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顶峰或起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研究综述

2016-04-11贾亚南

实事求是 2016年4期
关键词:手稿异化经济学

贾亚南

(北京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100029)

顶峰或起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研究综述

贾亚南

(北京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100029)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意义,对这一文本的解读有助于人们深刻理解马克思思想的发展历程。《手稿》自出版以来,就引起国内外诸多学者的研究兴趣。从目前研究情况看,国外学者对《手稿》的解读大致分为四种模式,对《手稿》的评价大体有三种观点;国内学者对《手稿》的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解读模式与国外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也有一些新的研究范式,对《手稿》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价值地位、逻辑结构、主题内容三个方面。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综述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为《手稿》)自全文本公开出版以来,就引起了哲学、经济学、政治学、伦理学、美学等领域的广泛关注和持久讨论,其思想主题、逻辑线索、文本结构、价值及历史地位等问题都是理论界的研究热点和争论焦点。80余年来,这部不完整的手稿经历了各种关注,时至今日,它可能依然是马克思文献中最难解读、争议最多、却被引用最广的文本之一。在今天,考察《手稿》的研究历程和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意义,既有助于我们深度透视马克思的著作及其思想行程,也有助于厘清国内外学者的争议与分歧,推动我国当前与今后的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研究,更好地理解、掌握、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一、国外学者对《手稿》的研究与评价

1932年,《手稿》在阿多拉茨基主编的德文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部分第3卷首次全文刊发,随即引起了西方学者的兴趣,引发西方理论界20世纪上半叶的“马克思热”,至50年代以后东欧苏联的学者也大受影响。这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手稿》进行研究和诠释,得出的评价也各不相同,总体呈现四种解读模式,三种不同评价。

(一)四种不同的解读模式

第一种是西方马克思学(Marxologie)的解读模式。其代表人物如吕贝尔、费切尔、麦克莱伦等。他们提出“两个马克思”说,认为青年马克思与老年马克思是彼此对立的,号召“回到青年马克思”去。他们坚称《手稿》中“新发现的马克思”——“人道主义的马克思”最具价值,代表了马克思学说的顶峰;而后来马克思在创作《资本论》及之后的作品时,反而处于停滞甚至是退化阶段。[1](P3)这种观点实质上是否认后来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只认同青年马克思时期的人道主义思想。

第二种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本学的解读模式。其主要代表为法兰克福学派。他们不同意西方马克思学“两个对立的马克思”说,认为只有一个马克思,即人本主义的马克思,只有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才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们以《手稿》中的人本学逻辑来统辖整个马克思主义的逻辑,坚持人道主义立场,认为唯一的马克思主义就是以消除人的异化实现人的解放为最高目标的马克思主义。换言之,他们自认马克思关于劳动异化理论的人本主义哲学才是马克思主义的真谛。在这一点上,这一解读模式与前一种存有一定的联系。

第三种是用科学主义方法解读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断裂说”。其代表人物为阿尔都塞。他针对马克思思想发展进程的不同特点,通过分析其内在理论结构,指出在1845年马克思对此前的自己进行“清算”并与之“决裂”(断裂发生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此前是处于人本主义意识形态逻辑架构内的青年马克思,此后则是作为科学世界观创立者的马克思主义者的马克思。在阿尔都塞看来,青年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人本主义阶段向历史科学阶段的直接断裂,《手稿》时期的马克思思想尚处在非科学的人本主义哲学(意识形态)阶段。[2](PP12~15)

第四种是传统的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范式的量变“进化说”。这主要是前苏联学者的解释思路。他们把马克思主义的创建、发展历程视为量的渐进过程。这一观点认为,在1843年《巴黎笔记》之前,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囿于青年黑格尔派改装过的黑格尔主义的影响,而从1843年夏到该年底开始向新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转变,《手稿》正处于这一转变期内,包括1845年的《提纲》,一直持续到1846年下半年《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大体完成时才结束。[1](P7)

