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动员民船组建海上支援保障编队的思考

2016-04-11翟性泉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2016年2期
关键词:动员

翟性泉, 王 琦, 王 岩

(92117部队,北京 100072)



利用动员民船组建海上支援保障编队的思考

翟性泉,王 琦,王 岩

(92117部队,北京 100072)

摘要:与平时远航训练相比,舰艇编队战时物资消耗急剧增加,为解决补给舰船需求量大增而短时间内无法快速建造的问题,分析了利用民船快速改装成动员补给船、组建海上支援保障编队的可行性,论述了海上支援保障编队的组成与运用方法,从加强法规建设、规划整合资源、加强技术装备研究、加强训练等方面,对海上支援保障编队的建设问题提出了建议。可为利用动员民船组建海上支援保障编队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民船;动员;海上支援;运输保障

与和平时期在中远海巡航、训练相比,战时海上舰艇编队物资消耗将急剧增加,海上补给舰船的需求量与平时相比增加幅度较大,而海军制式补给舰船数量短时间内难以快速增加,世界海军强国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将民船快速改装成补给船,组建支援保障船队来补充制式补给力量的不足[1]。

1 动员民船组建保障编队的可行性

目前,我海军在中远海执行任务的舰艇编队规模相对较小,海上平时保障主要采用伴随补给方式为主,如亚丁湾护航任务,一般由2艘驱护舰和一艘综合补给舰组成。由于非战时舰艇编队物资消耗速度相对较慢,补给舰可满足较长时间伴随保障需求,且能够在外国港口停靠实施再补给。战时,一艘综合补给舰通常可为一个舰艇编队实施约两周的物资保障,一般情况下,编队X到X天需要补给一次。当任务超过时,补给舰就需要进行再补给才能为舰艇编队实施持续的保障,如果综合补给舰返回岸基保障基地进行再补给,考虑航行和物资装载时间,作战区域到保障基地的距离只能局限在约X00海里(1海里=1.852 km)范围内,无法满足远海物资补给保障的需要。为了延长支援保障的范围,一般采用接力保障模式,图1为美国海军采用的典型的三级保障模式。

图1 海上保障三级保障模式流程图

在三级保障模式中,第一阶段主要是从战略后方(本土基地)到前进基地(或中转基地)的物资补给运输,以点到点的运输为主,征用民船不需要进行改装即可承担。第二阶段是从前进基地到作战区域附近,为承担海上伴随补给任务的补给舰进行再补给,使用的船只一般为穿梭船或支援船,这些船只需要加装海上航行补给设备。因此,穿梭船一般由单功能的补给船或加改装的民船承担。第三阶段,由补给舰伴随编队航行,为编队实施伴随补给,或在作战区域附近,为编队实施定点或应召保障。此阶段主要依靠快速战斗支援舰、综合补给舰、补给油船或干货弹药船等制式补给舰船承担,必要时也可以采用改装的民船来补充。

图2为英国皇家海军在1982年的马岛战争中采用的三级保障模式。马岛距离英国本土13 000 km(7 100海里),英国皇家海军需要远赴战场,海上补给力量严重不足。为此,英国皇家海军动员了56艘民船,为其中19艘快速加装了直升机平台和垂直补给支持保障设备,为12艘油船加装了油料补给装置,为特混舰队实施海上补给约2 000次,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整个战争期间,12艘加装油料补给装置的民用油船承担了英国舰队和物资运输船队大部分油料补给任务,民船运输补给物资量超过100万t。民船的使用使海军补给舰船的物资补充距离从3 300海里(马岛到阿森松岛)缩短到不足270海里(战区外的再补给区),军用辅船完成物资、油料再补给所需要的时间减少了90%,保证了作战舰艇在战区持续作战得到的持续补给支援。

图2 英国在“马岛战争”中海上保障流程图

我国拥有丰富的民船征用资源,完全可以通过加装海上航行补给装置,将征用民船改装成穿梭补给船,并组成支援保障船队,承担支援保障任务。目前,我国没有海外基地和前进基地,难以建立远海三级保障模式,可采用两级保障模式来拓展作战范围,如图3。采用具备海上补给能力的穿梭船组成支援保障船队,从后方基地运输补给物资到战区外战区附近的再补给区,为承担伴随保障的补给舰船实施补给。

