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视频在口语交际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2016-04-12陈红霞

数字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口语交际情境

陈红霞

(郑州市金水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2 )

微视频在口语交际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陈红霞

(郑州市金水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2 )

微视频,以其声像同步、三维动画等资源素材优势,以及“短、快、精”的特点,正逐步走进学校、走进课堂。本文列举了大量的实例阐述了在小学口语交际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恰当使用微视频进行教学,弥补了传统口语交际教学的拘谨与低效的不足,提高了学生口语交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学生塑造了一个生动的立体课堂。

微视频;口语交际教学;优化;情境

处于数字信息时代的今天,微视频突破时空的局限,进入到课堂教学中。尤其在口语交际课堂中,教师通过微视频把特定情境和气氛展现在学生面前,强化了交际材料的感性,丰富了口语交际素材,开辟了多向立体的思维通道,为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提供了基础。作为教师,应怎样科学地运用微视频进行口语交际教学呢?下面结合口语交际课堂实践谈谈微视频在口语交际教学中的应用。

一、有效借助微视频,化解“不敢说”的尴尬

学科情境课程应该针对儿童的特点,运用图画、音乐、表演等艺术的直观特点,或运用现实生活的典型场景,直接诉诸儿童的感官,引起感觉,产生体验。当儿童进入这样的情境时,能很快激起热烈的情绪。这种情感的驱动会使儿童情不自禁地投入教育教学活动中,并表露出内心的喜爱。[1]因此,我们要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首要的一步就是想办法创设一种符合学生特点和交际话题的“境”,激发学生“说”的兴趣。

动画是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视频材料。面对各种动画的情境,他们总能以最快的时间、最大的热情投身其中。此时,教师就可把握机会,在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时,提出一些简单的具有引导性的问题。如,一位教师发现班里的学生特别喜欢看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甚至还有不少学生喜欢说其中的台词。于是在《打电话》口语交际课上,老师就适时截取一小段《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精彩片段。

1.邀请喜羊羊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朋友,你们瞧,谁来了?(课件出示:喜羊羊)[学生情绪高涨]

师:和它打个招呼吧。(播放《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精彩视频。最后,配上录音:同学们好!你们愿意和我交朋友吗?)[礼貌招呼]

2.打电话游戏

师:我这里有喜羊羊的电话号码。接下来,我们就玩一个“传电话号码”的游戏。

不仅卡通人物能给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其他的时政类视频也能满足学生的表达欲望。

2015年9月3日,备受各国人民关注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如期举行。为了培养学生关注国家大事、热爱祖国的意识,一位老师组织学生进行了“爱我中华,文明修身”的口语交际活动。上课伊始,老师神秘地对同学们说:“今天的口语交际课上,老师为大家请来了一位特邀嘉宾,大家猜猜他是谁。”一语既出,孩子们的情绪立刻高涨,纷纷猜测起来。当一位同学猜中是习近平主席时,老师课件呈现习近平主席阅兵特写镜头,播放了一段有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的视频,并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导入:“有人曾经这样说过,历史是一面映照现实的明镜,也是一本最富哲理的教科书。70多年前,我们的先烈用热血和生命,换来了8年抗日战争的宝贵胜利。同学们,刚刚过去的9月3日,是一个令人动容的日子,也是值得我们铭记的日子。那么这次大阅兵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盛会呢?谁来谈谈你的感受?”学生此时已投入到视频创设的情境之中,个个争相发言,有的说是对革命前辈表达敬意的盛会,有的说是要告诉世界人民和平很重要,还有的说是为了展示我国的军事力量……课堂气氛热烈而融洽。教师精心剪辑的微视频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感情,激活了他们自身的内在动力,使他们身临其境,真正变“要我说”为“我要说”了。

二、优化组合微视频,直面“说什么”的问题

我们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在课堂中利用微视频这个资源来突破“说什么”的问题,“合理选择”和“优化组合”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巧妙组合,有舍才有得

口语交际的话题,按能力结构、交际方式、交际内容等可以分为不同类别。其中根据交际方式不同,可以将口语交际话题分为介绍类、独白类、交往类等五种。如讲故事、说说广告、说说自己的奇思妙想、说说自己的愿望等这些都属于独白类交际话题[2]。由于独白型口语交际以单向的言语输出为主,形式相对比较单一,当作为典范进行学习的内容录制的时间过长时,学生就会感到很疲倦,也听不出个所以然来,因此科学组合微视频就显得十分重要。

