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等特殊教育师资研究热点领域分布

2016-04-10郭文斌方俊明

山东高等教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全纳师资专业化

郭文斌,方俊明

(1.陕西师范大学 田家炳教育书院,陕西 西安 710062;2.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上海 200062)

一、引言

2006年我国6到14岁学龄残疾儿童为246万人,占全部残疾人口的2.96%。学龄残疾儿童中,63.19%正在普通教育或特殊教育学校接受义务教育。[1]随着国家大力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及少年的入学率,加快建设既具备教师资格又兼具其他专业技术职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2]2007年我国特殊学校达到1 667所,接收58.3万残疾儿童。[3]截至2011年,我国特殊教育专任教师数量达到39 650人,其中研究生毕业405人,本科毕业17 479人,专科毕业17 612人,高中及以下阶段毕业4 154人。[4]到2020年,随着我国特殊教育体系的完善,基本实现市(地)和30万人口以上、残疾儿童少年较多的县(市)都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5]我国对特殊教育教师的需求还会大量增加。特殊教育教师不仅要具备组织教学和应变课堂的基本能力,而且还应该掌握与特殊儿童康复相关的知识和技能。[6]特殊教育教师的规模大小和质量高低对于特殊教育质量提升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高等特殊教育是特殊教育的母鸡,是确保办好特殊教育的重要保障,[7]不仅能够提供高素质的特殊教育教师队伍,而且还对特殊教育事业发展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如何保证高等特殊教育师资的数量和质量均能达到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国内研究者近些年对高等特教师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论述。为了对我国今后高等特教师资建设提出更为科学和合理的建议,本文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方式对2000-2015年来国内高等特教师资热点进行了梳理。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资料

在中国期刊总库中采用标准检索方法,检索主题定为“高等特殊教育”和“师资”,检索时间限定为“2000-01-01到2015-12-31”,共查阅到502篇相关文献。删除各地年鉴,会议通知以及单位介绍等文献,共查询到有效文献406篇,涉及到469名作者。对上述查阅到的文献统一进行编码,并进一步规范关键词。

(二)知识图谱绘制工具和过程

采用Bicomb2.0和SPSS22作为知识图谱绘制工具,绘制的基本操作步骤详见已发表文献。[8]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高频关键词词频排序及分析

通过使用Bicomb软件对406篇文献进行关键词统计,共得到有效关键词403个。确定其中词频大于5的29个关键词为高频关键词,占总关键词数量的7.20%。对高频关键词词频进行排序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高频关键词词频排序统计表

从表1可以看出, 首先,29个高频关键词出现频次为342次,占所有关键词频次831次的41.16%。其次,通过高频关键词词频排序,可初步看出近十五年来,我国高等特殊教育师资研究前10的热点词汇为(除去高等特殊教育、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师资):对策(18)、师资(15)、特殊教育教师(13)、现状(12)、师资培养(11)、随班就读(10)、师资培训(10)、全纳教育(9)、特殊教育(8)、师资队伍建设(8)。

(二)高频关键词的Ochiai系数相异矩阵及分析

使用Bicomb软件对29个高频关键词进行共词分析生成共词分析矩阵,将此矩阵导入SPSS22,选取Ochiai系数,将其转化为29×29的共词相似矩阵。然后,使用计算公式“1-相似矩阵”获得相异矩阵,用于多维尺度分析。相异系数矩阵结果见表2。

表2 高频关键词相异系数矩阵(部分)

表2中的Ochiai系数相异矩阵中的数字表明数据间的相异性,数值越接近1,表明对应的两个关键词间的相似度越小、距离越远;反之,则表明相似度越大、距离越小。[9]从表2可以看出,各关键词与高等特殊教育由近及远依次为:师资(0.712)、现状(0.824)、对策(0.832)、特殊教育学校(0.978)、特殊教育教师(1.000)、特殊教育师资(1.000)。这表明,研究者在论述高等特殊教育时,会更多地提及师资、现状和对策,而较少把高等特殊教育和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教师以及特殊教育师资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说,在高等特殊教育师资研究领域,少量文献涉及到特殊教育与特殊教育教师以及特殊教育师资间的关系,大量文献围绕特殊教育学校的师资现状与对策研究领域展开,内容主要围绕较浅层次的现状描述和对策建议展开。

