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做好“走基层”报道

2016-04-11云淑莹

数字传媒研究 2016年9期
关键词:马子老杨长镜头

云淑莹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010050

如何做好“走基层”报道

云淑莹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010050

“走基层”是近几年出现的新的报道方式,由于其具有真实性、贴近性,受到观众的欢迎,同时也是电视新闻中,经常采用的报道形式,本文结合工作实践,简要分析一下做好“走基层”报道的几个要点。

走基层 真实性 新闻报道

2012年,中央决定在全国新闻媒体中广泛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实践活动,由此诞生了一系列“走基层”的报道。“走基层”报道是对新时期新闻报道传播理念、传播形式、传播语态的丰富和创新,这种扎根生活、扎根实际、扎根群众的新闻话语方式,不仅赢得了广大电视观众的好评,在电视新闻实践中,“走基层”的报道方式也被越来越多地运用,那么,如何做好“走基层”报道?

一、选题要真实、有张力

“走基层”的核心是讲故事。我们说,一个好的选题是讲好故事的重要条件。做好“走基层”报道,首先要找到一个好故事。“走基层”报道的对象是普通人,普通人的真实的生活状态,普通人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在选择报道题材时,一个首要的条件就是真实,人和事一定是真实存在的,不是为了宣传需要虚构的。其次,我们的故事一定是有张力的。一个普通而平实,很难展开、深入的题材,也很难做出好的“走基层”报道。

央视《新闻联播》在2015年大年初四头条播出的“新春走基层”报道《只为多看你一眼》,让很多观众感动落泪,甚至是看一次,感动一次。这条报道首先拥有成功的选题,报道讲述了三个家庭过年艰难团聚的故事;《一条红丝巾,相聚6秒钟》讲述了为了和驻守铁路隧道的丈夫团聚,妻子在途经哨所的列车上,把一条红围巾放到窗外,看见红围巾就是团圆;《老父母跑了80公里,站台上6分30秒的团聚》讲述了为了能在春节时看上一眼当列车长的女儿,老父母跑了80公里路在站台上跟女儿相聚,尽管只有短短6分30秒,还有很多话想说,但他们也已经满足;《8天风雪路,跨越千里来看你》讲述了军嫂一路奔波,遭遇雪阻,汽车抛锚,花了八天七夜,才赶到驻守边关的新婚丈夫身边,体验了爱人工作环境的艰苦,也更理解了军人舍小家为大家的情怀。

这几个看上去像是文学作品中存在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因为它的曲折和情感张力,而动人心弦。这组“走基层”报道也因为选择了武警战士、军人、列车员这样的肩负特殊岗位责任的主人公,在立意上有了深度、高度。他们如此艰难的团聚,正是为了千万个家庭温暖的团聚。正如记者在节目结束语中提到的“普通人的家国情怀,更加温暖人心。”生活是丰富、鲜活的,也是深刻、曲折的,所以,在走基层报道中,一定要认真走进最真实、最基层的生活,选择有张力、有深度的报道题材。

二、现场记录跟拍

拿到一个好的选题,怎么拍才是“走基层”报道?这是实践中一些电视记者的困惑。“走基层”报道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就是现场记录跟拍,而不是普通新闻采访常用的组织画面、摆拍、还原场景。央视播出的“走基层”报道《马子硕求医记》,记录的是河北患儿进京求医的真实故事。记者在北京儿童医院蹲点,寻找选题,遇到了来自河北的马子硕一家人,凭着职业敏感,很快把这家人确定为报道对象。记者在开始拍摄时,马子硕患的什么病?如何医治?需要多少费用?一家人如何应对?这些核心的问题,这个事件的走向是未知的。记者沉下心来,跟着一家人连夜排队挂号,没想到结果是孩子得了白血病。孩子的父亲当场嚎啕大哭,母亲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因为没钱,深爱孩子的母亲只能抱起孩子回家。几个月后,因为有河北当地合作医疗和好心人的捐助,孩子再次返回北京治疗。在这个过程中,记者始终耐心跟踪、忠实记录,最终在屏幕上,真实地展现马子硕求医的艰难过程。因为这样的艰难是真实存在的,是很多人切身经历过的,所以这篇“走基层”报道让很多人留下了眼泪,大医院挂号难、费用高、看不起病这些热点话题,也一度引起热烈讨论。报道中,记者没有刻意去渲染、虚构,而是真实地记录、完整地跟拍,大量现场同期声的应用,以及真实的矛盾冲突,让这篇报道成功地走进了观众心里,深深地印在了观众的心坎上。

三、通过细节表现主题

细节展示对于任何一篇报道都是重要的,对于“走基层”报道,通过细节来增强新闻的感染力更加重要。《只为多看你一眼》系列报道中,隧道卫士岗哨上坚毅的眼神,列车窗外飘扬的红围巾等等,这些让我们印象深刻的细节,对于主题的表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正是一个个真实、平凡的细节,串起了整篇报道的情感线索,真实可信,感人至深。这些看似平凡的细节,是记者拍摄过程中,拍摄对象最真实的反应、最平凡的举动,而这些真实细节的表现力,胜过华丽的千言万语,片子当中,我们也看到确实有一些地方,没有解说词,而是一个个细节的组接,此时无声胜有声。

