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舆情特点与监测

2016-04-11秦倩倩

数字传媒研究 2016年9期
关键词:政府部门舆情监测

秦倩倩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厦门监测台 福建省 厦门市 361009

网络舆情特点与监测

秦倩倩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厦门监测台 福建省 厦门市 361009

信息化时代,各种传播渠道日臻成熟。随着中国网民数量的日益增多,某一公众事件很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传播,引起全国范围内的热烈讨论,形成网络舆情。网络舆情从本质上来讲是公众对同一件事的看法,而这个看法是通过互联网传播形成和交流的。笔者认为,网络舆情尤其是规模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网络舆情,虽不完全能够代表公众的真实看法,但大致是公众情感态度的汇总和集体表达。网络舆情对于政府部门的决策和相关安全部门的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含义,甚至能够一定程度上引发社会舆论导向,本文在网络舆情概念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网络舆情的含义、特点以及传播方式。

网络舆情 特点 分析

1 网络舆情

分析网络舆情的前提是分析网络舆情的传播渠道和载体。网络舆情的载体主要包括:政治新闻网站、贴吧和论坛等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公众传播渠道。网络舆情通过这些新型的传播方式迅速传播,并引发公众大讨论,激起受众对公众事件的特定情感倾向,甚至会对社会管理者的决策和态度产生重大影响。网络舆情在传播和交流的过程中,必然受到某些势力的包装和验证,必然会经过各种贴吧、论坛和博客等网络传播渠道,这些传播渠道的言论倾向无法具体控制,使得网络舆情中掺杂个人的主观情感,从而发酵为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热点问题产生倾向性的言论。

2 网络舆情主要特点

通常来讲网络舆情是从社会舆情中脱胎换骨而来,具有社会舆情的本质特点。然而,由于加入了互联网这个特殊的传播渠道,网络舆情又不同于一般的社会舆情。笔者把网络舆情的特点归结为以下三类:一是突发性,二是广泛性,三是难辨性。

网络舆情的突发性。网络舆情从本质上来说具有社会舆情的一般特征,由于运用互联网这个特殊的传播渠道,因而,网络舆情的形成非常迅速,传播速度很快,对社会影响巨大。纵观近几年国内、国外几个大型的网络舆情代表性事件发现,网络舆情在一天甚至数小时内就可以形成,速度之快令人意想不到。

网络舆情的广泛性。任何社会舆情的影响面都不可能有网络舆情的覆盖面广大。传统的社会中,社会舆情仅通过有限的渠道在某些特定的范围群体内传播。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广泛性使得网络舆情实现了大范围传播,甚至是全民传播。在互联网及时传播的条件下,网络舆情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传到每一个受众。任何的行为和领域都有可能成为网络舆情的发源地和事件的主体讨论对象。

网络舆情的难辨性。网络舆情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但是真假难辨。尤其是含有敏感信息的网络舆情,很容易被某些相关势力所误导。由于信息传播的不对称性,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在信息源头把握整件事件的发酵过程。因此,网络舆情在其向下传播的过程中,必然会掺杂某些个人言论,这些个人言论一旦发酵,必然会引起群发性的大讨论。由于我国网络信息监管制度中还存在漏洞,部分网民趁机钻法律的空子,随意发布虚假消息。一旦这些消息中含有很多不良因素和非法内容,就会造成公共舆论的大恐慌。如果这种幕后势力范围转化有组织的主体,那么操控网络舆情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当前,我国存在相关主体有预谋的控制大众言论趋向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国家信息安全和社会稳定,亟需整顿和治理。

3 网络舆情监测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网络舆情变得越来越难以控制。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政府相关部门必须对网络舆情采取监测措施。

网络舆情的突发性要求政府部门要有很高的运作效率,对网络舆情进行实时监控。只有把握网络舆情发展的动态,才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做出相关反应。笔者认为应注意三个方面:第一,政府部门要重点监控网络舆情敏感领域,尽可能减少能够发酵为网络舆情的信息源。第二,网络舆情一旦形成,政府部门要及时作出合理合法的回应。政府部门在突发事件出现后,必须在第一时间还原事情真相,理清事情脉络,并以官方的书面文书向公众解释。第三,在网络舆情发酵后期,政府部门也要时刻监视网络舆情动向,警惕网络舆情的卷土重来。

任何行业都有可能成为网络舆情信息的发源地,涉及范围极广,信息数量巨大。因此,相关政府部门要时刻了解民意、民情并定期监测网络舆情。只有监管到位才能防患于未然,能够在网络舆情产生的第一时间内做出有效回应。

网民在接收和发布网络舆情时很容易带上主观因素,很容易影响他人,最后发酵成一场全国范围的网络舆情大讨论。为了避免某些团体在幕后操控网络舆情主导舆论倾向,威胁社会稳定,政府部门必须要建立新的网络舆情监测机制,宣传相关政策,拓宽政府和民众交流沟通的渠道,同时拓宽受众信息来源,尤其是正确信息来源,使广大受众能从相关政府部门接收到最新、最权威的官方消息。随着电子政务的普及,各地方政府和重要政府部门纷纷开通政务微博,开辟了与公众直接沟通交流的渠道,能够第一时间澄清相关事件真相。

4 综 述

近年来,党和各级政府及领导干部越来越重视网络舆情,将其作为了解民情、听取民意、集中民智的重要途径,这是应该肯定的,也是网络用户迅猛增长、网络舆情影响增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由于各级领导的重视,客观上助长了一些人通过网络舆情事件向党和政府施压的心理。我们在高度重视网络舆情的同时,必须具体分析、区别对待,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要旗帜鲜明。对网上正面舆论,应积极肯定、大力倡导;对诚恳建言献策的,应认真倾听、支持鼓励;对有理有据的批评意见,要认真听取、虚心接受、适当回应;对于歪曲事实、传播谣言、恶意攻击的,要及时澄清、有力回击;对网上涉嫌违法、侵权、侮辱、谩骂、造谣和诽谤等不文明的言论,应当封堵、删除,坚决反对网络舆论向偏激、极端、畸形的方向发展。要在最短时间内作出有效回应,澄清事实真相,避免网络舆情迅速发酵,成为不利于公共治安和社会发展的舆论场。在互联网机制的推动下,网络舆情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引起全国范围的热烈讨论,对于相关社会管理者的角色和态度会起到极为重要的影响。有效利用舆情分析系统可弥补人工监测舆情的不足。

[1]王秀丽.新疆网络舆情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喀什大学学报.2016(01)

[3]尚月丰.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舆情的阶段性发展[J].新闻传播.2016(11)

[4]周萍.公共理性: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价值选择[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02)

[5]靳澜涛.微信平台网络舆情治理的挑战与应对[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6(03)

[6]杨程.突发网络舆情的社会心理诱因及其治理[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

[7]孙文.从人民性角度浅谈公务人员网络舆情处置[J].新闻研究导刊.2016(12)

[8]刘明龙.自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6(12)

[9]李永忠,胡洪宇.网络舆情的知识网络结构、趋势与演化分析[J].现代情报.2016(06)

[10]杜杨芳.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形成机理及防范策略[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6(12)

责任编辑:王学敏

G201

A

2096-0751(2016)09-0017-03

秦倩倩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厦门监测台 工程师

猜你喜欢

政府部门舆情监测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第二批清理规范省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决定
浅谈在政府部门推行绩效文化的作用和途径
舆情
舆情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
舆情
政府部门间G2G信息资源共享的演化博弈分析
不穿戴也能监测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