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生活批判:马克思哲学的时代价值彰显
2016-04-11尚小华五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江门529020
尚小华(五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东 江门 529020)
网络生活批判:马克思哲学的时代价值彰显
尚小华
(五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江门529020)
【内容摘要】虚拟世界是网络生活的客观环境,它具有虚拟、麻醉和工具性的特点。虚拟世界带了“不安”的生活情绪,导致了生活意义的塌陷。网络生产过程是网络生活的基础领域,这一领域由于资本和技术的掌控导致了网络劳动和服务、交换和消费的异化性质加剧。网络文化领域是网络生活的超越性领域,这一领域呈现出娱乐狂欢性质、文化自觉自信意识的缺乏和虚无主义的蔓延。
【关键词】网络生活马克思哲学时代价值虚拟世界资本异化
*本文为广东省德育创新项目“马克思生活哲学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实践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15DYYB026);五邑大学青年科研基金项目“生存论意义下的马克思关系范畴研究”(项目编号:2013SK03);五邑大学思政部招标项目申请书尚小华“马克思人格理论的现实批判性研究”(项目编号:2014SXH)。
引言
马克思哲学作为“改造现存社会秩序的科学革命的方法论”[1],其理论本质和生命力就在于批判力。只有通过批判,才能更好展现马克思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的哲学特色。然而,哲学学界基于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立场、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展开对于网络生活的批判和分析的论述比较有限。网络生活模式开启了马克思哲学和中国现实之间的联系的广阔空间,开启了马克思哲学对中国生活环境变化的反思和批判。我们尝试立足于马克思哲学的生活哲学理论展开对网络生活的反思与批判。
一、生活环境的时代转换——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分析
1.网络世界的虚拟性质
在不断的数据传输和处理中的存在的海量信息总体,我们称之为虚拟实在(virtual reality),又称“虚拟现实”。它是基于电子技术形成的、不直接依赖于物理个体的、通过视听终端设备或直接刺激个体大脑,以形成用户的丰富感受和多元体验为目的而营造出的一种虚拟环境。这种虚拟环境由于可以产生物理世界的个体所无法实现的各种感受和经历而被认为是网络世界魅力之所在。参照波普尔的多个世界划定,这种虚拟世界被学界指认为是继物理世界、意识世界和知识世界之后的“世界4”的世界。翟振明学者认为,“作为虚拟实在背景的赛博空间,与自然物理空间有对等的本体论地位。”[2]从感觉的复制、合成到赛博空间中的浸蕴体验,从感觉传递的交往过程到遥距操作的物理过程,虚拟实在正在日益朝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延伸、拓展,理论上讲,没有什么可以不能被虚拟的对象,不考虑物理因素对人的制约,人可以始终生活在虚拟实在的世界中。
2.虚拟生活的风险
这种世界的出现无疑是激动人心的,因为它使人摆脱了有限的物理世界的限制,为人类思想和体验的自由开辟了无限美好的道路。然而,我们认为,虚拟世界宛如马克思批判的宗教世界,其中的个体生活存在如下三重风险:首先,虚拟性。虚拟世界是一个颠倒的世界,眼见为实在虚拟主体那里变为眼见为虚,从物理对象的触摸到数据自身的变换,个体生活失去了他自己的真正现实性。虚拟世界中的体验是“还没有获得自身或已经再度丧失自身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3](P1),虚拟世界是“一种颠倒的世界意识,因为他们就是一个颠倒的世界。”[3](P1)其次,麻醉性。虚拟世界的美好好比宗教世界的承诺,都处于虚幻状态。通过游戏、聊天等生活形式,个体在虚拟世界中得到的安慰都是精神抚慰,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情感。”[3](P2)这种麻醉直接导致了虚拟个体处于一种存在体验的感受物状态,思想和行动能力日益弱化。最后,工具性。虚拟世界由符号、数据、网络和其他设施以及电子、光、能等技术构建的。虚拟世界作为被造世界,并非真正的“虚无”和“空”。其设施、规则和内容掌控在制定者手中,个体作为参与者,很容易陷于制定者提供的各种虚拟诱惑中无法自拔、进而自我沦丧,成为现实利益的一枚棋子。虚拟世界仿佛是“虚幻的太阳,当人没有围绕自身转动的时候,它总是围绕着人转动。”[3](P2)虚拟个体、虚拟对象、虚拟社区、虚拟景象、虚拟行为等等不可以离开电脑和网络等媒介,更加离不开生产、导入这些数据信息的人的掌控。
