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想说爱你不容易
——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口语交际的尝试教学

2016-04-12浙江绍兴市越城区灵芝镇城北小学王轶凤

小学教学研究 2016年32期
关键词:口语交际交流

浙江绍兴市越城区灵芝镇城北小学 王轶凤

想说爱你不容易
——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口语交际的尝试教学

浙江绍兴市越城区灵芝镇城北小学 王轶凤

小学三年级开始就要进行写作练习,因此,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说话训练就成了重要的教学环节。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文为的就是写出自己想说的话。”因此,指导孩子大胆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如何说得多,说得有条理,勇于、乐于与别人进行交际,这是低段老师的教学之重。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多年来我一直担任低段的语文教学。刚任教前几年,发现每一节口语交际课下来,班级中只有那么几个“尖子生”表现优异,但部分学生只是充当了一下听众,根本没有参与说话,有的学生更是将自己置之度外,对课堂不闻不问,更别提什么兴趣了,一堂课下来一点收获也没有。于是,我就先寻找问题根源,只有找到“毛病”,才能“对症下药”。

一、农村低年级学生存在的问题

1.学生年龄小,胆子小,不敢说。农村的孩子,交际面不广,所以胆子也比较小,害怕与别人进行口语交流,有个别孩子好不容易在教师的鼓励启发下肯站起来,也是扭扭捏捏,脸涨得通红,说一个词,或断断续续地说一句话;有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说法不一定正确,万一说错了,怕被同学们耻笑或被老师批评,所以说话声音小如蚊蚋。

2.交流方法不对。有的学生性格活泼,也愿意与人进行交流,但说话抓不住重点。课堂上回答提问时东拉西扯,漫无边际,不善于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组织要说的内容,话语连贯性差,缺乏条理性。

3.家庭教育重视不够。因为在农村,家长各方面素质都相对较差。如我班上30多个学生来自祖国各地,有20多个是外来民工子女。我做了一下统计,有9个孩子每天很难和父母见上一面,因为家长早出晚归;有6个孩子的母亲文化程度低,只管孩子的生活。这样的家庭,家长与孩子的交流沟通就是少之又少。而有的本地孩子,父母经常不在身边,多半时间都随着老人过,由于年龄的差距,孩子们和他们的沟通也就很难正常化了。

以上这一系列问题,再加上低段学生识字不足、词汇缺乏、抽象思维能力弱的影响,常常出现“心中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的情形。我深深觉得,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兴趣,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多少年来,我慢慢尝试,终于有了一些成果,针对以上这些困难,我明白必须充分利用学生在校的一切时间进行锻炼,一定要留心各种说话情境,利用各种机会、各种资源,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语文课本上每个单元都有一个“口语交际”的学习环节。我不但把这个学习基地牢牢抓紧,还尽量把每次语文课都当成学生的“说话”练习。尽量让学生在说话方面得到应有的训练,让孩子说起话来能有条有理,不前后颠倒,不重复内容,能把想说的话大胆地、准确地说出来或写下来。

二、尝试教学案例

【案例一】巧选教材内容,吸引注意力

低年级的课文内容非常符合学生们的年龄特征,我就充分选用一些生动活泼的小动物角色,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或叙述故事。如《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我首先设置一些菜园里的背景画面和小燕子和燕子妈妈的头饰,然后让两个学生戴上。在设置好的背景下,表演课文内容,生动形象的外貌和语言,相信会吸引学生们的眼球。果然,第一场是我和一个积极举手的学生合作表演燕子妈妈和小燕子,一次表演下来之后,在我的鼓励下,其他同学也都争着参与表演,而且表演得都非常认真,虽然在表达和表演上还不是很到位,但都能把小燕子三次去菜园发现蔬菜不同特点的过程,表现得清晰生动。一场又一场表演,加深了学生们对课文的理解,在我的启发引领下,有个别学生还加入了自己的所感所想,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只要稍加整理,一段文字就诞生了。又如《小壁虎借尾巴》这个故事,我请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有小壁虎、小鱼、老牛、燕子、小壁虎妈妈,然后让他们用自己的话将这个故事讲一讲、演一演,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表演才能。同样,如《从现在开始》、《小白兔和小灰兔》等课文都可以通过分角色表演来进行口语训练。

【案例二】巧设问题,发挥无限想象

现在有不少教材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故事的结尾没有结尾,能令人展开无限遐想,所以我就抓住这一契机,巧妙设计问题,带领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无限地想,尽情地说。如《两只鸟蛋》《坐井观天》《丑小鸭》等故事都可以发挥想象,编织出美丽的结尾。《两只鸟蛋》这篇课文,既是一则充满童趣的诗歌故事,又是一篇进行口语交际的好教材。课文结束是小男孩儿把鸟蛋放回了鸟窝,好像看到两只小鸟飞向了高远的蓝天。这段话留给了学生一个极大的想象空间。我根据这段话设计相关训练,让学生顺着课文的情节,展开丰富的想象,将课文内容作适当延伸。我设计了这一系列问题:1.想一想,说一说,鸟蛋又回到了鸟窝,小主人公会怎么说?鸟妈妈看到后会说些什么?2.一个月后,小鸟出生了,它们会怎样生活?会跟小男孩儿说些什么?一开始,孩子们都很胆小,相互看看,不敢表达,于是我就再设计一个四人小组合作讨论,在讨论中把自己想说的话都说出来,教师随时发一张学习奖券给表现优秀的学生(10张奖券可以换一颗学习章,期末星级评比的条件之一)。小组在热烈地讨论着,然后全班交流。有了小组的交流基础,这回孩子们都举起了小手。在我的点拨、引导下,学生畅所欲言,描绘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画面,一个又一个富有创意的构思从学生心底流露,真令人欣喜。又如安徒生童话《丑小鸭》,故事结尾:丑小鸭发现自己长大后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我设计了这些问题:1.丑小鸭发现自己长成了白天鹅,它是怎么想的?心情如何?2.它在草堆里碰到了曾经欺负过它的兄弟姐妹们、养鸭的小姑娘、猎狗,它是怎么说怎么做的?3.如果你是丑小鸭,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呢?先自己认真想一想,也可以写一写,然后小组内互相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一堂课下来,一个个富有个性的故事结尾就呈现出来了。低年级学生以想象见长,只要我们用心设计问题,稍加引领,然后再给学生一种宽松的表达环境,让他们不拘形式、自由表达,无疑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一个好办法。

