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制度变迁的特征及其作用
2016-04-11欧阳峣
欧阳峣
(湖南师范大学大国经济研究中心,湖南长沙410081)
大国制度变迁的特征及其作用
欧阳峣
(湖南师范大学大国经济研究中心,湖南长沙410081)
大国人口众多、土地辽阔,有更加复杂的组织结构和制度安排,大国的制度变迁具有内生性、渐进性以及巨大的国际影响力。从静态和提高效率的角度来看,制度变迁主要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效率来促进经济增长;从动态的角度看,制度变迁主要通过形成激励机制和推动技术创新来促进经济增长;从结构的角度看,制度变迁主要是通过黏合各种要素形成整体合力来促进经济增长。发展中大国应该以改革促进大国的制度创新,建立以市场机制为核心、以转变政府职能为关键、以驱动科技创新为目标的市场经济体制。
国家规模;制度变迁;基本特征;重要作用
经济学家往往用三种不同的理论来解释经济增长的源泉,即新古典增长理论、新增长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新古典增长理论主要强调资本和劳动的积累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新增长理论主要强调内生的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新制度经济学则特别强调制度变迁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诺斯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指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西欧的发展还是西方兴起的原因所在”。他认为18世纪以后的西欧经济迅速发展和人均收入增长的局面,关键在于这些国家建立了更有效率的经济组织。而这种更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实际上就是市场经济体制或制度。特别是在超大规模国家里,倘若没有适宜的制度安排,劳动力就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也将丧失动力,经济增长就没有活力。因此,我们在思考大国经济发展的时候,应该深刻地认识大国制度变迁的特征,制度变迁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以及怎样通过改革促进制度变迁和经济增长的问题。
一、大国制度变迁的特征
所谓“制度”,英文为instituion,就是指用来规范人们行为的“游戏规则”,或者说是一种“组织安排”。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诺斯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地说,它们是为决定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在他看来,制度变迁是指制度的替代、转换和交易过程,可以理解为用一种效率更高的制度替代一种效率较低的制度。大国人口众多、土地辽阔,有更加复杂的组织结构和制度安排。相对于小国而言,大国的制度变迁具有内生性、渐进性以及巨大的国际影响力。
第一,从制度的形成发展看,大国的制度变迁具有内生性特征。制度变迁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内生要素,同时,制度变迁本身也具有内生性的特点,它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等要素交互作用和内生演变的结果。马克思认为,经济制度或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依赖性,“人们生产力的一切变化必然引起他们的生产关系的变化”,也就是说,一定社会的经济制度或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内生发展而来的。“手工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可以说,内生性是制度变迁的基本特征。然而,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也有偶然现象,如有的规模较小的国家在受到国外的侵略或者控制之后,制度变迁有可能脱离本国历史发展的轨道,由于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同控制国的制度接轨;在某些时期,规模庞大的国家,甚至在被侵略之后可以将侵略者融化在本国的制度框架和文化之中。在中国历史上,由于蒙古族的入侵中原而建立了元朝,由于满族的入侵中原而建立了清朝,但是,国家的经济制度式文化并没有完全向蒙古族和满族的习惯和规范转变,相反,却逐渐被融化在大汉民族的制度框架里。
第二,从制度的转换过程看,大国的制度变迁具有渐近性特征。如前所述,大国的制度是在历史和实践中内生形成的,其框架结构同大国的国情紧密相连,它的变迁也是同国情的变化紧密相连的;而一般来说,大国的国情变化的速度,相对小国而言更加缓慢,这就决定了大国制度框架的相对稳定性,以及大国制度变迁的渐进性。诺斯认为,“制度变迁一般是渐进的,而非不连续的。至于制度是如何渐进性的变迁也绝不是完全不连续的,这些都是由于社会中非正式约束嵌入的结果。”相对而言,小国的制度有的可能因为外部因素的干预而迅速改变,大国的制度变迁更为复杂,它需要经历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很难因为外部因素的干预而迅速改变。从现实看,中国和俄罗斯都是超大规模国家,但经济转轨采取了不同的方式;俄罗斯的经济转轨是以苏联解体为契机的,使其采取了“速变”的方式,在短期内实行“休克疗法”,建立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计划经济的自由市场经济,从而经历了较大的社会动荡,付出了较大的转轨成本;中国的经济转型则是采取“渐进”的方式,通过“试点”而步步推进,具有较好的预期可信度,没有引起较大的动荡和风险。比较而言,中国的经济转轨方式应该说是适合大国特点的改革方式。
第三,从制度的影响作用看,大国的制度变迁具有巨大的国际影响力。大国的经济总量大,市场规模大,大国经济增长可以对世界经济增长做出巨大的贡献,大国市场往往对国际市场形成巨大的影响。大国具有重要的经济影响力、政治影响力和文化影响力,同样地,大国的制度变迁也可以产生巨大的国际影响力,特别是一个大国的经济、政治和繁荣,将对同类国家形成相应的示范作用。比如,美国在20世纪中期崛起成为世界强国,在经济上位居世界首位,形成了所谓的“华盛顿共识”,在国际上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力,美国的制度体系也受到了许多国家的仿效;苏联在20世纪初期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后,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设了比较强大的工业体系,从而为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示范,中国和东欧国家都借鉴苏联的经验建立了高度集权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系;20世纪末期以后,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实现了经济繁荣,经济的高速持续增长令世人瞩目,对世界经济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在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之后,也为发展中国家实行经济改革提供了示范,形成了巨大的国际影响力。
