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化进程与不断变化的风险格局(下)
2016-04-11瑞士再保险经济研究及咨询部
邢 鹂 瑞士再保险经济研究及咨询部
中国城市化进程与不断变化的风险格局(下)
邢鹂瑞士再保险经济研究及咨询部
中国自推行经济改革和开放政策以来,经历了快速的发展与转变,如今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出口国。然而,中国也日益承受着强大的压力,需要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将主要的增长引擎从目前的外贸依赖型转向国内消费驱动型。为实现这一目标,城市化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政策的重要部分。
本文将主要研究在未来十年间,中国城市化进程及其对中国风险格局的影响和对保险业的意义。根据数据可得性情况,分析也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时间尺度。
邢鹂于2008年加入瑞士再保险,现任经济研究及咨询部高级经济分析师、副总裁,研究范围涵盖中国内地、台湾及香港地区的宏观经济、(再)保险市场分析等。此前就职于中国农业科学院,主要研究领域为公共政策与农村发展,曾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邢鹂于2004年获得南京农业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并于2004—2006年期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和美国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的联合资助下进行博士后研究。
三、城市化、风险管理与保险需求
中国城市化进程对于保险公司具有显著影响。实例证据显示,城市化水平与保险支出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即城市化水平升高与保险产品支出增加同时出现。过去几十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城市人口对农村人口的比例从1980年的19.8%增至2012年的50%以上。因此可以预期,保险支出也将得到相应增加。
◤图7 2012年城市化率与保险密度
然而,全国不同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差异显著,城市圈更多位于沿海地区,而非内陆省份。例如,在沿海省份广东,有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地区,而内陆的贵州省这一比例仅为三分之一。图7和图8显示了中国各地区的城市化率与保险密度(人均保费支出)和保险深度(保费占地区总产值比例)之间的关系。
城市化将推动中国非寿险业的风险和商业格局发生变化。随着未来城市化更多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可保资产的区域分布也会随之改变。例如,由于城市居民希望寻求更多的保险保障(如车险、家财险、个人责任险、旅行险),商业险险种占主导地位的状态将向个人险险种份额的不断增加转变。
此外,商业险险种的增长将会继续获得来自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化方面的强劲支持。中国在城市地区的大力投资将使之在“建筑资产”价值方面领先于美国。例如,一项研究预测,到2022年,中国的建筑资产价值累积将达75.7万亿美元,远远超过美国。这类新增资产将是城市化的结果,随之也将带来重要的经常性保险潜力。
一般而言,城市化率较高的省份总是具有较高的保险密度。然而,如果将保费通过国内生产总值正常化处理(相当于剔除经济和收入增长的影响),则相关性就没那么明显。在城市化率最高的三个地区中,保险深度差异显著,天津仅为2%,而北京则超过5%。虽然保险支出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但是在一些地区的增速低于其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保险业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也反映了第三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全球化与工业化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
