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丽乡村的村民幸福梦
——西王村社区自城镇化中的福利考察

2016-04-11徐舒映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乡村福利社区

徐舒映

(齐鲁工业大学 文法学院,济南 250353)



美丽乡村的村民幸福梦
——西王村社区自城镇化中的福利考察

徐舒映

(齐鲁工业大学 文法学院,济南 250353)

摘要:农村的“中国梦”作为整个“中国梦”的组成部分,是事关“中国梦”能否实现的重要方面。如何实现村民幸福的中国梦,也是新型城镇化需要破解的难题之一。西王村社区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超过周边村落或乡镇的发展水平,发生了自然城镇化,成为了地方事实上的经济和社会文化中心。尤其是西王村社区福利事业的发展,使西王村成为一个有别于附近村庄、功能齐全的名副其实的城镇化社区,为实现村民幸福的中国梦和国家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模板。同时,西王社区发展和福利制度中的不足之处,也值得基层决策者引以为鉴。

关键词:乡村;自城镇化;西王村;社区;福利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梦和城镇化成为各界热议的话题。农村的“中国梦”,是事关整个“中国梦”能否实现的重要方面;如何实现村民幸福的中国梦,也是新型城镇化需要破解的难题之一。西王村——山东省邹平县韩店镇的一个小村,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由一个贫穷村变成了全国文明村和中国经济十强村。西王集团是该村的标志和支撑,总资产达300多亿元。西王集团的发展目标并不仅仅在于集团公司自身,村落社区发展也是其重要目标之一。目前,西王村的经济组织,采用了现代集团公司的运行模式;西王村社区已经具有了初步的“准政府”的村政结构和职能;西王村社区内部已经形成以职业和身份多元化为基本特征的社会分层结构,村籍作为新的社区身份的特征日益加强;西王村的村政设施和公益事业发展迅速,村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正在形成;西王村社区已经超过周边村落或乡镇的发展水平,发生了自然城镇化,成为了地方事实上的经济和社会文化中心。尤其是西王村社区福利事业的发展,使西王村成为一个有别于附近村庄、功能齐全的城镇化社区,为实现村民幸福的中国梦和国家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模板。同时,西王社区发展和福利制度中的不足之处,也值得基层决策者引以为鉴。

一、西王村社区福利的内涵

按照福利的定义,福利主要是针对企业员工而言的。员工福利的涵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对企业员工而言,广义的福利包括三个层次:首先,作为国家的合法公民,有权享受政府提供的文化、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福利和公共服务;其次,作为企业的成员,可以享受由企业兴办的各种集体福利;最后,还可以享受到工资之外的、企业为员工个人及其家庭所提供的实物和服务等福利形式。狭义的员工福利又称劳动福利,它是企业为满足劳动者的生活需要,在工资收入之外,向员工本人及其家属提供的货币、实物及一些服务形式。

据笔者的实地调研,西王村社区福利的项目和内容,已然包括了广义和狭义福利概念所涵盖的所有方面。对于一个由农业发展而来、实现了工业化的村庄而言,考察村庄福利必须观照到其全部的内容及其对于村民幸福的全部意义。

(一)村民就业的企业安排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近30年的发展,西王村已经完全变成了一个非农社会经济区。村民的职业构成与传统村庄相比,已经发生了急剧变化,它是村庄非农社会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村庄制度安排的结果。西王村的大部分村民,已经由主要从事农业生产转为主要从事制造业与第三产业,已经没有人从事农业生产了。在西王村,村民从事的非农职业,除集团公司或个体企业所属各厂的生产工人外,还包括董事长、总经理、总裁、厂长、经理、部门主管等企业管理人员,包括医生、会计等专业技术人员,以及诸如报关员、银行职员、环卫绿化工人等通常在大企业或城镇才能见到的职业。

在这种复杂多样的职业结构下,到集团公司或私人企业工作,便成为部分村民在村内最主要的活动;另一部分人则成为依附集团公司而存在的个体工商经营者。集团公司就业岗位的获得,主要来自于企业安排。企业安排的就业,是随着村办企业的开办逐渐成为村里人的就业途径的。企业开办时,最先到企业上班的是西王油棉厂的创办者,当时只有二三十人,他们中的部分人员被誉为“创业元勋”。[1]随着西王集团的不断壮大,西王村的劳动力都愿意到企业工作,企业安排工作于是成为村民职业获得的主要途径。此外,一小部分村民则通过承包村里商业街上的沿街房和门店,开办百货商店门市部、旅馆饭店、美发美容专营店等自谋职业。无论是企业安排的就业还是自谋职业,都体现了作为村组织外部形象的集团公司的行为与影响。从改革初期村庄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开始闯市场,到村庄为村民提供保证和优惠待遇,村民的就业过程中无不体现了社区选择、社区决策的影响。可见,在村办企业的发展带动下,村民的职业经历与就业渠道多种多样。

