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南型地方猪品种资源的变化

2016-04-11赵思思胡慧艳李晓敏

贵州农业科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关岭猪种黑猪

赵思思,贾 青,2*,胡慧艳,李晓敏

(1.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河北保定071000;2.国家北方山区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保定071000)

西南型地方猪品种资源的变化

赵思思1,贾 青1,2*,胡慧艳1,李晓敏1

(1.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河北保定071000;2.国家北方山区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保定071000)

为西南型地方猪品种资源的保护及利用提供参考,查阅20世纪80年代和21世纪初出版的猪品种志相关文献资料,对西南型地方猪的品种数量、产地分布、群体规模、体型体重、繁殖性能、生产性能等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西南型地方猪品种有内江猪、荣昌猪、成华猪、雅南猪、湖川山地猪(鄂西黑猪、盆周山地猪)、乌金猪(柯乐猪、威宁猪、大河猪、凉山猪)和关岭猪,21世纪初有内江猪、荣昌猪、成华猪、雅南猪、湖川山地猪(恩施黑猪、盆周山地猪、合川黑猪、罗盘山猪、渠溪猪、丫杈猪)、乌金猪(柯乐猪、大河猪、昭通猪、凉山猪)和关岭猪。除成华猪、关岭猪和雅南猪的数量减少外,其他品种略有增加;鄂西黑猪改名为恩施黑猪,2011年出版的《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猪志》中新收入西南型地方猪种合川黑猪、罗盘山猪、渠溪猪、丫杈猪和昭通猪,西南型地方猪在体尺体重、繁殖性能、生产性能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西南型地方猪;品种资源;资源变化;猪志

我国是世界上猪种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按地理位置、生态环境、气候、体型外貌、生产性能划分,我国地方猪可分为6大类型:华北型、华中型、华南型、江海型、西南型和高原型[1]。其中,西南型地方猪主要分布于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的大部分地区,以及湘鄂西部。我国地方猪种有着非常珍贵的遗传特性,是世界上宝贵的生物多样性资源[3]。近年来,我国对地方猪的保护和利用越来越重视,先后进行了两次全国性畜禽遗传资源调查,于1984—1986年和2011年分别出版了《中国猪品种志》《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猪志》,该品种志反映了当时生产条件下猪的自然环境条件、品种分布、群体规模、体型体重、繁殖性能和生产性能。但到目前为止,未见关于西南型地方猪资源变化方面的相关报道,对其资源保护不利。为此,笔者对西南型地方猪品种资源变化进行比对,以期为其遗传资源保护及利用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数据来源于《中国猪品种志》[2]《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猪志》[4]和《中国家畜地方品种资源图谱》[5]等。具体内容:1)社会经济,包括人均GDP、人口数量、粮食产量和猪肉产量。2)自然资源,包括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和无霜期。3)品种分布(中心产区)。4)群体规模(品种数量变化)。5)体型体重,包括体高、体长、胸围和体重。6)繁殖性能,包括乳头对数、窝产仔数和出生个体重。7)生产性能,包括眼肌面积、屠宰率、瘦肉率和背膘厚。

1.2 方法

对各项数据进行整理,比较西南型猪不同品种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并结合西南型猪分布地的社会经济及自然条件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西南型猪产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

西南型猪产地粮食作物以甘薯、马铃薯以及水稻和大麦为主,油料、麻类、烤烟等经济作物和林果占有相当比重[2]。从表1可知,我国西南型猪产地21世纪初的社会经济量较20世纪80年代增加,年平均气温升高、年降水量减少。自然条件变化对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既有有利一面,又有不利一面,有利的是气温上升,可减少幼畜的死亡率,取暖所需能源减少;不利一面是自然灾害增加,降水量减少使饲料生产力下降,高温使家畜的生产性能下降,家畜疾病增加[6]。我国社会经济的提高,使得人均GDP也相应提高,人们对畜产品有了不同需求,引进国外优良猪种与当地猪品种杂交以改善猪肉品质,满足人们的需求;与此同时养殖方式也发生了改变,由原来的农户散养转变为规模化养殖,对我国地方猪养殖产生了较大影响。

