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介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与创新
2016-04-11朱海林
朱海林
(广西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南宁530004)
社会工作介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与创新
朱海林
(广西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南宁530004)
【摘要】高校社会工作模式是一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性嵌入式发展。西方社会工作发展在教育途径的广泛化、教育体系的规范化和教育意识的常态化方面对其公民思想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运用学校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介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必要的和可行的。我国将社会工作介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做到注重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加强专业督导,整合学校优势资源,优化资源结合利用率,注重伦理原则和多元化发展。
【关键词】社会工作;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受社会分工、社会阶层的变迁和社会矛盾多层凸显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更加复杂的严峻形势,大学生心理压力呈现出多元化:政治信仰普遍缺失现象严重、人际关系不和谐、不适应新的大学教育体系环境、心理脆弱等。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受到了新事物的挑战,主流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文化被外来文化冲击,因此,在新形势下找出一种合适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显得极其重要,高校社会工作模式就是一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性嵌入式发展。学校社会工作可以更好地认识学生学习生活适应困难问题,找到了正确的方法和途径[1]23-26。而且,社会工作中的一些基本方法,如社会调查、个案、小组等,非常适合在学校中开展与之相关的调查研究工作,是当今高校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和实际情况的好方法。
一、社会工作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介入
社会工作是针对大学生新生入学适应、人际沟通、社会支持系统构建、大学生高危群体发掘与消除、个别心理疏导等项目的专业社会工作项目活动。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面向复杂化、多元化,校园突发性事件不断升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巨大的困境与挑战,政府及社会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都十分重视。新时期如何探寻一种符合特殊情况的有效策略显得极其重要,高校社会工作依托社会工作专业的优势,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创性地把社会工作的方法和理念主动地以嵌入方式运用到当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创造性地开拓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这种新模式的探索,能够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更加专业化和职业化。而且在目前学校教育中,精神紧张和学业压力、精神孤独、心理疾病等成为越来越突出的问题,这使得心理科学在学校社会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不容忽视的重要角色[2]11。高校社会工作就是将自己的专业拓宽视域,寻求多学科的融合发展。
在学校社会工作新模式的介入机制下,既可以引进第三方的社会工作专业机构,也可依托学校社会工作专业,来介入思想政治教育。由于三方机构或者本校社会工作者介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学校社会工作者在日常的项目运作中可以很好地深入学生群体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意识动向,社会工作者能够以专业的素养接触到一些学校认为“棘手”的学生,而这一部分学生大多拒绝群体性活动,对于学校传统的辅导员或班主任谈话式接触非常反感和抵触,而社会工作者恰恰具有接触特殊群体学生的优势。在日常的小组工作中,通过专业的小组活动,学校社会工作者能够使各种遭到心理创伤或和群体格格不入的特殊群体处于相对平稳的时期,控制他们不会走向初级越轨行为或者越轨行为。如遇特殊个体,社会工作者还可以跟进个案,运用优势视角的理论,激励个案能够发掘自身潜力,重拾信心,使其尽快地融入学习生活中去。社会工作中好的方法都是可以运用和借鉴的。学校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将社会工作的模式和理念运用于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再以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刻板的灌输理论为主导,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多元化发展,让大学生可以用自己喜闻乐见的方式接受意识形态教育和特殊群体的化解。
二、西方学校社会工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
西方的学校社会工作发展模式较为成熟,起步较早。美国学校社会工作的历史可以上溯至20世纪初,始于对处于下层社会的关注。它最早出现在纽约、波士顿和哈特福德等城市的学校中[3]。他们将学校作为一个生活社区,在这个社区内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需求,在构建社区项目的前期,会对社区进行需求评估,在需求的基础上提出合理化建议,避免出现资源浪费,帮助有需求的人群。这样就延伸出了后来的学校社会工作的模式。美国学校的社会工作者的比例非常庞大,如此庞大的比例让其社会工作成为全世界学习的楷模,许多国家都将其先进经验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经过考究发现,美国的学校社会工作发展也对其公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做出了突出贡献。它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方式方法,不拘泥于单独学科的发展教育,综合各学科优势,其中最好的经验是教育途径的广泛化、教育体系的规范化和教育意识的常态化。
1.教育途径的广泛化。从宏观角度来看,以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总体空间特点为标准进行划分,可以将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分为三类,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从微观角度来看,以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性质特点为标准进行划分,学校教育还可分为心理咨询、校园文化、教师的示范作用、课外活动以及课堂教学等;社会教育则可分为实践教育、社区教育、大众传媒以及宗教教育等[4]。由此可见,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更加广泛,美国会将自己的文化或国家意识形态融入电影、体育、教育、生活等各个方面。我国在思想政治教育上一般只突出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而很少在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尽管这一点我们做得还不够好,但同时也可以看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也是我国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阵地。一方面,我们要坚持这块宝贵的阵地,做到坚守阵地不丢失,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做大做强;另一方面,又要多元发展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不能拘泥于学校单一方面的教育,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方面也尽量能够涉及,不断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路径。
