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知识分子中的三种非理性文化心态

2016-04-11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教条主义知识分子

王 军(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当前知识分子中的三种非理性文化心态

王 军
(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摘 要】当前中国的知识分子对待不同文化总体较为理性平和、开明务实,但也存在三种非理性文化心态,即对西方文化的迷信心态、对传统文化的复古心态和对社会主义的教条心态。很多知识分子有意无意地掉入西方话语的逻辑陷阱、思考框架、研究范式中,丧失了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解释权。西方文化思潮的泛滥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事业,复古倒退的“尊孔崇儒”“儒家宪政”也可以毁掉社会主义前途。我们一定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来判断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努力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各种教条式理解。

【关键词】知识分子;文化心态;西化主义;复古主义;教条主义

当代中国的文化场域中,依然存在着以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文化、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较量。知识分子作为社会中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人群,他们持怎样的文化心态,不仅影响到文化建设的方向,还会影响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总体来看,当前中国的知识分子能够以理性平和、开明务实的心态对待上述不同文化,但是也存在一些偏颇,值得注意。

一、对西方文化的迷信心态

与西方文化开展对话交流,认真学习西方优秀文化本是无可指责的,但是一部分知识分子却走向了“一好百好”的误区,奉西方文化为权威、圭臬,甚至产生了盲目迷信的心态。这种对西方文化的迷信心态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既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的自卑,也有历史上全盘西化的后遗症,更是因为西方文化在当今世界上的强势地位和话语霸权。很多知识分子有意无意地掉入西方话语的逻辑陷阱、思考框架、研究范式中,丧失了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解释权,对西方文化产生迷信心态也就不可避免。

对西方文化的迷信心态大致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以西方文化为标准给中国“看病”;另一方面是以西方“真经”为参照给中国“抓药”。在政治制度上,某些知识分子坚持认为西方一人一票的普选、三权分立、多党轮流执政才是民主的“标准答案”,并断言中国迟早要实行西方的民主模式。因为中国没有采用西方国家的上述民主规则,所以在他们眼中中国不是一个“民主”国家而是“专制”的国家。在“民主”与“专制”这一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的西方话语模式下,无论中国政治制度建设取得多么大的进步,都难以避免被指责和妖魔化的命运。在经济建设上,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西方舆论一向戴着有色眼镜将中国的经济制度归属于资本主义性质①,对此我们见怪不怪。然而令人不解的是,一些中国学者跟在西方舆论后面亦步亦趋,也将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定性为“权贵资本主义”[1]。这种“资本主义”的定性“不仅歪曲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而且割断了中国人民对于发展社会主义的期望,诱导民众将当前中国社会的矛盾归因为经济与社会性质的变化,而非改革的不完善”[2]。在法治建设上,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概念,这使得西方的宪政思想和宪政制度再次成为我国法学界、政治学界的热点话题。其中,“一些学者鼓吹,‘依宪执政’完全可以简称为‘宪政’,宪政没有东西方之分,应照搬西方宪政制度。而另一学者则提出,我们可以以‘社会主义宪政’区别于‘资本主义宪政’。这些提法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中的‘依宪治国’的内涵和西方宪政的本质存在误解与认识的偏差,极易对广大人民群众产生误导。”[3]

除了在国家发展、社会建设方面存在西方话语的迷信外,另一个比较突出的领域就是高校科学研究。在一些学者看来,有西方背景、渊源的学科专业才能称之为“科学”,于是从事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学者较之于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学者、研究西方哲学的学者较之于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的学者,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优越感,更甚者还对对方存有鄙视、轻蔑之心。至于思想政治教育乃至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遭政治学、教育学等学科的奚落、讽刺更是常见。之所以与马克思主义或中国文化有关的学科会遭受异样眼光,根源还是因为西方的学术话语和学术观念让某些知识分子形成了深刻的偏见,以为西方话语才能发现、掌握“真理”。在遭人诟病的科研成果评价管理上,以数量论英雄的量化管理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西方科学管理、实证主义、科学主义思潮影响下的产物。至于以美国SCI(科学引文索引)、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作为评价科研成果的重要指标甚至唯一指标,更是将对西方科学文化的迷信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以致SCI被人戏称为“愚蠢的中国指数”(Stupid Chinese Index)。