2.2 西南型猪品种的数量

20世纪80年代,西南型地方猪品种有内江猪、荣昌猪、成华猪、雅南猪、湖川山地猪(鄂西黑猪、盆周山地猪)、乌金猪(柯乐猪、威宁猪、大河猪、凉山猪)和关岭猪,21世纪初有内江猪、荣昌猪、成华猪、雅南猪、湖川山地猪(恩施黑猪、盆周山地猪、合川黑猪、罗盘山猪、渠溪猪、丫杈猪)、乌金猪(柯乐猪、大河猪、昭通猪、凉山猪)和关岭猪。湖川山地猪中鄂西黑猪主要产区在恩施自治州,因此改名为恩施黑猪[4]。湖川山地猪和乌金猪新增的地方猪种,是在《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猪志》中对同种异名猪品种作为一个独立的猪品种来表述,同时也增加了一些新的类群,如湖川山地猪增加了合川黑猪、罗盘山猪、渠溪猪和丫杈猪,乌金猪中新增了昭通猪[7]。

表1 西南型猪产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Table1 Natural and social economic conditions of Southwest indigenous pig producing area

表2 西南型猪的群体规模变化Table2 Scale change of Southwest indigenous pig population

2.3 西南型猪品种的群体规模与分布范围

从表2可知,西南型地方猪的成华猪、关岭猪和雅南猪群体规模减少,其余地方猪种群体规模增加,且除湖川山地猪的分布范围扩大外其他品种猪保持不变(表3)。表明,西南型地方猪产地对其保护的效果较明显,多数猪种,如内江猪、荣昌猪、湖川山地猪和乌金猪数量有所增加。

2.4 西南型猪品种的性能

从表4~6可知,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21世纪初西南型地方猪的体型体尺、繁殖性能、生产性能均有所变化。我国养猪历史悠久,过去养猪一般为农户散养,在粮食产量低的条件下,饲喂猪的粮食主要为农副产品(花生秧、甘薯蔓等)、农产品加工的副产物(如糠、麸、糟)及生活废弃物;且在农村主要以青粗饲料节省精料的“吊架子”方式饲养猪[9]。改革开放以后,规模化养殖成为社会的主流,与此同时养殖方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每个阶段的生长猪都有各自的饲料配方;在对地方猪的保种中,选择优秀个体进行培育,除对品种类型、生长发育状况、体型外貌及健康方面外,也注重血缘关系[10],经过多代选育,导致地方猪的各性状发生变化。

表3 西南型猪的分布范围变化Table3 Change of distribution range of Southwest indigenous pig resources

表4 西南型猪的体尺体重变化Table4 Change of body size and body weight of Southwest indigenous pig resources

表5 西南型猪的繁殖性能变化Table5 Change of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of Southwest indigenous pig resources

表6 西南型猪的生产性能变化Table6 Change of production performance of Southwest indigenous pig resources

3 小结

3.1 社会经济、自然条件对猪品种资源的影响

我国自然条件(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无霜期)和社会经济(人均GDP、人口、粮食产量、猪肉产量)的变化对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均GDP也逐渐提高,对畜产品的需求量也逐渐提高,为扩大养殖规模增加商品量,养殖方式从农户散养转化为专业化规模化养殖[14]。近年来,我国养猪业发展迅速,如2014年末,全年生猪出栏量达到73 510万头[15]。尽管西南型地方猪品种有部分数量增加,但仍不能满足人们对猪肉产品数量及多样性的需求。这大大增加了以杜洛克、长白猪、大白猪三元杂交的生产模式,杜×长×大养殖量逐渐成为养猪生产的主体,导致地方品种在生产中的份额不断降低,少数地方猪品种数量锐减,如关岭猪21世纪初为10万头,比20世纪80年代减少190万头,变化情况达濒危等级。

我国气候环境的改变对畜牧业的发展也带来一定影响,随畜牧业养殖规模的扩大,其产生的气体造成温室效应,畜牧业也受到影响。降水量减少,致使产草量下降,导致饲料价格上升,生产成本增加;高温对家畜的生长、繁殖也有不利影响,如发生细菌病、热痉挛和日射病等[16]。

3.2 地方猪性能变化对猪品种资源的影响

家畜遗传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一旦丢失而无法恢复[17]。因此,为保护地方猪种,我国建立了《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其中西南型地方猪种荣昌猪、关岭猪被收录其中。我国地方猪种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繁殖率高等特点,且近年来人们对畜产品的需求不断变化,保护地方猪种储备遗传潜力对满足人们的需求及应对未来的环境变化[18]具有重要意义。

饲养方式的改变、饲料成分的变化、人们的需求等都影响着地方猪各性能的变化。因此,对西南型地方猪进行保种的同时,也要加大其生产性能的测定,及时淘汰不符合生产标准的种猪;选择一些适应性强、繁殖能力高,生产成绩优于其父母的公母猪进行留种,以充分发挥西南型地方猪的各项性能。

[1]于福清.资源最新情况与保护利用建议[J].品种繁育,2012(3):21-23.

