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题材纪录片传播价值分析
——以《乡村里的中国》为例
2016-04-12杜佩
□杜佩
农村题材纪录片传播价值分析
——以《乡村里的中国》为例
□杜佩
摘要:《乡村里的中国》将镜头对准社会发展过程中当今中国农村所面临的诸多社会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农村的生活变迁、农民的物质生活困乏和精神追求无法保障等问题的思考。在传播的过程中,该片所承载的人文关怀和现实关照表征着当下农村题材纪录片的传播价值。
关键词:乡村里的中国;农村;纪录片;人文关怀;传播价值
纪录片在社会发展变迁的过程中更多地体现出社会价值、教育价值、美学价值以及社会价值。《乡村里的中国》经过373天的努力应运而生并取得巨大的成功,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中国农村目前所存在诸多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本文以《乡村里的中国》为切入点,对农村题材纪录片的社会价值以及传播价值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纪录片“农村题材”展现的社会价值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民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镜头对准的是中国的农村,在选题上便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以乡村为题材,特别是在农村城镇化推进的进程中,将这样一部片子引入市场,将引发受众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和反思。通过纪录片客观纪实的特性,我们可以比电影、电视剧更加真实地感受农村发展的现状。《乡村里的中国》展现给观众的是一个没有经过任何修饰的乡村,透过这样一个乡村反射整个中国,把目前农村存在的问题一一反映和呈现在我们面前。
在片子中可以发现中国的农村非常复杂,农村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基层干部工作难;农民收入低;农民之间相处复杂,村民会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吵得不可开交,并不是电视剧里的新农村一派祥和之景;还有村民的精神追求无法保障。片子的主人公杜深忠是杓峪村的“边缘人物”,甚至可以说是“异类”。他对文化有着很高的自我追求,然而到头来依旧是个与“文化人”八竿子打不着的农民。家境并不富裕的杜深忠,追求的是精神世界的崇高与满足,拉着二胡却心心念念着拥有一把琵琶。杜深忠的一句“人需要吃饭,精神也需要哺养,需要高雅的因素去填补,这才叫品位,这才叫素质”颠覆了大众对中国农民的固有印象。由此而见,当代农民中有些人对文化、精神、素质的追求远超我们的认知,他们的精神世界甚至更加自然、质朴。杜深忠的人物形象打破了大众对传统农民形象的既定认识,引发公众思考在中国的转型期,农民的精神文化该如何得到认可和保障这一社会现实问题。这是该片首创的文本效果。
物质生活得不到保障,农民希望通过外出打工改善生活,杜深忠将农民外出务工情况表述为“拿着人肉换猪肉吃”等等。我们感受到现实的残酷、农民物质生活的困乏和窘迫,也深深地体会到农民的悲哀。这种复杂而纠结的状态,感染了观众。面对物质困乏的无奈和精神追求无法得到满足的痛苦,农民们仍旧坚持、隐忍、乐观,这是对生活的执着和热爱,亦是千百年来中国农民身上最值得歌颂和敬佩的精神,也是当下社会所缺乏的最该学习的精神属性。农民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把其以纪录片的形式进行展示,真实客观地再现了他们的生存环境、物质生活方式以及精神追求,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
二、纪录片“人文关怀”引发的情感认同
纪录片是对客观事实的忠实记录,但是也融入了思想性、哲理性的东西,这是需要创作者和受众共同思考的。导演焦波在创作开始之前、拍摄过程中以及后期编辑剪辑中始终让“人文关怀”贯穿整个作品。在主人公的选择以及故事的发展中,我们都可以感受到主创的“人文关怀”,关注农民自然淳朴的生存状态,关注农业令人担忧的发展现状,关注农民干净纯洁的内心世界。同时对农村未来发展寄予殷切的期望,并对农民致以由衷的敬意。《乡村里的中国》真实而朴素地描绘了当下中国农村的生活全景,内容平实而又丰富多彩,从始至终充盈着创作者的人文情怀以及对于农民问题的思考。
纪录片要求创作者通过自己在真实环境中的体验,去发现最原始、最典型的场景,以尽可能丰满的内容和真实的素材进行创作,并将它们忠实地再现到荧幕上,给受众以知识的获取、情感的体验。在《乡村里的中国》中,最能引发受众心理认同的便是主人公杜深忠。他年轻时候慷慨激昂,搞文学创作,对精神世界充满追求,现在却“脸朝黄土背朝天”在家务农。这种对比,展现出了深深的无奈与悲哀。杜深忠自己总结道:“不成功的教训比成功的经验还能说明问题”,给观众带来思考和警醒。影片中人物一系列富有戏剧性的故事以及遇到的种种情况,使观众置身其中感受真实的农村,带给观众真切的情感认同。现实和我们想象的有太多不同,农民的生活没有那么容易,农民办成一件事情的难度甚至超出我们的预料,有的农民精神境界很高,但是没有途径、没有方法进行抒发。
