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四重维度探析

2016-04-11王公龙上海市委党校上海200233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外交

王公龙 韩 旭(上海市委党校,上海200233)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四重维度探析

王公龙韩旭
(上海市委党校,上海200233)

摘要:人类命运共同体从世界潮流、思想理念、国际关系模式以及外交战略等几个不同的层面,展现出丰富的理论和政策内涵,构建起具有内在逻辑的、系统的思想框架,正在成为当代中国外交话语体系中的新理念和外交实践中的新布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反映了崛起的中国对世界潮流的新认知、对21世纪国际关系模式的新主张以及对全球治理时代国际秩序的新思考,它既符合中国维护国家利益、和平融入国际秩序的内在需求,又体现了当代中国对世界发展和人类未来的责任,其内在的逻辑理路是从改变自己、改变地区到改变世界,理论本质是基于全人类利益相关与命运相连的立场,表达出一种旨在促进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中国;外交;人类命运共同体

韩旭 男(1994-)上海行政学院研究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在洞察世界大势和谋划中国外交战略时,从世界潮流、思想理念、国际关系模式以及外交战略等几个紧密相关的认识视角,依据层层深入的认识逻辑,着力向国际社会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丰富内涵,并将与外部世界构建命运共同体确立为中国外交政策的新目标。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表明,崛起的中国正在更为主动地从变化的世界潮流中把握自身的定位、认识和承担自己的大国责任,更重要的是,它预示着:走向伟大复兴的中华民族关注人类命运和前途的意识空前提升,更为自觉地向国际社会提供思想资源,并致力于实现中国与国际社会的深度融合和共同进步,努力在21世纪的人类文明发展事业中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本文试对这一思想的理论和政策内涵作初步的分析。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新判断

所谓共同体(Community),是指人们在某种共同条件下结成的集体,或是指若干国家行为体、非国家行为体基于共同的利益或价值,在某些特定的领域形成的统一组织或类组织形态。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曾将“共同体”理解为人类在“社会”产生之前的组织形式,如血缘共同体。自滕尼斯在1887年发表的《共同体与社会》中提出“共同体”以来,这一概念被不断嵌入到不同的语境中而得到丰富和发展,如血缘共同体、地缘共同体、经济共同体、政治共同体等。在政治哲学领域,马克思认为人是“类存在物”。①共同体是人的历史存在的基本方式。马克思强调共同体是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内在前提,但资本主义以及之前的共同体是个人异己的对立物,为此必须重建实现个性自由与全面发展的理想的共同体。

进入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随着世界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不断加强,人类命运紧密相连的趋势日益突显。“共同体的利益高于共同体组成部分的利益,也作为现代国际关系的前提得到了确立。”②现代人类开始意识到,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的利益离不开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整个人类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在此背景下,2011年《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首次提出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认识和把握世界形势的变化和发展。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倡导世界各国强化“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强调在思考国家发展战略时,要更加自觉地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把握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频繁出现在中国外交的话语体系中。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几十次使用这一概念,提出过建设亚洲命运共同体、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国-巴基斯坦命运共同体、中非命运共同体、中拉(拉美)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主张。2013年3月,习近平当选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分析世界大势时就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③2015年3月,他在出席亚洲博鳌论坛时以“迈向命运共同体开创亚洲新未来”为题发表主旨演讲,提出“必须坚持各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必须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必须坚持实现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必须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等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原则。④2015年9月,他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以《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题发表演讲,提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主张“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并系统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五位一体”总布局。⑤概而言之,作为描述世界潮流演变趋势和当今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状态的概念,人类命运共同体主要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在经济、文化、安全等众多领域形成的空前的紧密联系和不可分割、命运相连的状态。具体而言,这一状态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依存性。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强力推动和综合作用下,“当今世界,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是大潮流。随着商品、资金、信息、人才的高度流动,无论近邻还是远交,无论大国还是小国,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正日益形成利益交融、安危与共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⑥任何国家的发展都不可能游离于国际社会,任何国家的安全都与外部世界的安全紧密相关。世界真正进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时代。经济上的紧密联系、安全上的相互关联、外交上的相互协调与沟通、人员的相互频繁往来、生态环境上的相互影响以及网络世界的无所不能的链接同时存在。无论是经济灾难、卫生灾难、还是环境灾难、信息灾难,一旦灾难来临,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置身事外,任何行为体都无法独力抵挡、有效应对。

