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奔跑吧兄弟》的优势与挑战

2016-04-12韦华

视听 2016年9期
关键词:奔跑吧兄弟真人秀兄弟

□韦华

浅析《奔跑吧兄弟》的优势与挑战

□韦华

最近几年,国内电视真人秀节目火爆荧屏。从相亲类节目《非诚勿扰》到选秀类节目《中国好声音》,再到户外大型综艺活动节目《奔跑吧兄弟》等,越来越多的电视真人秀节目出现在广大受众的视野里。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独树一帜?如何在有限的节目时间里最大程度地满足观众需求?这些都已成为真人秀节目制作团队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将从节目内容、形式等方面分析《奔跑吧兄弟》的特征,解剖其面临的问题,思考电视真人秀节目未来的发展策略。

电视真人秀;奔跑吧兄弟;使用与满足;策略

一、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概述

1.真人秀节目概念界定

电视真人秀节目是一种舶来品,它于20世纪90年代末就大量出现在西方国家电视上。最早,它被泛指为“由制作者制定规则,由普通人参加与并录制播出的电视竞技游戏节目”。但随着节目形式的丰富,特别是演员、主持人等各类人群的加入,使得电视真人秀早已不同以往。笔者认为,电视真人秀节目可以定义为:在特定的空间,以人物为核心,通过全方位拍摄展现虚拟场景中真实故事的电视节目。

2.《奔跑吧兄弟》节目概述

我国最早的真人秀节目以婚恋交友、草根选秀等普通人为主的形式出现。随着2014年国内的各大卫视引进国外节目制作方式,明星真人秀成为了主力军。其中,浙江卫视在2014年推出大型户外明星真人秀节目《奔跑吧兄弟》取得了巨大成功。节目目前已完整播出4季共51期节目,收视率一直处于真人秀节目前列。该节目引自韩国SBS电视综艺节目《RunningMan》,由浙江卫视和韩国《RunningMan》主创团队联合制作完成,韩方也在技术、资金等方面给与多方面的支持。

二、《奔跑吧兄弟》的节目形式特点

1.人设个性化

《奔跑吧兄弟》甄选了国内当红的7位明星,为其量身定制了个性化角色,辅以每期节目邀请的嘉宾艺人,形成了不同个性的艺人扮演不同角色,巧妙的推动“节目剧情”的发展。例如在第一季的节目中,队长邓超作为一名资深艺人,在整个节目中除了负责整体氛围的调动,同时也发挥着“牺牲小我,娱乐大家”的精神;李晨因自身的认真、能量爆棚被冠以“大黑牛”之称;郑恺则因速度快被称为“小猎豹”;唯一的女嘉宾杨颖则在女神和“女汉纸”两个身份间来回切换,形象丰富立体;还有“吃货”陈赫、“傻根”王宝强、“捡漏王”王祖蓝等等,艺人们都运用自身独特的荧屏形象打造了节目个性,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2.内容本土化、特色化

《奔跑吧兄弟》每期节目都会去往中国特色景点拍摄,节目设置也充分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同时,节目也会结合当下一些特殊节假日、社会热点和舆情走向进行制作。比如说第一季第一期《白蛇传说》就是在杭州西湖拍摄的,第二季第七期《六一特辑》带大家重温儿童时代,第三季第五期《舌尖上的跑男》就是借用舌尖体,最早是来自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节目每期的任务都设置得不一样,艺人们没有拍摄脚本可参考,每个人都只能凭借自己在现场遇到的情况,紧急应变,以此来推动一场场“真实秀”。任务都是由游戏组成,惩罚和奖赏的方式每期也不一样;任务不同,相应的游戏规则也做出调整,但是所有游戏的共同特点就是让艺人们一直处于不断奔跑的状态中。运动画面既能有力的缓解观众的视觉审美疲劳,又能为观众制造新的兴奋点。

3.满足受众娱乐心理

“使用与满足”理论把受众成员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实际上,电视真人秀节目扮演者“满足者”的角色。《奔跑吧兄弟》让明星们身处特定情境中,亲身体验各种游戏,并表现出自己真实的身体运动与情感。这让观众看到了更为平常普通的明星,得到了身体的替代性运动感与心情的释放,从而得到了身心的放松与娱乐,他们虽没有置身美食美景和游戏之中,但也能拥有视听欢愉。

三、《奔跑吧兄弟》面临的问题

虽然《奔跑吧兄弟》是2014年国内最为成功的引进节目,但是四季节目在播出后,我们也能看到节目存在一些问题。

1.品牌力不够强

韩国综艺《Running Man》于2010年7月11日首播,至今已有6年之久,而它在韩国的热度依旧很高,甚至于国外的影响力也很大。这档节目现在已不仅仅定位于综艺节目,它已经逐渐形成一种品牌、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但是目前,我国的一些电视节目制作依旧只重视当前的发展,对于如何长久地树立品牌还是缺乏经验。