(二)对《手稿》的三种不同的评价

1.《手稿》代表了马克思学说的顶峰。持“顶点论”的学者大都从人道主义维度来阐释马克思主义。朗兹胡特和迈尔在为《手稿》德文版所加的《导言》中,就视其为马克思的“中心著作”,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启示录”和“新的福音书”。弗罗姆认为《手稿》的核心问题就是现实的个人的存在问题,人道主义即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质,他依据《手稿》对历史唯物主义作了人本主义化的诠释。[3](P86)马尔库塞认为,《手稿》表达的人道主义与整个马克思主义是一致的。作为《手稿》焦点问题的“人的问题”,也是贯穿马克思所有著作的一条主线。[4](PP294~343)罗伯特·塔克尔也把关于“自我异化的人”看作《手稿》的中心主旨,认为《手稿》所阐发的哲学共产主义即真正的马克思主义。[5](P269)萨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以个人实践为基础的“人学”,是“真正的人道主义”。《手稿》里的思想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而后来马克思自己和马克思主义者却丢弃了马克思主义中这一最主要的东西,以致它出现了“人学的空场”,“患上了贫血症”,使存在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中的一块飞地”。[6](PP2~6)

2.《手稿》是一部不成熟的著作。前苏联学者巴日特诺夫说道:“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内容的分析首先表明,这部手稿不是一部成熟的马克思主义的著作。”阿尔都塞也持类似观点,他指出,马克思在青年时期与成长成熟期之间存在“认识论断裂”——“1845年以前是意识形态阶段,之后是科学阶段”。[2](PP12~14)《手稿》时期的马克思还不是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者,诸如“类”“异化”“类本质”等话语表明其思维格局仍未跃出黑格尔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窠臼。[2](PP30~217)施密特认为,《手稿》依然裹着理想化和浪漫化的人本主义外衣,此时的马克思尚未深入研究经济学,缺乏对经济现实的深刻理解,还未能从费尔巴哈的偶像化了的“人”、“自然”中完全抽离出来,对社会的批判更多的是出于伦理义愤和道德控诉的一种价值预设。[7](P137)

3.《手稿》是一种过渡性的文本。这一观点认为,《手稿》虽已体现出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因素,但在整体上还是以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为主流话语的。前苏联、东欧的学者多持此看法。拉宾就指认《手稿》具有过渡性,他认为《手稿》同时具有“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人本学唯物主义的因素”。[8](P152)科尔纽指出,在《手稿》中,马克思把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归结为劳动及其异化,力图从经济现象和客观事实去寻求社会变革的动因,但却是不自觉的,其认知在深层上还是隐性唯心主义历史观。[9](PP77~78)麦克莱伦认为,虽然马克思在《手稿》中自称其结论是“通过完全经验的、以对经济学进行认真的批判研究为基础的分析”得出的,已注意到了经济现实,但“异化”、“人的本质”等术语表明其认知并不完全是科学的。[10](P112)

概言之,国外学者对《手稿》和马克思思想的研究起步早,学派众多,取得的成绩比较显著,具有很大的意义和价值。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大多从各自立场出发,重点阐释其中的某一维度,整体性相对欠缺,只做到了“片面的深刻”,有的甚至走向了极端,如法兰克福学派到后来只片面注重意识形态批判,苏联、东欧八十年代却退回到理想化的人本主义道路上,这都是我们在后来的研究中需要注意和避免的。

二、国内学者对《手稿》的研究和评价

较之国外学界,国内学者对《手稿》的研究起步相对要晚,直到20世纪50年代其全译本才得以出版。总体而言,国内学者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研究的角度和深度也各不相同。改革开放以前,主要是对《手稿》进行翻译和介绍,《手稿》中文第一版的单行本在1956年年底出版,为中国理论界研究《手稿》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从改革开放到20世纪末为第二阶段,其间1979年刘丕坤译的《手稿》中文第二版出版,之后中文第一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也得以刊出,国内学界兴起讨论马克思劳动异化和人道主义理论的“热潮”。这一期间的研究主要针对《手稿》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的地位展开。20世纪末以来对《手稿》的研究进入新阶段,特别是随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2)的引进,一大批学者希望能构建“中国马克思学”,更加注重对马恩原著的研究,他们的解读模式和研究重点也各有不同。这主要分为以下方面:

(一)对《手稿》三种不同的解读模式

第一种是人本学的解读模式。这一模式受西方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启发和影响,更多地强调《手稿》中的人本主义话语,片面肯定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特征和价值维度。他们认为《手稿》中的异化理论是成熟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质便是人道主义,主张用“类哲学”、“实践人道主义”来指称马克思主义,对青年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尊崇备至。

