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高油甘蓝型油菜宁油22的选育与栽培要点
2016-04-11付三雄戚存扣张洁夫浦惠明
付三雄++戚存扣+++张洁夫+++浦惠明+++陈松+++周晓婴+++陈锋++高建芹++龙卫华+++胡茂龙+++张维
摘要:宁油22是从甘蓝型油菜品种宁油12号中经系统选育而成的常规油菜新品种,属甘蓝型油菜中熟品种类型。株高162.20 cm,一次分枝9.22个,二次分枝8.46个。结角密,单株有效角果数424个,角果中长。每角种子数20.02粒,千粒质量3.72 g。芥酸含量0.21%,硫苷含量20.91 μmol/g,含油量45.17%。全生育期244.2 d,比对照早熟0.5 d。江苏省油菜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平均产量2 896.43 kg/hm2,比对照增产3.82%。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宁油22比对照增产13.03%。菌核病抗性中等,抗倒性强,抗寒性中等,适合机收。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常规种;系统选育;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34.30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6)02-0111-02
收稿日期:2015-01-30
基金项目: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编号:CARS-13);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编号:CX(13)2013]。
作者简介:付三雄(1976—),男,湖北汉川人,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油菜遗传育种研究。Tel:(025)84390368;E-mail:naufsx@163.com。经过多年的育种实践,油菜产量水平已经得到大幅度提高,因此提高油菜籽的含油量成为提高油菜生产效益的关键[1],也是提高产油量的最有效方式[2]和油菜育种的主要目标[3]。宁油22(参试代号:092002)是常规油菜新组合,是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从甘蓝型油菜品种宁油12号中经系统选育而成的新品种,属甘蓝型油菜中熟品种类型。系选亲本宁油12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育成的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于200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4]。宁油22于2010年参加江苏省常规油菜预备试验,随后进行连续2年常规区试后,于2013年进入江苏省常规油菜生产试验。2014年该品种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苏审油201403。宁油22具有高产、高油、适合机收特点。本研究介绍了宁油22的选育过程及其主要特征特性和栽培要点,旨在为宁油22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及油菜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1选育过程
1.1亲本来源
系选亲本为甘蓝型油菜品种宁油12号。宁油12号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育成的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于200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宁油12号是应用杂交育种方法选自甘蓝型油菜丹312×88-2051组合。丹312是原丹阳县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甘蓝型油菜常规品系,88-2051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育成的双低油菜品系。宁油12号表现高产、抗倒、较耐寒。但其不足是含油量低(37.92%)、易感菌核病等。由于其株型好,株系间含油量变异大,2005年开始对宁油12号群体进行含油量分离筛选。通过连续多年多代含油量、产量、品质和目标农艺性状的筛选鉴定,于2010年育成092002品系。
1.2选育经过
2003年:种植宁油12号6个小区。
2004年:春自交90个单株,测定品质,入选8个单株秋播种植成8个小区。