在人教版四年级口语交际课《学会鼓励》中,为了激发学生说出真诚的鼓励话语,教师选取了一段体操运动员桑兰比赛坠地的视频录像。教师第一次试讲时,视频从桑兰进入场地到不小心坠地,再到接受采访,足足播放了十多分钟。拖沓冗长的视频材料,不仅浪费了学生自由练说的时间,也减弱了视频所追求的情感效果。按照接受建议—反思修改—改变策略的流程,第二次讲课,教师调整思路,先出示了一张运动员桑兰的图片,简单介绍后,配上一段忧伤的背景音乐,播放了一小段她在比赛时坠地的场景,最后定格在桑兰全身瘫痪坐在轮椅上的镜头。这时教师配乐深沉地说:“作为体操运动员,她的生命、她的辉煌都在赛场上。可现在她失去了双腿,甚至从脖子以下都没有知觉,连生活都不能自理。看到这些,你想怎么鼓励桑兰姐姐呢?”此时,同学们都表情凝重,一个学生说:“桑兰姐姐,你会好起来的,你一定要坚强!”又一个学生说:“你是一个优秀的运动员,在训练时一定经历过许多挫折和苦难,你一定是个坚强的人,我们都会帮助你!”

学生想说的欲望被激起是源于教师语言、微视频和音乐的巧妙组合,它激发了学生内在的情感,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

(二)精心录制,有点也有面

观察是智力的门户,是表达的“眼睛”。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交际话题的要求,运用微视频把学生平时容易忽视的内容重点呈现在学生眼前,然后指导学生有意识地抓住特点,观察事物。如指导口语交际介绍类话题“介绍我们的学校”“寻找春天”“介绍我的家乡”等时,我们可以先录制下学校、春天等的整体概貌,然后选取观察角度,利用慢镜头、定格等功能对有特点的事物进行聚焦呈现。制作编辑到重点事物时,也可以用上“闪烁”功能,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当然,除从整体到部分的录制顺序外,我们还可以从部分到整体向学生显示,并采用重播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表达。由于老师在教学时巧用微视频集中再现了场景,学生获得了充分的感知过程,所以学生只要稍加联系自己的生活,就可以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了。当然,在技术水平达不到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通过网络,有选择地搜集视频,并进行有目的的剪辑。实践证明,经过精心录制和剪辑的微视频,能引领学生很快抓住“事物”的特点“有话可说”,达到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交际活动的效率的目的。

三、合理切入微视频,突破“怎么说”的难关

宋代大文豪苏轼有一句诗:“才有限而道无穷,心欲远而口不逮。”因此,在让学生想说、敢说、爱说之后,更要避免“心欲远而口不逮”的情况,使他们真正做到“能说会道”。而剪辑和录制一些具有示范性的口语交际视频资料进行教学参照就是突破此交际难点的好方法之一。

(一)正面引领,指引交际方向

对于演讲,高年级学生会有所接触,但真正认识、了解的东西却并不多。为增进学生认识,激发学生热情,开课时,教师就可以播放一些优秀的演讲案例,引领学生更多地领略优秀演讲者的言语技巧、行为修养等。这些优秀典范,可以是一些成功人士的精彩演说视频,也可以是身边被指导后的学生演讲视频。如执教口语交际课《请投我一票》,老师让学生先观看一段“班委竞选演讲”的视频,然后聚焦两位竞选人的演讲进行示范引领。视频中竞选者的演讲层次清晰,都分别从“定职务、展优势、说打算”三个方面进行,特别适合学生归纳和学习。在竞选演讲结束时,教师适时启发学生:你们发现他们在演讲技巧上有哪些共性的地方了吗?小小视频不仅为激发学生竞选热情做足了铺垫,还为学生指引了方向——要凭借自己的优势,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职务进行演讲。

(二)前后对比,明确交际方法

为了引领学生领悟出交际的方法,也可以先后播放两段具有差异性的交际场景让学生进行对比。请看教学片段:

师:首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个小品,请大家仔细看,待会儿咱们来讨论一下,怎样做才算是以诚待人呢?(生观看)

(丁丁在校园中边走边将手里的广告纸拧成团儿扔向花坛)

冬冬:站住!谁让你扔垃圾?你怎么这么不讲卫生!太不像话了,快把它捡起来。

丁丁:你管得着吗?凭啥让我捡起来?我就不捡。

……

师:同学们,为什么丁丁同学做错了,冬冬给他指出来,他却不改正呢?你们觉得问题出在哪儿?

生1:冬冬说话语气太生硬,不容易让人接受。

师:那你能给他提点建议吗?

