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提高政党协商实效性的思考

2016-04-11李菊青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民主党派政党协商

李菊青

(中共晋中市委党校,山西 晋中 030600)

协商民主研究

对提高政党协商实效性的思考

李菊青

(中共晋中市委党校,山西 晋中 030600)

政党协商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就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要事务进行的政治协商,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当前,提高政党协商实效性对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受认识、制度和能力因素的影响,政党协商的实效性还有待提高。政党协商要真正取得实效,就必须在“高”上做文章、在“细”上下功夫、在“实”上求突破。

政党协商;协商民主;实效性

政党协商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就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要事务进行的政治协商,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2015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把政党协商摆在各类协商的首位,提出要“继续加强政党协商”①。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有事要商量、多商量。2015年9月,中共中央颁发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明确指出民主党派的职能为“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②,同时还规定了政党协商的内容、形式和保障机制等。当前,提高政党协商的实效性对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提高政党协商实效性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政党协商实效性有利于推动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政党协商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智慧和力量支持。在我国,民主党派都属于知识分子型政党,八个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中汇集着一大批科技精英、知识精英、思想精英、资本精英和管理精英。政党协商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平等、宽松的氛围中进行的政治协商,政党协商的过程就是广集众智、广求良策的过程。通过协商,可以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同时,政党协商可以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集中一切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资源,从而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二)提高政党协商实效性有利于拓展民主的深度和广度

我国的政党协商是一种初步实现了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的协商民主,是我国协商民主实践和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党协商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确保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党协商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其主体涵盖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等社会各界各方面人士,使社会各群体中个别、分散的意见、愿望和要求通过协商渠道得到系统、综合的反映,实现了最广泛的有序政治参与;同时,政党协商过程中各种意见通过交流和讨论,智慧在碰撞中产生,这就极大地拓展了人民民主的广度和深度,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人民民主的实现。

(三)提高政党协商实效性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邓小平同志说:“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③稳定是和谐的基础,是人心所向,是压倒一切的大事。没有稳定的环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成为空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和而不同、同而有异、求同存异中构建的,政党协商就是搭建一个谋求政治认识趋同的平台,就是开辟一个畅通政治诉求的渠道。

政党协商是组织化的政治行为,是在国家政治层面通过政党表达一定阶层、社会群体利益诉求的协商形式。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协商的主导者。民主党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以党派名义开展活动,以党派名义发表意见和主张,以党派名义开展调研视察、提出党派提案、开展民主监督。政党协商在多元发展的社会条件下扩大了有序政治参与,拓宽了社会利益表达渠道,可以有效协调社会不同方面、不同阶层的利益关系,能够化解不同性质的矛盾和问题,从而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影响政党协商实效性的因素分析

(一)认识有待提高

政党协商尚未在全国范围得到充分重视。部分党政领导干部协商意识不强,对政党协商的价值、作用认识肤浅,与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缺少充分的对话、讨论和交流。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形式主义倾向。在重大决策前虽召开协商会或座谈会,但不给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充分的准备时间,有的甚至在协商前已基本形成决议,这样的政党协商名为协商,实为通报。有的党政机关领导在座谈会前让与会人员统一思想认识,从讲政治的大局思考问题,用高调的语言暗示大家多发表赞同意见,少提不同意见。对提不同意见的人,常打断他们的发言或进一步做思想工作,这样的政党协商不能真正集思广益。

(二)制度有待健全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一部文件对政党协商的程序作出明确规定:协商议题由谁提出、由谁确定;协商议题确定后,由谁通报协商单位和个人;协商活动中如何确保协商主体平等;协商意见由谁反馈、何时反馈,等等。

就协商内容而言,相关文件尽管规定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协商的内容主要是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和重要事务,但哪些属于大政方针和重要事务并没有详细指出,使得协商议题的选择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就协商过程而言,相关文件并没有明确阐述协商过程中如何协调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政协之间的关系,也没有明确规定他们在协商中各自扮演什么角色、承担哪些职责。就协商评价监督制度而言,部分地方虽出台了一些规定,但过于笼统,缺乏完整的评价监督指标体系和明确的评价监督主体。除各级政协提案外,其他一些协商议事后形成的书面意见建议在反馈上有时不够及时,有时以领导批示代替,有时甚至没有反馈,严重影响了民主党派协商的积极性。

(三)能力有待加强

提高政党协商质量,民主党派必须调动党派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但目前民主党派成员工作岗位分散独立、兼职干部较多,再加上一些成员协商积极性不高、协商意识不强,未能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建言献策的能力和作用。