二、大国的制度变迁和经济增长
制度是影响经济增长的规则体系,适宜的制度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不适宜的制度可以阻碍经济增长。美国经济学家耶格尔认为,一个国家之所以能够保持经济增长,是因为该国的制度激励、推动着经济增长;一个国家停滞不前是因为该国的制度鼓励经济停滞。我们寻求好的制度,就是寻求一套有利于经济增长的规则体系,就是为了建立一个促进经济繁荣的制度框架。大国的制度变迁是一种内生的、渐进的制度变迁,它对经济增长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
从静态和提高效率的角度来看,制度变迁主要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效率来促进经济增长。科斯定理表明,在一个零交易成本的世界里,有效的产出结果总是能够出现。在这种状态下,制度并不重要;但是在一个正式交易成本的世界里,制度对经济增长具有重大的影响。从制度发生作用的机理来看,它可以决定交易成本以及获得专业化和分工收益的能力。如果将制度、交易成本和经济增长整合在一起,在静止的点上,一个国家的技术水平是给定的;那么,假如有好的制度安排,这个国家就可以实现所有可能的交易,从而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并使产出最大化。一般地说,交易成本总是存在的,特别是大国的社会关系复杂,往往产生更大的交易成本,因而特别需要建立一个减少交易成本的制度框架,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比如,像中国这样的大国,社会经济关系肯定比新加坡这样的小国更为复杂,其管理网络、交易习惯都不像小国那样简单,建立一个能够减少交易成本的制度框架的难度较大;然而,假若在大国建立了良好的制度体系,相对小国而言,它影响经济增长的面更加宽,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和贡献更大。
从动态的角度看,制度变迁主要通过形成激励机制和推动技术创新来促进经济增长。在粗放型增长方式和集约型增长方式中,后者更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而这种高生产率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那么,一个国家怎样提高技术水平呢?一是要培养国民的创造力和创新素质;二是要建立运作良好的资本市场;三是形成一种激励生产企业改进生产的竞争机制。所有这些,都属于制度安排的内容。而且,大国的市场规模大,需求引致创新的动力更强,推动经济增长的影响力更大。在超大规模的国家里,良好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可能在更大的范围发挥作用。比如在新加坡这样的小国,假若拥有一套良好的制度安排,固然能够有效地促进本国的技术创新,进而推动经济增长;然而,由于小国的经济总量小,其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在中国或者印度这样的大国,假若建立一套良好的制度安排,从而有效地促进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由于大国的经济总量大,发生作用的范围将更大,对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更大。
从结构的角度看,制度变迁主要是通过粘合各种要素形成整体合力来促进经济增长。制度因素是经济增长的黏合剂,它可以成为连接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的纽带;技术创新并不能自动地扩张为产业创新,而制度创新可以为技术的扩散和转化提供路径,并且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激励水平,有效地实现经济增长。一般地说,在超大规模的国家里,影响技术进步和交易成本的因素更多和更加复杂,因而更加需要有一套良好的制度安排,有效地减少交易成本和推动技术进步,有效地推动技术创新向产业创新的转化,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小规模国家里,社会经济关系比较简单,减少交易成本和推动技术进步的因素比较少。显然,相对而言,大国更加需要发挥制度创新的黏合作用。
三、以改革促进大国的制度创新
制度变迁本身是一种创新,它具有内生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点。在一些发展中大国,制度均衡的惯性和稳定性很强,比如中国的封建制度连绵延续了几千年,印度均衡也制约了经济发展。为此,应该发扬改革创新精神,以改革促进大国的制度创新。
第一,建立以市场机制为核心的市场经济体制。从斯密到马歇尔再到现代经济增长理论,都认为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是经济增长的前提条件。斯密提出那只“看不见的手”,实际上就是鼓励各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市场机制,即“简单天赋自由体制”。青木昌彦教授在《比较制度分析》中指出,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市场机制是经济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驱动因素,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生产力的成长进程就是在市场机制的驱动下推进的。如果说一个小经济体的社会经济关系比较简单,有可能运用行政手段进行有效的管理;而对于超大规模的经济体系来说,则不可能单纯运用行政手段进行有效的管理,否则将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经济的无序运行。约翰·麦克米兰在《重新发现市场》一书中提出,市场被证明是充分有效的资源分配机制,支持这种机制的主要因素是信息流保持畅通、产权受到保护、国民信守承诺、外部性受到限制以及对竞争的促进。通过改革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的制度体系,应该在这些方面做出努力。对于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特别重要的是建立统一和有序的市场体系。大国的需求潜力很大,一般来说,大国市场拥有规模优势,然而,如果缺乏统一的市场体系,各个区域的商品和要素市场实行地方保护主义,进行无序竞争,就会造成市场分割的状况,从而减弱大国市场的规模优势。为此,我们应该坚持市场导向的改革,反对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主义,使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真正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激发经济增长的活力。
