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之师德观
2016-04-12杨娟娟
杨娟娟
(信阳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之师德观
杨娟娟
(信阳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师德观,内涵包括勤奋好学的乐学精神、实事求是的崇学情怀,及有教无类的教学态度、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其理论意义在于传承教育精神,推进教育民主,完善教学方法。其现实启示是:促进经师与人师的统一,强调尊重与爱护的统一,实现客体与主体的统一。
孔子;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师德观
孔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他勤奋好学,热爱教育事业,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成为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瑰宝[1]。解读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师德观,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育职业道德修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启示[2]。
1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之师德观的内涵解读
1.1 “学而不厌”的内涵分析
第一,勤奋好学的乐学精神。孔子曾自述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到七十岁才能行随心动,不越距。他喜欢“好古以求”,为学习经常“忘食、忘忧”。为防止为师资格丧失,时刻保持一种“学犹不及,犹恐失之”的教学积极精神状态,不断进步[3]。在学习上,倡导“温故知新”,“学思并重”的态度与方法,以便获取新体会、新发现,学以致用,更好的胜任教师工作。孔子甘为知识“不耻下问”。他认为“学无常师”、“三人行必有我师”,教师要善于“择善而从”,以“能者为师”,时刻警醒自己“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他曾专程跑去鲁国的附庸小国请教有关古代“以鸟名官”的情况。据史书记载,孔子有一次远去千里之外,向老子请教有关周礼中的一个问题,直至弄懂。
第二,实事求是的崇学情怀。不懂就问、就学,不随意凭空猜想,不刚愎自用、独断专行。他对弟子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专为孔子写了一首《每事问》的诗,用以倡导孔子“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4]。孔子对知识、技能的学习是高标准、严要求,精益求精。他50岁那年向鲁国著名的音乐家师襄学弹琴,弹琴期间严格要求自己,认真专注,不知疲倦;他认为不仅要掌握弹奏的技巧,更要注重领会曲子内容,体会人物性格特征,才算真正会弹琴。所以,长期反复不间断的勤学苦练,追求尽善尽美,最后琴艺达到炉火纯青地步。他这种学而不倦的进取精神最终赢得师襄的敬佩。
1.2 “诲人不倦”的内涵分析
其一,有教无类的教学态度。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后天环境差异说”为其实施“有教无类”的教学公平思想奠定基础[5]。孔子讲学松弛有度,来去自由,施教对象涵盖类型“广”而“杂”,不分地域、智愚、长幼、贵贱、贫富等。有鲁国当政的贵族子弟孟懿子;有父子同拜于孔子门下且出身贫贱的颜路和颜回;有反应迟钝的曾参、行为偏激的颛孙师。子路,生性粗鄙,行为恶劣,孔子便设礼乐,将“引”、“教”相结合,循循善诱,耐心教导,最终将其培养成德行兼备之才。他曾表白:“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宪问》)
其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孔子遵循“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教学原则,将具有发展性、主体性特征的多种教学方法相揉合,在了解并尊重弟子个性发展基础上,从实际出发耐心实施“因材施教”。子路胆大妄为,冉有瞻前顾后,二人曾问孔子同一问题,即“听到了就去做吗?”孔子依据二人性格特征,给予子路答复是“父兄都在,怎么能听了就去做?”而冉有则是“当然,听到了就应该去做。”孔子的告诫与鼓励最终也将二者造就成不同领域出众人才。另外,孔子强调不同年龄段的人其要求也有所不同,要根据他们成长状况适时采用合理方法加以正确引导。他指出君子有三种戒忌,少年时要戒性问题,壮年要戒争斗,老年要戒贪得无厌。正是这种积极发展的教学方法,为其谆谆教诲埋下伏笔。
2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师德观的理论意义
2.1 传承教育精神
孔子坚定的职业信仰是他内心精神世界的重要支柱,是指引他践行教育的风向标。其终身献教的志向,让他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现实状况下,不管遭受何种苦难,都依然寓教于乐。孔子乐学、好学、善学的学习精神,为自己习得渊博学识同时,也培养了不辞辛苦的敬业奉献精神与爱生情怀。他为学习“三月不知肉味”、“不知老之将至”,达到废寝忘食、如痴如醉的境地。对待学生则是尽职尽忠,倾心操劳。西汉董仲舒指出教师若想学识广博,关键在肯坚持乐吃苦,不言败[6];杨雄说好学的正确态度是通过学习、思考来提取学问中的精华,不怕疲倦找出其根源[7]。孔子这些良好的职业态度与素养,时刻践行着对学生对社会负责的态度,这种教育精神代代相传,促进了人类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2.2 推进教育民主
师生关系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开展的独特又重要的人际关系交往系统[8]。孔子构建和谐民主、互惠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其倡导教学公平、营造民主教学氛围奠定基础。他认为教学是一个“教学相长”双向互动的动态过程,始终贯彻“平等、尊重、发展”的人本理念,对学生进行民主教育。他重视学生自然天性的习成及身心发展规律,掌握其智力发展水平与心理特征,使教学内容、方法等都尽可能适应每个个体发展需要,以施展才能。他建立的和谐师生关系以及在学生中塑造的良好形象所散发的人格魅力,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积极展开思维活动,牢固掌握知识,促进智力发展,也能在求知成才中获得一种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对他产生理解、尊敬和爱戴,为民主化教育顺利实施提供支撑。
2.3 完善教学方法
孔子渊博学识让他在教学上善于发现、总结,通过对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将毕生所学毫无保留的授予学生。孔子的启发教学,关键先“发”,重点是“启”,最后实现“教”与“学”。只有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出来,接下来的启发、引导、思考和学习才会有意义,奏效果。在《论语·先进》篇中,孔子依据弟子特长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类,帮助他们找准位置,定位恰当角色,在对的地方发光发热,成为有用之人[9]。其弟子颜回曾叹曰:“夫子循循善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子罕》)指出正是有老师的谆谆诱导,辅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得他们在学习和道德修养方面能够不断提升。
3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师德观的现实启示
《论语》中贯穿孔子师德观的主线是“志、学、诲”。他认为只有“有志”,才能“乐于学”;只有“好学”,才能“善于诲”;只有“诲人”,才能“达于志”[10]。所以,其师德思想中的“学、诲”观,对现今教师职业道德提升等方面都有着积极启示。