(二)规划建设西王新村,完善村内基础设施

西王村工业化的迅猛发展,最直接的表现在村庄生活环境的改善、村容村貌的改变和村内基础设施建设上。改革开放之初,西王村与其他的村子一样,由于贫穷,基本上是土坯土墙茅草房,用破屋烂墙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整个村子东西窄南北长,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路,只有一条贯通村子南北的土路,一旦下雨就泥泞不堪,难以通行。就连外村的人现在谈起当年西王村的路况都唏嘘不已。

从1990年开始,西王村决定进行新村建设,为此制定了新村建设的总体规划。村里人齐心协力,用了将近5年的时间就让旧村变了模样。到1995年底,西王村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新村社区基本建成。新村的主体建筑为村民生活区,是一个“田”字型的大院。院内既有别墅,也有平房、楼房,由南到北依次排列,满足了村民居住多样化的需求。2000年后,依托经济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西王村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以西王集团为核心的工业园,逐渐形成了“五纵五横一大道,四区四化一广场”的大格局。[2]为了更加方便人们的生活,西王集团投资1300万元,在村里建起了20000多平方米的商贸城。[3]另外,西王村还是邹平县第一个实行集体供暖的村。

2006年起,西王集团精心规划并开始建设第二科技工业园——西王二园(含西王新村)。西王二园位于邹平县城北3.5公里处,距北面的西王老村区4公里。第二工业园南部为公建区,北部为生活区。园区南部代表性工程为西王集团行政中心,高管人员公寓楼分布在行政中心大楼的东西两侧。沿韩店中心路两侧是商品房,为商业街区。园区北部的生活区,包括多种建筑。一是西王新村的主体建筑群,二是高标准的老年公寓,三是职工公寓楼。经过两年的施工建设,2008年秋冬,西王第二工业园一期工程暨西王新村正式启用。一个集办公、生活、居住、物业管理四位一体的整体小区,同时也是一个更为城市化、现代化的西王新村正在形成。现在的西王新村,完全改变了中国几千年来传统的村落聚居模式,成为一个具有城镇特征的庞大社区。

(三)为村民提供生活福利

企业不仅是村政事业的财力后盾,也是村民生存保障、利益保障和事业保障的单位。在村庄经济高速发展、社区结构膨胀的条件下,福利往往是村政功能的重要目标。现在,西王村民的生活已基本上实现了福利化,所有生活资料由企业统一供应。

西王村的生活福利,始于2001年。是年9月,村里实行土地大面积承包经营,对到企业上班不再种地的村民实行补助,每人每月供应30斤面粉。此后,村民的福利内容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符合村民的意愿。2007年,村民福利发展到每人每月100元标准,并成为制度性的福利。另外还有节庆性的福利。2009年,西王社区管委会成立后,集团公司对村民福利发放内容和办法不断改进,以更加贴近村民意愿。

(四)对村内老年人实行集体赡养

西王村在走向富裕的过程中,首先想到的就是对老年人的照顾和赡养。从1989年开始,西王村为村里55位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生活补助费。1990年,村里明确规定给60岁以上老人每月30元生活补助,1993年增加到60元,以保障了老人们必要的生活条件。

为了做到老有所养,西王村决定对全村老年人进行集中供养,为此投资兴建了老年公寓。2004年9月,西王集团投资500万元开始兴建的西王历史上第一座现代化、高标准的老年公寓正式启用。这座老年公寓占地7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800平方米,分上下二层,有双人间、单人间两种规格,共计48套。每个房间都有独立的卫生间和小厨房,统一配备了电器、家具和生活用品。2008年11月,西王集团在第二工业园区投资1000多万元兴建的新老年公寓正式启用。新老年公寓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仍分上下两层,共有房间60套,其中单人间32套,双人间28套,可同时容纳88位老人居住。截止到2014年底,入住人数已增至71人。

为了搞好老人的生活,西王集团为老年公寓拨出专款。公司按每位老人每天6元、每月180元(2008年2月始,每天增至8元、每月240元)的标准,划拨给老年公寓食堂,作为老人的生活开支。老年公寓餐厅配有专门的服务人员,合理安排每天的伙食。老人们的一日三餐按时开饭,生活很有规律。