三、纪录片“社会认可度”带来的传播价值
社会价值可谓是一部纪录片的内核所在,同时也是作品生命力的体现。纪录片的社会价值与其所引发的的社会效应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关于现实问题与社会生活的选题。《乡村里的中国》客观真实地记录现实生活,从一个乡村窥探整个中国,其中包含着中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缩影,真实地传达中国乡村存在的问题,有“图说”中国农民思想文化之感。该片虽然没有波澜壮阔的场景,没有气势恢宏的叙事,没有豪言壮语的激荡,亦没有玄妙起伏的情节设置,但是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成为纪录电影《乡村里的中国》的摄制思想和核心依据,讲民性、民情、民生,记人之常态的真实同样带给观众另外一种史诗般的震撼。
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制作完成后,多次获奖并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乡村里的中国》在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上获得最佳纪录长片奖,评委们认为:“它是这个时代有记录意义的、不可多得的中国农村生活标本。”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同道评价说:“该片是近几年中国纪实影片中的一部杰作。这是关于中国土地上的《战争与和平》和《白鹿原》。文化上、美学上、社会学等方面的价值极高。通过长期深入生活、扎实记录,来呈现对中国农村、农民的观察。影片具有像《父亲》油画一样的审美高度,也传递出诗意般地触摸时代真相的弦音。《乡村里的中国》向世界打开了一扇怎样记录表达的窗户,它具有中国纪录片发展、转型、提升的界碑式意义。”由此可见,该片无论是题材的社会价值还是所引发的社会效应都是值得肯定的。
《乡村里的中国》这种纪实美学风格的作品更多地关注被人忽略的社会现实,从而能产生深刻的感染力和广泛影响力,容易让受众产生认同感。同时由于纪录片的客观纪实性,在传播的过程中会给受众正确的引导,从而使受众产生共鸣,因此极具教育价值和传播价值。该片在传播的过程中必定会受到高度的重视,进而引发受众的深思。
四、结语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但是作为几千年农耕文明的中国,关注乡村是十分必要的。《乡村里的中国》有个贯穿始终的主题:中国农民虽然苦、难、充满无奈,但是他们心中有坚持,有信念,有热情,有执着。这些农民身上的正能量奠定了《乡村里的中国》的正面性和积极性,同时该片创作的多样化,在社会价值以及传播效果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使人们聚焦三农问题,关注农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国钦.纪录片解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2.张同道,胡智峰.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1)[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3.张同道,胡智峰.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2)[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4.张同道,胡智峰.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5.朱景和.纪录片创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6.焦波.俺爹俺娘[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7.
7.李红兵.试论纪录片的审美价值[J].江汉大学学报,1999(5).
8.梅云桥.纪录片的多重社会价值[J].青年记者,2014(12).
9.郝良纯,邬宽滨.浅谈纪录片的影响力、生命力和感染力[J].活力,2011(11).
10.刘丹凤.纪录片多重价值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J].东京文学,2012(4).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