生1:他说话时应该再客气些、委婉些。要多用一些礼貌用语。

生2:他的态度不好,没有表现出诚意,我认为他的态度应该诚恳些。

生3:他应该给丁丁同学讲道理,让他明白为什么不能乱扔。

(学生讨论并提出问题所在)

师:听了大家的建议后,让我们再来看看冬冬同学此时会怎么做,事情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呢?

(再次播放视频)

冬冬:(态度真诚)这位同学,请你不要乱扔东西了。(笑了笑)瞧,花坛里躺着那么多纸团也太不好看了吧?

丁丁:(低着头,不好意思地)哦,是我的不对。不好意思,今后不会这样了……

冬冬:看,前面走两步就是垃圾箱。我们一块儿拾起来,好不好?

同样是劝告,为什么第一个视频中冬冬的做法让丁丁产生了敌对情绪,而第二个视频中丁丁却愿意接受冬冬的提醒呢?通过前后视频对比分析,学生从中明白了在与人交往中,要想让他人明白你的诚意,应该使用礼貌用语,态度要真切诚恳,要以理服人。

四、科学制作微视频,搭建思维活动脚手架

微视频同其他事物一样也具有双刃剑的性质:利用得好,能对口语交际教学起到积极的作用;用得不好,也会有消极影响。所以,为尽量避免微视频的负面影响,在实践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紧扣话题,凸显互动,避免无的放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3]由此可见,能否有效“互动”是衡量一堂交际课是否优化的重要标准,因此视频剪辑的内容必须有助于交际的展开。运用微视频,一方面是突出交际重点,确保视频内容与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切忌泛滥造成学生注意力偏移。另一方面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及一般情趣,要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获得知识的同时唤起其互动的潜能。基于以上考虑,恰当运用微视频手段需要我们钻透教材,了解学生,以便找准最佳作用点有的放矢,真正发挥其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按需编辑,内容简练,避免随意呈现

打开电脑,优酷、乐视、土豆等各种互联网视频资源充斥人的眼球,备课时,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切不可随意下载或制作一些微视频在课堂上虚张声势、取悦学生。我们要明白,口语交际课堂是生活的缩影,微视频是生活片段的再现,在现实与虚拟的两个世界中,我们要编制出最生活化的、最真实的情境,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只有将“虚拟”的视频情境与实际生活、学生实情联系起来,才会有与学生心灵的碰撞,精彩的生成。当然,在具体安排上,我们还要结合话题内容确定何时切入、切入多长时间。一般情况下,微视频播放时间不宜过长,播放次数不宜过多,最佳时长一般在2—3分钟,一节课最多两段足矣。时间过长必定分散学生注意力,次数过多会冲淡交际实践特点,效果都不佳。

(三) 精心备课,科学制作,避免粗制滥造

微视频虽然短小但绝不简单,如果我们事先没有明确交际目标,编写脚本,录制出来的微视频大多是杂乱无章的。因此,在拥有丰富的微视频资源后,我们还需要学习一些微视频的制作知识,制作编辑一些符合交际话题内容的微视频。精心备课—按需编辑,实地拍摄—后期制作,每一个环节我们都要尽可能做到无知识性的错误,并在观感上下足功夫。当然我们更建议有一定能力的老师能对教材所开设的交际话题按“独白类”“交往类”“演讲类”等进行归类,并尝试制作与话题情境相关联的“序列训练”微视频集。丰富的“材源”、规范的“材料”,将会对口语交际教学目标高质有效的达成起到促进作用。

总之,恰当运用微视频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出其潜在的辅助教学功能,可以优化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为口语交际教学开辟出一片“新视界”!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李吉林与情境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44.

[2]王伟,刘长河.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实践研究[C].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84—85.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4.

(责任编辑 杜丹丹)

Application and Exploration of Micro-video in Oral Communication Teaching

CHEN Hongxia
(Jinshui District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Zhengzhou,Henan,China 450002)

With the resource material advantages of audio and video synchronization and 3D animation,etc.,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hort,quick and fine”,micro-video is gradually entering into the school and the classroom.This paper has utilized extensive examples to expound how to use micro-video to teach properly in the practice of primary school oral communication classroom teaching,made up the formality and inefficiency of traditional oral communication teaching, and improved students’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of oral communication,and created a vivid threedimensional classroom for students.

micro-video;oral communication teaching;optimization;situation

G434

A

2096-0069(2016)01-0054-04

2015-11-20

陈红霞(1973— ),女,河南郑州人,郑州市金水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员,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课题“小学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研究”获国家语委“十一五”规划子课题一等奖,主要研究方向是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口语交际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情景交际
交际羊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酒中的口语诗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口语对对碰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