第二,复合性。毋庸置疑,经济全球化是铸造命运共同体最强劲的动力,也是命运共同体的最直接的表征和最基础的形态,但命运共同体绝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而是覆盖了政治、安全、外交、社会、生态、网络等众多领域,形成了纵横交错、彼此重叠的复合性“共同体”。从行为主体看,21世纪的国际行为主体由国家行为体、国际组织行为体、非国家行为体等行为体共同组成,每个国家,每个团体,甚至每个人,都可能同时隶属上述多个共同体,拥有日益多元的身份和角色。通过利益的输送和链接,不同行为体之间已经形成了利益重叠的复合关系。从存在空间看,命运共同体既有实体空间,也有虚拟空间。随着全球网络技术的发展,货币、商品、政府、文化、社区、家庭等20世纪的实体存在都可以转化为21世纪的虚拟存在,世界秩序将由实体和虚拟两大部分组成。⑦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形成覆盖实体与虚拟双重空间、彼此交错的多维共同体。从国际问题议题看,命运共同体既可能是“粮食安全共同体”,如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出现问题,饥民们大规模涌向别国,可能造成他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也可能是“互联网安全共同体”,如在世界任何一点发动网络攻击,有可能给其他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亚于一场战争的巨大损失;还可能是“生态安全共同体”,如气候变化带来的冰川融化、降水失调、海平面上升等问题,不仅给小岛国带来灭顶之灾,也将给世界数十个沿海发达城市造成极大危害。⑧从全球治理看,治理的层面涵盖全球治理、地区治理,也包括国家治理、社区治理,每一层级都在形成治理共同体。而且,这四层治理在运行上并不是上一层必定治理下一层,每一层可以相对独立,也可以跨越治理和交叉治理,呈现扁平化治理趋势。在治理的领域分布上,除了传统的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外,包括网络、外层空间、南北极、深海、月球等在内的“全球公域”,虽然在20世纪尚未成为人类生存的主要空间,但是随着技术突破和人类的能力发展,正在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战略空间,⑨不同的“全球公域”共同体正在快速形成。此外,各种不同共同体还形成了相互渗透、相互交织、有时相互转化的复合性依存状态。当下人类所面临的经济复苏乏力、财富分配不均、社会保障不力、资源能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人口发展失衡、网络安全难保等问题,既相互影响又互为因果。传统安全问题与非传统安全问题“交叉感染”。经济金融问题可能演化为政治社会问题,社会问题又可能演化为极端主义问题。⑩

第三,联动性。所谓联动性是指命运共同体状态下各行为体之间存在相互联动的关系,产生于某一国家或局部地区出现的变化会迅速传导至其他国家或世界其他地区,造成广泛的国际效应或影响。比如2008年起源于华尔街的金融危机不仅对美国经济发展造成剧烈震荡,而且危机产生的巨大冲击波席卷了整个世界,世界主要国家几乎无一幸免。产生于西部非洲的埃博拉病毒,不仅造成西部非洲多个国家高度紧张,而且引起世界卫生组织高度关注,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世界众多国家不得不为此采取应对措施。而且,这种联动并不局限于单一的领域、单一的行为体、单一的空间,而是经常呈现出综合性特征,从经济领域跨越至政治、安全、文化、社会等领域,从民族国家扩展至地区组织、全球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等。环境问题可以引发安全问题,卫生问题可以演变为全球性政治问题,虚拟空间问题可以影响实体空间行为体之间关系。由于联动效应无处不在,“蝴蝶效应”时有呈现,今日的世界已逐渐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立体网状结构。