第二,建立以转变政府职能为关键的市场经济体制。市场机制和政府作用是矛盾的统一体,具体地说,政府的作用仅仅是对市场机制的补充,主要任务是完成市场无法去做的事情。因此,应该按照“市场能做的交给市场,社会能做的交给社会”的原则,严格划分政府职能的边界,限制政府的权力,建设有限政府,防止政府越位。然而,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往往容易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强调国家规模大和结构复杂而增加政府的权力,形成权力高度集中的政府管理体制;二是强调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公共性而实行政府直接管理,既做裁判员又做运动员。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中,需要在这些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应该明确,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市场规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如果政府能够在资源配置中起重要的和决定性的作用,那么,市场机制就不可能真正发挥作用;政府的职能是为社会经济活动提供法制环境,通过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稳定,通过实现调控保持宏观经济平衡,而不应该运用项目审批手段干预经济活动,更不应该直接从事具体的经济活动,从而压制市场竞争,并产生寻租现象,增加交易成本。
第三,建立以驱动科技创新为目标的市场经济体制。如前所述,制度在经济增长中的一个重要的作用机制,就是通过驱动技术创新而推动经济增长。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是最重要的生产力,技术进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改进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甚至带动产业的创新和发展。特别是在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大国,要实现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变,最重要的支撑力量就是技术进步;离开了技术进步特别是自主创新的关键技术,经济的振兴就如同空中楼阁。
而且,大国的产业规模和生产规模大,技术市场的需求规模大,拥有技术创新的旺盛需求和成本优势,应该充分发挥这种优势,创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环境,激发企业家和科技人员的技术创新活力,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实现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变。然而,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目前仍然是政府调动资金形成大规模的投资驱动经济增长,行政干预和资源错配现象严重,如果还不抛弃这种行政化的思维方式,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经济转型。
[1]道格拉斯·诺斯.西方世界的兴起[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3]耶格尔.制度、转型与经济发展[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
[4]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
[5]约翰·麦克米兰.重新发现市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6] 欧阳峣.发展中大国的制度创新、改革与经济增长[J].财政研究,2011(6).
(责任编辑:周小红)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 of Institutional Changes of Great Powers
OUYANG Yao
(Economic Research Center for Great Powers,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081)
With huge population,vast land areas,the great powers have much more complicate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o the institutional changes are endogenous,gradational and influential worldwide.From a static and effective angle,institutional changes boost the economic growth by forming incentive mechanisms and pushing forwar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from the angle of structure,by adhesion of various elements to form an integral force.The developing great powers should boost their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through reforms,constructing market economic system with the market mechanism as the core,transformation of the government functions as the key,driving the scientific innovation as the objective.
country scale;institutional changes;basic characteristics;important function
F11
A
1008-2107(2016)04-0013-04
2016-06-0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发展中大国经济发展道路研究”(15ZDB132)。
欧阳峣(1962—),男,湖南宁远人,经济学博士,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大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