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探讨
2016-04-11王斐悦
王斐悦
(河北正定中学 河北石家庄 050800)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探讨
王斐悦
(河北正定中学 河北石家庄 050800)
新课改实施的背景下,为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生物学习中,生物教师要倡导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寻求一种新型的思维方式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通过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新课改 高中生物 教学
受我国当前国情所限,应试教育仍占据教育的主导地位。新课改的推广与应用就是针对此教育弊端,采取的相应措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为新课改,目的是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宗旨是提高学生素质。但到目前为止,部分教师仍简单的把新课改认为是教材的改换,这显然是一种错误的认知。对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学,更要求教师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实现转变[1]。
1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1 教师水平限制
教师水平有限,会影响生物教学活动的实施。教师水平限制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教学理念存在问题。新课改的理念是要求教师围绕学生来进行教学活动,同时又不影响教师的主导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时会缺少主观能动性,而且部分教师仍坚持传统的教学理念。这些情况都会影响教学质量[2]。另一方面教师自身素质不高。由于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对于高中生物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中生物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不全面,就导致没有办法实现生物科学的有效教学。
1.2 课堂教学效率低
课堂教学效率低,主要是由教学方式单一,课程资源匮乏及过分追求形式化的课堂氛围而导致的。教学方式单一是指在当前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仍采用填鸭式教学来进行课堂教学,这种方式没有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课程资源匮乏是指教师没有根据新课改的理念来选用习题和试题,并且采用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只是一味的罗列高中生物的知识点。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能对教学效果起到帮助作用,但一些课堂气氛只在表面发挥了娱乐作用,并没有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2 针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问题的有效措施
2.1 提高教师的自身水平
为了更好地实施高中生物教学措施,避免教师跟不上新课改的步伐,提高生物教师的自身素质首当其冲。具体可通过几方面来提高:第一、教师自进行阶段性“充电”;第二、教师通过学校或教育部门的相关培训来丰富知识含量。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教师要根据新课改中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进行教育理念的转变。
2.2 提高课堂效率
提高课堂效率首先要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而有效性的提高需从四方面来把握。
1.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高中阶段的生物知识非常抽象,学生不愿主动学习,教师可利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
2.要进行探究式教学。此方式完全贴合新课标的要求,更多地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这就要求教师作为指导人,为学生选取合适的课题,在传授基本知识和技能后,鼓励学生科学地进行实践。
3.在教学活动中,要适当加入多媒体素材[3]。高中阶段的知识大多难以理解,教师口述不够直观形象,这就需要适当借助多媒体。多媒体教学可使学生直观感受抽象知识的应用方法,不但能提高课堂效率,还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4.提高教学效率离不开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选择中,教师在立足教材本身的前提下,要努力从生活中发掘有价值的资源进行利用。这种方式既能丰富教学内容,又能联系实际。
2.3 搞好实验教学工作
作为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各类科学实验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实际教学中,要把创新理念融入到实验教学中去,再与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技巧和动手能力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新课改的目标。
2.4 学生现代意识的培养
现今,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现代意识培养,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进行现代意识培养不仅是新课标的要求,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学习课程知识时,应偏重于现代意识培养,以此提升自身生物科学知识素养。同时要求教师本身也应将培养生物科学素养作为自己的教学目的,通过培养学生现代意识,促使学生成为符合现代生物学发展所需要的生物科技人才。
3 结束语
生物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的自然学科,在教学活动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在新课改的号召下,通过对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改变,让学生将生物学好,对学生的生物科学素质提高,以及生物知识系统化的形成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途径的改革势在必行!
[1]郑远践.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35):298-298.
[2]阮善强.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4,6(2):39,50.?
[3]蒋文铭.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J].关爱明天,2015,(6):240-241.
G423
A
1674-2060(2016)02-03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