除了住和食,老人们每个月还有数量不等的现金“收入”。入住公寓的老人,在每月按人头划拨到食堂的生活费之外,集团公司还分给每人每月130元现金的零花钱。逢年过节,集团公司还要额外给老人过节费。

在西王村,老有所医的问题也得到了很好地解决。除了村民都享有的公费医疗,老人们还另有每年120元的医疗补助。西王村卫生室,就设在老年公寓内。对于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如果生病,医务人员就可以及时上门服务;卫生室还配有心电图机、氧气瓶、病床等服务设施。医护人员每隔三个月,就要定期为老人做一次常规健康查体。卫生室建有老人健康档案,对老年病人进行跟踪治疗和服务。村卫生室的坐诊医生还根据季节变化的特点,向老人们介绍医学健康保健知识和季节变换的注意事项。

在西王村,经济与文化的融合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大特色,这一点在老年工作中表现得极为突出。老年人的文化生活,是极为丰富而充实的。西王老年公寓,设有专门的室内活动室,配备了适合老人运动和活动的各种健身器材和娱乐设施。室外活动项目主要是做早操和打门球,成立了专门的老年门球队,经常参与并组织县内外的老年门球比赛。组织各种文艺表演、参加节庆文化活动,成为展示西王老人风采、活跃老人文化生活的经常性工作。老年协会组织了扇子舞队、秧歌队、腰鼓队、太极拳队等,每逢喜庆节日,老人们敲起锣鼓扭起秧歌,表演太极扇、中国功夫等。

说到过节,西王的老人们更是感到幸福无比。统算下来,一年中老人们过的节日多达14个,既有春节等本土的传统节日,也有父亲节、母亲节等外国引进的洋节。尤其是“九九”老人节,过得最为隆重。从1988年西王村为老人们过第一个“九九”节开始,至今已坚持了28年。除了老人节,每个月的农历初九,公寓都要为是当月生日的所有老人集体过生日。初九这天,公寓组织村里所有该月生日的老人到西王宾馆就餐,为老人们集体祝福。

(五)对教育事业投入巨大

西王集团在发展过程中,特别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在教育方面舍得投入。1988年,当时的西王油棉厂投资6万元建起了18间高标准六配套的校舍,使全村小学生有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还规定:凡是本村的小学生和中学生,其书费、学杂费全部由厂里支付,实现了免费上学;凡是本村学生升入高中、中专和大专学校的,每人一次补助200元,补助费由厂里负责。在西王村任课的公办、民办教师,厂里负担给予每人每年补助费360元,享受企业职工福利,并对小学生在乡统考中名列前三名的任课教师发放奖金。1995年,村集体又投资30万元,对小学进行重新建设,建成了全省的高标准小学。2003年西王小学撤消并入韩店镇中心小学后,西王村对教育的重视就转为对镇上教育事业的扶助。2005年5月,西王集团设立了300万元的教育基金,奖励、救助韩店镇的优秀生和贫困生。

从2001年9月起,西王村明确规定了村内小学到初中、高中和中专、专科、本科等不同层次学生的补助和奖励标准。从那时到现在,村委都定期足额发放。

西王村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举措之一,是派遣出国留学生,即由集团公司出资保送村民的子女到发达国家留学深造,学习科学技术、企业管理、会计、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从而为村民能够充分利用全世界最好的教育资源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和保障。

二、西王村社区发展福利事业的有益经验

西王村作为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社区福利事业的典型,为实现村民幸福和新型城镇化提供了成功的个案,从中我们可以获得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村落社区福利事业以经济发展为依托

在许多福利事业发展较好的乡村,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农村城镇化社区和村庄福利,是随着村庄经济实力的发展壮大而逐渐兴办起来的。也就是说,农村社区建设和村庄福利事业是以经济发展为后盾、为依托的,即人们常说的工业兴村。

研究表明,企业办村成为许多通过兴办村办企业发展村庄经济的超级村庄的重要职能。所谓“企业办村,一方面指管理方式上的一些新的变化,另一方面也指企业经济实力强大后,成为村政事业的财力后盾,村政事务的所有费用均由企业支出的现象。”[4]折晓叶等曾通过考察万丰村一类的超级村庄,对企业办村进行了具体说明[5]。与折晓叶等讨论的超级村庄一样,西王村企业对村落社区履行着相当的责任和义务。村民尽管已经不是企业的所有者,但作为对已失去土地的村民“终极保障”的一种替代方式,企业的目标首先就是为全体村民承担义务和责任,并包括有村庄发展的多种目标在内。在西王村,西王集团就是在村办企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西王集团公司成了村庄最基本的组织模式,甚至是村庄最为炫耀的外部形象。西王集团作为村办企业的成功范例,不仅做到了企业本身的成功,也实实在在履行了村办企业对于整个村庄建设的责任。西王集团公司支付了村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所需要的一切费用,如为村民提供各种优惠待遇和福利,在村落社区内举办各种公共服务设施,为所有的社区居民提供消费性社会服务,等等。

