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二五”时期焦作市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2016-04-12田亮

市场研究 2016年7期
关键词:焦作市十二五时期

◇田亮

“十二五”时期焦作市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田亮

“十二五”时期,焦作市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主线,以打造全国经济转型示范市为目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任务。

一、主要成效

(一)综合实力再上台阶。一是经济总量稳步攀升。“十二五”时期,焦作市地区生产总值2015年达到1943.37亿元,是2010年的1.64倍。二是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十二五”时期,焦作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4%,分别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0.8、2.6个百分点。三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稳步提高。“十二五”时期,2011年焦作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万元,2014年突破5万元,2015年提高到 55080元,年均增长10.1%。

(二)转型示范成效显著。一是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十二五”时期,焦作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141.3亿元,年均增长13.6%。其中,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23.8%和22.2%,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0.2 和8.6个百分点。二是服务业占比不断提高。“十二五”时期,焦作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8.0:65.8:26.2,调整为2015年的7.0:60.9:32.1,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提高5.9个百分点。三是新型城镇化稳步推进。“十二五”时期,焦作市城乡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2012年焦作市城镇化率突破50%,2015年进一步提高到54.9%。

(三)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一是公共财政实力快速提升。“十二五”时期,焦作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2.7%。二是居民收入、企业利润持续增长。“十二五”时期,焦作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3%、12.6%。焦作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年均增长11%。三是节能降耗成效显著。“十二五”时期,焦作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圆满完成规划目标。四是新的增长极逐步形成。5个产业集聚区先后获得过“十强十快十先进”。浪潮集团、银江科技、阿里巴巴等多家知名电商落户焦作市。

(四)基础支撑能力提高。一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被中粮协命名为“中国优质小麦之都”。粮食总产实现“十二连增”,主要粮食综合机械化水平保持在96%以上。二是交通运输能力持续增强。郑焦城际铁路正式通车,京广铁路武陟站更名为焦作东站,林邓线建成通车,获轵线大修完工,桃花峪黄河大桥建成通车。三是发展内生动力提升。在全省首家试行创新券制度,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落户本地。连续六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成为“全省行政审批标准化试点市”。

(五)社会民生事业大幅改善。一是城市承载能力提高。形成了“八横十纵”的干线公路路网格局,成为首批省级公交优先示范市创建城市。城区集中供热普及率从20%提高到40%。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荣获“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二是城市水系建设成效显著。南水北调总干渠全线通水,城区水面达8000亩、湿地达5000亩,成为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0%。三是民生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十二五”时期,累计新增就业人员46.9万人,成为“全省统筹城乡就业创业试点市”。四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十二五”时期,成为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市、国家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试点市,6县市全部成为国家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市。国际太极拳文化交流中心暨全民健身中心建成,成功举办十二届省运会。

二、主要做法

(一)全力推进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紧紧抓住国务院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机遇,提出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构想,获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省政府印发了总体方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的意见》,制定了八个转型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二)全力推进工业强市。一是突出六大产业集群培育。出台了六大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积极培育壮大战略新兴产业,加快产业布局由分散向集聚集群转变、产业结构由重向轻转变、产品结构由初级制造向终端高端制造转变。二是着力推进重点工业产业转型升级。制定重点工业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强力推进重点工业项目,市财政出资对项目建设和财税贡献方面突出的工业企业进行重奖,工业质量逐步转优。三是打造产业集聚区平台。始终坚持把产业集聚区打造成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创新驱动的重要平台、集约发展的重要典范,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按照“五规合一”、“四集一转”、“产城互动”要求,规划建设8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四是健全服务企业体系。建立完善了领导分包产业工作机制,实施牵头部门工作联席、企业问题台账等制度,采取“集中办公、现场交办、限时督办”等措施,协调解决企业问题,出台政府引导基金管理、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应急转贷平台运行管理等暂行办法,工业投融资平台的框架体系不断完善,整体运转良好。