图3 海上保障两级保障模式流程图

2海上支援保障编队的组成与运用

海上补给的物资种类主要包括油料、干货、弹药三类,可征用10 000至30 000 t级的成品油船或油化船,通过加装航行横向油料补给装置,改装为油料穿梭补给船;征用500至2 000 TEU集装箱船或载重5 000 t至10 000 t级的多功能船、杂货船等,通过加装航行横向干货补给装置、船用起重机等设备,改装弹药物资存储舱室,将其改装为干货弹药穿梭补给船。

在发出战争动员令后,迅速根据补给需求,将一定数量的油料船、集装箱、多功能船等进行改装,按比例组建若干支援保障船队。支援保障船队可以单独或与制式补给舰船混编执行保障任务,在远海一般采取应召定点或应招方式为伴随作战编队的补给舰实施再补给,必要时也可直接为作战舰艇实施补给。

3 动员民船组建保障编队的问题与建议

3.1 加强法规贯彻力度

为了保证动员体制正常运行,国外一般都建立有完善的法规体系和健全的组织机构,法规能够得到贯彻执行。例如,美国法律规定,商船设计方案应经过海军审查。

我国也制订有相关的国防动员法规,但涉及面较窄、贯彻实施力度不够。我国商船一般悬挂三种旗帜:一是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二是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旗帜,三是悬挂巴拿马等国的方便旗帜。虽然悬挂第三类方便旗帜的船只战时也可进行征用,但会给对于贯彻国防要求而实施的船舶改装和训练工作带来一定不便。根据有关论证结果,改装为支援补给油船的最佳船型是10 000 t级至30 000 t级的远洋型成品油船,其装载量适中,操作灵活。但是,由于装载量小的成品油船运输效能较低,油船逐步向大型化发展,各大型航运企业新造成品油船主要以30 000 t级以上船型为主,30 000 t级以下成品油船的数量逐步减少。同样,集装箱船也向大型化发展,新造集装箱船主要以3 000 TEU以上集装箱船为主,中小型集装箱船逐步从大型航运企业退出。因此,适合战时征用改装的集装箱船数量也越来越少。

为保证战时有足够的动员潜力:一是要加强相关法规的制定和贯彻,保证相关航运企业获得一定补偿。可通过国家经济补偿的形式,鼓励航运企业建造一些符合战时改装为海上支援保障船队要求的船舶。二是贯彻军民融合思想,做到平战结合。在民船建造时,要充分考虑战时的用途,预留相应的接口,减少战时改装的工作量,国家对贯彻国防要求的船舶在建造时给予差额补贴。三是鼓励我国适合征用的船舶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便于战时征用改装。

3.2合理规划、整合资源

虽然我国民船资源比较丰富,但是如果各军兵种分头制定各自的动员民船使用方案,实施动员征用和加改装,会造成动员资源浪费[2]。同型民船可以通过加改装不同的设备具备不同的功能。例如,500至2 000 TEU集装箱船可通过加装航行横行干货补给装备改装为干货弹药补给船,可通过加装模块化医疗箱组改装为医院船,可通过加装生活模块改装为兵员运输船,可通过加装装卸模块改装为重型装备运输船。

因此,需要统筹计划民船动员征用和加改装技术标准制定工作:一是平时根据各部门提出的征用预案,合理分配资源,并有计划、分步骤对相关民船进行贯彻国防要求的改装,新造民船尽量兼顾不同的改装需求,提高战时民船资源的使用效率。二是建立民船登记和动态管理制度,对列入战时征用计划的船舶登记在册,包括船舶类型、性能参数、所属公司等,并对船舶实施动态管理,随时掌握和更新船舶的技术状态、营运状态等。三是制定动员改装预案,针对不同的船型和战时应用要求,平时就制定好船舶的加改装方案,提高战时改装效率。

3.3 加强民船加改装技术装备研究

民船一般需要进行加改装后才能具备海上运输补给保障功能。海军制式航行补给系统结构复杂、设备多、布局分散、占用船上空间大,对民船的改装要求高,不适用于在民船上快速加装。为了提高平战转换的速度,缩短补给装备在民船上的加装时间尤其重要。

