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对86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分析
2016-04-11范小平
范小平
(内蒙古精神卫生中心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
动态心电图对86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分析
范小平
(内蒙古精神卫生中心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冠心病治疗的86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且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86例有症状心肌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取动态心电图24h进行连续监测,比较诊断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ST段发作高峰为早上6点~12点,以及最低时段为晚上12点~早上6点,两个时段的发生率具有明显差异,且P<0.05;两组患者心肌缺血发生次数为990次,其中观察组775次,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检出次数,且P<0.05;两组患者发生心肌缺血135例,其中观察组检出121例,检出率为89.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检出率,且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在无症状心肌缺血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灵敏性,可有效提高心肌缺血检出率,为冠心病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值得推广。
动态心电图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诊断价值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是一种无痛性质的心肌缺血,由于该病发作时较为隐匿,不利于临床的准确诊断,进而错过最佳救治时间,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1]。因此,及时了解患者心肌缺血情况对防治冠心病以及改善患者的预后尤为重要。为此,我院采取了一种高效、安全的检查方式,如动态心电图,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冠心病治疗的86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且设为观察组,并取86例有症状心肌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全部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同时排除:左右心室肥大的患者;心肌症状属于肥厚型的患者;伴有心房颤动或扑动的患者;曾发生低钾血症的患者等。其中观察组53例男性、33例女性;年龄46~85岁,平均年龄65.3510.25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4.320.25年。对照组50例男性、36例女性;年龄47~86岁,平均年龄65.3810.30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4.410.30年。两组患者的等一般资料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24h动态心电图进行连续监测,使用型号GP-700动态心电仪,其次详细记录相关监测内容,其中包括记录患者日常作息时间、日常活动、临床症状发生的起始时间等方面。同时,根据缺血性ST段的变化来确定患者有无症状。另外,对两组患者的发作次数等方面分别进行统计。
1.3 诊断标准
对心电图J点后80ms的ST段进行测量,ST段出现水平或下斜型大于或等于0.10mV,持续时间大于1min;前后发作间隔时间大于或等于1min。同时,分析患者生活日志,如果在心肌缺血当中无任何疼痛症状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反之则为有症状心肌缺血。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的统计分析使用SPSSS15.0软件,用表示计量资料,并用t检验,用x2检验计数资料,用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时间段规律
经统计得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共发生187阵次,其中在早上6点~12点时间段内为98阵次,占52.41%;中午12点~晚上6点时间段内为41阵次,占21.93%;晚上6点~12点时间段内为30阵次,占16. 04%;晚上12点~早上6点时间段内为18阵次,占9.63%。由此可知,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发作高峰为早上的6点~12点,最低时段为晚上12点~早上6点,两个时段的发生率具有明显差异,且P<0.05。
2.2 比较两组患者心肌缺血检测结果
两组患者心肌缺血发生次数为990次,其中观察组775次,占总次数的78.28%;对照组215次,占总次数的21.71%;两组患者共发生心肌缺血135例,其中观察组检出121例,检出率为89.63%,对照组检出14例,检出率为10.37%。根据结果得知,观察组心肌缺血检出次数及检出例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x2=6.32、5.02。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冠心病的发病率逐渐呈现上升趋势,对人们的正常生活产生了较多不利的影响。其发病时心绞痛是主要临床症状,但由于部分患者存在无明显胸痛,因而在实际诊断过程中极易出现误诊或漏诊现象发生,导致患者的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从而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具有心电活动、心肌代谢等各项诊断指征,但缺乏与心肌缺血相关的临床症状,如心绞痛、气短等。当前,临床上多以常规心电图检查方式为主,但因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病较为隐匿,导致检出率较低,极不利于患者的预后改善[2]。因此,给予该类患者正确的诊断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本次研究中,动态心电图的应用可对患者的日常状态进行长时间的检测,进而提高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检出率,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有效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选入研究的86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得出,该病发作高峰期为早上6点~12点时间段内,发生阵次约为98阵次,占52.14%,另外该病发作最低时段为晚上12点~早上6点,发生阵次仅为18阵次,占9.63%,同时该类症状发作高峰时间段内的监测结果与国内某些研究结果形成一致。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冠心病的治疗效果,临床医师应当注意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发作高峰期间的心率控制,并指导患者正确用药。总而言之,动态心电图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可用于心肌缺血疾病诊断当中,值得临床推广。
[1]王晓娜,王永生,张芳芳.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J].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2013(03):699-671.
[2]单和英,骆海明.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诊断价值[J].浙江创伤外科,2014(01):152-153.
R542.2
A
1674-2060(2016)02-0103-01
范小平(1979—),男,内蒙古乌兰察布人,中级,研究方向:心电图技术与诊断(心电图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