(三)高等特殊教育师资研究领域聚类图及分析

以SPSS22为聚类工具,对高频关键词的相似系数矩阵进行逐次聚类分析,结果见图1。

图1 高等特殊教育师资研究领域关键词聚类图

从图1可以直观地看出,2000-2015年高等特殊教育师资研究领域的高频关键词根据距离远近可分为5个领域,具体分布结果见表3。

表3 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结果

领域1为高等特殊教育及师资研究,包括8个关键词:对策、问题、师资培养、师资培训、高等特殊教育、特殊教育师资、师资队伍建设、特殊教育学校。高等特殊教育不仅担负着科研任务,更担负着向基层输送和培育优质教师资源的重任。高等特殊教育作为特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龙头和带动作用。[10]建设一支适应时代要求的高层次、高素质、高水平和富于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是适应我国高等特殊教育改革与发展,推动其迈上新台阶的必然要求。[11]只有重视高等特殊教育师资培训问题,才能保证我国高等特殊教育工作沿着健康、良性的方向发展。[12]而高等特殊教育在师资培训中不仅存在结构性问题和管理问题,更存在课程问题:高等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不仅缺乏教材,而且缺乏长期、规范的培训计划,难以保持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的系统性与连续性。[13]要改变上述师资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改善和提升高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质量,可以采取的方法有:拓展高等特教师资培养模式;适时调整特教专业课程结构;合理选择课程内容,[14]形成全国性的培训平台及网络,坚持高等特殊教育教师认证制度等一系列规范体系。[15]

领域2为特殊教育师资现状调查研究,包含8个关键词:学校体育、调查、特殊教育、师资、现状、调查研究、特殊学校、模式。对特殊教育师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存在下列问题:学前特殊儿童的教育机构对特殊教育认识不到位,师资培训欠缺,以及由于体制问题导致效益不高、资源无法整合;[16]特殊教育女教师多于男教师,中青年教师多于老年教师,[17]特殊教育教师的学历层次普遍较低,专业修养不够;[18]工作态度不积极、工作压力偏大;[19]特殊教育职前课程设置不合理,[20]在职培训力度偏弱,职后培训体制不完善。[21]要解决上述问题,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首先,必须将特教融入大教育体系,深化幼教体制改革;[22]其次,建立并完善特殊教育教师招聘制度和岗前培训制度;[23]第三,特殊教育教师培养与培训要不断向资格证书制和高学历、科研型方向发展和完善;[24]第四,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普通学校的资源教室和资源教室指导教师队伍建设;[25]第五,注重普通学校教师的特殊教育理念和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培训工作。[26]

领域3为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包括4个关键词:课程设置、专业建设、师资现状、培养模式。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包括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以及培养模式等内容。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既取决于课程设置,更依赖于课程实施。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知识载体和保证。[27]特殊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归纳为以专科特殊师范教育、本科特殊师范教育为主要内容的职前培养模式和以短期非学历培训、长期函授学历培训为主要形式的职后培训模式。[28]我国特殊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有:本科层次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课程设置不能满足特殊教育实践需求;[29]传授学生从事具体学科教学所需的本体性知识类课程较少,[30]心理学、医学等课程设置和建设比较薄弱;学生什么都学了一点儿,都知道一点儿,但什么都不精;[31]师资队伍生师比不合理、年龄两极分化;[32]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以封闭式和定向型师资培养为主。以下措施可以解决上述问题。首先,明确本科层次特殊教育专业目标为培养特殊教育师资;[33]其次,实行课程分层和分流,增强课程实用性,力求课程综合化,加强行动研究能力的培养等;[34]第三,调整师资数量,优化生师比;第四,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既要从封闭式、定向型师资培养向开放式、非定向型模式转变,又要从单一模式向多样化模式转变,[35]构建职前、职后一体化的专业教育体系。[36]

领域4为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包含4个关键词: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美国、特殊儿童。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指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经过专门训练,达成培养目标及标准规格要求,成为具备专业素质和专业资格的合格教师的培养和成长过程。[37]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既包括特殊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又包括特殊教师个体的专业化,二者密不可分,互相促进。[38]基本条件和内在素质是特教教师专业标准的两个方面。基本条件指特教教师在学历、专业、特教专业技能、实习期等方面的规定;内在素质指崇高的专业道德和人道主义服务精神、先进教育理念和正确教育信念、复合型知识结构和综合型能力结构、健康心理和良好个性品质、自我专业发展需要和意识等。[39]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直接关系到特殊儿童受教育的权利和特殊教育的质量,[40]我国特殊教师专业化中存在特殊教育教师数量严重缺乏、专业水平不高、培训制度不完善等问题。[41]要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国家必须重视特殊教育,加强对特教的改革和管理,加强高等师范院校的特殊教育系(学院、专业)师资和科研力量,使特殊教育有更加完善和更加专业的教育教学体系,形成特殊教育专门的学术机构和学术团体;[42]其次,应尽快制订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标准,将教师的学历要求转为资格要求;[43]第三,改革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方式,构建职前、职后一体化的专业教育体系;[44]第四,革新特殊教育教师培训方式,促进特殊教育教师教育发展;[45]45-49第五,改革教师评价与教师激励制度,[46]鼓励教师尽快改善和提升自身专业结构。