第四,持久性。其一,延续时间的持久性。人类历史转向世界历史,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导致的各民族国家之间物质交往的扩大而逐步形成的,随着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的发展,人类历史由狭隘的地域性历史走向开放的世界历史,是一个必然的历史运动过程。因为“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⑪人类命运共同体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它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是世界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结果。这就决定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可能只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短暂现象,而是具有十分强劲的生命力。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相互依存的程度只会加强,不会弱化。其二,解决问题过程的持久性。尽管当今时代人们对全球性问题的关注日益增加,全球治理的意识也不断增强,但受国家利益国家观念的制约、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差异的掣肘,以及各国间矛盾和斗争的牵制,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其三,国际秩序重构的长期性。人类命运共同体虽然是世界的潮流,但它未必符合超级大国的既得利益,契合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而国际力量的转移和国际秩序的重构必然是一个长期而曲折的历史过程。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认识世界的新理念

既然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人类理应正视这种趋势的存在,不断强化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所谓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是指思考和认识世界的一种观念,其要义在于顺应世界潮流变化,跳出单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认识局限,把全人类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立足世界整体性发展的开阔视野,认识和处理复杂的世界事务和国际关系,强调以国家、民族、宗教或其他集合体为表现形式的人类活动应谋求全人类的共同福祉。相对于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旧观念,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是人类认识世界在观念上的一次突破和创新,倡导的是一种开创人类美好未来、应对人类共同挑战的新理念。具体而言,它由以下几种观念构成:

第一,和平权力观。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由于国家间在经济、安全、生态等利害关系上命运相连,继续使用传统的权力争夺方式不仅会大大增加国家行为的成本,而且也背离了国家谋求优势权力的初衷,造成两败俱伤或多方受损。由于国际体系和国际机制的存在,国家有可能通过这些体系和机制来分配、维持、规范各国间权力关系,缓和彼此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以实现权力在国际关系中的和平分配和使用。尽管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人们还一时难以跳出零和博弈的窠臼,摆脱权力争夺的惯性,尚无法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和平运用权力处理世界事务,但和平权力观无疑是与命运共同体时代潮流相契合的国际关系新观念。

第二,共同利益观。所谓共同利益观,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世界各国要“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自身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不断扩大共同利益汇合点”⑫。之所以强调促进共同利益,是因为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是“利益共同体”。虽然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国家之间还存在着利益矛盾,但一国利益与他国利益、国际社会利益的边界日益模糊,各国之间利益交叉、重叠的范围、领域、程度不断扩大,共同利益不断增长,各国都成了“地球村”中的“利益相关方”。“一个国家要谋求自身发展,必须也让别人发展;要谋求自身安全,必须也让别人安全;要谋求自身过得好,必须也让别人过得好。”⑬而且,在很多情况下,一个国家采取有利于他国利益的举措同时也促进了自身利益。越是重视和促进共同利益,就越有利于实现自己的国家利益。越是着眼于为别国发展创造机遇,就越有助于创造于己有利的发展机遇。这就要求国际社会“坚持合作共赢理念和命运共同体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实现共同发展”。⑭

第三,全球治理观。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面对众多全球性问题尤其是非传统安全问题,人类必须在观念上从“国家治理”提升至“全球治理”。即通过具有约束力的国际规制来解决全球性的冲突、生态、人权、移民、毒品、走私、传染病等问题,以维持正常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⑮鉴于全球化时代,国际行为主体日益多元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必然成为一个由政府、政府间组织、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等共同参与和互动的过程,这一过程的重要途径是强化国际规范和国际机制,以形成一个具有机制约束力和道德规范力的、能够有效解决全球性问题的跨国的多边机制。⑯正是从上述意义上看,2015年达成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议”,“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作为全球治理的一个重要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努力是一面镜子,给我们思考和探索未来全球治理模式、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带来宝贵启示”。⑰

第四,国际责任观。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已经不单是一国国际正义感的体现,也是维护国际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客观需要。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等重大事件的相继发生表明,一国发生的危机通过全球化机制的传导,迅速波及全球。国际社会唯一的选择只能是切实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以便“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反之,如果各国只顾自扫门前雪,甚至转嫁危机,损人利己,势必给人类社会带来更严重的灾难。可见,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的到来客观上要求国家行为体履行双重使命,既维护国家利益,又承担国际责任。