2.教育体系的规范化。美国学校社会工作在法律、政策、机构、人员安排、资源协调等方面都形成了一套完备的体系。它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一是政府机构;二是社会服务机构,如非政府组织(NGO)和非盈利组织(NPO)等;三是社工教育与学术界,它们主要负责培养未来的社工并对社会工作进行理论上的研究;四是基础教育合作体系,基教育部门有相应的机构设置。通过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对比,我们不难发现,我国的社会工作起步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经过30多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依然只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发挥的作用比较大,而且社会工作领域还没有完善的行业规范,专业督导缺失,更谈不上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工作介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很难得到认可和信任,仅凭学校领导个人的意志和个人偏好决定学校社工的介入是不科学的。这既是学校社会工作介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难题,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多元化领域拓展的难题。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社会运行机制、完备的法律支撑、完善的制度建设、充足的经费投入和专业的机构建设。只有建立了完善的社会机制、法律法规、专业人才队伍,才能使我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发展在走向专业化和职业化的方向上更进一步,得到更好的发展。
3.教育意识的常态化。思想政治教育是个无限循环的过程。美国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一般不采用集中突击法和重点理论灌输法,而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将教育作为一种常态化的模式。其特征为:教育模式不固定,教育意识进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将抽象化的模式具象执行,不拘泥于原有的固定模式和形式,让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种日常习惯,能够更有效地巩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而在我国,很少能保持长效,究其原因,一是学校不能做到坚持;二是学生本人也对持续的思想政治教育感到乏味。思想政治教育不应该是一个短命题,而是要形成常态化的机制,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延续性和有效性。
三、我国将社会工作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我国将学校社会工作介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目前尚有很多的难点,如专业契合点的寻找、无产阶级政治立场专业社工的配备、社会工作本土化、“一校一社工”模式的探讨等,这些都体现了专业的学校社会工作介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艰巨性。虽然困难重重,但是我们对学校社会工作介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信心不能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注重:
1.注重社工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加强专业督导。社会工作是西方的舶来品,我们在吸收西方优秀的成果时,要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所以在运用的时候必然要涉及本土化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执行具体项目的时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实事求是,不能一成不变地照搬照抄。在学科发展还没有成熟的情况下,要注重社会工作学科自身的建设。基于当前的形势,在完善社会工作学科的情况下,探寻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适用于我国现实的好方法、好模式,是当今发展的重点问题之一。
与此同时,项目的运作离不开社会工作者的参与,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决定了项目运作是否流畅、专业,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一支素质过硬、业务熟练的社会工作者队伍。这对于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社会工作者在日常的项目运作中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也要注意理论与现实的差距,将理论的学习与运用结合起来,学会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在真理中扩宽实践。
项目的运作,必须加强督导的建设。目前,我国社会工作进入了发展的迅猛期,全国非常多的学校建立了社会工作学科。随着社会工作学科的长足发展,社会工作者与专业督导的比例正在逐步增大。社会工作者在一线的实践中既会遇到诸多心理或者现实的困惑,也可能会因为很难控制自己的价值中立原则而掺杂个人情感,造成社会工作者本身在工作上的不专业,所以定期督导显得更加重要。社工督导能够指引社会工作者在项目运作过程中更加合理、有效,出色地完成工作。
2.注重伦理原则。在社会工作介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涉及伦理原则的情况,社会工作者应该本着专业的精神,注重对于特殊服务群体的保护,比如保持价值中立原则、保密原则、尊重原则等重要的几个伦理原则。
社会工作者在对待自己的服务对象时,一是要保持价值中立,不能因为自己的私人爱好,而把自己的意志力强加给服务对象,这样会让受众群体感到接受上的畏难情绪。要站在服务而不是裁决的角度,不帮服务群体做决定,不参与其决策,只给予其正面的客观建议,最终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二是要坚持保密原则。在社会工作项目中,一些特殊群体肯定会对心理咨询师或者社会工作者有一定的倾诉或者秘密透露,社会工作者要坚持保密原则,尽量保证服务对象的秘密不被传播,否则很难得到服务对象的信任。但是,保密也有一定的限度,保密的范围不能超越生命安全的限度,在服务对象面临人身安全时要及时地向上级汇报,并挽救其生命。三是要坚持尊重原则。在接触服务对象时,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其发展过程中,因其生长环境、受教育程度、待人处事方式不一样,其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也不尽相同,短时期内是难以改变的,也许我们不认同服务对象的观点或想法,但是要对服务对象保持一份尊重,多给予鼓励,尊重是人和人沟通最基本的准则。