四、使用长镜头

电视新闻通常是两秒、三秒一个镜头的组接,而在“走基层”报道中,我们常常因为跟拍、记录的需要,使用一些长镜头,可能这些画面因为现场跟拍,构图不够漂亮、画面不够稳定,但是恰恰是这些不够完美的长镜头的使用,增强了“走基层”报道的真实感、现场感、冲击力。央视《新闻联播》播出的《走基层·蹲点日记:杨立学讨薪记》,整个节奏不缓不急,镜头常常对准惆怅的老杨,对准老杨奔波的脚步。老杨在颠簸的车上接到侄子打来的母亲病重的电话,和侄子商量借钱救治病重的母亲,因为自己拿不出钱,无奈的老杨说到后来哽咽了,默默地抹起了眼泪。片子完整地使用了这个镜头,长度超过一分钟。老杨挣了钱却拿不到,老母亲病情危急急需用钱,这个突破常规的1分多钟的长镜头,真实地展示了老杨的无助、无奈、辛酸,直扣观众心扉。在“走基层”报道中,这些因为表达、记录需要而使用的长镜头,有着特别的力量。

五、接地气的语言表达

普通的电视新闻消息中,记者通常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冷静观察,理性叙述。“走基层”报道,记者要走进采访对象的生活,以兄弟、朋友的视角来记述,或者直接采用第一人称的日记体,片子也采用记者配音的形式,语言表达也必然是要感性、朴实、接地气的。我们说“走基层”报道就是要使用最基层、最群众、最真诚、最朴实的语言来记录、表达。

《走基层·蹲点日记:杨立学讨薪记》每一集的开头,记者都有一段日记体的感言,“初识老杨,感觉他心中最牵挂的还是他的老母亲,能让他白饭度日,能让他男儿落泪。他说,过去的一年,他有点倒霉,碰上了老母亲病重,碰上了丢钱,还碰上了干完活拿不到工钱。但是他也碰上了不少好心人,患难之中的侠情高义,似这冬日暖阳,照着艰难但并不孤独的老杨。一个讨薪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老杨是个好人,给灾区捐过款,给乞丐放过钱,良心过不去的事,也过不了他这关,老杨是个老实人,包工头为了讨价还价,设计过不少戏份,老杨看不出来,人家在演别人,老杨却在做自己,讨薪路上的许多阻力无法预测,每一方都有自己的算盘,只要他们绷得紧一点,老杨的底线就会变得很脆弱。”这些来自记者采访当中的真实感受的表述,用词朴素,情感真挚,却有着打动人心的力量。

“改文风”其实就是向群众学习,用百姓的语言来写稿子,“走基层”报道中,也可以多采用鲜活、有特色的同期,来增强片子的表现力。《内蒙古新闻联播》播出的“走基层”报道《五公里的搬迁路》中,政府给牧民建好了水电路基础设施完善的新房子,牧民却因为不愿意改变旧的生产生活方式,宁愿守在缺水、偏僻的旧草场上。嘎查干部多次上门动员搬迁,老牧民就是不愿意。片子记录了新旧生产方式、传统与现代思想、文化观念的冲突。片子当中采用了特别接地气,有特色的现场同期声:

嘎查第一书记:“忙吗?叔叔身体好吗?”

苏和巴特:“你们又让我搬家来了?都快让你们走出道来了。”

苏和巴特妻子:“你们想让谁搬就搬吧,反正我们不去。你们总来,狗见了都烦了。如果你们要拆我房子,我就在里面躺着。”

苏和巴特妻子:“我们说不去就是不去,我们草场也不在那儿,去那儿以后过不了。”

这些充满浓郁蒙古族特色的语言,是牧民群众日常使用的,也是人物内心的真实表达。把这些语言运用到片子中,让这篇“走基层”报道的现场感、表现力大大增强。

总而言之,“走基层”就是走到真实的生活中,记录真实的生活、真实的人物、真实的遭遇、真实的命运、真实的故事,只要我们尊重生活,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去寻找、去感受、去经历、去记录,我们做出来的“走基层”报道也一定是有温度,有力量,能够打动人心的好作品。

责任编辑:孟宪超

G222

A

2096-0751(2016)09-0010-03

云淑莹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 主任编辑

猜你喜欢

马子老杨长镜头
爬起来就赢了
爬起来就赢了
老同学
老杨的那片红果园
爸爸大战蚊子
Review on The Perceptions to Confucian Think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nternational Relations
开化长镜头
安哲罗普洛斯电影长镜头模式分析
毛卫宁与他的长镜头
识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