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的解题分析能力
2016-04-12广州市荔湾区东沙小学陈文茵
文广州市荔湾区东沙小学 陈文茵
如何提高学生的解题分析能力
文广州市荔湾区东沙小学陈文茵
我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开展了“能说会道校本课程设计和实践模式”的课题研究。
在我的课堂上,曾有过这样的教学经历:老师分析判断题,通过举例、计算、作图等方式进行准确而详细地分析,分析结束后,自以为把判断题分析得十分清楚,学生认真听讲后,应该掌握了分析方法,但过后的检测中发现,还有部分学生对相似的题目解答是错误的,为什么还错?我感到十分生气和失望,我到底还有什么讲得不够?
一、说服你的同位——同位互说,初步理顺思路,建立信心
同位互说的好处有三,一是自己在说的过程中理顺思路,验证思路;二是选择正确的语言表述自己的分析思路;三是养成交流的习惯。
老师提出交流要求,一是两位同学都完成后,就可以开始交流,不需要等其他同学;二是同位之间的交流要控制好声量,同位听到就可以了,不得影响其他朋友;三是不得以大声来压倒对方,我们是在交流、讨论,你要用理由让同位信服你,你可以选择举例、计算、画图等形式,通过草稿纸来展示给你的同位看;四是如果你觉得同位说得有道理,发现自己的思路出错,可以选择改正。如果你觉得同位说得不够完整或存在错误,可以进行补充,提出自己的意见。
一道判断题,老师一般只请一至两位孩子回答,同位互说,让每一位孩子都有说的机会,选择方法理顺思路,我喜欢看到孩子们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选择方法说服同位,我喜欢看到孩子们露出成功的喜悦,喜欢看到孩子们信服的点头。校本课题研究中的情感交流目标、语言发展目标、文明交际养成目标初步达成。
二、说服老师,说服同学——表述思路,更加自信
“谁来说一说这道判断题?谁来说服老师,说服同学?”现在是全班订正时间了。有了之前的同位互说,孩子们都争着回答,很想在其他同学面前表述自己的思路,表现自己。
回答问题,老师也提出了交流的要求,要响亮地回答,选择举例、计算、画图等形式说服老师、说服同学,黑板就是你的草稿纸,你说思路,老师写,也可以选择直接走到教坛,在黑板上写出你的思路;同学在回答时,其他同学要认真听,想一想他是否讲得有道理,如有意见和想法,要等别人说完后再举手补充。如果同学讲得不够完整,或者遇到表述上的困难,同位可以站起来帮助他。
判断:两个数的积一定比这两个数的和大。()学生举例回答:1×1=1,1+1=2,积<和,题目中的“一定”是不对的,所以我判断是错。
孩子在黑板上认真地写出自己的思路,并加以语言进行表述,下面的同学听思路、看思路、学方法,校本课题研究中的情感交流目标、语言发展目标、文明交际养成目标得到进一步达成。
三、有反对的意见吗?——深入分析,培养质疑能力
孩子回答完毕,满脸都是自信,这时老师会向全班发问:“有反对的意见吗?”其他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路和理解,提出补充或质疑。回答的孩子当听到同学们说“没有”时、当听到老师说“你真棒”时,是那么的喜悦,这是对自我思路正确的肯定,对敢于表述的肯定。
这时,又有学生提出:2×2= 4,2+2=4,积=和,题目中的“一定”是不对的,所以这道题是错的。老师,我可以这样举例吗?
老师回答:当然可以,你的例子是正确的,思路是正确的。
学生2提出:2×2=4,2+3=5,积<和,我认为这题中的“一定”是错的。老师,我可以这样举例吗?
老师回答:不可以,你的例子不符合题目中“这两个数”的要求。
这样的数学课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无拘无束的良好语言环境中,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思路、获得自信,获得知识经验。
责任编辑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