总之,中国在发展中确实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以西方文化的视角来发现、纠正中国发展存在的问题,在科学研究方面加强对西方文化的吸收引进,这些也的确需要。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人只能做西方思想的奴隶,只能以西方的是非为是非。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更不等于美国化,中国的发展之路不能由西方去规划、指引,而只能靠中国人自己去摸索、实践。西方文化并没有穷尽宇宙的真理,中国人对自己问题的分析,可以参照西方的思维逻辑和研究方法,但是这不能取代中国人自己的思考,不能在去掉西方话语后我们就不能言说和无法表达,否则我们就变成了西方文化的传声筒和应声虫。

二、对传统文化的复古心态

中国传统文化在改革开放之后有“走向复兴”的趋势,原因有多个方面:其一是随着中国的日渐强大,人们逐渐恢复了对传统文化的自信,甚至萌生了用“儒学拯救世界”[4]的期望;其二是因为不满于近些年来的“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人们希望能够从传统文化中找到治病救人的药方;其三是全球化趋势下西方文化的强势,使得一些具有文化危机感的人开始大力呼吁传承发扬传统文化;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党和政府对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诸多因素的叠加,使得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似乎开始进入了又一个春天。例如,2014年山东曲阜兴起乡村儒学热,试图以儒家的孝道和五伦教育重建乡村的伦理秩序和文化生态[5]。

应该说这些“儒学试验”对于继承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和谐、推动民族复兴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也要警惕复古主义的倾向。国内文化复古倾向的一个突出例证就是“繁体字”的提倡,最近几年的全国两会几乎年年都有代表提及。2014年的全国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吴仕民就强烈呼吁恢复繁体字,他认为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简化字违背了汉字结构的规律,而且简体字阻碍了中国文化的传承、阻碍了汉字文化圈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6]。2015年的全国两会上,电视电影界人士冯小刚、张国立也呼吁恢复有含意的繁体字入课本。冯小刚认为繁体字中的“親愛”二字最具代表性,“親要相见,愛要有心”,而简体字的表现形式则“亲不见,爱无心”,削弱了本身的意义,无法体现对汉语言文化的传承[7]。

如果说这些人大代表关于恢复繁体字的提案,还只是有文化复古的“嫌疑”,还只是局部的不成体系的,而且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丝毫不构成威胁,那么被称为大陆新儒学代表的蒋庆、康晓光、秋风等人则是激进的文化复古主义,其目标是“以儒代马”。这批人与自由主义、保守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的阵营相比,虽然人数不多、力量不大,但是因为团结并且善于借用媒体,所以影响并不小。这里对几个代表人物的一些代表性观点稍作介绍。

蒋庆认为儒学在中国有“八用”,即可以通过儒学安顿中国人的个体生命、重建中国人的社会道德、重塑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重建中国人的信仰与希望、重建中国政治秩序的合法性、建立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政治制度、奠定中国现代化的道德基础、解决中国的生态环保问题[8]。在2014年10月接受采访时,蒋庆还声称,中国应立儒教为国教,即在当今历史条件下,在宪法中明载“尧舜孔孟之道为中国立国之本”,以此来完成儒家“王官学”的现代复位,恢复儒家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的宪法地位。蒋庆还认为,在当今中国儒学义理应重新确立为中国的“主导性价值”,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是儒学的“支援性价值”,即在坚持儒学的基本义理不动摇的前提下,以儒学的基本义理为标准对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进行评判取舍[9]。

康晓光和秋风依据儒家的“通三统”②智慧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儒家宪政”的观点。康晓光认为,今日的“通三统”,首先要接续中断的儒家道统,把中国政治的正当性建立在传统的道统和政统基础之上,并吸收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政治实践的经验和教训,即吸收马克思主义和资本主义政治文明中适合中国国情的成分,建立一种全新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制度。具体说来就是,承续儒家道统,建立儒家宪政,把中国政府的正当性建立在对中华五千年道统的继承和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吸纳之上。在宪政结构下,宪法原则采用儒家义理,建立强有力的宪法审查制度,在此前提下儒家可以吸收多党制、竞争性的普选制度、权力分立、有限政府等理念和制度,进而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民主要素的引进,建立了国家与社会的权力制衡,从而可以很好地弥补古典儒家的不足。这是一个调和古今中外的政治解决方案。在这里,宪政的功用就在于为儒家和民主提供一个现代的整合框架[10]。