一些地方民主党派成员少,专业人才匮乏,对一些专业性强的重大问题,由于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和相关行业的实践经验,不能深入系统地发表意见,有的意见缺乏针对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有的甚至脱离实际。民主党派成员的协商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提高政党协商实效性的对策

(一)在“高”上做文章

要进一步提高中共党委及各部门领导对政党协商重要性的认识。首先,中共党委及各部门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政党协商,及时组织党委各部门认真学习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抓好会议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统战工作是全党的工作,必须是全党重视,大家共同来做。”④只有党委足够重视,才能推动此项工作正常开展。其次,统战部门要增强推动政党协商的主动性。1950年,周恩来同志将统战部的主要职能概括为“了解情况,掌握政策,调整关系,安排人事”。《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又将“增进共识、加强团结”⑤列为统战部门的职能,并细化了主要职责。根据职责要求,各级统战部门在中共与各民主党派的政党协商中要扮演好三种角色:把握政党协商政治方向的助手、做好提高政党协商实效的推手、当好实现有效政党协商的桥梁。再次,政府机关的主要负责人也要提高对政党协商重要性的认识,将政党协商贯穿落实于国民经济生活的各个过程,作为工作考核的一项内容。

(二)在“细”上下功夫

制度化是政党协商的保障。比如,中共晋中市委出台了《中共晋中市委与党外代表人士“双月座谈会”制度》,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提供了保障。

同时,要进一步细化政党协商工作制度,只有细化了的制度才能既有指导性,又有操作性。要从协商内容、协商议题、协商准备、协商会议、梳理意见建议、办理协商事项、反馈办理情况、督查协商效果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和要求。比如南京市就出台了《中共南京市委与党外人士政治协商工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南京市委统战部根据《规范》的要求,在每年年初就制定市委全年的政治协商会计划,及时上报市委,主要领导批示后,再及时传达到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这样,一年的政治协商内容就基本确定,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针对协商议题进行调研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为提高协商质量创造了条件。《规范》还要求市委统战部根据协商计划,每次协商会前20天左右行文请示市委,市委主要领导批复后,由市委办公厅提前5天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发出会议邀请,不同内容的协商参加人员都作了详细规定。对于承办协商事项也规定3个工作日、短期能解决的、短期不能解决的三种情况的处理办法,承办单位必须1个月内进行“双报”等一系列落实措施,这样,《规范》就不再是一纸空文,政党协商也不会是一句空话。

(三)在“实”上求突破

搞好政党协商,需要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努力。

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要进一步营造政党协商平等、民主的宽松环境。要有更加开阔的胸襟、平等的心态、民主的作风,容得下不同意见,听得进逆耳之言。

作为参政党的民主党派要进一步提高协商的本领和能力。各民主党派要从“五大能力建设”上下功夫,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紧紧围绕党委和政府各阶段的中心工作、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善于思考,精心调研,把调研得到的信息和情况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到协商之中。只有各民主党派真正做到调查研究有为、建言献策有方、民主监督有力,政党协商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注释

①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9.

②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N].人民日报,2015-09-23.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84.

④习近平.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广泛力量支持.新华网,2015-05-20.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520/c1024-27 031847.html.

⑤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N].人民日报,2015-09-23.

[1]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2]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N].人民日报,2015-09-23.

[3]中办印发.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N].人民日报,2015-12-11(1).

[4]徐锋.刍议政党协商与中国式协商民主[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3):15-20.

[5]宋俭.关于政党协商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J].理论研究,2015(1):28-33.

[6]孙春兰.着力推动政党协商深入开展[J].决策,2015(9):12.

[7]孙照红.从协商主体的视角看政党协商的价值与出路[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1):63-67.

(责任编辑白继英)

D613

A

1008-9012(2016)03-0015-04

2016-08-28

李菊青(1985— ),女,中共晋中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研室讲师,山西大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研究生毕业,曾多次参与晋中市委统战部课题。

猜你喜欢

民主党派政党协商
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型政党制度的“三个新”
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应当稳立本位
论协商实效与协商伦理、协商能力
Rheolog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Modifed Asphalt
发挥民主党派作用 多献务实良策
以政协参与立法深化协商民主
关于完善民主党派内部监督机制的探讨
国外政党加强和创新群众工作述评
协商民主与偏好转变
民主党派政党认同的有效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