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有意思有意义的课堂生态
——以新教育“构筑理想课堂”为例
2016-04-11吴勇
■吴勇
构建有意思有意义的课堂生态
——以新教育“构筑理想课堂”为例
■吴勇
主持人语
有意思,就是有情趣、有趣味;有意义,就是有价值、有作用。如果课堂中,学生和教师感到没意思、没意义,那么他们就会感到没有愉悦感、没有成就感。没有愉悦感,学生怎能愿学、乐学、好学、勤学和独立学习,又怎能乐此不疲,乐而忘返。没有成就感,也就失去了自信心,看不到自己的学习收获,更看不到自己具备的学习潜能。
因此,构建有意思有意义的课堂生态,当是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生态是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课堂生态是指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的应然状态。当下中小学的课堂生态怎样?应该说是不尽如人意。曾有人不无夸张地说:“一个人死了,一百年后活了过来,到这个世界上一看,什么都变了,只有一样没有变,这就是中小学课堂。”虽说夸张,但多少可以表明,我们中小学的课堂生态多年来并没有多大改观!
说实话,小学课堂生态优于中学课堂生态,因此,许多有识之士在中学课堂上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改革,无论是洋思、后六,还是杜郎口,这些初中学校的课堂生态有了明显的改善,这是值得欣慰与欣喜的。在风生水起的改革实践中,朱永新教授倡导的新教育可谓独树一帜。
新教育十大行动之一的“构筑理想课堂”,试图通过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通过在人类文化知识和学生生活体验之间形成有机的联系,从而实现知识、生活和生命的深刻共鸣。新教育倡导的理想课堂包含“六度”和“三重境界”两方面的内涵。所谓“六度”就是理想课堂的六个维度: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延展度、练习度。所谓“三重境界”,分别为:第一重境界,落实有效教学的框架;第二重境界,发掘知识的内在魅力;第三重境界,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
新教育理想课堂的“六度”和“三重境界”,犹如经线和纬线,前者侧重于从学生的学习过程评测课堂,后者侧重于从教师的教学过程反思课堂,从而共同编织出新教育充满活力、情趣与智慧的理想课堂。
考量“六度”“三重境界”的新教育理想课堂,本质就是构建有意思有意义的课堂生态。“六度”的达成和“三重境界”的实现,都应该而且必须建立在有意思有意义的课堂生态基础上。
笔者以为,中小学课堂生态不仅要有意义,而且要有意思,二者缺一不可,而且有意思与有意义的前后顺序是不可颠倒的,即既要有意义,更要有意思。因为,有意思是内生的,有意义是外加的;有意思是个性化的,有意义是共同性的。在传统课堂里,人们更多地强调有意义,往往将课堂学习涂上与祖国、事业、前途等紧密联系的“高大上”的厚重色彩,效果适得其反。而既有意义更有意思的课堂生态能从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情感、学习意志、学习性格等角度,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如果学生走进课堂,一开始就觉得学习是没意思的,是苦不堪言的活动,那么无论多么重要,多么有意义,都会敬而远之。
倡导构建有意思有意义的课堂生态,笔者以为至少有以下三点价值判断。
一、有意思有意义的课堂生态不会“把跳蚤变成‘爬蚤’”
《读者》曾刊登了这样一个故事:科学家把跳蚤放在桌子上,一拍桌子跳蚤迅速跳起,跳的高度均在其身高的100倍以上。后来,科学家在跳蚤的上方罩一个玻璃罩,再让它跳,这一次跳蚤就会撞到玻璃罩。接下来,科学家逐渐降低玻璃罩的高度,跳蚤每次都在碰壁后主动改变自己的跳跃高度。最后玻璃罩接近桌面,这时跳蚤已无法再跳了,科学家于是把玻璃罩打开,再拍桌子,跳蚤仍然不会跳,变成“爬蚤”了。
跳蚤变成“爬蚤”,并非丧失了跳跃的能力,而是在一次次受挫后学乖了,习惯了,麻木了。最可悲之处在于,实际上玻璃罩已经不存在了,它却连“再试一次”的勇气都没有了。学生作为求知者、探索者,在其成长的路上,尤其在课堂学习中,必然会碰到很多的困难与困惑,会遭遇很多的挫折与挫败,会遇到很多的“玻璃罩”,也就有可能会失去自信和勇气。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激活学生的潜能,在不仅有意义而且有意思的课堂氛围中,让学生品尝学习的乐趣,获取学习的信心。
新教育有一个重要的“定律”,就是无限相信学生的潜力。教育的真谛就是引爆学生的潜能。如果课堂上用一个又一个“玻璃罩”束缚学生的手脚,他们就会觉得学习味同嚼蜡,毫无意义,更无意思,自然就不再跳跃,变成“爬蚤”了。而有意思有意义的课堂生态,是教师带着学生“跳”,督促学生“跳”,在不断的跳跃中,上下求索,左右沟通,从而化静为动,尺水兴波,保持旺盛的生命律动,闪耀多彩的人性光辉。