由表2可知,2012年保险深度低于2%的部分地区,其在人口、收入和经济产值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虽然城市化是推动保险支出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并不能完全解释不同地区之间保险深度差异的全部原因。今后在城市化最为突出的内陆和西部地区,保险可能会取得进一步强劲增长。当然,保险公司需要更好地了解各个地区的相关市场动态,以便更大程度获得城市化所带来的利益。
◤图8 2011年城市化率与保险深度
◤表2 2012年保险深度较低的中国部分地区
(一)城市化对非寿险业的影响
1.汽车社会将推动非寿险增长
中国自2006年7月1日起在全国推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紧接着,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又推出了刺激汽车销售的鼓励性政策,这些因素大大刺激了车险需求的增长。2012年5月1日,交强险市场正式向外资保险公司开放。预计今后,城市化将继续支持汽车业务及车险业务的增长。然而,在市场构成方面可能会发生重大变化:
●未来10年,城市化可能会日益集中在中国内陆与西部中型城市,这些城市将成为新增车险保费的主要来源地。相比之下,北京、上海等主要城市已经面临污染和交通拥堵等问题,支持政策也将逐渐转向。因此,车险保费增长的区域分布将转向中西部地区。
●过路费、高速公路增长缓慢及油价高企会限制汽车长途旅行的增长。而来自航空旅行的激烈竞争及全国高铁网络的建成也会限制汽车旅行。因此,保险公司在设计车险产品时需要考虑以上因素对汽车使用年限及报废的影响。
●随着汽车保有量增加,车位缺乏、保养费用上升及劳动队伍流动性提高,都将成为促进中国汽车租赁市场发展的有利因素。二级城市汽车使用的增加将会显著促进租车业的增长,因此租赁车队险可能会成为保险公司业务组合中的重要部分。
●汽车行业将日益成熟,规模也日益扩大。一些产业区域内汽车和零件生产商集中度也会相应增加,这就会产生更多的财产险和责任险需求。
●随着中国开始向海外出口自有车型,将会有更多的保险机会。
●车险业务的盈利水平将会受到道路条件、运输网络和法规等本地因素的影响。如图9所示,城市化较高地区的车险保费增长较慢,且损失率较高。相比之下,中等城市化程度(城市化率介于40%~49%之间)地区的车险保费增长较快,盈利能力较高。随着中心城市的进一步增长及车险费率管制放松,保险公司将拥有更多的自主权采用差异化的法定费率,这样就能更好地控制承保条件。
2.基础设施风险管理及其对非寿险保费的推动
随着城市化发展,基础设施的支出也相应增加,高价值经济资产也随之增长,这将会扩大中国的商业险市场。航空险、水险、工程险、建筑险和责任险预计受益最大。2013年至2030年期间,新兴市场由城市化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将产生商业险保费(建工险)累计达到675亿美元(按2012年不变美元价值计算),而中国将是主要的增长市场,占据三分之一以上的份额(资料来源:经合组织、麦肯锡、瑞士再保险经济研究及咨询部)。此外,基础设施建成后维护经营所产生的财产险也会带来相应的保费收入。
◤图9 各地区车险业务的增长与盈利能力
在新兴市场,保险公司的机会程度取决于基础设施投资的所有权,即是私营还是公共部门所有。如果属于私营部门,则项目经营者会安排必要的风险缓解和融资措施,并购买保险防范可能的损失。如果是公共部门的项目,政府通常会自行吸收风险,或通过政府所有的保险公司为项目投保。
在很多新兴市场,基础设施投资的所有权主要归公共部门所有,但随着项目成本日益高昂、财政预算收紧,保险机会可能增加。
3.自然灾害风险管理
随着城市化推进、收入上升及财产增多,自然灾害保险需求将会增加,这对于个人险和商业险险种来说都是吸引和挑战并存的商机。
城市圈的累积风险非常显著。风险的管理和分散对于保险公司来说也将日益困难,因为中国很多地区尚没有详细的灾害地图,风险模型并没有充分考虑其潜在的损失和风险。很久以前编制的灾害地图中有可能将某区域标明为低风险地区,但如果这些地方正在经历快速的城市化过程,这种风险区划可能会带来虚假的安全感。
国际上发生的一些影响城市人口的损失事件,例如,泰国水灾和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地震,都表明保险行业可能会面临意外损失。目前,全球供应链的联系更为紧密,供应链中断可能会增加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保险损失。同样,日本大地震表明,一些次级损失因素,如土壤液化或海啸,也均有可能造成严重损失。在建模和承保时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