北京大学教授张祥龙别出心裁地提出了建立“儒家文化特区”的构想。他认为,按照目前这种全球化和高科技之路走下去,儒家需要一个避难所,即建立儒家文化特区。这个特区不是简单地照搬儒家传统,而是对儒家理解得更深入并随时代转化。通过特区的思想和实践,发掘和发扬儒家对人类生活的根本合理性之处,重建此种文明的生活和社群。对于儒家文化特区的特征,张祥龙认为,在儒家文化特区里,家庭、家族的价值最高,经济结构、社会结构、风俗都会鼓励这种更新后的传统社会形态出现。儒家文化特区能保证既不是民粹主义,也不是专制主义,选出来的领导人一定是大家熟悉、认可的。比如选举、推举出的家族领导人,一般都是办事公道,大家服气的。张祥龙还强调,这完全不是乌托邦,只要未来出现机遇,就可以实践[11]。

与对西方文化思潮的虎视眈眈、警惕十足相比,人们对文化的复古倾向似乎不是那么敏感和在意,因为这种倾向通常以反对西方文化、复兴民族文化的姿态出现,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人们的民族主义情绪。在西方文化思潮比较强势的情况下,大陆新儒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弘扬可以起到一定的制衡作用,但是也要注意二者出现合流,因为它们在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上是一致的。总之,西方文化思潮的泛滥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事业,复古倒退的“尊孔崇儒”“儒家宪政”也可以毁掉社会主义前途。

三、对社会主义的教条心态

对社会主义的教条心态由来已久,建国初期将苏联当作社会主义的模板,改革开放后又迟迟难以克服“姓资姓社”的魔咒。及至今天,如果以“中国”“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为关键词在百度进行检索,可以发现还是有不少人在询问“中国搞的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有人形容中国是“打左灯向右转”,还有人直接给中国扣上“资本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帽子[12]。上述疑问、认识在一定程度上都与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有关。

尽管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对教条主义的批判一直不遗余力,“马教条”再也难以兴风作浪,但是其余毒却一直残存在某些人的脑海中。当人们对贫富分化的不满情绪与左派思潮遥相呼应,再加上西方媒体对中国“资本主义”的大肆渲染,一些人就开始以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批评当今中国偏离了“纯正”的社会主义或是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其中某些人以“原教旨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仔细研读马克思主义的文本,将马克思恩格斯的每一句话与中国现实进行对照,一旦发现存在不相符的情况,就自以为掌握了真理、正义,然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中国共产党横加指责,更有甚者还将这些个别字句、论断剥离出来置于网络空间以混淆视听。这些人很少能通读马克思主义,又往往偏执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个别词句、论断,完全忽视这些论述、论断的具体背景,更丝毫不把经典作家“切忌教条主义”的叮嘱放在心上。这种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态度,以为马克思主义字字是真经、句句是真理的想法,完全窒息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

判断中国搞的是不是社会主义,不在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图景是否与马克思主义描绘的分毫不爽,而是要看整个图景的布局以及所体现的精神、气韵是否与马克思主义的蓝图合拍。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来说,事物的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矛盾的性质。中国现阶段所从事的伟大事业毫无疑问就抓住了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这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这些基本原则包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对此强调:“这些都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内容,如果丢掉了这些,那就不成其为社会主义了。”[13]15-16

对社会主义的教条态度,还体现在以割裂的、机械的方式看待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一些人认为既然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那么就应当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因而对于当前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能理解、不能接受,进而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徒有虚名。还有一些人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对立起来,或是认为“三大改造”做了无用功,或是认为改革开放鼓励私有制背离了社会主义改造的目标。上述错误观点要么忽视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么刻意放大两个时期的对立、看不到社会主义事业的一脉相承。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货真价实的社会主义,而不是什么别的主义。我们一定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来判断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解放思想,始终实事求是,努力破除各种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教条式理解。

【注释】

①如,美国前国务卿赖斯就曾用“权威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来指涉中国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美籍华人、麻省理工学院的黄亚生教授在其著作《中国特色资本主义:企业与国家》中,认为中国经济已经资本主义化,而政府仍然在经济行为中占主导地位。政治风险专家伊恩·布里默(Ian Bremmer)在其著作《自由市场的终结:谁将在政府与企业的战争中胜出》中提出,中国正处于自由市场终结、国家资本主义兴起交替的时期。——参见 徐艳玲,申森.国外学者眼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知[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6).