3.注重整合学校优势资源,优化资源结合利用率。2016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强调:要配齐建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统筹推进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咨询教师等宣传思想工作骨干队伍建设。当今我们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队伍庞大,在资源密集,意识形态教育呈现复杂化,部门参差不齐,重视程度轻重不一的情况下,在高校中整合有效的资源力量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高校心理辅导、思想政治教育和学校社会工作之间存在着跨学科内容交叉,学科之间是互相渗透、互相包容的,学校社会工作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通过自己的专业价值观及其专业的理念,在其本土化过程中来践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教育。学校社会工作的对象范围相对来说更广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线阵地,我们只有把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源集约,优中选优,才可以攻坚克难,守好这块阵地。
4.注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多元化发展。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开山鼻祖之一的张耀灿教授认为:“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多元并存与一元主导是阶级社会意识形态存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5]所以,多元化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事物的发展是具有多面性的,我们并不能因此否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的多元化思想。《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开展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专项试点工作,大力推进校报校刊数字化建设,探索建立优秀网络文章在科研成果统计、职务职称评聘方面的认定机制,着力培育一批导向正确、影响力广的网络名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个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过程,形式单一,枯燥乏味,但是随着当今科技的日新月异,网络越来越流行,我们要借着经济高速发展的东风,充分享受改革开放发展带给我们的便利成果,发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我们可以建设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网站,及时发布党的重大教育方针政策;可以借助微信、QQ等工具建立网络交流平台,讨论时事政治,关心国家大事,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也可借助微信、微博等发布重大信息,增强新媒体舆论。新媒体阵地是把双刃剑,我们一定要加强对新媒体阵地的舆论宣传,加强对于高校网络安全的监管,不轻信网络谣言,更不能制造网络谣言,要有效地利用新媒体引导传递正确的信息,传播正能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也应该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创新,不拘泥于固有模式,要迈出新台阶、探索新出路、开拓新领域,注重行之有效且多元化模式发展。
综上所述,学校社会工作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诸多契合点,运用学校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介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主要阵地,同时又是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中的前沿。在西方意识形态不断渗透的今天,保持主流核心价值观非常必要,我们除了要发挥学校党委的领导作用之外,还要积极努力地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新方法和新途径,形成学校党委主管、党委宣传部门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协调参与的工作机制,努力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体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巩固好意识形态阵地,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范明林.学校社会工作[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
[2]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G. Lee. Helping the troubled school child:selectedreadings in school social work [M].Washington DC: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1959.
[4]邓蕊.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比较概况[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12).
[5]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5(3).
(责任编辑王爱玲)
Social Work Embedded Enlighten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ZHU Hailin
(Guangxi University School of Marxism, Nanning 530004, China)
Key words:social work;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bstract:Colleges of social work is one of the innovative work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embedded development. Western development of social work in a wide range of aspects of normalization, standardization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and educational awareness education pathway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ideological education of its citizens. The use of concepts and methods School of Social 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necessary and feasible, the school of social work involved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do social work specialization and professional, to enhance professional supervision, school integration advantages of resources, optimize resource utilization in conjunction, pay attention to ethical principles, focusing on diversification.
DOI:10.13600/j.cnki.jpsslof.issn.1009-4326.2016.03.032
【收稿日期】2016-05-02
【作者简介】朱海林(1989-),男,山东宁阳人,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4级中国近现代史学基本问题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社会问题与中国共产党的理论。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326(2016)03-01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