无论是发达还是新兴市场,灾害实际发生前,自然灾害风险都存在被低估的倾向。而且,人们一般会指望国家提供援助或补偿,这两方面的因素造成投保不足,由此产生了巨大的保障缺口。例如,意大利保险公司协会(ANIA)指出,约有44%的住宅投保了火灾险,但是购买地震险的比例仅为0.4%。
在容易受到自然灾害威胁的新兴市场超大城市中,国内保险公司需要拥有足够的资本或者利用再保险转移风险。这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而言尤其重要。这些市场的数据质量较差且缺乏相关模型,所以不容易根据风险调整定价。此外,本地保险公司的风险集中度较高,在地域方面分散风险的能力不足。
自然灾害发生后,新兴市场面临的经济损失与保险损失之间的缺口可能非常巨大,并往往超过政府作为最后保险人的承受能力。2010年海地地震就是这种情况,地震损失估计达到80亿美元,相当于该国GDP的121%。由于其投保率仅为1%,重建和救援都严重依赖外国和全球性组织的捐助。同样,2004年,飓风伊万袭击美洲国家格林纳达,造成8.89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占其GDP的203%。在这种极端经济压力下,格林纳达一年后发生了外债违约。
事实证明,稳固的基础设施并不能缓解重大灾害所造成的损失,2012年美国遭受飓风桑迪袭击就是一个佐证。相反,我们需要的是积极的风险管理战略,以应对灾害事件造成的后果,并于灾后在救济、恢复和重建方面提供经济支持。鉴于风险集中度不断提高且政府面临财政预算限制,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需要政府、非政府组织、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等跨国组织与私营保险公司开展密切合作,共同管理大城市所面临的自然灾害风险。
实际上,利用公私合作帮助各国分担灾害所造成的经济后果非常重要。例如,政府可通过制定允许保险业吸收较大损失的法律法规,鼓励风险转移,包括强制保险计划,以便形成规模足够大的“风险社区”,或者出台相关措施,以便更好地界定责任并改善进入国际(再)保险市场的条件。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再)保险公司可以担任顾问和风险吸收者。(再)保险公司拥有地理及灾害风险方面的全球性技术专长,可以帮助政府有效进行城市风险缓解规划。此外,可通过公私合作建立风险融资机制,以便缩小资金缺口。
与此同时,在中国,城市风险管理应该更具有针对性,需要在国家、省、市级等多层面采用结构性方法。风险管理要更具整体性框架,以便管理和缓解现代城市所面临的各种风险。有效的事前战略有助于缓解潜在经济损失带来的冲击,并加速灾后恢复。城市风险管理部门也可以参与安全执行和监督、损失防范和控制、保险以及风险融资等过程。
中国城市的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监管和城市化进程中所采取的风险缓解措施。某些措施,如实施强制性建筑规范,可缓解城市圈面临的一些风险。同样地,强制投保和风险分担也是改善融资条件和迎接自然灾害挑战的可行方案。
4.城市污染风险管理及“绿色险种”
随着中国城市圈的建立,居民的收入和教育程度都有所提高,绿色险种或环保险种的需求有可能增加。由于目前个人险险种的深度较低,在中国推广“绿色险种”尚为时过早。近年来,环境责任险受到较大关注,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媒体广泛报道大城市污染加剧所致。经典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显示,在经济增长早期阶段,环境质量将会随着人均收入增加而有所恶化,只有在一个国家或地区达到一定富裕程度时才会逐步改善。所以,中国也许还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形成健全的环境责任险市场。监管改善、风险意识提高、政府监督力度加强及高质量保险数据的建立等都是形成可行市场所必需的步骤。
◤表3 城市化对不同寿险和健康险险种的影响
(二)城市化对寿险业务的影响
近年来,农村地区家庭收入增速一直快于城市地区,但是城乡之间的绝对差距依然显著。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2》,2011年,城市家庭人均年收入为23979元人民币,而农村家庭仅为9833元人民币。新兴城市圈购买力的提高可能会推动中国寿险保费进一步强劲增长。