【案例三】捕捉生活,“包装”情景

宽松愉快的环境会使学生心情愉悦,乐于思维,敢于表达。低年级的语文书中设计的口语交际内容和情境,大部分都是学生们的生活情景。因此,我就和学生们合作,或者让学生互相合作,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产生强烈的交际欲望,通过表演、模拟再现书中的内容。《自选商场》这课,为了给学生创设一个生动逼真的交际情境,我特意让每一个学生带1~2件物品带来学校(最好是自己喜欢而熟悉的),在教室走廊上摆放成一个超市的情境。然后师生一起分别交换着扮演顾客和售货员、收银员等角色进行表演,学生们在此过程中不断地交流着。如在玩具柜台前,一个“顾客”(老师)请“售货员”用礼貌的语言给其他“顾客”介绍一下这个是什么玩具,说说这个玩具是怎样玩的,它为什么是最有趣的最好玩的。因为是自己熟悉的玩具,所以只要老师稍加提醒,他们就会如数家珍般滔滔不绝,学生们就能乐滋滋地富有童真地展开交流。通过操作实物,演示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最快进入状态,最想急于表达,交际训练自然进行。学生还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进行创造性练习,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案例四】运用多媒体,创造情境

有些教材比较抽象空洞,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想法就更难了,于是我就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个法宝。如教学《我多想去看看》,首先给学生看了我自己去北京游玩时的照片,有天安门广场、故宫、万里长城等名胜古迹,接着还播放了天安门广场上升国旗的壮观视频,让学生们通过听和看,直接感受小作者为什么“多么想去看北京,看升旗仪式”的迫切心情,然后结合自己的所看所感,说说自己的想法。又如教学《我们成功了》,课文主要写了全国人民庆祝奥运会申办成功后的喜悦又激动的场面。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申奥”这个词的概念是很模糊的,甚至很陌生,更别提让学生体会当时人民的心情了。于是我就先让学生在课前通过多种途径初步了解奥运会,课堂上初学课文后再播放全国人民庆祝奥运会申办成功的录像,让学生通过视觉感受那激动人心的历史场面。看后,不少学生会情不自禁地互相畅言自己的所见所感,一些能力弱的在听了同学的交流之后也会有一定感受,有的还甚至联系自己身边所发生最高兴快乐的事说出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案例五】巧抓时机,“跨越”教材

培养学生敢于说,乐于说,做一个落落大方的小学生,需要我们抓住任何一次机会来锻炼,不仅仅局限于课本这个小圈子。我们学校经常组织有意义的活动,如每月一次的集体看电影,每学期一次的排球比赛、跳绳比赛,还有春游、班队活动等。在活动之后,学生往往还沉浸在快乐之中,余兴未尽,三五成群地围在一起七嘴八舌。在这种时候,我就趁机组织学生把活动过程中自己最感兴趣、最有意义或最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情节说给大家听,这时,学生就有话可说。当然不能让学生乱说,否则失去了交流活动的意义。考虑到有些学生胆小,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弱,第一次在班级中不能把自己想说的话表达完整,所以我还是会把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先组内说一说,并逐一分组提醒他们注意自己口述的条理是否清楚,用词是否恰当,语言是否流畅等。久而久之,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就会自然得到提高,一些表达能力较弱的学生也会在其他同学的带领下一步步地进步。比如:本学期我班召开了《我让妈妈露笑脸》的“三八节”主题班队会,每个学生都参与了表演,通过自己一双双小手,制作了一幅幅漂亮又新颖的贺卡作品。于是,我就引导学生就自己的制作过程进行整理和分析,然后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和交流,每个学生都津津乐道,进行了一次很好的口语交际训练。又如《找春天》这一主题班会,我首先明确本次班会的主要任务,提醒学生这次活动与平时玩耍的时候是不一样的,孩子们才会用心地去寻找。然后分好四人小组,带着他们走出学校,走进田野,寻找春天。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要特别留意自己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摸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再从远看到近,从天空看到田野,都发现了什么,和冬天有什么变化,把得到的结果在小组中马上发表。活动结束后再让学生来说一说:你找到春天了吗?从哪里找到了春天?学生都能轻而易举地说出一大堆话来。如《我是绿色环保小卫士》《夸夸我自己》等小队活动之后,都能成为学生们一堂堂口语交际课,师生间,学生间,与父母间,都可以进行交流。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学习、生活、交往的需要,也是社会对未来人才的需要。口语交际能力不是学来的,而是在交往中训练出来的,这个训练任重而道远。因为农村学生所处的具体生活环境等情况的不同,具体的教学和训练方法还需要我们去发现和探究,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机会,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开阔眼界,拓宽思路,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有步骤地进行指导,我们的口语交际课才能真正“活”起来,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才会不断得到提高。♪

猜你喜欢

口语交际交流
情景交际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交际羊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酒中的口语诗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口语对对碰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