第二种是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范式的解释。这主要是受前苏联教科书式的解读模式的影响。他们以教条式的哲学原理来反注马克思的文本和著作,认为《手稿》只有单一的哲学主题,其解读更多的只停留在纯粹哲学的话语层面,未能“正向”地用历史发展眼光去仔细发掘和体会《手稿》思想的来龙去脉及个中的复杂逻辑与主题。

第三种解读模式是历史性的文本学研究范式。这一模式试图透视马克思文本创作的当时背景与原初语境,构建起一种全新的历史性理解视域。孙伯鍨先生在《探索者道路的探索》一书中采用了这一模式,提出马克思思想的两次转变论和《手稿》中存在着两条理论逻辑的看法。张一兵老师对此作了进一步的阐发,其《回到马克思》一书就尝试通过回到马克思创作时的原始情境来索解马克思的思考路径和理论内涵,具有一定代表性。

(二)对《手稿》地位、逻辑、内容的多方面研究

1.对《手稿》地位与价值的研究和评价。总体看来,国内学者对《手稿》的评价与西方学者类似,但也有学者提出自己的新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手稿》是一部成熟的著作。张奎良教授认为,《手稿》作为马克思哲学思想发祥地,在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不应被排除在“成熟”著作之外。随着实践的新唯物主义哲学视界浮出马克思的理论地平线,他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由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实践唯物主义在《手稿》中已初现原型,之后的《提纲》、《形态》只是充实完备了这一逻辑和体系。而且,《手稿》中的异化理念在马克思思想中是一以贯之的,此后的思想不过是对这一理论的进一步升华。[11](PP9~18)

另一种观点认为,《手稿》是一部过渡性的著作,其中许多思想还不成熟。陈先达教授指出,《手稿》既包含科学因素也包含价值因素,但二者却处于彼此分立的状态,论点与论证、哲学分析和经济学分析还未“冶为一炉”。[12](PP20~34)他认为,马克思以“应该”存在的人的本真、“自由的劳动”、“真正的社会关系”为尺度批判现实客观存在的“是”,这种哲学伦理学批判是非科学的;对分工、货币的认识也不够准确,表明他还未深刻理解经济学,思想尚不成熟。[13](PP197~201)孙伯鍨先生认为,《手稿》呈现了两条相悖的逻辑——从先验逻辑设定出发的以抽象的人的本质为基础的思辨逻辑和从具体的经济社会现实出发的客观逻辑。[14](PP153~160)这还不是一部成熟的著作,马克思初次介入经济学和经济现实时,尚处于前“历史科学”阶段,还不是成熟的哲学家,不可能得出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15](PP12~13)张一兵认为,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立场来说,《手稿》中有相当部分论述是不科学的。处于青年马克思初次批判国民经济学思想实验过程中的《手稿》是一个矛盾思想体,其蕴含着十分复杂的多重逻辑脉

络。[1](P229)

还有一些观点既不认同《手稿》是成熟著作,也不赞成“不成熟论”,认为这是对《手稿》地位的否定。黄楠森先生提出“转变论”的论点,他指出,在《手稿》时期,马克思即将从唯心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理论边界完全溢出而向新唯物主义靠拢,其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对经济事实的理解奠定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石。[16](PP9~54)丛大川认为,《手稿》隐含了马克思哲学体系的新世界观雏型,对象性活动、异化劳动及其扬弃理论潜藏着新世界观体系的前提、关键和全部秘密。这一新世界观的强大批判力量,已作为暗流、潜能于《手稿》中蓄势待发。[17](PP83~88)王东提出了“起点论”的新评价。他认为,《手稿》是马克思哲学的创新起点,不是马克思思想的顶峰,不属于“成熟作品”,而是起点之作、原创之作。[18](P61)