3.1 促进经师与人师的统一
当前,部分教师职业倦怠心理问题严重,致使其厌烦教学,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停滞不前,课堂教学照本宣科,对整个教学工作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在第30个教师节,习主席提出好老师的4个要求之一便是“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知识是根基,如若储备不足,往往会造成视野狭窄、思维受限,在教学活动中无法游刃有余的开展教学。马卡连柯曾说过“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谅他们的不学无术。如果一个教师不能完善地掌握自己的专业,就不能成为一个好教师。”现代教师首先要做好“经师”,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成为业务精湛、学生喜爱的高素质教师[11]。那么,良好“经师”形象的塑造为高尚“人师”形成提供有力支撑,好“经师”是实现好“人师”的充分条件,而“人师”则是塑造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强有力保障。所以,二者统一有助于塑造教师正确的价值观,激发教学兴趣,保障教学质量,对传统文化精神进行传承和弘扬。
3.2 强调尊重与爱护的统一
伴随快节奏生活,有相当数量教师其思想观念、行为举止等方面出现严重“脱轨”,导致师生信任缺失、情感淡漠、关系断裂。孔子持着“后生可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谦虚态度,成功建构一种充满“浓情爱意”的“教学相长”型和谐师生关系,完美演绎对学生的尊重与爱护,为弟子们身心健康发展塑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当前,素质教育倡导师生平等、互相尊重;党和国家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有“爱护学生”;在2014年的第30个教师节上,习主席也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教师天职是为学生服务,教师应该理解、尊重、关心、爱护学生。正如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爱是学生打开智慧之门,启迪心智的开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在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上充满爱心和信任,让彼此成为好朋友和贴心人,进一步拉近相互间心里距离。
3.3 实现客体与主体的统一
传统教育背景下单一的“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早已不能满足时代发展对创造性思维人才培养的需求,它将教师置于绝对主导地位,导致学生客体性受限,主体性缺失。孔子践行教师天职在于“成才先成人”。他爱教,诲人不倦;重教,善于实施差异性、开放式教学方法,凸显教学中学生主客体双重角色,大大加快人才成长进程。素质教育时代,不同学生所受后天环境等因素影响不同,形成的个性特征也大不一样,要求教师根据每个学生成长的不同特性,将多种教学方法相揉合,实施合理教学,促使双重角色充分焕发。北师大朱东旭教授提到“教师是专业人员,其主要职责是‘授人以渔’。今天的教师在面对‘留守儿童’,‘网瘾学生’,‘心理问题学生’等不同类型时更要敬业奉献,热爱学生,因材施教。”这不仅指出教师怎么教学生的问题,也间接强调教师与学生主客体角色定位及学生自身双重角色定位。所以,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有益于教师在塑造学生个性同时也注重其自然天性习成,保证他们不失本真,形成自己的风格。
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师德观,为历代教师树立了一个鲜活至圣的先师形象,更为后来从教者树立了典范,为坚守教师这个平凡岗位,“蜡炬成灰泪始干”也无怨无悔,更推动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教育史不断向前发展。
[1] 王言红.论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J].《大学时代(学术教育版)》,2006(3):47-48.
[2] 张运霞.孔子的师德思想管见[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3):27-29.
[3] 郭 梅,赵 黎.孔子的为师之道对现代教师的启示[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6):37-38.
[4] 童富勇.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师精神[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4):15-19.
[5] 鲍春燕,林良山.论孔子的师德观及其对高校师德建设的启示[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3: (2):105-108.
[6] 曹 敏,雷 彬.试论孔子师德精神对当代教师的启示[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7] 赵常丽.孔子师德观的现代意义[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2):129-131.
[8] 李孔文.师生关系的三种范型比较[J].教育与职业,2008:174-175.
[9]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97-98.
[10] 黄 正.孔子“志、学、诲”的师德观[J].江苏高教,1998:(3):70-72.
[11] 孙 奇,解雅婷.高校教育质量创新路径研究[J].价值工程,2015(1):263-264.
(编辑:严佩峰)
On the Teaching Ethics View of Confucius“Be Insatiable in Learning and Teaching”
YANG Juan-juan
(Education Sciences School,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Xinyang 464000, China)
Confucius “Be insatiable in learning and teaching” ethics view, includes academic spirit studious, realistic to learn feelings, and no child left behind teaching attitude, teaching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ir aptitude. Its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lies in inheriting education spirit, advancing the education democracy, improving the teaching methods. The reality enlightenment is to promote the unity of certain scribe and hr, emphasize the unity of the respect and care for, realize the unity of object and subject.
Confucius; be insatiable in learning and teaching; teaching ethics view
2015-10-10
杨娟娟(1990—),女,河南信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研究.
G641
A
2095-8978(2016)04-01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