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数学课堂改革的思考
2016-04-12罗定市教育局教研室莫留英
文罗定市教育局教研室 莫留英
对小学数学课堂改革的思考
文罗定市教育局教研室莫留英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的不断改革发展,新的理念、新的课标、新的教材、新的教法,让教师充满激情,学生充满活力,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精彩。但经过一段时间的 “热闹”之后,不难发现,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也折射出放任与浮躁,折射出课堂教学改革的某些缺憾。冷静下来,我们发现,有些教师过于追求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式,而忽略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一节课下来,虽然热闹非凡,但过后学生在完成练习时,却问题重重,课堂知识掌握不到位,没有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那么,如何提高课堂的实效呢?
一、课堂的高效从有效备课开始
有效备课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古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提高备课的有效性可以为实现高效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
1.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制订应该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能明确使大部分学生通过学习都能掌握的、基础的知识为目标。这样,才可以扩大课堂活动中学生的参与面,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并从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起能学好数学的信心。
2.教学设计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备课时就要考虑怎样才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变 “要我学”为 “我要学”。教师要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力争把教学的重难点化难为易,把教学过程设计得“新奇”“有趣”,创设条件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 “竞争”和“争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为学生选用有效的学习方式。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为学生选用有效的学习方式,会使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学生学得更加生动活泼,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给学生创设和谐愉悦的数学课堂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心理学家认为,当一个人处于愉悦的状态时,他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会大大提高,而且,理解记忆都处在最佳状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为学生创造愉悦的学习氛围,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有趣的实践与合作探究活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用饱满的精神面貌、亲切友好的笑容、生动有趣的语言、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内心产生一种愉快、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就会倍增,在课堂上就会表现得思维活跃、学习热情高涨。尤其要对后进生倾注更大的耐心和热情,帮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以享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使他们学习入迷,乐学不疲。
其次,要建立平等、民主、亲密的师生关系。平等、民主、亲密的师生关系是创设和谐愉快课堂气氛的基础。这种关系应用于课堂,但建立在平时。所以,教师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爱其生,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最后,教师要设法将一些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有趣、诱人的问题,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使课堂产生愉快的气氛。
三、灵活运用多媒体实现高效课堂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媒体的应用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已经成为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多媒体教学的最大优点是它可以跨时空、跨地域地展示事物的形成、演变和发展过程。利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等特点,刺激学生,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把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一步一步地演示出来,不仅降低了知识的难度,还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励了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使其乐于接受,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而且,由于其直观生动、动静结合、声色兼备,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观,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教学 “加减混合”时,我先通过课件动画演示:公共汽车到站了,车上原有7人,从后门下了3人,前门上了5人,求现在车上有几人。接着,又演示了原来有5只鸽子,飞来4只后又飞走了6只,求现在有几只。这些生动、直观的演示,让学生一目了然,很快就能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又如在讲解 “数一数有几个小正方体”的练习题时,我把由五个、七个、八个等小正体搭出的图形用动画演示它们拆分的过程,让学生清楚地看到藏在背后的小正方体的个数,直观形象地突破了教学难点,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四、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服务高效课堂
在数学教学中,课堂练习直接关系到教学效率的高低。要使课堂练习做到适度、高效,让学生既掌握知识,又发展能力,就必须精心设计好每堂课的练习。
首先,课堂练习必须围绕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设计。课堂练习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教学目标,盲目、机械重复的练习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没有益处。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结合教学目标中的重难点设计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内化新知,加深理解。
其次,课堂练习的设计要注意分清层次。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是不一样的,在设计练习时要体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分层施教的原则,设计出由浅入深、一环扣一环,层层递进的练习。对于大部分学生都存在的薄弱之处,更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练习。如在教学 “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在学生认识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角的大小和张口有关以后,我设计了以下三个层次的反馈练习。(一)基础练习。第1小题:“判断图中的是不是角?是的请说出它的各部分名称。”第2小题:“图中各有几个角。”这两个基础练习题重在考查全体学生对新课的掌握情况。(二)提高练习。第1小题:“找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的角并数一数,你有什么发现。”第2小题:“请用老师给出的材料做一个角。”这两小题让学生在熟练掌握本课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思考。(三)深化练习。“给你一个长方形,一把剪刀,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旨在让一些优秀的学生有更高水平的发挥,让那些暂时有困难的学生也从别人的回答中有所收获。
最后,要给课堂练习留下充足的时间。有些教师只重视新课的探究,因此往往会在此花费大量的时间,到完成课堂练习时,由于时间不够,就草草结束,或是当作家庭作业布置下去,让学生课后完成。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是大大降低了课堂效率。对学生来说,做课堂练习时,由于是刚学过的知识,因此动脑思考的积极性更高,而且,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能发现自己是否已经掌握了本课的知识,对哪些知识还存在疑问。这时教师就可以趁热打铁,及时为学生解疑,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责任编辑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