由是观之,虚拟世界对生活的意义而言,提供了空前的风险和挑战,对于人类生活是一个全新的体验场景。“虚拟世界是物理世界和人类的精神世界通过客观知识世界‘反映出’的一个映射,表达了一个命题的真相。”[4]在此情况下,只有个体透视出虚拟实在的各种变幻和弊端,才能更显著意识到自然实在世界改变的重要意义。
3.“不安”的生活情绪的蔓延
海德格尔用“不安”一词来形容现代生活下的有限个体的整体生活情绪,这种情绪是“无由庇护的东西的情绪,是对世界感到无名恐惧的陌生和迷惘的情绪,同时,又是感到自己的存在的绝对有限和受限制的情绪,是被抛入一种不可理解的荒谬的现实之中,听凭死亡、罪过以及作为一切表面的感情和情绪的基础的根本情绪。”[5](P169)。这种情绪根源于《共产党宣言》中所讲的由资本的牟利本性所导致的现代生活世界的根本存在样态——“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地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3](P403)巨大而复杂的虚拟网络世界,由于新技术、新发明和新产品的加速应用,带给现实生活个体的不仅仅是新体验,更有可能带来生活的无所适从、虚无和焦虑。
4.虚拟世界的生活意义塌陷
生活世界殖民化的问题源于科技的量化、可计算化等工具理性原则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广发采用。哈贝马斯认为,社会除了工具理性掌控的由经济和政治领域组成的系统外,更加重要的另一个组成部分就是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是“人们在其中诞生、生活和最终死亡的世界。”[6](P79-85)由于科技的作用,工具理性成为生活的第一原则,人从生活人变成为“经济人”。在晚期资本主义制度下,家庭生活和基于商谈、交往理性确立的公共生活领域被原本存在经济和政治系统内的货币和权力媒介肆意入侵,生活变为无道德、无团结、无意义了。
马克思主义并不认同将所谓的生活世界与生产世界和政治世界截然分离开来,为纯生活和纯精神活动提供一个独立的受保护区域。但法兰克福学派基于文化工业和生活世界殖民化的解读理论无疑为我们理解资本导致的文化异化提供了重要启示。
毫无疑问,这种生活世界的殖民化程度在网络时代加剧上演:网络恶搞、网络炒作、网络神曲等都体现出生活价值导向的缺失和生活世界的意义塌陷。虚拟世界将技术理性的本质呈现到了极致的程度。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掌控下的生活世界正在日益呈现货币化、权力化和合理化的趋向。
二、网络生产:资本加剧生活异化的新源泉
我们认为,个体生活与生产劳动密不可分,互为前提。生产尤其是劳动是生活的物质基础、历史前提和核心内容,生活是生产的社会环境、主体保证和推进力量。生活的超越性必须通过生产劳动的创造性、主动性才能得到充分展现。马克思主义以“生活的生产方式”[3](P163)“劳动的生活资料”[3](P52)“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3](P147)来展示生产作为生活的核心内容的重要性。在资本主义时代,劳动的四重异化同时就意味着生活发生异化。从广义的网络生产看,网络时代的到来不仅没有改变、甚至加剧了人们的生活异化状态。
1.网络商品和服务的异化。
网络提供的商品多为电子产品和各种网络服务。各种智能化的电子设备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主要表现为作息生活的颠倒和紊乱、科技辐射、科技依赖等相关心理、生理病症的蔓延、电子垃圾对自然环境的污染,等等。“现代人处于信息社会的发展趋向下,人类在物质、精神、制度三个方面受到自己创造的产品的限制和奴役。”[7]异化不仅导致了人对自然的远离,同时也导致了人类思维能力的平面化和弱智化。
2.网络生产过程、服务过程的异化。
搜索、游戏、社交网络、新媒体、视频和音频,以及销路拓展提供软件与服务的网络开发与应用公司的工作人员在高度数字化设备提供的环境中从事生产和研发,这种劳动模式虽然基于脑力劳动的高度创新,但其劳动过程、服务过程全程处于人化环境中,处于一种远离自然的“活生生的感性活动”[3](P77-78)的异己状态。这种网络生产过程愈发达,感性自然界中的“物质带着诗意的感性光辉对人的全身心发出微笑”[8](P331)的体验程度就愈稀有。
