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翻转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以“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程为例

2016-03-10潘沛沛姚远峰

数字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实验教学

潘沛沛 姚远峰

( 河南师范大学 新联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微课翻转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以“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程为例

潘沛沛 姚远峰

( 河南师范大学 新联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在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教师的信息素养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提升在校师范生信息素养的关键课程“现代教育技术”课却存在实验课时有限、学生操作技能难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不够明显等问题。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颠倒”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环节,为学习者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微课;翻转课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学

一、概念界定

(一)微课

现今引起热议的“微课”一词最早由美国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大卫・彭罗斯(David Penrose)于2008 年提出,并将“一分钟微视频”应用于本学院的“职业安全”课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微课的研究、实践逐步全面、深入,不断发展和丰富了微课的概念和内涵[2]。最近,华南师范大学胡小勇教授和佛山教育局胡铁生老师对微课的内涵进行了新的界定:微课是以教学微视频为核心载体,基于一个学科的知能点(如知识点、技能点、情感点等)或结合某个教学要素和环节(如目标、导入、活动、评价等),精心设计和开发的微型优质学习资源[3]。这个新界定更有助于一线教师对微课的理解和应用。

(二)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顾名思义,是一种将传统课上教学活动与课下学习过程进行调换的新型教学形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传授,学生们在课下通过实践、练习等方式对知识进行掌握吸收,完成知识的内化。翻转课堂则是将这两个过程进行了颠倒,教学环节通过课件、视频等形式由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掌握,而对知识的内化习得环节,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则在课上进行,这是翻转课堂的基本形式[4]。

二、微课的设计开发流程

翻转课堂能否成功实施取得良好效果,关键一步就是微课的设计开发。微课开发过程分以下几个步骤:

(一)分析

确定了主题之后,接下来就需要进入分析阶段,展开微课资源的前端分析和教学目标分析,其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学习需要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教学目标分析。

学习需要分析是对学生目前水平与期望学生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进行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包括两个基本方面的工作:一是选择微课资源的教学内容;二是确定其广度和深度。对学习者进行分析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学习的习惯和学生自身的能力、特征和风格。教学目标分析中,需要通过分析之后,具体明确地表述出学生在使用过微课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因此,列举出的教学目标必须明确、具体、详细。

(二)设计

在这个阶段,主要的任务有:将分析后的教学目标转换成表现性的结果及主要的目标;确定所涵盖的教学主题,进行教学设计;确定出评价学生已习得内容的具体标准;教学媒体的选择。

(三)开发

在分析与设计的基础上对微课资源进行开发,其中的主要工作有:确定合适的教学媒体,选择恰当的视频制作工具;搜集需要使用的素材、道具等;进行微型视频的制作,后期的处理;配套资源的制作。

(四)实施

实施阶段需要将制作好的微课在小范围内进行使用,以获得及时的反馈,并最终将开发的微课放到相关平台上,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五)评价

该阶段是贯穿于整个流程之中的,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在微课设计与开发中的每一个环节中都会存在,根据评价及时地进行修改与调整。总结性评价需要在微课资源使用后进行用户调查,以确定学生是否真正地掌握了微课的知识,是否真正地达到了开发该微课时所设定的学习目标。

三、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实验教学中的模式构建

本研究针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的特点,设计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实验教学中的模式构建,如图1所示。首先将每个试验项目分为若干个子项目,再将子项目分成几个知识点,并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设计开发微课,最后把微课和相关的学习材料提供给学生,使之进行自主学习。生生、师生之间通过在线交流,讨论总结并及时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但对于在线交流中未解决的问题,教师应在实验课上辅导答疑,使学生们巩固提高,将知识内化。

图1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流程

课前阶段:教师在分析学习内容和学习者具体特征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将每个实验项目细化至若干个相互联系的知识点,根据微课开发流程制作微课,可使用Camtasia Studio 录屏软件进行视频录制。将微课上传至QQ群文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利用各种移动终端设备自行下载学习,针对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可进行在线生生、师生讨论,教师掌控引导、总结归纳,如果学生疑问颇多,应对微课进行重新修改后再次上传。在这个阶段,学生完成知识的获得。

课中阶段:教师根据在线讨论的问题和学生的提问,在实验课上集中答疑、辅导。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操作、练习,如果遇到问题,可再次观看微课视频,或者和同学、教师面对面交流。最后完成提交作业。在这个阶段,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实现知识技能内化。

课后阶段:教师根据实验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和学生提交的作业情况,总结反思,进一步完善微课内容,修改调整翻转课堂模式中的各个教学设计环节,确定下一个教学目标。

四、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技术性、应用性较强的实践型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专门为培养师范生未来从事教师工作必须具备的现代教育观念、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手段和方法、具有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课程。

笔者在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心理学专业2013级本科生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进行了一学期的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实践,重点研究构建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实践中的运行情况。

(一)实验目的与对象

实验目的: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观察具体的实验效果。检验其是否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研究对象: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心理学专业2013级本科生,共计79人,选择的实际内容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

