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迎来大数据“黄金时代”数据安全需求更加迫切

2016-04-11张鹏

通信世界 2016年25期
关键词:张鹏黄金时代数据源

本刊记者│张鹏

中国迎来大数据“黄金时代”数据安全需求更加迫切

本刊记者│张鹏

当前大数据在中国已经具备了根植的厚土,不再是空中楼阁,面向大数据的业务应用正在快速向各行业领域渗透。

大数据作为信息产业的最新热点,近两年不断得到国家重视和社会关注。在政府层面,去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随即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进一步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产业界也是积极行动,来自互联网、IT以及传统通信领域的各家企业纷纷加快了对于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服务的研发推广。

如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近日披露,其关联公司菜鸟网络借助于大数据技术,已经将快递服务覆盖到了全球224个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西班牙、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印度等新兴市场业务正在逐步开展。

国家发改委也在近日下发了“关于申报大数据领域创新能力建设专项的通知”,不仅明确了相关专项建设的目标、内容和重点,还将围绕大数据基础技术和应用技术两个维度,组建13个国家级大数据实验室。

其中,在提升大数据基础技术支撑能力方面,重点内容包括建设大数据系统计算技术、大数据系统软件、大数据分析技术、大数据流通与交易技术、大数据协同安全技术等五类国家工程实验室。

可以说,当前大数据在中国已经具备了根植的厚土,不再是空中楼阁,面向大数据的业务应用正在快速向各行业领域渗透。在近期召开的2016中国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研讨会暨联盟成立大会上,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副司长陈家春表示,中国已经为大数据发展做好了准备,主要基于四大优势基础。

中国市场迎来大数据发展机遇

首先,产业基础不断夯实,截至今年6月,国内网民数量达到7.1亿,移动电话用户规模突破13亿。如果按照每户月均接入流量700M计算,那么中国的互联网规模将进入G时代,而每天产生的数据量更是极其庞大。有数据显示,我国数据总量正以年均50%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20年将占全球21%,中国正在成为真正的数据大国。

其次,技术基础不断进步,我国的信息通信技术正在逐步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一些软硬件企业逐步掌握了大数据相关核心技术,一些互联网企业已率先建设大数据平台并开展运营。对于大数据产业发展中推崇的开源模式,来自中国的产业企业也是积极贡献,不断加重自身在开源标准中的比重。

再次,产业环境逐步成熟,数据统计显示,2015年我国云计算带动的上下游产业规模超过了3500亿元,这为大数据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支撑,一批新兴的大数据企业崛起,各种新模式业态脱颖而出,形成规模的同时也吸引了社会资本,良性的大数据发展环境正在建立。

最后,市场应用逐步扩大,一些互联网企业率先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数据资源整合和挖掘,并应用于网络的社交、电商、广告、搜索等多种业务。多行业不断基于大数据推出应用服务,比如在金融行业,一些互联网金融平台推出的基于大数据的风险防控、信用评价等应用取得了不错效果。

保证数据源安全性是首要瓶颈

不过,陈家春副司长也表示,尽管大数据产业在中国得以发展,但依然存在挑战和瓶颈,比如信息不互通、共享机制尚未建立、技术创新仍显不足、法律法规及标准尚待完善、人才资源仍然短缺等。

尤其在保证数据源安全性方面,目前在法律法规和行业监管方面还存在很多空白,这也是相当一部分政府机关迟迟未能公开数据的主要顾虑之一。

可以看到,现阶段大数据主要集中在政务、电信、金融、互联网等领域,而更大规模的数据资源则是掌握在政府部门,虽然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数据共享是大数据的发展基础,但共享的同时,如何有效利用数据源及保障数据源的安全性则显得更加急迫。

编辑|张鹏 zhangpeng@bjxintong.com.cn

猜你喜欢

张鹏黄金时代数据源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main components in ceramic raw materials based on the desktop LIBS analyzer
Competitive effect between roughness and mask pattern on charging phenomena during plasma etching
基于PLC控制的平移式自动门设计
理发风波
Web 大数据系统数据源选择*
基于不同网络数据源的期刊评价研究
基于真值发现的冲突数据源质量评价算法
分布式异构数据源标准化查询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