2.对《手稿》内在逻辑与文本结构的研究。张一兵认为,《手稿》不能简单定位成纯粹的哲学著作或经济学著作,而是一部论说语境比较特殊的经济哲学文稿。马克思的逻辑布展从理想化的本真人的生存状态入手,对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的立场、观点展开总体批判,最终导出共产主义的结论。[19](P11)在《回到马克思》一书中,他尝试用经济学分析与哲学分析结合的方式去透视马克思的思考行程,从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深层语境中探寻其哲学思想变革的根由。他指出,《手稿》包含复杂的多重逻辑线索,其中人本学逻辑作为统摄性的权力话语,始终居于主导地位。[1](P231)王南湜认为,在《手稿》中,马克思思想中的双重逻辑——科学逻辑与人本逻辑是显性并存的。若硬要说《手稿》存在所谓不成熟问题的话,只是说其科学逻辑尚未充分展开,以及对于两种逻辑之间关系的处理仍囿于黑格尔主义的羁绊。[20](PP5~13)

关于文本,聂锦芳认为,《手稿》是马克思计划创作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草稿,而非独立的论著,这也解释了他生前缘何没有发表。在《笔记本I》中,马克思分作三栏“工资”、“资本的利润”、“地租”来评析斯密的经济学说,此种分析非常接近后来的《资本论》,故应把《手稿》放在其撰写政治经济学著作的几次尝试中加以考察。[21](P186)韩立新通过版本学考证指出,《手稿》的写作并非一气呵成,而是由两个阶段完成的,其顺序应是“《笔记本I》→《穆勒笔记》→《笔记本II》→《笔记本III》”。[22](P64)王东认为,将《手稿》分为3个笔记、把《对黑格尔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放入《笔记III》的做法不科学,这不能真实反映马克思的思维进程,应把这一部分内容单独列为“笔记Ⅳ”。他还主张把全篇手稿分为以经济学内容为主的上篇和以哲学内容为主的下篇,这样才能名符“经济学——哲学手稿”之实。[23](P454)周嘉昕认为,从马克思的写作史和在巴黎期间的创作思路来看,“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部分是带有补充性质的,应限定在《笔记III》之内。这一点可以由《手稿》的行文结构加以印证,同时也符合马克思进行理论研究的真实进程。[24](PP63~68)

3.对《手稿》主题的研究。关于《手稿》的主题,既有研究主要是从实践唯物主义、异化理论、私有财产、共产主义思想等角度展开的。吴晓明认为,《手稿》中提到的“对象性活动”,作为实践原则的初拟形式,首先具有本体论意义。据此可将《手稿》内容划分为三方面:围绕“劳动”的概念展开的人的本真存在理论;以“异化劳动”为理论中轴的国民经济学批判;以“异化的积极扬弃”为旨归的共产主义学说。[25](P37)俞吾金先生认为,马克思在《手稿》中主要对异化现象以及国民经济学对异化的遮蔽进行了道德谴责,对共产主义的论述以人的抽象本质为基础、多是停留在伦理层面和哲学价值设定上。[26](PP98~99)王东认为,《手稿》初次阐明了新唯物主义实践观的四个理论要点:一是自然存在前提论,指明劳动实践的物质前提;二是对象性活动论,揭示劳动实践的本质内容与特征;三是异化劳动论,揭示劳动实践活动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四是人化自然论,揭示劳动实践活动中人与自然的关系。[18](P62)孙伯鍨先生指出,马克思在《手稿》中把共产主义理解为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也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将人道主义作为一种批判的武器来深刻揭露资本主义的非人道、反人道性质,置身于人类发展所能达及的理想境域,揭示私有制及其后果的局限性和弊病。因马克思深受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仍是依据人道主义对共产主义进行论证的。[14](PP160~210)

除上述几个方面外,学者们对《手稿》中的对象化、外化与异化等概念也进行了阐释和研究;探讨了《手稿》中的人学、美学、认识论思想、自然观与生态文明理论以及科学伦理观等;从《手稿》所涵盖的思想来分析马克思与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关系,等等。可见,《手稿》的思想内涵非常丰富,对理解和挖掘马克思思想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三、对《手稿》研究现状的简单评述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手稿》进行了大量的解读和研究,可谓流派众多,“百家争鸣”,尤其是20世纪末以来,我国学者对《手稿》的研究比以前既广泛又深入,取得了一些显著成果,在构建“中国特色马克思学”的大路上不断前进。然而,鉴于《手稿》并非单一的哲学或经济学论著,而是包含多重思路的综合性的草稿,且其理论建构并未完成加之部分内容遗失,就更增加了研究难度,不同的学者从殊异的立场、理论触点和方法出发,解读模式各异,其结论自然也会大相径庭。因此,要想对《手稿》作出科学的评价就须从整体性角度出发对其进行研究,把它放到马克思创作《巴黎笔记》这一时期和整个背景下,而不是从概念出发进行单纯的经济学或哲学逻辑的推演和阐释。在今天,相信大部分学者都已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不可分割的完整的系统的整体,各部分理论之间是彼此渗透和相互交叉的,单纯进行某一方面的解读或强行把这一整体分割,既不合理也不合法。甚至,要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手稿》中的复杂思想,还要把它置于德国乃至整个西方哲学传统中,方能更深刻地体会个中思想以及其在思想变革上的意义。