此外,城市地区客户群进一步细分将会推动寿险的差异化发展。目前,中国有近7亿人生活在城市中,未来10年这个数字还将会继续上升。同时,各种独特的细分市场也不断出现,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大众富裕阶层”和“高净值个人”等细分市场。随着从农村到城市地区的移民增加,受过良好教育的白领移民也逐渐增多。中国女性的劳动力市场参与程度一直很高。在城市里,女性更能够实现经济独立,她们可以担任公司高管职位并拥有显著的购买力。
预测显示,这些不同的细分市场对保险公司的重要性将会提高,使保险公司具有独特机会,为这些市场提供量身定制的高附加值服务。随着未来城市化将更多集中在内陆地区,预计到2022年,将有39%的中等收入阶层来自内陆,而目前该比例仅为13%(《麦肯锡季刊》2013年第3期)。
总之,城市化会改变经济情况与生活方式,从而带来不同的挑战和机会,这在长期来看会对中国寿险和健康险市场产生影响。表3归纳了相关影响。
(三)城市化会影响保险分销渠道
城市化对于保险分销渠道的主要影响表现在传统代理以外的各种替代渠道的可行性。分销是保险公司价值链上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代理仍将继续是重要的分销渠道,但是未来可能会以其他渠道作为补充,包括银行保险、互联网、社交媒体和活动圈子。
保险公司在与农村客户打交道时一般只有单个联系人,而城市客户则有多个联系点,这样,保险公司能够根据产品特征选择不同渠道。例如,城镇居民的银行信贷需求较高,他们在申请抵押或汽车贷款时也许需要保险,因此银行代理保险是一个非常适合城市的分销渠道。当然,具体市场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发展模式,这取决于当地市场特征及商业格局。以下因素也会影响城市地区的保险分销:
●金融知识普及程度提高及财务顾问数量增多有助于分销复杂的储蓄型产品。
●城市的规模效应有助于降低分销成本。
●科技变化步伐迅速,且城市地区一般更容易更快地采纳新科技。
四、结论
过去30年,中国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如今有超过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圈里,这一趋势将会在下一个十年中得以延续,因为中国依然需要不断增长的中心城市来推动经济增长,调整经济转型,解决日益扩大的收入和财富差距,并提升工业生产能力。城市化将会转变中国的社会经济格局。
●中型城市的城市化率将加速发展,而且重点将转向中西部地区。
●不同的城市集群将会出现,即多个卫星城镇为中心城市提供支持和原材料。坚固的运输基础设施将是城市集群的发展支柱。
●不同程度的工业化将伴随城市化进程而出现,仅有少数城市会发展成为金融中心。
●城市化的质量将得到重视,包括环境质量、创新、可持续性和公平等因素。
非寿险和寿险业务都将从进一步的城市化过程中获益。家庭收入和金融资产增加将是主要推动因素,风险意识和承受能力提高也将会增加保险产品需求。对于非寿险业而言,基础设施险种显然将从中受益,汽车社会及工业化进程则会促进保险需求、增加消费,并推动保险行业进一步朝服务型经济转变。
另一方面,新风险的出现及较高的风险集中度对保险公司形成挑战,尤其是城市圈,始终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打击。更好地了解所面临的风险、获得充分的保险保障以及采取风险分散策略,对于中国城市圈的增长将十分重要。
城市化对于寿险和健康险的影响也同样显著。城市居民可能会要求更好的保障和投资产品,而来自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势必更为激烈。新客户群将随着城市化而出现,例如迅速增长的高净值个人群体。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同样重要的是,需要考虑城市居民不断变化的社会特征和生活方式。这其中一些变化,如家庭人数减少、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和机动性增强等,将会影响产品设计和客户服务。医疗和退休保障的机构化,不论是通过公共部门还是商业保险(或公私合作),对于中国来说将是一大主题。城市化不仅将会重新界定中国的经济发展,而且会重塑保险业未来。该问题非常复杂,工业化、第三产业化、全球化和中国人口迅速老龄化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注释
城市化:本文中的城市化可以指“城市化”或“城镇化”。这两个中文术语可以互换,不过后者有时是指“集镇化”。
城市集群:指主要城市与其邻近城镇通过运输网络而连接在一起形成的城市地区。城市之间互相连接可形成各类城市集群,如超大地区、城市走廊和城市地区。
城市圈:指一个扩大的城镇地区,包括建筑中心区和与之连接的郊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