第五,文明互鉴观。当今世界,人类生活在不同文化、种族、肤色、宗教和不同社会制度所组成的世界里,各国国情千差万别。国际社会的理性选择必然是:秉持包容互鉴的文明观,让不同制度、不同文明的国家相互启发和借鉴、加强交流,增强各国文明的活力和动力。为此必须倡导多元平等包容的文明观,“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⑱“推动人类文明实现创造性发展”。⑲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倡导的国际关系新模式

观念决定行动。当人们形成新的意识后,就必然带来处理世界事务行为方式的改变。鉴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已经到来,国际社会只能用新的理念认识和处理当代国际关系,推动国际社会形成既合作又竞争、以合作为主导的新型关系模式,把相关国家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它们在面临共同威胁与挑战时,能够提供更可靠和更有效的相互支持,让世界各国获得共同发展、共同安全和共同进步的机会,实现世界的持久和平和可持续发展。就当下的国际政治现实而言,任何国家都不能身体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停留在殖民扩张的旧时代里,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老框框内,而应面对人类命运日益紧密相连的深刻变化和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⑳所谓“新型国际关系”指的就是摆脱西方国际关系传统的新模式,即人类命运共同体模式。这一模式的特征主要有:

第一,以和平发展为导向。人类命运共同体模式把实现国际社会的和平发展作为根本导向,倡导“各国人民应该一起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㉑和平发展的根本导向决定了这一模式必须摒弃争夺权力优势或争夺世界霸权的政策和行为。在处理国际事务时放弃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在大国关系层面,这种模式倡导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即跳出传统的所谓“国强必霸”的历史逻辑,摆脱“崛起国与守成国必然冲突”的历史魔咒,“开创大国关系发展新模式”。㉒

第二,以相互合作为途径。合作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模式下国家间处理相互关系的最基本的行为方式。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国际社会所面临的挑战事关整个人类的生存发展和前途命运,应对这些挑战远远超出单个国家的能力,只有携手合作才能“一荣俱荣”;抛弃合作必然“一损俱损”。尽管各国之间存在利益矛盾和分歧,但通过在利益汇合点上推进合作,有助于加强国家间相互信任,在此基础上再去处理相互之间的分歧,各国就会更加冷静、客观,就会更加顾全世界和平发展的大局。㉓在安全问题上,“要着眼各国共同安全利益,从低敏感领域入手,积极培育合作应对安全挑战的意识,不断扩大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安全”。㉔

第三,以互利共赢为目标。互利共赢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模式的最本质特征。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模式下,国家在政策决策和行为选择时不能忽视他国或国际社会的利益和需求,更不能以邻为壑、转嫁危机、损人利己,这样的做法“既不道德,也难以持久”,㉕必然会引起受害方的反弹和报复,造成恶性循环,害人又害己。与命运共同体模式相契合的方式是,让维护自身利益更多地通过扩大共同利益的途径去实现,做到自身利益与共同利益的统筹兼顾,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增进人类共同利益。

尽管命运共同体时代呼唤建立国际关系的新模式,但国际社会的现实依然是,形形色色的保护主义明显升温,地区热点此起彼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军备竞争、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等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依然任重道远。要促进国际关系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模式的形成,就必须遵循以下“五条路径”:一是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即坚持主权平等原则。这不仅体现在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侵犯、内政不容干涉,还应该体现在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应当得到维护,体现在各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实践应当受到尊重。坚持多边主义,不搞单边主义;要奉行双赢、多赢、共赢的新理念,扔掉我赢你输、赢者通吃的旧思维。在国际和区域层面建设全球伙伴关系,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大国之间相处,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大国与小国相处,要平等相待,践行正确义利观,义利相兼,义重于利。二是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要摒弃一切形式的冷战思维,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的新观念。通过和平解决争端和强制性行动双轨并举,化干戈为玉帛。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防战争祸患于未然。三是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可持续发展才是好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应该秉承开放精神,推进互帮互助、互惠互利。四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文明之间要对话,不要排斥;要交流,不要取代。要尊重各种文明,平等相待,互学互鉴,兼收并蓄,推动人类文明实现创造性发展。五是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要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㉖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外交调整的新思路

