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校数学教学的困惑与措施

2016-04-11浙江省慈溪市技工学校慈溪杭州湾等职业学校胡伟杰

数学大世界 2016年4期
关键词:技校文化课技工学校

浙江省慈溪市技工学校(慈溪杭州湾等职业学校) 胡伟杰

技校数学教学的困惑与措施

浙江省慈溪市技工学校(慈溪杭州湾等职业学校) 胡伟杰

本文主要列举了目前技工学校数学课面临的困惑及其产生的原因,只有对这些方面的问题加以重视,对教师、学生、学校等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对症下药,才能改变这种僵局,使数学课依然成为学生必修的课,而且是相当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文化课之一。

技校数学;教师与学生;学校;家长;社会

笔者从事技校数学教学工作已有近十年的时间,对于技校数学在教学中的困惑已有很深体会,从中也尝试了很多的教学改革,对于如何解决技校数学教学中的困惑与问题,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与手段,一直是有着强烈的期待,希望早日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解决技校数学教学中不乐观的局面,提高数学课的教学质量。以下列举了技工学校数学课所面临的困惑与不利条件的原因。

一、面临困惑的原因

1.客观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出了大量的合格劳动者,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近年来,随着社会教育需求的迅速增长和教育形势的迅猛发展,普通高校大幅度扩大招生规模,普高热的急剧升温以及部分职业高中自身办学质量、社会形象、社会影响力等原因,使技工学校在办学工作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许多技工学校的学生数量逐年减少,学生文化基础差,生源综合素质呈整体下降趋势。

技工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着重视专业课、轻视文化课的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说,绝大部分学生之所以选择技校,也是由于本身文化课基础弱。特别是数学课,很大一部分学生基础较差,学起来确实有困难,原因在于有些学生从小学高年级开始就对数学不感兴趣,慢慢落在“大部队”后面,越学越没兴趣,越没兴趣越不想学,越不想学越学不进去,最后导致一窍不通;而另一些学生对数学虽然感兴趣,但一遇到困难就逃避,就想偷懒。他们共同的一点就是看不到数学的实用价值,因而学习起来提不起劲儿。

2.主观原因

(1)学生的原因

对大部分进入技校的学生来说,他们想学数学的动机早已被自己的定位限制了。他们总觉得自己书是读不好的,更何况是这么抽象难懂的数学。换句话说,对他们来说,不喜欢数学,更不想学数学。我曾多次对班级中的数学生进行谈话与问卷调查,发现他们中不管数学好的还是差的都有个基本的共同点:心理不健全。主要有以下几点:

逃避心理:由于技校学生大多是从超负荷运转的应试教育中产生的亚失败者,由于缺乏正确的认识和足够的心理准备再加之数学长期的角色地位,使他们认为自己被“筛”下的原因主要是数学。因此为求得心理平衡,他们有意无意地厌恶与逃避数学。

自卑心理:相对普高而言,大多数技校学生面对数学成绩不理想往往归结为自己的智力水平低,基础差,对学好数学缺乏足够的勇气和信心。

从众心理:在现有招生体制中,先重点普高,后一般普高,再技校,使得技校的学生大多成绩较差,特别是数学成绩。在这一群体中缺少优秀的带头人物,缺少“比,学,赶,帮,超”的氛围,以致形成“一马大家骑,彼此是兄弟”的不思进取冒尖的从众心理。

总而言之,技校学生就是看不到数学的价值,都觉得学了数学好像没什么用,还说,只要知道一些简单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就足够了。结果可想而知:大多数学生觉得数学课事不关己,反正听不懂也没这个信心、这个闲心去听,久而久之,感觉数学课冷漠、机械、无聊。

(2)教师的原因

相对普高而言,技校教学管理还不够成熟,特别是教学研究还相当薄弱,由于相应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滞后,加之大部分技校数学教师是由普高培养或转轨的,因此技校数学教学大多仍沿用或套用普教模式,采用“应试型”教学。

对于技校的数学教师而言,他们一开始都是满怀信心地进入课堂,而且准备了精心的教案,想在课堂上把自己的成果都“塞”给每一位学生,可是往往到了真正实施的时候,却碰到了很大“钉子”,不但效果很差,与预期的相差甚远,而且面对技校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举止,比如听得懂的不想听,想听的听不懂,不想听的要么睡觉要么做小动作,感到束手无策。老师们也不是不想改变这种局面,也想了很多办法与对策,可是由于经验不足,方法不到位,教学手段单一,一次次地从满怀信心到失败,又是这样一次次地反复轮回,结果因为屡遭失败的次数太多了,最终对学生产生了厌倦,每次上课前感到担心,甚至很害怕,上完课都是一片怨声,很失望。学生呢?觉得数学课还是与初中一样,没有一点吸引力,也听不懂,导致了“老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这种尴尬的局面。这使得技校的数学教学面临了更大的困难与挑战。

(3)家庭的原因

对于大多数来技校(尤其是相对较差的技校)就读学生的家长们而言,他们本身的文化水平也相当低,也认为在社会生活中用不到数学课本上所学的知识,看不到数学的价值。相反,他们总是把钱看得太重,只要儿女进入社会能赚钱就行。这样一来,家长们实际上早对自己的儿女能在技校中继续学习数学,特别是想学好数学早已抱有放弃的念头,失去了信心,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希望子女在技校中学到本领或者所谓的技术。甚至有的家长,目光很短浅,只希望儿女能混到一张文凭就足够了,不在乎能否学到什么。