(三)全力推进“十大建设”和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转型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支撑,以“十大建设”为重点,强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城市水系方面。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城区形成水面8000亩、湿地5000亩,焦作市成为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铁路方面。郑焦铁路通车运营,火车站南广场开工建设,焦作直达北京高铁正式开通,太焦客运专线、新焦济洛城际铁路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开启了焦作市以高铁为代表的大交通时代。公路方面。焦作至荥阳黄河公路大桥及连接线工程全面启动,武云高速主体完工,南太行绕城高速前期工作基本完成。能源方面。中原天然气综合利用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推进,神华焦作电厂、华润龙源电厂建成投运,中电投丹河电厂项目开工。信息化方面。大力推进“无线城市”“智慧焦作”建设,“全光网焦作”提前实现。示范区和产业集聚区、生态、教育、文化、开放型经济等方面。示范区每年谋划4个10亿元以上项目,每个产业集聚区每年谋划2个10亿元项目,其他重点项目稳步推进。

(四)全力推进改革开放。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型发展的关键举措,坚定不移深入推进。各项改革务实推进。大力简政放权,扎实开展全省行政审批标准化试点市创建,各类审批事项大幅压缩。深入开展综合治税。建立以政府领导、财政牵头、税务主管、部门配合、司法保障、社会参与、信息化支撑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综合治税体系,有效摸清税基、控管税源。开放步伐持续加快。强力实施“333”招商行动,依托本地商会、驻外商会、行业协会,重点围绕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突出文化旅游、科技、电子商务、先进制造等专题,大力开放招商,引进一批重大项目。

三、存在问题

(一)经济发展质量不优。一是经济运行整体质量不优。2015年,焦作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比重5.9%,居全省13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二是财税质量不高。2015年,焦作市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5.3%,居全省第18位。三是新兴产业尚未形成规模。2015年,焦作市新兴产业增加值仅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9%,仅比2010年提高1.2个百分点。

(二)产业结构调整相对滞后。一是服务业比重偏低。2015年,焦作市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2.1%,低于全省、全国7.4、18.4个百分点。二是工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突出。2015年,焦作市轻重工业比为34.3:65.7,主要产品集中在原煤、洗煤、电解铝、氧化铝、硫酸、纯碱、烧碱、轮胎外胎和水泥等重工业行业。

(三)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动力不足。一是科技投入强度偏弱。初步统计,2015年,焦作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相当于GDP的比重为1.3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16个百分点。二是最终消费动力不足。“十二五”的五年中,有4年的焦作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均居全省后5位,三是纳入统计的“四上”企业较少。截至2015年底,焦作市现有“四上”企业2171家,居全省第13位。

(四)经济发展代价偏高。2015年,焦作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46%,高于全省下降6.57%的平均水平。

四、主要建议

“十二五”时期,焦作市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复杂严峻,而“十三五”时期是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顺利实现的关键时期,是转变发展方式和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建议一是盯紧小康社会建设。要将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任务分解到各级政府及部门的发展规划、年度工作目标中,确保焦作市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改善供给侧结构作为主攻方向,抓住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新型城镇化三大引擎,坚持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用新的供给创造和开发新的需求,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增强持续增长动力。三是大力推进产业发展。强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要强化综合要素保障,通过消化、转移、整合、淘汰等途径,推动传统产业解决过剩产能。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增长点。突出重点抓好服务业的转型发展。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做优做大消费性服务业,要以旅游业为龙头,做大餐饮业、住宿业、文化产业、房地产业、体育产业、养老产业,做优商贸流通业、教育、卫生、居民服务业。四是走集群化的发展道路。要进一步明晰集群化的发展理念,突出产业差异性,各县市区要构筑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产业特色鲜明的发展格局。

(作者单位:焦作市统计局)

猜你喜欢

焦作市十二五时期
骄傲的汉字
焦作市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清代时期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
焦作市
焦作市土地流转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