从外交战略视野看,命运共同体既是大战略,也是新战略。与历史上欧洲构建共同体是靠制度建设不同,中国的命运共同体战略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共生理念、一种共利的关系。㉗它推展的思路是依托基于共同利益的合作共处,构建各种复杂交错的关系,形成一种命运相连的共鸣、共振、共享的关系结构。基于此,近年来,中国领导人不仅大力呼吁国际社会强化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而且据此阐释中国梦,丰富发展中国和平发展理论,重新设定中国外交的新目标,并沿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思路,积极展开外交的新布局。

首先,立足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阐释中国梦的美好愿景。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民族伟大复兴,它不仅意味着中华民族将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且将为人类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中国古人有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中国梦的提出,展现了当代中国人关注自身又超越自身的心向天下的胸怀和追求“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的世界和谐精神,它不仅蕴藏着绵延已久的家国天下情怀,凝聚着振兴中华的探索与奋斗,更暗含着中国人内心深处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基于命运共同体意识,中国主张把中国梦同周边各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同地区发展前景对接起来,欢迎周边国家搭乘中国发展“快车”、“便车”,让中国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周边,让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㉘“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㉙主张与非洲人民携手实现中国梦和非洲梦;阐明中国梦是与包括美国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的论断。

其次,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丰富和发展中国和平发展理论。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出发,中国强调在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时,要“把世界的机遇转变为中国的机遇,把中国的机遇转变为世界的机遇,在中国与世界各国良性互动、互利共赢中开拓前进”,“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㉚中国为此提出的原则是:“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㉛

再次,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调整中国外交政策。周边是中国安身立命之本,发展繁荣之基,中国要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首先要得到亚洲国家的认同和支持,与亚洲国家一道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此,中国“始终将周边置于外交全局的首要位置,视促进周边和平、稳定、发展为己任”,从周边先行起步,“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㉜为了促进亚洲命运共同体建设,为实现中国梦创造更为有利的周边环境,中国领导人近年来大力倡导以构建命运共同体为思路,规划和设计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提升与周边国家关系的融合度,为此提出以“亲、诚、惠、容”的理念大力开展周边外交。近年来,中国致力于推动形成涵盖政治、经济、安全、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内涵丰富的周边命运共同体,努力实现与亚洲国家的“多元共生、包容共进”、“和谐共生”,着力打牢三个支柱: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人文共同体。展开的思路是:树立新型安全理念、夯实双边关系基础、促进大国良性互动、妥善处理热点问题、弘扬国际法治精神和培育地区安全架构。㉝主要抓手包括提出“一带一路”新倡议、构建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框架”、建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建立丝路基金、提出“新亚洲安全观”等。近年来,中国领导人不仅频繁出访亚洲各国,中国还相继主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峰会、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等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不难看出,建设亚洲命运共同体,把中国的发展和安全寓于亚洲整体发展和共同安全之中,这不仅是中国对亚洲前途和命运的责任和承诺,更是中国为实现自身长远发展所作出的战略抉择。㉞此外,中国还积极主张与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共建命运共同体。如提出“真、实、亲、诚”四字理念,积极倡导“致力于把自身发展同非洲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同非洲人民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把中国发展机遇同非洲发展机遇紧密融合起来”㉟;提出中拉携手追梦,打造中拉命运共同体。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等多边舞台上,习近平倡议“各国要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真正认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连带效应,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㊱在纪念万隆会议召开60周年之际,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发表演讲时积极倡导大力弘扬万隆精神,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并提出深化亚非合作、拓展南南合作、推进南北合作等三点倡议。㊲