[2]张仲葛,李炳坦,陈效华.中国猪品种志[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86.

[3]殷方芝,肖耀明,陶军,等.近年来我国地方猪种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J].猪业科学,2015(10):130-131.

[4]王林云,王爱国.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猪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5]陈伟生,徐桂芳.中国家畜地方品种资源图谱[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6]李晓锋,陈明新.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畜牧业的影响与分析[J].中国畜牧杂志,2008,44(4):50-53.

[7]王云林.对中国地方猪遗传资源的再认识[J].猪业科学,2012(10):120-122.

[8]蒋志刚.物种濒危等级划分与物种保护[J].生物学通报,2000,35(9):1-5.

[9]张光辉.我国传统养猪经验的分析[J].中国农史,1986(2):54-59.

[10]薛梅,王金勇,尹春晖,等.浅谈规模化养殖荣昌猪的后备猪基础选育[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2(6):50-51.

[11]徐振英.中国一些地方猪种质特性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85(2):1-10.

[12]陈谦,胡晓,李东义,等.浅谈内江猪品种资源保护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猪业,2013(增刊1):151-153.

[13]贵州省畜牧品种志及图谱编委会.关岭猪[J].贵州畜牧兽医科技,1983(2):61-64.

[14]张光辉.论我国养猪业的传统经验及发展途径[J].东北养猪,1987(1):31-33.

[15]林国发.中国进口猪肉分析:呈现上升趋势[J].广东饲料,2015,24(4):20-21.

[16]李秀芳.浅议气候对畜牧业生产的影响[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31(9):92-93.

[17]彭中镇,刘榜,樊斌,等.关于保护利用我国地方猪遗传资源的若干建议[J].猪业科学,2006(4):32-36.

[18]刘丑生,王志刚,李宁.我国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牧业通讯,2004(21):28-31.

(责任编辑:冯 卫)

Change of Indigenous Pig Breed Resources in Southwest China

ZHAO Sisi1,JIA Qing1,2*,HU Huiyan1,LI Xiaomin1
(1.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Technology,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aoding,Hebei,071000;2.State Technological Center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in Northern Mountainous Areas,Baoding,Hebei 071000,China)

The breed quantity,producing area distribution,population scale,body size and weight,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and production performance of Southwest indigenous pig resources were compared by looking up the relative literature data published in the 1980sand at the beginning of 21 century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Southwest indigenous pig resources.Results:There are Neijiang pig,Rongchang pig,Chenghua pig,Yanan pig,Huchuan mountain pig(E-xi black pig and Penzhou mountain pig),Wujin pig(Kele pig,Weining pig,Dahe pig and Liangshan pig)and Guanling pig in Southwest indigenous pig resources in the 1980sanDThere are Neijiang pig,Rongchang pig,Chenghua pig,Yanan pig,Huchuan pig(Enshi black pig,Penzhou mountain pig,Hechuan black pig,Luopanshan pig,Quxi pig and Yacha pig),Wujin pig(Kele pig,Dahe pig,Chaotong pig and Liangshan pig)and Guanling pig in Southwest indigenous pig resources at the beginning of 21century.The quantity of Southwest indigenous pigs increases except for Chenghua pig,Guanling pig and Yanan pig.Hechuan black pig,Luopanshan pig,Quxi pig,Yacha pig and Chaotong pig are newly recorded and E-xi black pig is renamed as Enshi black pig in China Livestock and Poultry Genetic Resources-Pig in 2011.There are varying degree changes in body size and weight,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and production performance of Southwest indigenous pigs.

Southwest indigenous pig;breed resources;resources change;pig record

S828.8

A

1001-3601(2016)10-0431-0091-04

2016-06-27;2016-08-20修回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河北省生猪创新团队建设资助项目

赵思思(1990-),女,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E-mail:zssdk2314@163.com

*通讯作者:贾 青(1964-),男,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从事动物遗传育种研究。E-mail:auhjq@163.com

猜你喜欢

关岭猪种黑猪
可视化中国地方猪种地理分布图
河南精旺猪种改良有限公司
国外猪种大量引进导致本土猪种濒临灭绝的原因分析及应对建议(以玉山黑猪为例)
古生物发现之旅——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
黑猪
冰雪小镇 关岭永宁滑雪场
开磷为关岭县送肥保春耕
小黑猪
中国猪种对世界猪种的贡献
小黑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