(二)西王村社区的城镇化是自然发展的产物

城镇化不是人为的强制过程,而是一个自然的发展过程。在西方,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土地集中是一件自然的事情,越来越多的农民会从农地上被“吸”出来。城镇化也应当是无需政府拉动的,它理应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自然而然的产物,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城镇化就是如此。这样的城镇化,由于是伴随着各地经济发展而发生的,因而必然带有不同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使得不同地域不同经济发展条件下的城镇化各具特色。

就西王村的情况来说,西王社区管理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西王村已经由一个农业型的村庄,发展成为一个形神兼备的新型城镇社区,在社区管理上,也相应采用了城镇街道的管理模式。这种现象,是西王村经济发展带来村庄边界扩展的必然结果。土地边界的拓展,是村办企业发展带来的首要的变化之一。与全国所有的村庄一样,改革开放之初,西王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西王村最初办福利油棉厂时,为了征到企业所需的土地实行了并队。企业大规模发展起来之后,不仅本村村民出让承包的责任田作为企业发展用地,而且还租赁征用了附近村庄的土地,建设起了错落有致、功能齐全的新型工业园区,使村庄的地理边界变得丰富多元。人口边界的多元,也是企业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村办企业西王福利油棉厂兴办之后,最先只有20多位村民进厂上班。随着企业的发展,必然需要更多村民的加入;企业的巨大利润,也必然吸引更多的村民放弃从事投入大、收益小的农业生产,转而进入村办企业务工,成为从事非农生产的企业职员。不仅如此,企业内涵发展和规模扩张对劳动力和人才的巨大需求,还吸纳了附近村庄的村民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管理、技术和营销人才进入企业。这样,在西王村居住的,就不再是单纯的本村村民,而是涵盖了包括管理、技术和营销人才等企业职工在内的流动人口和各色人等。企业的发展,还带动了村内商业服务业的发展繁荣,商品城应运而生。商品城汇聚的商业经营活动的各色从业人员,也成为村落社区人口的构成部分。这样的人口结构,已经完全打破了原有的单纯的农户格局,其数量和质量都超过本村人口的数倍或几十倍而具有了多元化特质。村庄地理和人口边界的多元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城镇社区具有了很高的契合性,必然要求社区管理方式的创新。因此,西王社区的成立,是适应村庄经济的发展变化所带来的社会管理的多元需求,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实行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的一大举措,是村庄自然城镇化发展的产物和标志。

(三)制度化是村落社区福利共享的有力保障

按照前述对福利概念的理解,员工福利具有补偿性、均等性、补充性、集体性等特点。为了做到人人都能够共享发展成果,制定严格的制度就成为福利事业的一个重要保障。

西王村在发展福利事业的过程中,根据村庄经济发展实力和村庄特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对各项福利的标准、享受福利的条件和范围都作了明确的规定。村里先后出台了村规民约,计划生育管理及户籍规定,购房规定,学生升学补助规定,老年之家管理规定,老年公寓入住协议等。制度所具有的刚性原则,避免了福利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最大限度地维护了西王村民的共同利益,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指数。

三、西王村社区福利事业发展中的不足

如上所述,西王村社区福利事业的发展,对于实现村民幸福的中国梦,实现新型城镇化提供了有益经验。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其福利事业发展中的不足之处还有待改进,理应给予足够的注意和关切。

