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胸验肺” 那伤口仍在流血

2016-04-11王聃

当代工人·精品C 2016年1期
关键词:尘肺病职业病救济

王聃

6年之前,他是中国“最著名”的尘肺病人;6年之后,他依旧在遭遇可能无钱医治的困境,他是“开胸验肺”新闻事件的主人公张海超。

河南农民张海超在一家耐磨材料厂患上尘肺病。2009年6月,他近乎悲壮的“开胸验肺”举动震惊全国。在媒体关注下,当地政府“特事特办”督促赔偿。然而几年来,张海超的肺功能仍逐年恶化。2013年6月,他做了肺移植手术。在媒体2015年5月对张海超的一次回访中,他对记者表示,当年获得的120万元职业病赔偿,已经花去90万元,剩下的30万元也支撑不了几年。

“剩下的30万元也支撑不了几年”,张海超看似平淡地在叙说,平淡中流淌的却是巨大的内心波澜。在进行肺移植后,张海超需要终生用药,一个月仅是药费就近万。倘若出现感染等情况,医疗费用的支出更无法预料。尤其是,因为离婚,张海超还需承担中风母亲的治疗,以及小女儿的上学与生活开支,对于失去基本劳动能力的张海超来说,累加起来的用度,难免是一笔无法承受之重。剩余的30万元,到底还能支撑几年?答案或许是三四年,或许就在几月间,当所有的不可预料在那里,张海超的命运与境地,就像是一场疾风中的草。

风从哪个方向吹来?张海超在微博上最新写道,“患上尘肺能得到有效治疗就是幸运的,很多人羡慕我的幸运,但没有几个像我这样幸运。”对于尘肺病这般职业病种,或许新闻当事人张海超可以庆幸,自己曾经不再置身于那个绝望的庞大分母中,也一度获得过良好的治疗。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张海超仍旧是现实不幸的,因为他此前的一切,不过都是来自媒体的集体围观。当聚光灯不再闪亮,曾经的“开胸验肺”第一人,就必须回到普通的尘肺病人身份:越来越差的身体,只能量入为出的金钱,它们莫不都是愁肠和忧心的一部分。

从某种程度来评价,张海超像是一个符号,更像是一个隐喻。因为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再直白不过地展示出,在制度救济未抵达之前,仅仅凭借其他类型的力量,某位无辜的尘肺病人究竟能够获得多少。那就是,或许会让地方政府更显重视,让此前那些遥远得没有尽头的赔偿款,能以种“特事特办”的形式被获得,然而,它依旧无法重塑对尘肺病人稳定的救济路径:让工伤的取证变得容易,让索赔不再是企业和个体的拉锯战,乃至后续治疗都有着法定的安排。张海超的悲情不仅没有倒逼此种救济的产生,甚至连他的治疗,又快成为问题。

个体总需要媒体来走出困境,这本身就是一个社会充满悖论的困境,公共救济的改变因此亦具备了必要性。然而,在张海超感动中国之后,指向职业病的公共管理究竟进步了多少?要让尘肺病等职业病症不至于成为个体独承之重,一在于提前的防范与杜绝,主要是对高污染生产环境的整治,二在法律框架内打通维权的渠道,让尘肺病人的诉求不被熟视无睹。以此对比,《职业病防治法》虽有修改,部分解决了举证难的问题,然而在后续的索赔环节上,仍旧障碍重重。张海超正在遭遇的窘迫,未尝不正是此种现实改变停滞的另一种反证。

谁能为张海超继续支付一个未来?当他选择“开胸验肺”的极端方式,将受伤的肺器展示给每一双可以看见真相的眼睛,也是在把职业病防治制度的系列缺陷给大家看。尽管招致了聚焦,6年之后,有限的资金却再也无法支持他继续的治疗。必须得说,“开胸验肺”事件至今还是一道没有痊愈的伤口。伤口何以愈合?为了不再出现下一个“开胸验肺”的悲情,唯有让公民权利救济的制度与体制提速改进。至少它应该展示出一种行动,让人看到希望的微光。否则,不仅张海超会陷入无边的困顿,他背后无数的同命人,仍将继续艰难于呼吸。

猜你喜欢

尘肺病职业病救济
国家尘肺病诊疗中心组建
一例尘肺病患者的呼吸康复治疗体会
痛泻要方加味汤治疗尘肺病验案2则
父亲的职业病
不当解雇之复职救济制度的反思与完善
关系救济
论私力救济
28
CBS教学模式在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尘肺病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