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具体问题中学习条件概率

2016-04-11林洁

新课程(中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样本空间白球红球

林洁

(广东佛山南海区九江中学)

在具体问题中学习条件概率

林洁

(广东佛山南海区九江中学)

条件概率是新课标高考的考查内容,理解和计算的难度不大,但是许多同学一遇到题目中有“条件”的概率对题目就糊涂了,区分不清这个“条件”只是题目的已知,还是因此条件这个题目就是“条件概率”了?其实,条件概率并非想象中的那样难理解,以下用具体题目的分析,来帮助我们发现“条件”的意义所在。

首先,要理解条件概率的定义,即:在事件A已经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发生的概率,称为事件B在给定A下的条件概率,

【实例分析1】甲、乙2人各进行一次射击,如果2人击中目标的概率都是0.6,且相互之间没有影响,计算:

(1)2人都击中目标的概率;

(2)甲击中目标的条件下,乙击中目标的概率;

(1)甲、乙击中目标,题目意在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即。

(2)甲击中目标是条件,是必然发生事件,即A事件发生的前提下计算概率为。

对比发现两个题目的区别:题目(1)中的甲可能击中目标,也可能未击中目标,我们只是计算甲、乙同时击中目标的概率;题(2)中的甲则必须是击中目标的,即甲击中目标是必然事件,发生概率为1。

解:设甲击中目标为事件A,乙击中目标为事件B;

(1)甲乙2人都击中目标的概率为P(AB)=P(A)·P(B)=0.6×0.6= 0.36;

(2)解法一:公式法:甲击中目标的条件下,乙击中目标的概率为。

解法二:因为事件A为条件,即A事件为必然发生事件,P(A)= 1;B事件发生的概率为P(B)=0.6,则AB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P(AB)=P(A)·P(B)=1×0.6=0.6。

解法三:缩小样本空间法,在“甲击中目标”的条件下,计算乙击中目标的概率为:

【实例分析2】袋中共有6个红球和4个白球,每次抽取一个小球并且不放回,连续抽取2次,(1)求连续2次抽取的都是红球的概率;

(2)求在第一次抽取红球的条件下,第二次也抽取红球的概率。

分析:连续抽取2次的所有情况如下:

①第一次是红球,第二次也是红球;

②第一次是白球,第二次也是白球;

③第一次是白球,第二次是红球;

④第一次是红球,第二次是白球。

(1)连续2次抽取红球,题目意在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

(2)在第一次抽取红球是条件,是个必然事件,那么题目中要求的第二次也抽到红球其实就相当于袋中只有9球(5个红球),求抽到红球的概率,所以答案是。

对比发现两个题目的区别:题目(1)中的第一次抽取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白球,我们只是计算2次都抽到红球的概率;题(2)中的第一次抽取的则必须是红球,即第一次抽到红球的事件必然发生,其发生的概率为1。

解:设第一次抽到红球的事件为A,第二次抽到红球的事件为B

解法(二):第一次抽取是从10个球(有6个红球)中抽,故

(2)解法(一):公式法,第一次抽取红球的条件下,第二次也抽取红球的概率为

解法(二):因为事件A为条件,即A事件为必然发生事件,P(A)=1;B事件发生的概率为P(B)=,则AB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为

解法(三):缩小样本空间法,即“第一次抽到红球”的条件发生后,计算在9个球(含5个红球)中抽到红球的概率为

以上题目我们可以对比归纳出,判断是否符合条件概率的标准是:“条件”是不是一定要发生,如果“条件”不是一定发生的,则不是条件概率;如果“条件”一定发生,则满足条件概率,计算的方法有三种:(1)公式法,即;(2)利用“条件P(A)=1”,只需计算两个事件同时发生,即P(AB)= P(A)·P(B);(3)缩小样本空间法,即在“条件”发生后的样本空间内计算概率,此法相对更容易理解,计算更加简单。

此考点一般以客观题考查,或者在主观题中的第一问,难度不高,同学们针对此考点一定要将训练的重点放在“条件”的“识别”上,牢记一个标准“一定发生的才是条件”。明确方向,细心计算,考点得分将不是问题。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样本空间白球红球
概率统计中样本空间刍议
关注问题本质 提升数学素养
一定、可能和不可能
古典概型中一道易错题的思考
概率中的摸球问题
概率与统计高考解答题考向
全概率公式的教学方法研究
走迷宫
把握教学要求 凸显知识本质
盒子里装的是什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