相互联系、相互衔接的,课程设置上的差异使得交换生可能因未修读前期课程而无法修读一部分课程;在结束交换回国后,却需要为补修大量课程而面临学业压力.一些学生顾虑这些而可能放弃参与项目.

1.3 项目维持阶段

跨境交换生项目在启动后也并非就能顺利运作,暴露的问题常常使得部分项目遭遇瓶颈,甚至被迫终止.理论上说,跨境交换生项目应当是缔约双方互相交流、双向融合的过程,然而由于教育、科技和经济水平的差异,各国高校在跨境交换生网络中的地位及热门程度差异极大.早在2000年就有学者就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国际学生网络展开调查,结果表明,国家经济、政治及其在国际政治体系中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国际学生的跨境交换流动.经济处于优势地位的西方发达国家,交换生网络处于中心位置,而发展中国家则处于边缘地带[7].中国虽然在近几十年经济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国际地位日渐提高,但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管理水平相对发达国家和地区还有相当差距,即使与境外高校达成合作共识,在运作时,境外有意向来华学生数通常远少于国内赴境外的交换生数.

同时,绝大部分来华短期交换生在中文方面都是零基础,要保证这些交换生有课可上,就要求国内高校提供足量英文授课课程,拥有一支能胜任英文授课的师资队伍.然而,国内高校在这方面起步较晚,多数高校现有的英文课程仅仅涉及基础中文或中国历史文化等通识课程,在专业课程方面更是主要依靠院系自主管理开发.有限的资源及欠缺的积极性使得发展一门英文授课的专业课程过程漫长,而英文授课专业课程的缺乏,又进一步影响高校接收境外交换生的能力及学生来华的积极性.

由以上几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在多数国内高校与境外高校尤其是与发达国家高校合作的交换生项目中,派出学生数普遍大大超过接收学生数.仍以上海某高校哲学系与美国罗格斯大学哲学系短期交换生项目为例,自2013年项目启动以来,中方已派出5批共计12名学生前往罗格斯大学交流学习,而美方至今没有交换生来华.长此以往,项目将无法得到良好发展,甚至可能被叫停.例如,中山大学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交换生项目,因只有中方单方面派出学生而新加坡方面无学生来华,自2009年起,新加坡方面暂停接收中方学生[8].

2 对策与建议

2.1 优化奖学助学机制,为交换生提供经济支持

为保证优秀学生不因交换期间高昂的生活成本而放弃申请,高校应在优化奖学助学机制上下工夫,广开财源,规范流程.高校应引进优势行业、重点企业及区域经济的资助,开拓新的奖学助学金渠道.近年来,北京、广东、浙江、安徽、福建和河南等省市相继启动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上海也在2015年启动高峰高原重点学科建设计划,第一阶段3年将投入36亿元[9],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资金可用于资助跨境交换生项目,可专设交换生项目奖学金,重点资助优秀学生.规范流程,指的不仅是将交换生选拔流程细致化、标准化,以选拔最优秀最适合的学生参与项目,还包括资助申请审批流程的透明化、公开化,以消除学生顾虑,鼓励更多的学生申报.此外,还可以考虑为有意向参加交换项目但经济困难的优秀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以解决其部分经济问题.

2.2 行前培训机制,使学生快速适应境外环境

除了专业方面,怎样快速适应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是对参与跨境交换生项目学生的另一大考验,因此适当的行前培训能帮助学生更好更快速地适应境外生活.首当其冲的是语言培训,这对于提升交换生项目的最终成效有着积极的作用.其中,应侧重培训与生活相关的应用性语言;而专业英语方面,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可以鼓励交换生事先选修本校开设的全英文课程,在时机成熟后,还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并开设全英文课程.如此一来可以使学生取得一些在全英文语言环境中学习的经验,二来这些学生完成交换后,结合自身在境外上课经历,针对课程给出反馈,帮助本校全英文课程的设置及授课方式等方面的提升,为吸引更多境外学生来华做准备,一举两得.

此外,在跨境交换生项目中,已完成交换的学生是一种宝贵资源,他们对于项目的参与不应止步于完成交换回国时,在后期项目中也应发挥作用.除课程方面,往期交换生对于即将出境交换的学生来说是现成的培训老师,能以他们的亲身经历帮助即将参加交换项目的学生更快适应交换生活,通过小组交流乃至一对一结对提供生活起居、选课指导等细节上的帮助,方便学生了解目的地文化、生活习惯等.这些交换生“前辈”甚至可以将在境外的一些资源“传承”给“后辈”,如廉价的租房信息、当地中国留学生朋友等,这种“资源传代”更为实用、有效地帮助学生融入当地生活.

2.3 合理整合资源,保证信息沟通及时顺畅

在实施跨境交换生项目时还应注意合理整合资源.交换生项目一般分为校级和院系级.院系项目往往由于专业性较突出、项目管理人员与学生联系紧密等,可使符合申请资格的学生及时准确地获得信息.校级项目归口校方,比院系项目规模大,资助力度较强,但管理部门与学生信息往来通常需经二级院系传达,信息渠道略欠顺畅.为此,高校应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列明所有交换生项目的介绍、合作方情况、历年资助情况等详细信息,让学生尽早有针对性地为申请作准备.在新媒体时代,微博、微信公众号能起到更好的传播效果,高校可以建立专门的微博、微信公众号来辅助信息平台,及时发布交换项目的申报通知和信息;同时,学生有任何疑问或建议在公众号上简单留言就能直观快速地反馈给校方,双方沟通更加顺畅.