2005年:春自交80个单株,收获后测定单株芥酸、硫代葡萄糖苷含量及含油量,获得24个含油量超过42%的双低单株,筛选10个单株秋播在株系鉴定圃,种植10个株系。
2006年:油菜开花期目测入选5个株系,每个株系自交10个单株,收获后经品质性状鉴定入选19个双低、高油单株,秋播进入产量鉴定圃进行农艺性状、产量性状鉴定。
2007—2008年:连续2年继续在产量鉴定圃进行产量及农艺性状鉴定。
2009年:多点重复品系比较试验,入选092002品系。
2010年:参加江苏省油菜预备试验092002品系。
2特征特性
2.1产量表现
2010—2011年度江苏省常规油菜区域试验,宁油22平均产量2 763.00 kg/hm2,比对照苏油4号增产3.60%。2011—2012年江苏省常规油菜区域试验,平均产量 3 029.85 kg/hm2,比对照苏油4号增产4.04%,增产明显。2年平均产量2 896.43 kg/hm2,比对照增产3.83%。2012—2013年江苏省常规油菜生产试验,平均产量 2 643.90 kg/hm2,比对照增产13.03%(表1)。
2.2品质性状和抗性表现
2013—2014年度江苏省油菜生产试验种子样品检测结果表明,该品种种子芥酸含量为0.21%,种子中硫苷含量 20.91 μmol/g (脱脂干粕),含油量45.17%,比对照苏油4号含油量高2.89百分点。2011—2012年度江苏省油菜区试抗性鉴定结果,菌核病发病率为27.88%,病情指数为22.20;受冻率62.70%,冻害指数20.82。2012 —2013年度江苏省油菜区试抗性鉴定结果,菌核病发病率为30.49%,病情指数为17.49;受冻率 6.72%,冻害指数3.36。2年平均菌核病发病
2.3特征特性与农艺及经济性状
宁油22属甘蓝型常规油菜,幼苗子叶肾脏形,幼茎青绿,叶色较深,叶缘波状,越冬半直立。全生育期244.2 d,比对照早熟0.5 d。株高162 cm,一次分枝9.2个,二次分枝8.5个,大花瓣,花瓣重叠,黄花,有效角果数424个,角果中长、挺直,籽粒排列紧密,每角籽粒数20.0粒,千粒质量3.7 g,熟相好。菌核病抗性中等,抗倒性强,抗寒性中等,适合机收(表3)。
3栽培及种子生产技术要点
3.1栽培技术要点
(1)适期早播早栽。根据近几年来各地试验结果,移栽播种期为9月上中旬,用种量2.25 kg/hm2左右。直播播种期为9月下旬,用种量3.75 kg/hm2左右。(2)合理密植。移栽大田,10.5万~12.0万株/hm2,株行距根据自然条件、种植习惯而定,但要栽足基本苗。直播密度不少于30万株/hm2。土壤肥力好的地区可稀些,否则宜密植。(3)肥水管理。产量目标3 000~3 750 kg/hm2时,总施氮量为240~300 kg/hm2(纯氮),磷(P2O5)120~150 kg/hm2,钾(K2O)225 kg/hm2。氮肥作基肥、腊肥、薹肥,比例为5 ∶3 ∶2。磷、钾肥全部用作基肥。基肥、腊肥以氮-磷-钾复合肥或油菜专用肥为主,薹肥以速效氮肥为主。缺硼地区、缺硼土壤要增施硼肥,用硼砂 15 kg/hm2 作苗肥或基肥施用,初花期可喷施速效硼。巧施薹肥,一般可施尿素75~300 kg/hm2,根据土壤肥力、长势长相决定薹肥施用量和施肥时间。旺长田少施、迟施;春发不足时,宜早施、重施薹肥。(4)防治菌核病。于初花、盛花期用多菌灵、菌核净、菌核清等喷雾防治菌核病。(5)规模种植。连片种植,集中种植,防止串花,保证双低品质。
3.2种子生产技术要点
(1)原原种基地。采用纱网大棚或自然生态隔离繁殖亲本原原种。(2)用亲本原原种扩繁生产亲本原种,要选好田块,安全隔离。繁种田与其他十字花科作物间的隔离距离不小于1 000 m。(3)精细整地。规格播种苗床播种量9 kg/hm2。(4)适时移栽。确保质量移栽密度为12万株/hm2左右。(5)科学施肥。防病治虫。基、腊、薹肥比例为5 ∶3 ∶2。(6)去杂去劣。于不同生育阶段拔除杂株、劣株和田间自生株。(7)适时收获。单打、单收、单运、单贮。
参考文献:
[1]李云昌,胡琼,梅德圣,等. 选育高含油量双低油菜品种的理论与实践[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6,28(1):92-96.
[2]傅廷栋. 油菜品种改良的现状与展望[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4,34(增刊1):1-4.
[3]王汉中. 中国油菜品种改良的中长期发展战略[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4,26(2):98-101.
[4]戚存扣,浦惠明,傅寿仲,等. 双低高产甘蓝型油菜新品种——宁油12 号[J]. 江苏农业学报,2003,19(4):210.李健忠,郝浩浩,薛立新,等. 打顶后喷施油菜素内酯和吲哚乙酸对烤烟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6,44(2):1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