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幼儿园教研活动实效性的四种策略
2016-04-11杨晓枫
□杨晓枫
提高幼儿园教研活动实效性的四种策略
□杨晓枫
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手段之一。如何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激发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每一个参与者有所得,有所获,是各园所业务管理者需要关注的重点,具体可从教研活动内容的选择、教研活动的组织形式、教研活动的过程管理及成果推广四个维度展开,让教师喜研、乐研,在研究中获得专业成长,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教研活动 实效性 策略
教研是以幼儿园为本位,以教师为主体,围绕日常教育教学开展的研究活动,目的是实现先进的教育理念向教学行为转化,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但在实际教研活动中,还存在着以下几种情况。如有的教研活动形式单一,教条化,无法激发教师参与的兴趣;有的教研活动只是走形式,开展过后大家一轰而散,除了留下记录以外,没有其他的价值;还有的由于教师忙于应付日常琐碎工作,缺乏参与教研的热情;更有许多教师长期以来,形成了只做听众的习惯,出现“参而不语”的状态等等。诸如此类的原因,削弱了教研活动的成效,使教研活动成为一块嚼之无味的鸡肋。为了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幼儿园的业务管理者,应加强研究和引领,创新教研活动的组织形式,设法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教研活动的活力,在教研活动和教师发展之间形成有效的链接,达成预期的效果,具体可遵循以下四点策略。
一、教研的内容应自下而上
幼儿园教研活动的最终目标是促进教师的专业提升,因此我们首先要树立教研是为教师服务的思想,明确教研活动的内容应面向教育教学实践,帮助教师解决工作中的困惑和难题。在制订教研活动计划前,可以先在教师中广泛征集问题,听取教师的心声,梳理出具有共性的话题,放到集体教研活动中去研究和分析,探究有效的策略,从而达到释疑解惑的目的。同时,幼儿园的业务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应多走进班级,到真实的教学现场去观察倾听,及时了解教师的发展状况,并能敏锐地针对发展中的问题和短板,组织专题研究活动,帮助教师更新观念、提升能力。如在听推门课活动中,我们发现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存在目标不明确或者目标和活动过程脱离的情况,分析原因后,发现问题的根源在于实施集体备课和电子备课后,有的教师就开始采取“拿来主义”,对教材不再进行深入的分析,导致教学活动组织很随意。找到问题症结之后,我们就组织了专题教研,邀请园内骨干教师围绕“备好一堂课的方法与技巧”这个主题开设专题讲座,从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教学具的投放、教学过程的设计等环节进行分析讲解,并深入各教研组的课程审议活动,做好引领和指导,对年轻教师开展一对一的帮扶,帮助教师逐步提高备课能力。这样自下而上开展的教研活动,得到了教师的肯定和欢迎,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应。
二、教研的方式应民主开放
既然教研活动的主体是教师,我们就要考虑:如何组织才能激发教师的参与兴趣和积极性。笔者建议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首先在教研活动中应少一些管理,多一些支持,减少行政化的学习方式,改革“一言堂”现象,树立教研是一种对话的理念,在教研活动中尝试建立“人人是主持者”的活动思路。比如每一次活动可由不同的教师来主持,这样不仅可以锻炼教师的组织能力,同时也必然会促进组织者个人去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规划,这过程本身就能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此外,有许多教师在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教研活动要为教师提供分享交流的平台,鼓励每个教师都能积极参与到教研活动中来,让每位教师拥有充分发表见解的机会,使大家能在互动交流、互相悦纳的过程中更新观念,共同提高,感受研究的快乐。其次,教研活动还应倡导教师间的争鸣,因为教育本身所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个体,教育教学的方法是多样性的,有的时候问题并不都是有标准答案的,在教研活动中应该没有权威,有的只是思想、观点的碰撞。所以我们在活动中,要尊重每位教师的想法,关注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观念的更新,肯定教师的创新思维,努力构建民主开放、积极向上的研讨氛围。
三、教研的过程应有的放矢
任何一个成功的活动均需要有一份完善的方案来支持,因此要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和有效性,必定要将教研活动的方案做好做详细。笔者认为可以像备课一样来设计教研活动的过程。我们要思考的内容包括,本次教研活动的目标是什么,要让教师获得哪些理论和技能的提升,获得怎样的感悟。活动前需要做好哪些准备,这里的准备应该包括活动中的物质准备和教师知识经验的准备,比如说如果活动涉及一些专业的新知识,在活动开展前组织者可以提供相关资料和书籍让教师预习,帮助教师做好专业知识的储备等等,以便教师在研讨中有话可说、有话能说和有话敢说。预设的活动内容应该既符合教师的现有水平,又靠近教师的最近发展区,有利于经验的拓展和能力的提升。为了激发教师的活动兴趣,设计教研活动环节时应注重生动活泼、直观形象,避免枯燥的说教。如在研讨区域活动低结构材料的投放时,可以拍摄班级里区域活动材料的照片和幼儿活动的视频,让大家一边看,一边思考,哪些材料是真正吸引幼儿的,可以让幼儿充分操作并发挥想象的,是有利于幼儿能力发展的……通过这种再现教学现场的方式,促进教师的反思,在讨论和互动中增进教师对低结构材料的了解,发现其价值,并引发下一个研究主题。业务管理者还要做好活动过程中的引领,做到既善于抛出话题,又善于归纳总结,让经验上升到理论层面。
四、教研结束后应及时跟进
教研的最终目标是要让教师把学习和吸收到的先进科学的理念落实到教学行为上,这就需要在教研活动结束后还要做好对教师的跟进指导工作,使其获得思想与行动的统一,从而避免活动进行得轰轰烈烈,但在实际操作中依旧走老路的现象。如在聆听心理学专家做的《与孩子沟通的技巧》讲座时,教师们当场都听得津津有味,不时点头,反馈意见时也说得头头是道。而在教学中真正遇到问题时,我们就发现,有的教师已开始尝试调整自己的教育策略,还会主动交流自己改变方法之后幼儿的变化,为沟通成功而感到高兴。但也有教师在处理幼儿的问题时,仍旧是高高在上,一味地指责和批评幼儿。对待这样的情况,我们采取以下跟进策略:一是开展话题讨论,让大家都来说说如果遇到同样的问题“我”会怎样处理,为什么这么做,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二是挖掘教师中的成功案例和大家分享,了解正确的引导策略。三是继续组织大家学习相关的理论,丰富专业知识。四是等待,因为观念落实到行为需要一个过程,但在这个等待的过程中,我们会给予教师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帮助其改变。通过不同的方式推进教研成果的实施,让大家体验变化带来的效果,使新知识、新方法真正落地生根。
当然,要组织好教研活动,还需要其他的一些支持性策略,如减少不必要的行政会议时间,给教师更多的自主研究时间,制定教研激励制度,提高教研积极性等等。但只要我们在组织教研活动时,能始终将目光聚焦于教师,关注教师的需求,站在教师的角度思考问题,让教研活动接地气,有实效,就能让教师喜研、乐研,让教育真正成为一场智慧的修行。
(江苏省苏州市挹秀幼儿园 215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