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教学空间 培养思维能力
2016-04-11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西旸小学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西旸小学 王 瑾
拓宽教学空间 培养思维能力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西旸小学 王 瑾
数学学习的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因此,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任务。国内外一系列研究表明:学生学习数学的一切能力中,思维能力居于核心地位。
拓宽;空间;培养;思维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家关于数学本质的观点去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数学学习的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因此,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任务。
一、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培养思维能力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实质上是思维活动的教学”。而人的思维都有其个体自身特征和一定程度的差异性,因此,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应充分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不断催生“自我产品”。
1.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培养发散思维
拓展思维的广度是要求学生能够依据事物间的联系,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研究问题,这也是创造型人才的重要特征之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启发学生适时借助原有的知识、经验“由此及彼”地展开合理的联想,进行“生”与“熟”、“顺”与“逆”、“旧”与“新”的转化,并从中找出最佳方法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如教学完“角的初步认识”后,我让学生思考:“谁能用三根小棒,至少搭出三个角?”学生通过操作、思考、讨论、交流,学生的思路打开了,分别搭出了许多图形。
这一操作题,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发散性,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使他们得到了和谐的发展。
2.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培养求异思维
拓展思维的深度是要求学生不满足对问题的表面理解,能够透过现象抓住问题实质及问题间的联系,从共性中找个性,深究问题,从而使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要让学生能够“不满足于已有结论,不相信唯一正确的解释,不迷信权威的仲裁,不屈服于任何外在的压力而放弃自己的主张”。倘若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求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一味地循规蹈矩,思维囿于固有的模式之内,不敢标新立异、别出心裁,那么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精神就会一点点地泯灭掉。
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二单元“分数乘法”后,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解答这样一道题目:“两段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段用去它的3/7,第二段用去3/7米,剩下的哪段长?为什么?”按照常规的思路,要求剩下的必须知道原来的和已经用去的长度。但原来的长度又不知道,怎么办?这就要求学生做深层次的分析与研究,要能够根据不同的长度得出不同的结果的情况,知道结论是“无法比较的”。
二、提供学生表达的空间,培养思维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从思维的开始,经历中间过程,再到结果,都要以语言来定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需要有效地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就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训练。通过表达这条主线,促使学生思维活跃起来,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十分有效的策略之一。
1.提供表达的机会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创设较好的语言环境,改变满堂讲的做法,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用语言表述思维的过程或结果,并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才能激活思维因素,诱发学生的回忆、想象、分析、判断、综合等一系列思维活动。
在教学概念知识时,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小学数学教材出现的概念主要依靠直观演示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并用自己的语言尝试概括和表述,尤其对重点、难点内容要字斟句酌,咀嚼体会数学语言的内涵,探究领悟知识的来龙去脉。为此,我们经常设计一个表达的教学情境:先让学生自主进行观察比较,并结合某个概念知识的特点学习、体验,然后让学生们用自己的数学语言尝试概括这几个概念,反复说,边说边对比一些典型例子,理解概念中的数学定义。
在式题练习中,教师可以先进行充分的听说训练,以形成一个良好的读题、审题、分析题意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读读题目,说一说题中容易误导我们计算错误的地方,说一说式题的解答步骤等,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渐地克服思维惰性,优化其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
在解决问题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数学知识融于最为基本的每位学生都能进行的听说活动之中。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实物或线段图等进行说的训练,让学生说出观察到的表象,在学生动手操作中边做边说出操作过程,使外部操作过程与内部的智力活动紧密结合。
2.引导表达的规范
准确、规范地运用数学语言流畅地表达数学思维过程,合乎逻辑地描述数学规律或数学发现,既是学生思维深刻性、逻辑性和严密性的具体体现,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的深层需求。
(1)注意学生生活语言与数学语言的转化,逐步形成准确的数学语言。生活语言自由、宽松,没有固定的约束。而数学语言不同,受数学学科性质的影响,有严谨、准确、逻辑性强的特点。提炼生活数学的一个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由自己的生活语言转化成数学语言,如每件商品的价格在数学中简称单价,买的件数简称数量,总件数的钱简称总价等。当然,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注重生活语言向数学语言的转化,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把数学语言用于生活,解释生活,体现数学服务于生活的思想。
(2)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坚持使用准确的数学语言。准确的语言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它需要经过反复的训练,平时的听说活动是形成数学语言准确性的关键。日常生活教学中,学生的语言训练教师要有针对性,对一些语言有困难的学生要多加引导,循循善诱,让他们多经历练习,多经历尝试,反复训练,他们也会说一口标准的数学语言。除此外,教师的教学语言也必须做到表达准确,结构严谨,使用标准的数学语言,为学生做出表率,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让学生学习、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更要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这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