2.4 完善课程设置,积极应对课程和学期制差异

针对课程和学期制上的差异,在项目确立后,合作双方应加强沟通,适时调整部分课程设置,为合理课程对接提供可能.可以结合教师互访,邀请合作高校教师来华开课,课程可以参考国外某些学校夏季学期模式,在暑期用两周左右时间集中完成课程授课,这样在不影响双方正常教学的情况下,提供学生选修部分先导课程的机会,并且可以安排教师对接,随着交流深入,鼓励对接教师开设类似课程.同时,在无法更改学期时间的情况下,可以将灵活的考核制度引入课程,例如以学期论文替代期末考试,使学生身在境外依然能够参加课程考核,取得学分.另外,还可以考虑开发相应的网络课程,使在境外的交换生能通过选修网络课程取得学分.

2.5 积极完善自身,提高国际知名度

相比其他问题,提高高校的国际声誉是一项更为长期的工作.虽然近年来国内部分知名高校在国际排行榜上屡屡取得突破,但就中国整体高等教育来说,想要在一朝一夕取得突破性发展可以说是“不可能的任务”.对于广大一般高校来说,既然在短时间内无法得到本质性的提升,就不妨转换思路,在常规工作上下工夫;在不断提升综合实力之余,根据已有学科布局,重点挖掘一二个有潜力的学科,集中有限资源发展优势学科,以期在这些重点发展学科上有所突破,在国际相关领域取得一定话语权,最终借此打开局面,提升国际认可度.在发展跨境交换生项目时也同样,相比盲目设立项目,更为可行的是围绕重点发展学科有针对性地开发一两个项目,凭借相对深厚的学科基础与充足的资源投入,争取与相关学科国际知名高校的合作机会,并在确保项目成功运作的同时完善自身,树立良好口碑.一来有助于形成学科特色,加强优势学科的知名度及影响力,并凭借已有合作基础将合作拓宽到其他学科;二来能吸引更多境外学生来华,最终在“迎进来”方面有所突破.

3 结语

国内高校在发展跨境交换生项目方面仍然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这不仅仅体现在目前多数高校在“送出去”方面遭遇的一系列阻碍尚需解决,还包括在如何吸引更多国外学生来华,即“迎进来”方面亟待突破.在竞争激烈的今天,高校在不断发展交换生规模时也应注重自身能力的完善,关注如何在英语作为教育语言方面有所突破,通过借鉴国外发展成熟的经验,结合自身特点,最终推进国内交换生事业的更进一步发展.

[1]程星.大学国际化的历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2]教育部发布2015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共2845所[EB/OL].(2015-05-21)[2016-10-28].http://edu.qq.com/a/20150521/050649.htm.

[3]QS世界大学排行榜出炉33所内地高校上榜[EB/OL].(2016-09-08)[2016-10-28].http://gaokao.eol.cn/daxue/zixun/201609/t20160908_1446988.shtml.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5年全国来华留学生数据发布[EB/OL].(2016-04-14)[2016-10-28].http://www.moe.edu.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604/t20160414_238263.html.

[5]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出国留学基金CSC最新资助标准财教(2010)286号文件[EB/OL].(2012-04-03)[2016-10-28].http://wenku.baidu.com/view/9765611b650e52ea5518982e.html.[6]林丹红.高职院校赴台交换生项目实施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读与写杂志,2014(11):58-59,261.

[7]CHEN TSE-MEI,George A.Barnett,Research on International Student Flows from a Macro Perspective:A Network Analysis of 1985,1989 and 1995[J].Higher Education,Netherlands: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000.

[8]陈青,邓责梦,何洪.大陆高校跨境交换生项目影响因素探析[J].高教论坛,2011(4):126-129.

[9]未来3年投入36亿!上海实施高峰高原学科计划[EB/OL].(2015-10-02)[2016-10-28].http://learning.sohu.com/20151002/n422521195.shtml.

(责任编辑 邓 颖)

Problemsof and Countermeasures Against Student Exchange Programs in Universities

Chen Yiwen

(School of Social Sciences,Shanghai University,Shanghai 200444)

As part and parcel of higher education globalization,student exchange programs have experienced a rapid development in the past decade.However,universities also encounter many problems during the process,such as lack of international recognition,high economic costs,language barriers,different academic systems and single-way flow of students.To handle these problems,universities should optimize their scholarship mechanism,introduce pre-departure training mechanism,properly integrate resources,and finally,actively improve themselves and their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

higher education;globalization;student exchange program

2016-11-02

陈奕雯(1987- ),女,浙江定海人,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对外交流和科研管理.

10.16169/j.issn.1008-293x.k.2016.09.24

G648.9

A

1008-293X(2016)09-0117-04

猜你喜欢

学期跨境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新的学期 新的尝试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