②“三统说”是董仲舒提出来的,本是指夏、商、周的正朔,意思是各朝各代制虽不同道却一贯,即都从属于同一天道。通三统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新建立起的政权需从天道出发进行一些调整,从而实现与前朝的某种批判继承之类的衔接,二是对此前二代政权之后裔优待尊礼之,以确立某种历史的一贯性,“明天下非一家之有”。——参见 陈明.“中国梦”的儒家解读:超左右、通三统、新党国[EB/OL].人民论坛网,http://www.rmlt.com.cn/2014/1113/342971.shtml.

【参考文献】

[1]张剑荆,斯方吾.吴敬琏:警惕权贵资本主义改革需顶顶层设计[J].中国改革,2011(12).

[2]张志洲.警惕话语陷阱走好中国道路[J].红旗文稿,2013(21).

[3]吃人政治:万万要不得的西方宪政[EB/OL].求是网.http://www.qstheory.cn/zhuanqu/rdjj/2014-12/04/c_1113523690.htm.

[4]白彤东.一个期望:儒学拯救世界[N].东方早报,2012-12-28(B06).

[5]乡村儒学:重建温情的乡土中国[N].光明日报,2014-07-08(15).

[6]许新霞.人大代表吴仕民:恢复繁体字传承传统文化[EB/OL].人民网.http://npc.people.com.cn/n/2014/0310/c376899-24590601.html.

[7]于斯文.冯小刚张国立呼吁恢复有含意的繁体字入课本[EB/OL].凤凰网.http://news.ifeng.com/a/20150304/43265689_0.shtml.

[8]蒋庆:儒学在当今中国的“八用”[EB/OL].凤凰网.http://news.ifeng.com/history/special/kongzi2/201001/0120_9280_1519136.shtml.

[9]专访蒋庆:“回到康有为”是政治成熟的表现[EB/OL].新浪网.http://history.sina.com.cn/his/zl/2014-10-13/1512103696.shtml.

[10]康晓光.儒家宪政论纲[EB/OL].爱思想网.http://www.aisixiang.com/data/41111.html.

[11]戴志勇.我为什么倡议建立儒家文化特区:对话北京大学教授张祥龙[N].南方周末,2013-12-05.

[12]胡祖六.中国必须果断摈弃官僚资本主义[EB/OL].凤凰网.http://finance.ifeng.com/a/20120207/5544869_0.shtml.

[1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 王爱玲)

Three Irrational Cultural Mentalities of Present Intellectuals

WANG Jun
(School of Marxism,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 430072,China)

Abstract:Generally speaking,the current Chinese intellectuals treat different culture in a more calm and rational,openminded and pragmatic way,but there are also three kinds of irrational cultural mentalities,which are superstitious to western culture,revivalism to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dogmatic to socialist.Many intellectuals intentionally or unintentionally fall into the trap of Western discourse logic,thinking framework and research paradigm,which make them lose their ability to think and interpret.The spread of Western cultural trends can ruin the cause of socialism.And excessive respect Confucius and Confucianism also can ruin the future of socialism.We must take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the basic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socialism to judge and grasp the caus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strive to get rid of various dogmatic understanding of Marxism and socialism.

Key words:intellectuals;cultural mentality;westernization;revivalism;dogmatism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326(2016)02-0049-04

DOI:10.13600/j.cnki.jpsslof.issn.1009-4326.2016.02.013

【收稿日期】2016-02-15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2015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当代大学生文化心态调查与分析”(15Z14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 军(1985-),男,湖北嘉鱼人,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

猜你喜欢

教条主义知识分子
你知道什么是知识分子吗
中共党内教条主义研究述评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
知识分子精神内涵的演变——基于西方几种主要知识分子理论的分析
王明与共产国际关系的历史考察
毛泽东文风建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1930年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眼中的中共——以《再生》为例的分析
教条主义研究综述
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