(4)学校的原因

对一个技工学校而言,本身面临的问题是相当多,包括学校的管理,教学质量,招生,最重要的是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因而学校为了片面地追求就业率,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也单方面地追求专业课的地位,重技能,从而,削弱了文化课原本重要的地位,这也对技校数学课带来许多负面效应。比如有的学校教学上不重视文化课,以为可有可无,专业课时不够,挤占文化课,课时多时,就用文化课填补;考试上也极不重视文化课,因为只有文化课有完备的习题册,可以毫不费力地从习题册中抽题考。学生文化课基础近几年来一年比一年不容乐观,招的学生中竟有不少是小学程度;讲初中课程尚有难度,技校教材根本讲不动,为应付统考,就大背习题册,甚至数学考试,都是背习题答案。殊不知,削弱了文化课的地位,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多素质较低,只能是机械操作的劳动者,缺少善于研究创新的高技能人才。

现在很多的学校管理者只算计着学校的经济效益和开支比例,思考着如何提高自己学校的知名度和如何吸引大众的关注,却没有想过怎么提高自己的教育影响力,怎么用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育质量来提高自己的存在价值。

(5)社会的原因

社会上普遍看待技工学校存在着很大的偏见。在社会的眼中只有普通高中才是有前途的,有的家长就会千方百计地让自己的儿女去读普通高中,可以升入大学,真正成材。对技校学校都有“烂技校”,读技校的根本没什么用,反而学生容易变坏的一些说法,技校只是没地方读了,才来读的。还有普遍对技工学校的毕业生也有很大的偏见,在单位招聘中有的企业单位宁愿出多一点钱要招聘大学生,也不想花少点钱来招聘技校生。这种事态更加使得技校学生不愿意学文化课。

原因是多方面的,还有很多很多。笔者认为上述所列举的几个方面主要是影响着技校学生学习数学的看法与态度,只有对这些方面加以重视,对症下药,方能改变这种僵局,使数学课依然成为学生必修的课,而且是相当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文化课。

二、具体的措施

以下是笔者对改变这种局面的几点构想:

1.对教师与学生的要求

教师与学生在提高技校数学教学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这两者是直接影响数学教学成败的因素。为此,对教师就有更大的要求。

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教师不应该在教学上更多地沿袭普教教学的方法,偏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行动导向式,问答式,讨论式等教学法);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影视教学);还要要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处理学生的态度上,教师不应该老是以埋怨学生,以骂、批评等落后无用的态度对待学生。教师应该面对事实,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学生:一要加强思想教育,唤起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二要加强挫折教育,培养坚强的意志;三要把握学生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兴趣。

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面对职业教育体系不够完善,应试教育的淡化与消失以及由此滞后的数学角色地位的转换,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突出数学课的基础地位,以使学生在心态失衡的情况下找到新的支撑点,从而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2)帮助学生正确地归因。心理学研究表明,就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内部来说,他们之间学习成绩自身差与非智力因素水平有显著关系,而与智力水平关系较小,因此对于数学成绩的不理想,我们应当从学习动力、学习热情、学习毅力和学习方法等不稳定的可控原因上寻找突破,而不应简单地归结为智力差、能力差、难度大等稳定的不可控制的原因。

(3)重视师生的感情沟通与交流。巴班斯基认为,教学是教和学之间激起的“教育共振”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师生的感情沟通与交流,努力创设“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教育意境,使学生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体验愉快和振奋,进而唤起对学习的兴趣。

(4)采用“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的教学步骤。所谓“低起点”就是根据大多数学生相关准备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的水平,把学生努力一下就可以达到的水平确定为教学起点;“小步子”就是把教学要求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分解成循序渐进的层次系列,把产生挫折事件的频率减少到最低程度,从而使学生层层有进步,处处有成功;“多活动”主要是针对学生注意稳定性差的特点,变教师大段讲解为师生交替活动;“快反馈”是指在每一层教学中,既有教师的讲,也有学生的练。

另外,对学生也有一些要求。要改变自己对数学学习的观念与态度,要从学数学害怕的心理以及不想学数学的态度转变为乐意地主动地去学数学。

2.对学校和家长的要求

学校在提高技校数学教学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它影响数学教学的前提因素。为此,对学校的教学也有很大的要求。

学校要认识到数学是技工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文化基础课,能为技校生学好专业理论课、实践技能和谋职就业准备必需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重视专业课、轻视文化课的现象要得以改变。而且对数学课的设置安排要具有合理性与科学性;经常组织数学教学科研活动,使数学教师得以“充电”。

另外,对家长也有一些要求。他们应该认识到技工学校学习数学是不可或缺的,在生活中要经常对子女灌输数学的重要性,各行各业都离不开数学的观念。

3.对社会的要求

社会在提高技校数学教学中起到外部推动的作用。社会的影响力很大,社会不应该只看到普高的优势,同样也应看到技校的优势。认识到职业技术教育极大的发展,已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出了大量的合格劳动者,做出了重大贡献。我们需要高级人才,但同样需要中低级技术人才。

总之,只有学生、教师、学校、家长、社会共同来参与关心技工学校的教育,这样,技工学校的数学教学才会有出路,依然成为学生必修的课,而且是相当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文化课之一。

三、期望

面对这种现状,笔者认为教师处于至关重要的位置,无论现在教学上的课改还是管理上的探索,说到底,都是针对教师的。只有教师改变已有的观念、思想,并积极地、主动地、深入地投入到改变技校学生现状的困惑这场“战斗”中,只有跨出第一步,以后的路才会走得更好,走得更远。

[1]曹子江.影响技校数学教学的几个因素[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08).

猜你喜欢

技校文化课技工学校
技工学校市场营销学科探究
中职文化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体育舞蹈中等专业院校学生文化课兴趣程度调查与对策研究
漯河水利技工学校
信阳水利技工学校
碰撞:故宫文化课与英国中文热
技工学校体育选项课在传统班级授课制下的应用研究
浅议技校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新形势下技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探讨
技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