以阿里巴巴集团等为代表的电子商务研发和使用人员的所有服务过程都是基于屏幕端展开工作,这种高度数字化的生产过程无疑对身心造成了各种危害。
3.网络交换和消费行为的异化。
现实交换在形式上呈现出自愿、公平、公开的原则,从而体现出交换主体的自由。然而,在复杂的网络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下,尤其是在各种流氓软件的蔓延下,网络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开始异化:从自愿变为强制,从公平变为诱骗,从公开变为后台安装。
以网络广告为例,为了宣传产品,顺利实现网络交换,各种商业的以及假借公益之名的强制性的广告行为已经成为网络传播环境中的毒瘤。各种基于富媒体形式的强制捆绑型、强制投送型、强制点击型网络广告铺天盖地。数据显示,人际关系冷漠的消费者更容易产生网络强迫性购买。[9]“可以预想,网络广告的强制传播,将会变得越来越温柔,以人性化的面孔出现,其强制性的特点不会减弱,但会退居幕后,强制性变得更加隐蔽,网络广告必将完成一次从硬性强制传播到软性强制传播的过渡。”[10]打开手机,各种垃圾通知和消息的强迫推送和电脑端网页的强迫观看一样,都使消费者趋于非理性消费、强迫性消费,进而导致消费者的心理扭曲和畸形。
总之,网络生活领域充斥着各类网络产品和服务的售卖,追求多样性的生活样态基本沦为单一目的的消费社会,网络加剧了消费时代的弊病。在网络产品与服务的提供过程中,网络劳动者和消费者把“自己的本质变成仅仅维持自己生存的手段。”[11](P273)毋庸置疑,资本是网络生产及其异化的幕后推手。失去了牟利的空间,网络对于资本而言就失去了利用价值;失去了资本,网络才能真正成为属人的空间。网络生产越是发达,资本的牟利空间就越广阔,其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工具性存在状态就越牢固。
三、网络文化对生活超越性的遮蔽
网络文化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在网络空间形成的文化活动、文化方式、文化产品、文化观念的集合。从网络文化的载体看,网络流行语、网络论坛、网络游戏、网络动漫、网络音乐、网络影视,等等,成为体现网络文化的主要领域。从批判的角度看,由于大量地充斥着“庸俗、媚俗、低俗、恶俗、色情和暴力”的因素,网络文化反而容易遮蔽生活的超越性特质。
1.网络文化产业的娱乐本性
“文化产业”之所以称之为产业,目的在于向市场大量传播特定的文化产品以获取收益。因此,市场的需求决定了文化产业的形式和内容的发展。网络文化产业一方面包括线下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网上传播和交易,如数字期刊、数字读物、数字电视以及在线点播音像制品,另一方面包括纯粹的网络文化产品的创作和销售,如网络文学、网络游戏和网络动漫等文化形态。这种原创意义上的网络文化产品,由于市场、资本的介入和主导,导致其自创作开始就以“点击、转发、好评、下载量”、“粉丝量”等迎合市场喜好的标准为出发点,由此决定了网络文化产业必定是市场化路线。这就导致了文化产品的“短、平、快”的创作风格,网络文化的浅表化、猎奇化、功利化趋势明显,恶搞、自嘲等无厘头风格带来了网络文化对于现实生活的批判性、否定性和超越性的丧失。
2.网络文化自觉与自信的缺乏
网络文化自觉与自信反映了生活意义和价值的自觉和自信。费孝通先生最早提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他认为,文化自觉即是“要求知道:我们为什么这样生活?这样生活有什么意义?这样生活会为我们带来什么结果?”[12](P186)网络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在网络传播中的自知之明,是对传统文化的网络创建。而网络文化自信是网络团体对核心价值的信仰、坚守、虔诚。具体到中国网络社会,就是要确立对社会主义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自觉与自信。
网络文化借助于自媒体、富媒体的特征,能够迅速将一种文化类型传播扩展开来,因此,网络文化极大推进了文化的多元发展,更好地体现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方针。然而,网络文化属于社会意识的表现,必须建基于特定的网络社会存在的土壤之上。前文所述,网络社会存在的环境具有技术崇拜、资本控制的本质属性,这就是导致了强势的技术和资本力量主导了网络文化的演变。借助于技术和资本的先进性,资本主义的文化载体更容易通过网络传播自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等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进而形成基于西方文化优势的网络“文化帝国主义”,由此导致主流社会主义文化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日益边缘化。在网络文化的创作上,“唯洋是举”和“全盘西化”已经成为主流选择,网络热播剧、网络游戏和动漫中充斥着日本文化、美国文化的元素就体现了网络世界对于主流文化的不自信和不自觉。