《奔跑吧兄弟》虽历时近两年,播出四季,但依旧尚未形成一种品牌文化,节目收视率高开低走就是客观的反映。据央视索福瑞数据显示,该节目在第一季的收视率不断攀升,在第一季第十四期达到了CSM50城市网4.116%的收视率,在第二季第九期首次收视率破5,更是在第三季第八期以5.284%的收视率达到了最巅峰。可是第四季十二期节目的收视率都未能破4。节目收视率高开低走反映出节目的受众数量呈现下滑趋势,受众出现视觉疲劳,节目难以吸引观众眼球,品牌维持力度不够。

2.内容越发娱乐化、商业化

《奔跑吧兄弟》中另外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逐渐回归到娱乐大众的线路上。2016年上半年,韩剧《太阳的后裔》席卷中国,风靡亚洲,演员宋仲基在国内更是圈粉一片。在《奔跑吧兄弟》第四季第七期中,韩国演员宋仲基作为邀请嘉宾参与录制,但整期节目内容给观众的感觉像是在故意捧抬宋仲基,娱乐观众。

此外节目渐渐趋向一个宣传平台,一些内容是为了商业宣传,为即将上映的电视剧、电影、新专辑助阵,提供宣传,在一定程度上是在消费粉丝,而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奔跑类户外真人秀节目。

四、《奔跑吧兄弟》的未来发展策略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如同抛物线一般,有最高点,也有最低点,而抛物线达到最高点时就会呈现下降趋势。一档节目,当它达到最高点时,如何避免下滑,唯一的出路就是创新,寻求更进一步的发展。

1.深植本土化策略

《奔跑吧兄弟》引自韩国,近两年来虽成长迅速,它尚未完全本土化,在一些制作、设计方面还是受到韩方影响,对本土元素的根植还不够深入。在第一季的《敦煌大劫案》中,内容拍摄点在文化底蕴深厚的敦煌,可最后节目呈现的内容并没有细致地给观众介绍敦煌的相关历史文化;第四季第八期《十二生肖杀人事件》这期节目中,虽引用了生肖传说,但却未很好地展示中国的属相文化和天干地支文化,游戏的设置略带牵强。

关于未来的发展,节目制作中应该树立品牌维持观念,节目内容的设置本土化,更多地结合我国文化,真正做到寓文化于游戏之中,寓教于乐,让观众通过节目了解更多的中国优良传统文化。

2.开发节目周边产品

此外,《奔跑吧兄弟》也应该把目光转移到节目的周边产品,树立节目的品牌文化。虽说之前几季节目结束前都有相关《奔跑吧兄弟》电影版上映,但给观众的感觉并不太像电影,更像新的一期户外节目,定位还不够分明;另外一个公益跑鞋活动,其活动宗旨是为边远贫困地区的孩子献爱心,但是辐射力度还是有局限,接下来的节目中可以规划更为细致的服务区域及相关学校。

另外制作方也可以试着开拓其他的周边产业文化,比如:开发相关撕名牌手游,出版关于跑步类健身书籍、运动类电子产品,让《奔跑吧兄弟》不仅仅停留于户外综艺节目,而是提升其层次,上升为一种文化,跑步文化、运动文化。全民参与奔跑,全民热心公益,全民关注健康。

五、结语

受众已不再是纯粹的观众,更是节目的参与者、创作者。一档节目想要获取高收视率,必须与观众互动,满足观众所需。如今各大卫视的真人秀节目百花齐放,节目制作需要权衡到有趣与有益两者之间的关系,既不能过于强调娱乐功能,导致内容肤浅,也不能过于强调教育功能,教化受众。需正确引导舆论方向,注意引进和本土化相结合,坚持创新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综艺真人秀市场中谋取一席之地。

1.尹鸿,冉儒学,陆虹.娱乐旋风——认识电视真人秀[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化,2006.

2.谢耕巧.真人秀节目:理论、形态和创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冯娟.试论《奔跑吧兄弟》制作成功的原因[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01).

4.王永超.简析《奔跑吧兄弟》和《Running Man》的异同[J].文教资料,2014(29).

5.陈怡含.《奔跑吧兄弟》开启“舶来”综艺新模式[J].中国新时代,2014(12).

(作者单位:广西电视台)

猜你喜欢

奔跑吧兄弟真人秀兄弟
一场史无前例的乐队真人秀
电视节目与微博的融合传播研究
调查
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
电影宣传方式新探究
跟你做兄弟是会上瘾的
《奔跑吧兄弟》:携手公益一起奔跑
落难两兄弟
恶搞版《奔跑吧兄弟》
《奔跑吧兄弟》搞笑逗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