美英等国为了缩短加改装时间,研制了一系列适合民船快速加装的海上补给系统[3]。如美国研制的“模块化的油料补给系统”,可快速在油船上加装(图4),目前已有两艘T-5型油船加装了该系统,可在海上为美国或盟军舰船提供油料补给。美国研制的快速加固海上补给系统,主要包括滑动眼板、物资装卸设备、货物捆绑加固设备、安全装置和通讯设备等,已经在4艘干货船上加装了该系统,使民船具有向辅助舰船补给干货和弹药的能力。研制的模块化物资补给系统,是一种独立的标准横向补给系统,可快速在船上加装,加装后可为美国海军和盟军舰船进行海上物资补给,美国已经有6艘干/杂货船加装了该系统。

我国在民船加改装技术装备这方面也进行了一些研究,先后研制了一批中小型动员加装干、液货补给装备。但这些装备的补给效率较低,仅适合为中小型舰艇实施补给,无法满足为大型水面舰艇实施补给和为补给舰实施再补给的需要。为了提高民船的动员使用效率,需要大力开展可在民船上快速加装、性能较高的补给装置及其加改装技术研究。

图4 加装了模块化油料补给系统的T-5型油船

3.4 加强平时训练

海上航行补给是一项风险较高的作业,补给船和接收船需要在海上保持一定的航行阵位,对操船技术要求比较高,船员需要熟悉两船协同作业、信号联络和海上补给作业程序等,民船船员缺乏经验。因此,为了实现平战快速转换,平时应对民船船员进行相关训练,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组织实施:一是结合舰艇部队年度训练计划,组织动员民船参加,达到训练船员目的,如美军经常组织动员民船参加“环太平洋”等训练活动;二是组织动员民船参加海上演习,如近年来军队组织的若干次演习中,均组织了民船改装油船参加,成功地为海军舰艇实施航行油料补给,在实战背景下全面检验了动员民船的战时保障能力。三是定期组织动员专项演练,如近期组织了海上油料运输补给演练,为海军舰艇实施了航行纵向油料补给和航行横向油料补给,检验了某型纵向和横向液货补给装置的快速加装适应性,锻炼了动员队伍,取得了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刘 刚,虞鹏程.关于组建快速动员海运力量的思考[J].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14(3):1-4

[2]胡 浩,熊 伟.从军民融合的角度看战时海上运输补给保障[J].中国水运,2012(10):21-23

[3]王 琦,翟性泉,王 岩.美军利用商船增强海军舰船补给保障能力的启示[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15(3):53-56

Our Reflection on Organizing Civilian Ships into Oceanic Transportation Support Fleets

Zhai Xingquan,Wang Qi,Wang Yan

(Unit 92117 of the PLA, Beijing 100072, China)

Abstract:Comparedwiththeconsumptionofsuppliesforthelong-rangetrainingvoyageinpeacetime,theconsumptionofsuppliesforthewarshipfleetincreasessharplyinwartime,inwhichcasethedemandforreplenishingshipsrisessharplywhileitissimplyimpossibleforustoquicklybuildsomanyreplenishingshipswithinashorttime.Tosolvetheproblemoftheshortageofreplenishingships,thefeasibilityofquicklyconvertingcivilianshipsintoreplenishingshipsandorganizingoceanictransportationsupportfleetsisstudiedinthepaper,withtheorganizationalandapplicationmethodsofsuchoceanictransportationsupportfleetsdealtwith.Finally,putforwardinthepaperaresomeusefulsuggestionsonhowtobuildupsuchanoceanictransportationsupportfleet,suchasstrengtheningthelegislation,planningandintegratingalltheresourcesandstrengtheningthestudyoftechnicalequipmentandthetrainingofthereplenishingfleet.Thepapermayserveasausefulreferencefororganizingoceanicreplenishingfleetswithcivilianships.

Key words:civilian ship; mobilize;support at sea;transportation support

中图分类号:E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953(2016)02-0005-04

DOI:10.13219/j.gjgyat.2016.02.002

作者简介:翟性泉(1964—),男,研究员(正高级工程师),博士,主要从事舰船补给理论与装备研究工作xqzhai64@sina.com

收稿日期:2015-12-02

猜你喜欢

动员
关于开展“我为住建添光彩”活动动员部署会
国防动员歌
音乐迪斯尼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Canadian coach helps Russian skier
“缺少衣物难过冬,动员亲朋送春风”等十二则
加强动员信息系统建设的“四个关键”
抗美援朝战争动员的回顾与思考
纳粹德国精神动员的特点初探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经济动员及其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