总之,作为中国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的重要成果,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涉及世界潮流、思想理念、国际关系模式以及外交战略等四个逐步深入的层次,构建起具有系统性特征的国际政治思想新框架,正在成为当代中国外交话语体系中的新理念、新主张和新战略。由于这一思想反映了崛起的中国对世界潮流的客观认知、对21世纪国际关系的崭新主张以及对全球治理时代国际秩序的前瞻性思考,它既符合中国维护国家利益、和平融入国际秩序的内在需求,又体现了当代中国对世界发展和人类未来的责任,其内在的逻辑理路是从改变自己、改变地区到改变世界,理论本质是从全体人类利益相关与命运相连的立场,表达出一种旨在促进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共同体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出充分说明,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当代中国不仅有意愿、有能力思考全人类的命运,而且正致力于用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向世界施加积极的建设性的影响。可以预计,随着中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上升,作为中国向人类提供的公共思想产品,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21世纪全球治理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还将进一步彰显出来。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7页。

②[美]熊玠:《无政府状态与世界秩序》,余逊达、张铁军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96页。

③习近平:《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人民日报》2013年3月24日。

④习近平:《迈向命运共同体开创亚洲新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人民日报》2015年3月29日。

⑤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9月29日。

⑥习近平:《共倡开放包容共促和平发展——在伦敦金融城市长晚宴上的演讲》,《人民日报》2015年10月23日。

⑦黄仁伟、傅勇:《从西方秩序到人类命运共同体》,《文汇学人》2016年1月22日。

⑧曲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基础》,《求是》2013年第4期。

⑨黄仁伟、傅勇:《从西方秩序到人类命运共同体》,《文汇学人》2016年1月22日。

⑩于洪君:《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推动中国与世界良性互动》,《当代世界》2013年第12期。

⑪《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88页。

⑫习近平:《共同创造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2013年4月8日。

⑬习近平:《携手合作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在“世界和平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人民日报》2012年7月8日。

⑭习近平:《发挥亚太引领作用应对世界经济挑战--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人民日报》2015 年11月19日。

⑮俞可平:《全球治理引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1期。

⑯曲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基础》,《求是》2013年第4期。

⑰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12月1日。

⑱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人民日报》2014年3月28日。

⑲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9月29日。

⑳习近平:《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人民日报》2013年3月24日。

㉑习近平:《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人民日报》2013年3月24日。

㉒习近平:《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在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联合开幕式上的致辞》,《人民日报》2014年7月10日。

㉓吴建民:《中国外交需要大战略》,《国际关系研究》2013年第1期。

㉔习近平:《积极树立亚洲安全观共创安全合作新局面——在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5月22日。

㉕习近平:《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人民日报》2013年3月24日。

㉖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9月29日。

㉗张蕴岭:《中国与周边关系:命运共同体的逻辑》,《人民论坛》2014年第6期。

㉘习近平:《深化合作伙伴关系共建亚洲美好家园——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人民日报》2015年11月8日。

㉙《习近平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10月26日。

㉚《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人民日报》2013年1月30日。

㉛《更好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人民日报》2013年1月30日。

㉜习近平:《深化合作伙伴关系共建亚洲美好家园——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人民日报》2015年11月8日。

㉝刘振民:《为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营造和平稳定的地区环境》,《国际问题研究》2015年第1期。

㉞刘振民:《坚持合作共赢,携手打造亚洲命运共同体》,《国际问题研究》2014年第2期。

㉟习近平:《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在坦桑尼亚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的演讲》,《人民日报》2013年3月26日。

㊱习近平:《共同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关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发言》,《人民日报》2013年9月6日。

㊲习近平:《弘扬万隆精神推进合作共赢——在亚非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4月23日。

(责任编辑谭力)

On the Four Dimensions of the Thought of Human Community with a Common Future

Wang Gonglong / Han Xu

Abstract:Human community with a common future shows various theoretical and political connotation from levels of world trend,theoretical concepts,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 and strategies. The concept of Human community reflects China's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and towards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s in the 21st century. It complies with China's need for maintaining state benefits and joining world's new rules,and also shows the new thinking of modern China's responsibility to world development and human being's future,and shows a common agreement of promoting human's life and development.

Keywords:China;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Human Community with a Common Future

收稿日期:2016-2-23

作者简介:王公龙 男(1967-)上海行政学院教授

中图分类号:D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176(2016)03-096-(9)

猜你喜欢

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外交
悠悠岁月外交情
涉侨外交二三事
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中国外交顶层设计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秩序重塑
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