二、有意思有意义的课堂生态不会“把遵从变成盲从”
哲学家苏格拉底在课堂上拿出一只苹果,对学生说:“请大家闻闻空气中的味道。”一名学生很快举手回答说:“是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个学生身旁走过,并要求大家仔细地闻一闻,空气中是否有苹果的香味。这时,已经有半数的学生举起了手,苏格拉底回到讲台上,又重复了刚才的问题。这一次,除了一名学生外,其他的学生都举起了手。苏格拉底微笑着走到这个异见者身边,问他:“你为什么没有举手呢?你没看见大家都见证了有苹果的香味吗?”那个学生有点儿诧异,但依然坚持说道:“我没有闻到什么苹果的味道,说实话,老师,我什么味道也没有闻到。”这回轮到其他的同学震惊了,苏格拉底高高举起苹果说:“只有一个学生答对了,你们看,这个苹果是假的,怎么会有香味呢?”而这个学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哲学家柏拉图。
苏格拉底无疑是伟大的教育家。这位教育家的最伟大之处就是创立了“助产婆”教学法。在有意思有意义的课堂生态中,主张的是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倡导的是循序渐进、循循善诱,追求的是实事求是、实话实说,而不是人云亦云、毫无主张,更不是不负责任地跟风盲从。因此,有意思有意义的课堂生态,秉持的是儿童立场,坚持的是从学生实际出发,顺其天性、启其智性、扬其个性。
三、有意思有意义的课堂生态不会“把调适变成调控”
这是教育史上一个非常经典的故事:某大学请陶行知讲课。陶先生左手抓一把米,右手抓一只饥饿的大公鸡走上讲台,先把米撒到讲台上,然后抓住鸡头,把鸡嘴对准米,公鸡硬是不吃。接着,陶先生把大公鸡放在讲台的地板上,慢慢走下讲台。大公鸡却踱到米前,三下五除二就把米吃光了。陶先生再次上台,向大家鞠了一躬说:“我的课讲完了。”
陶行知用无声的“演讲”,传达了一个重要信息:教师的责任不在于强迫学生被动读书,而在于教会学生自主学习。那种按着头让鸡吃米的做法其实是“调控”——调节、控制;而放手让鸡找米吃是“调适”——协调、适切。
“调控”与“调适”的区别就在于:调控有自上而下、倚强凌弱、掌控学生命运的嫌疑;而调适则需要从实际出发,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配、调整到最适宜的状态。
传统课堂中,我们的教师非常注重调控,其结果往往是“教学过度”——内容过多、要求过高、难度过大、介入过早、挖掘过深、作业过量过大……最终压抑、禁锢了学生的学习。
其实,“调适”与“调控”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调适的关键是“适”,适当、适宜、适切……变调控为调适,是教学的一种智慧,一种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化。有意思有意义的课堂生态,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调适教学目标、教学节奏和学生的学习情绪。
另外,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任何一种教育,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其教育效果就越好”。显然,得心应手的调适,能够不露痕迹,达到有心无痕的教育效果。
据统计,从小学到初中、高中的12年里,我们需要经历9200多节课堂教学。因此,构建有意思有意义的课堂生态,其实就是创造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怎样构建有意思有意义的课堂生态?最基本的是我们必须确立这样的理念——不能以追求正确而放弃出错,不能以追求认知而放弃兴趣,不能以追求高效而放弃体验。即根据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实际,创造属于自己的具有善感、敏感和美感的课堂生态格局。
比如语文学科,无论是小学阶段,还是初中、高中阶段,都要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会听、会说、会读、会写,释放出一种情的感染、智的启迪、美的熏陶,洋溢着感性的激情、理性的美感,充溢着文化氛围,流淌着浓浓的书卷气、语文味。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我们海门新教育人在这方面的探索颇有成效,像能仁小学俞丽美老师倡导的“情趣语文”、中南国际小学唐朝霞老师实施的“田园作文”和实验小学倪潜梅老师研究的“童化作文”,都是构建有意思有意义课堂生态的成功典型。
课堂需要相应的生态环境,课堂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行胜于言。课堂生态不能总是如同中国水墨画一样,存在于意象的描绘中。构建有意思有意义的课堂生态,我们每一位中小学教师必须有作为,能有作为,大有作为!
(作者为江苏省海门市新教育培训中心主任,全国新教育教师成长学院院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