此外,对《手稿》中一些理论的应用和现实意义的研究可能还不够深入,比如马克思的异化与他之前的哲学家所说的异化有什么区别,他的异化理念是否成熟、这一现象在当今社会是否依然存在、能否用于分析今天的一些现实问题,都需要我们更深入地思考和研究。如聂锦芳教授说的,“对于异化劳动是否是马克思这一时期仅有的思想,‘异化'作为一个哲学范畴,在马克思以后的著作中是否不再使用,马克思所指称的‘异化'是人类社会某一时期特有的现象,还是一个具有广泛的普适性的问题等研究得还不够深入”。还比如在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方面,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论证方式是单一的还是复杂的以及是否是科学的;他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是出于价值维度还是科学维度,抑或兼而有之;《手稿》包含几重逻辑线索,人本逻辑和科学逻辑是如何消长的;《手稿》在马克思思想变革中的价值和意义等问题,这些也都需要我们去进一步澄清、去更深入地钻研。

笔者相信,随着国外文献的引进、国内外交流的增加以及对国外研究成果的借鉴,我们在对《手稿》的研究中能不断开辟新思路,更加全面地了解马克思思想发展变革的历史背景和心路历程,能为“马克思如何走向当代与未来”提供些许启发,要知道“马克思只是马克思主义的起点,远非它的全部”。在现代化建设的今天,研究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更应明确:马克思在批判旧世界中建构新世界,在批判旧价值中确立新价值;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批判的理论,更是建设的理论。如何更好地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我国实践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谓任重道远,吾辈还需努力。

[1]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

[2]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M].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3]复旦大学哲学系.西方学者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

[4]马尔库塞.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M].法兰克福学派论著选辑(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5]沈恒炎,蒋宏远.国外学者论人和人道主义:第一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

[6]萨特.辩证理性批判[M].徐懋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7]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M].欧力同、吴仲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8]纳尔斯基,波格丹诺夫.十九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上册)[M].金顺福、贾泽林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9]奥古斯特·科尔纽.马克思的思想起源[M].王瑾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10]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传[M].王珍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1]张奎良.哲学革命变革的源头和对历史之谜的解读[J].现代哲学,2004(01).

[12]陈先达.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科学因素和价值因素[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7(06).

[13]陈先达.走向历史的深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14]孙伯鍨.探索者道路的探索:青年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5.

[15]孙伯鍨,张一兵.走进马克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16]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17]丛大川.马克思新世界观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J].理论探讨,1992(01).

[18]王东,王晓红.解读马克思的三种模式——我国理论界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探索及我们的见解[J].理论学刊,2009(04).

[19]张一兵.青年马克思的批判的经济哲学——《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二、三笔记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1999(01).

[20]王南湜.政治经济学批判起点上的人本逻辑和科学逻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一种后黑格尔主义的阐释[J].哲学动态,2014(09).

[21]聂锦芳.清理与超越——重读马克思文本的意旨、基础与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2]韩立新.《巴黎手稿》的文献学研究及其意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07).

[23]王东.马克思学新奠基——马克思哲学新解读的方法论导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4]周嘉昕.逻辑与写作过程中的“对黑格尔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兼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史上的两种模式[J].晋阳学刊,2011(05).

[25]吴晓明.马克思哲学的秘密和诞生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探微[J].复旦大学学报,1996(04).

[26]俞吾金.从“道德评价优先”到“历史评价优先”——马克思异化理论发展中的视角转换[J].中国社会科学,2003(02).

责任编辑:李月明

A715

A

10.3969/j.issn.1003-4641.2016.04.23

猜你喜欢

手稿异化经济学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作家手稿
作家手稿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简明经济学
丢失的手稿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