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任务驱动式教学策略分析

2016-04-11江苏省滨海县滨淮镇中心小学孟雪莲

数学大世界 2016年32期
关键词:基础知识驱动情境

江苏省滨海县滨淮镇中心小学 孟雪莲

小学数学任务驱动式教学策略分析

江苏省滨海县滨淮镇中心小学 孟雪莲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任务驱动式教学,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分析教材中的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任务驱动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把完成学习任务作为了数学活动的学习目标,积极地进行探究,使课堂教学在活跃的氛围中进行。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要高效完成,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兴趣精心设计学习任务,使学生通过积极思考能完成这些任务,让他们从学习中获得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内动力,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一、设计基础知识学习任务,加强基础教学

数学基础知识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基础教学,让学生扎实地掌握教材中的基础知识,为他们进行深入学习和探究打好基础,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让他们运用掌握的基础知识分析抽象的数学概念,能让他们快速掌握概念的本质,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在设计基础知识学习任务时,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设计趣味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为完成学习任务付出自己的努力。在学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加强基础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新知识的理解和内化。随着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不断增加,他们的数学理解能力和探究能力也获得了提高,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使课堂教学在学生积极参与的过程中高效进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结合情境设计任务,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

学习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内动力的催化剂,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因素,在开展任务驱动式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进行设计,使学习任务能够发挥对学生的驱动作用,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任务学习中。在任务的作用下,学生能主动分析教材中的知识,在遇到理解不了的问题时,能主动通过提问和讨论进行解决。在任务教学中,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建立了活跃的课堂氛围,有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在设计任务时,教师可以把任务和情境结合起来,利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情境中探究学习任务,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效率,让他们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在选择情境时,教师一方面要考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情境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和分析,另一方面要考虑情境和教学内容的关联性,使设计的情境能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实现高效的教学效率。

三、结合生活设计学习任务,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生活化的数学教学能给学生熟悉的感觉,让他们摆脱对新知识的畏惧感,能积极主动地探究教材中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把生活情境和教学任务相结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完成学习任务的自信心,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利用已有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的迁移作用深入学习所学内容,促进他们数学思维的发展,让他们高效地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教师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小明的爷爷是1964年出生的,到今年生日的时候,一共过了13个生日,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结合生活情境提出趣味性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他们主动阅读教材内容,在掌握了闰年的知识后,顺利完成了问题的解决。同时,趣味性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使他们通过积极思考高效地完成了学习任务,激发了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四、设计合作学习任务,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在新课改的过程中,学生成为了学习主体,他们在探究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时,由于已有知识有限,在分析比较抽象的知识时不容易理解和掌握。针对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教师在教学重难点内容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并给他们设计合作任务,让小组成员以任务为指导,积极地投入到分析和讨论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小数点运算》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合作任务:有四个小朋友要排队玩游戏,他们的身高分别是90厘米、1米25厘米、1.01米、134厘米,如果按照从高到矮的顺序排队,应该怎么排?在合作讨论中,学生先把四个小朋友的身高换算成了统一的单位,然后进行比较,顺利完成了探究任务。在合作学习中,完成学习任务后,教师要让他们说一说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都用到了哪些知识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促进他们数学综合能力的发展。

五、加强教师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小学数学任务驱动式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布置了学习任务后,要时刻关注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指导和启发,使学生在积极思考的过程中把握正确的探究方向,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在对学生进行引导时,教师可以运用以下方式:

1.运用导学案进行引导

在开展任务驱动式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导学案,让学生按照导学案中的内容探究数学知识,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在设计导学案时,教师要以学生的已有知识为基础,根据教材的主要内容提出一些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探究学习内容,使他们高效地完成新知识的探究。

2.结合数学概念图进行引导

在数学教学中,数学基础知识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在让学生探究教材中的新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梳理,把有关系的知识进行联系,设计成概念图,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探究新知识时,学生可以快速地从概念图中找出和新知识有关系的已有知识,加快对新知识的理解,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任务驱动式教学,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活跃的学习课堂,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把学习活动和任务相结合,给他们制定了明确的学习目标,使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够高效进行。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任务时,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他们能够运用创新的思维进行分析和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实现高效的驱动式教学。

猜你喜欢

基础知识驱动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掌握基础知识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
基础知识巩固题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