3.网络文化虚无主义的盛行
劳特利奇哲学百科全书认为,虚无主义指不存在任何证明、批评道德判断的可能性,道德主张不过是寻求自我利益的借口。网络生活中的文化虚无主义是对现实事件的历史虚无主义的文化写照。网上盛传的对雷锋、黄继光、董存瑞、罗盛教等一系列英雄人物行为的诋毁,对共产党抗战功绩的否定和质疑,对古代历史人物的去阶级化的重新评说,所有这些都表现为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对主流文化根基的动摇,对传统道德价值判断的消解。
世俗价值对崇高价值的消解,功利运作对文学艺术的吞噬,都是资本相对于文化逐步胜出的表现。“很多德国思想家相继主张,以英国、美国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充其量只是在物的生产层面上达到很高的高度,取得成功,却不会在更高的道德、价值层面上有所提升、进展,反而会使许多崇高的价值被敉平、消解。”[13]各种用于纪念意义的节日一旦被网络利用,就立刻演变为网络购物节和狂欢节、网络盛传的闯红灯女孩对于交警的神回复,等等,这些都展示出文化虚无主义在网络中不断滋生和蔓延。
网络文化虚无主义根源于资本的“物化”本性。“物化”意味着任何价值的存在和大小都必须纳入交换,通过货币的形式来得到证明。马克思认为,“物的价值只存在于该物的为他的存在中,只存在于该物的相对性、可交换性中,除此之外,物的独立价值,任何物和更新的绝对价值都被消灭了。……因此,任何东西都可以为一切人所占有,而个人能否占有某种东西则取决于偶然情况,因为这取决于他所占有的货币。”[14](P251-252)网络文化商品化、网络文化产业化的趋势鲜明地体现出“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15](P107)的现代生活样态,这里的物,变成了网络文化商品。
结语
网络生活方式是物质生活条件进步的必然结果,是现代人不得不接受的新生活模式。对于我们置身其中的这种亦虚亦实的网络生活,我们需要从马克思生活哲学的角度进行照看,立足于“自由自觉的劳动”、“生活的生产”以及“个性的自由全面发展”三个基本命题,批判网络生活中存在的异化因素、技术理性、意义缺失、娱乐本性、虚无主义等病症,方能使我们的认识真正深入到网络生活的本质中,并彰显马克思哲学的生活旨趣。
参考文献:
[1]孙伯鍨,刘怀玉.“存在论转向”与方法论革命——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2(5).
[2]翟振明.虚拟实在与自然实在的本体论对等性[J].哲学研究,2001(6).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梁启华,刘克苏.关于世界4的悖论——个本体论的视角[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6).
[5][德]施太格缪勒.当代哲学主流(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6][德]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M].上海:译林出版社,2001.
[7]彭晓兰,李萍.信息社会下人的异化的新表征[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31.
[9]赵占波,杜晓梦,陈凯.网络强迫性购买倾向的影响机制及应对措施研究[J].管理评论,2014(4).
[10]杜志红,张帆.论商业行为中的强制传播现象[J].现代传播,2008(5).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2]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
[13]刘森林.文化、虚无主义话语与社会发展:德国和俄国对中国的启示[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中图分类号:B0- 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9106(2016)06- 0004- 04
*作者简介:尚小华(1976—),男,五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