(一)村籍制度限制村落社区的城镇规模

西王村福利发放的范围,是以户籍——更确切地说是村籍,为根本依据的。村籍制度是经济先发达村庄,与其他村庄之间形成巨大差别后,用以守护自身利益和加强利益控制的一种制度,也是巩固地缘关系和强化内聚力的制度化形式。其核心是控制外来人口进入和防止村社区利益外流。西王村的福利,更主要的是对于村民不再耕种土地,全村土地集体加入集团公司股份的一种收益回报和利益均沾;福利的发放,是以村里的户籍为依据,按全村人口平均分配的。村籍制度的产生及其存在,是以村庄土地受益权资格为核心依据来确定享受福利的村民边界,也就是折晓叶所谓“分田人头”的说法。[6]西王村的村籍制度,使绝大多数非村民的企业职工享受不到本村人所享受的村庄福利。应该说,抑外强内几乎是每一个有明确利益边界的社区或组织单位在资源分配中所通行的惯例,而并非该村独有的“特色”。中国现行的土地制度,使人头一份的土地成为农民赖以安身立命的资本和最终的社会保障,也是它抑外强内的物质基础与“法理”依据。这样,对于村庄社区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利用外来劳动力的同时,又限制外来人口的移入。问题在于,因此而在本村人和外来人之间所造成的难以逾越的鸿沟,因为社区身份的隔阂,外来人无论怎样努力,都有可能永远处于“打工者”的地位而不能成为村庄的“主人”,村庄最终不会接纳他们,他们也不认同村庄。这样,村庄不可能拥有稳定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人队伍,也不可能保持稳定的城镇人口聚集规模,有可能因此而影响除本村人之外的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影响城镇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目前,西王集团高层决策者已注意到这个问题,并开始着手弥补这一缺憾,但最终结果还有待检验。

(二)福利在整个社区所体现的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程度有限

由福利概念和福利特点所决定,可以运用目前我国政府重视推进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来进一步探讨西王村的福利现象。一般地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要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能够体现公平正义原则的大致均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是人们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条件的均等。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阶段我国的基本公共服务依然存在非均等化现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可分为政府(主体)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均”与公众(客体)对基本公共服务“享受不均”两个方面。当前“享受不均”表现在各种基本公共服务的地区差距、城乡差距上。在城乡差距方面,我国城乡居民享受的各类基本公共服务是不均等的,总体上城镇居民比农村居民享受着更多更好的服务。福利分配在西王社区的本村村民与其他社区居民之间,犹如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的不均等现象一样,也是不均等的。就是说,西王村的福利发放,就本村村民来说是均等的,而对于该社区的其他居民而言,则是不均等的。均等化与非均等化的矛盾,就这样在西王社区的福利事业中交织在一起。

(三)福利供给主体暗含有某种不确定性

西王村的福利是以集团公司为经济后盾的,集团公司是村庄福利唯一的供给主体。集团公司的经营状况直接关系到村民福利的供给程度,一旦受到市场的巨大波动,必将给村民福利带来一定的影响。因而,这种单一的村庄福利供给主体,暗含着对村庄福利供给的不确定因素。

西王村社区福利制度中的上述不足或缺陷,对于村民的幸福生活水平,社区城镇化的发展水平,都会产生某种程度的限制,这是我们在借鉴西王村城镇化发展经验时,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西王村志》编撰委员会编.西王村志[M].北京:中华书局,2011:344.

[2]崔吉本,等.西王,新农村的典范——邹平县韩店镇西王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纪实(上)[G].记者眼中的西王林.香港:中国文化出版社,2006:221.

[3]胡勇,刘铁城.西王村建起了商贸城[G].记者眼中的西王村.香港:中国文化出版社,2006:164.

[4][5][6]折晓叶,陈婴婴.社区的实践:“超级村庄”发展的历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60,61~62,74.

(责任编辑:孙书平)

The Happy Dream of the Beautiful Countryside Villagers——Study on Welfare in Xiwang Village Community Self-urbanization

XU Shu-ying

(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Laws, Qil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Jinan 250353, China )

Abstract:As a part of "the Chinese Dream", " the Chinese Dream" of countryside is a very important in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hinese dream". How to achieve the Chinese Dream for the villagers' happiness is also a new problem to be solved in the new type of urbanization. Xiwang village community, after nearly 30 years of development, has exceeded the villages and township s around it in the development level. The natural urbanization occurs, so it actually became the local economic and socio-cultural center. Especially the development of welfare in Xiwang village community, makes Xiwang Village different from the nearby village. It deserves a fully-functional urbanization community, and provides a template for reference in realizing the dream of villagers happiness and the new urbanization strategy of the country. At the same time, deficienc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Xiwang village community and the welfare system, are also worth taking warnings for the grassroots policymakers.

Key words:Village; Self-urbanization; Xiwang Village; Community; Welfare

中图分类号:G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05(2016)01-0020-06

作者简介:徐舒映(1964-),女,山东邹平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收稿日期:2015-11-20

猜你喜欢

乡村福利社区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浅析当前乡村财务管理模式的
小学生好奇心与创新意识的潜在联系
话剧《乡村》
那时候福利好,别看挣几十块钱,也没觉得紧巴巴的
MSU:东兰辛“乡村”里未来的公关小姐(三)
SZEGÖ KERNEL FOR HARDY SPACE OF MATRIX FUNCTIONS∗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