(二)实验过程

根据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实验课程,笔者与学生进行沟通,使学生理解翻转课堂实验教学安排,熟悉实验学习流程[5]。介绍课程学习的目标与任务,使学生明确实验课学习的具体要求。建立班级QQ群,组织全班学生加入,通过QQ群上传微课及其他课程信息,在线解答学生的问题[6]。

本研究实验教学活动过程说明,以“图片的获取与处理”实验项目中第二部分“图片的处理”为例。

1.课前教学活动的开展

在实验课的前一周,教师根据微课开发流程,设计开发出本次实验课程的微课。通过QQ群上传微课、实验素材、实验要求和实验讲义。“图片的处理”微课中,先简单介绍iSee软件的功能及界面布局,然后详细讲述、展示使用虚化、去文字、合成、艺术处理、制作透明图片等处理图片的操作过程。让学生通过微课的学习,了解iSee软件,掌握常用的图片处理功能。

在实验课的前两天,教师通过QQ群实时聊天方式,在线解答学生在微课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收集记录,总结通过在线解答未能解决的问题。在“图片的处理”微课学习后,学生反映最多的问题有:部分虚化区域相反、使用图章去文字未达到理想效果、图片合成没有融合效果、抠图时不能建立选区、去背景时保留错了选区等。教师针对这些问题,做了详细解答,并在关键步骤中截取图片用以说明。

2.课中教学活动的开展

实验课上,首先教师根据在线提出的问题和学生在操作中容易出错的地方,集中讲解、演示。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动手操作、练习,教师在一旁观察。学生如果遇到问题,可以再次观看微课视频,或者和同学、教师面对面交流,使问题得到解决。实验课剩余一二十分钟时间时,教师对实验学习内容进行总结,针对学生在线学习中出现的较为集中的问题进行强化指导。最后,学生通过QQ邮箱提交根据实验要求处理好的图片作业。

3.课后教学活动的开展

实验课结束后,学生如仍有问题,或者使用iSee软件其他功能进行图片处理过程中遇到问题,都可以通过QQ聊天工具,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教师批改作业,及时联系没有完成实验要求的学生,督促学生再次学习微课,达到实验要求。同时,根据实验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和学生提交的作业情况,总结反思,进一步完善微课,在微课制作中,注重对易出错操作的讲解说明,修改调整翻转课堂模式中的各个教学设计环节,确定下一个教学目标。

(三)实验效果

以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展开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学,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检验,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实验效果。与传统教学模式下学习的学生相比,本模式学习的学生无论在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认识,还是具体的实践操作能力都有较大的提升。

为了进一步检验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的运行效果,笔者在该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与多位学生进行访谈,并在学期结束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深入了解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效果的提升等。调查显示,55.7%的学生认为本模式有助于转变学习态度;63.3%的学生认为能够激发学习兴趣;79.7%的学生认为有助于知识的理解掌握,提高学习效率。

虽然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实验教学模式,取得了显著效果,但在实践中还存在不少问题:(1)部分学生没有认真对待课前的微课自学环节,还依赖于课堂上教师的讲授,以至于跟不上教学节奏;(2)利用QQ群交流互动,同学们很少同步在线,问题重复提问,效率不高;(3)本模式的各个环节还有待进一步调整完善。

五、小结

实践证明,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以实践性、操作性为主要教学目的的实验课程领域教学效果明显提高,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但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加强学生对翻转课堂模式的认识,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改变教师课下和学生的互动形式,提高问题的解决效率,更加灵活地实现各个教学环节。

[1]关中客.微课程 [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32-34.

[2]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2.

[3]冯智慧,郑晓丹. 微课新界定:从技术开发迈向有效设计[J].数字教育,2015,(4):56-60.

[4]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5]李海龙,邓敏杰,梁存良.基于任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3,(9):46-51.

[6]黄琰,蒋玲,黄磊.翻转课堂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4):110-115.

(责任编辑 乔磊)

Application of Micro Lecture-based Flipped Classroom in Experimental Teaching—A Case Study of Experimental Course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AN Peipei,YAO Yuanfeng

(Xinlian College,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Henan, China 453007)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oday’s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teachers’ information literacy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As a critical course to enhance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of normal school students,“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has the following problems, e.g. limited experiment class hours,the difficulty in improving students’ operation skills, unobvious students’learning effect, etc.Micro lecture-based flipped classroom has put “upside down” the link of knowledge imparting and knowledge internalization, created conditions for learners’ autonomous learning, and provided a new teaching mode for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micro-lecture;flipped classroom;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experimental teaching

G40-057

A

2096-0069(2016)01-0082-04

2015-08-17

潘沛沛(1982— ),女,河南郑州人,硕士,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网络的远程教育;姚远峰(1969— ),男,河南信阳人,河南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校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实验教学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有趣的实验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课程案例库的构建研究
“自由”的实验课
高中化学实验课改进和实践及其效果评价
创新策略在高中生物实验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