领域5为全纳教育下的特殊教师教育改革研究,包括5个关键词:学前特殊教育、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全纳教育、教师教育。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发表《萨拉曼卡宣言》,首次明确提出“全纳教育”。全纳教育倡导学生就近参与学校的文化、课程和社区活动,减少他们的被排斥感。[47]我国从1987年开始试点随班就读,并于1994年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一模式。现今,在“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中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全纳教育逐渐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48]理想的全纳型教师知识素质模型应当包括四个方面:首先,包含特定专业知识的基础层面;其次,包含教育学、教育心理、教育管理、现代教育技术等教育理论的教师资格层面;第三,包含全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全纳教育理论的特殊需要教育层面;第四,包含盲文、手语、行为矫正等方法和技术手段层面。[49]在中国推广与实践全纳教育,不仅要进行政策、资源、课程与评价等方面的变革,更要进行教师教育体制的调整与改革,以适应全纳教育发展的需求。[50]在全纳教育理念下,未来特殊教育教师培养课程的功能和效率需要提升:[51]首先,从过去仅仅注重特殊教育,向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融合转化;其次,特殊教育专业课程目标设置上,不仅注重学科知识和特殊教育专业知识的整合,更注重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和职业适应性等综合素养的提升;最后,课程简约化和概括化程度不断提高,课程设置从过去以盲、聋或者肢体残疾等单一类型群体为讲授对象,转向为以感知觉障碍、智力障碍和多重障碍等多类型群体为讲授对象的综合化方向发展。

(四)高等特殊教育师资研究热点知识图谱及分析

以SPSS22为多维尺度分析工具,以聚类分析生成的系数矩阵为数据,进行ALSCAL分析,并结合聚类分析结果,绘制出高等特殊教育师资研究热点知识图谱,结果见图2。

图2不仅进一步验证了图1的聚类结果,而且还通过战略坐标更直观地展示了高等特殊教育师资研究主要围绕5个领域展开。高等特殊教育及师资研究(领域1)位于研究的中心,其领域内8个构成关键词间的联系比较紧密。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领域3)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深入的调查研究。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领域4)和全纳教育下的特殊教师教育改革研究(领域5)间的关键词联系紧密,主题明确;北京师范大学、南京特殊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改名为南京特殊师范学院)、华东师范大学、邯郸学院等机构正在进行系统、正规研究。特殊教育师资现状调查研究(领域2),研究主题间8个关键词关系比较松散,处于整个研究的边缘地位,在整个研究中所占的比重和影响较小。

图2 我国高等特殊教育师资研究热点知识图谱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我国高等特殊教育师资研究主要围绕五个方面展开,分别为:高等特殊教育及师资研究、特殊教育师资现状调查研究、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全纳教育下的特殊教师教育改革研究。第二,高等特殊教育及师资以及特殊教育师资现状调查两个研究领域占据了研究文献的大多数。前者不仅处于高等特殊教育研究的核心地位,而且各个关键词之间的关系也比较紧密;后者虽然也占据了大多数的研究文献,但是其关键词之间的联系比较松散,今后应该加强该领域的研究。第三,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领域的研究所占比重较少和影响较小,处于较为边缘的地位,今后应加大对该领域的研究。第四,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和全纳教育下的特殊教师教育改革两大领域的研究主题明确,构成它们领域的关键词之间联系也比较紧密,国内学者正在对这两个领域展开系统、正规研究。

在今后的高等特殊教育师资研究中,首先,不应满足于高等特殊教育师资现状的简单描述,而应该加强高等特殊教育和高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促进一线教师教学理念和技能提升的专题研究。其次,应考量特殊教育专业化、特殊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和社会需求三者之间的联系,以系统论的观点构建合理的高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方案。第三,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高等特殊教育师资的联合调查,协调全国特殊教育专家,展开全国性团队协作,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培训教材的审订和编写工作。第四,政府和教育部门要根据不同时期高等特殊教育师资的具体需求变化,设置不同的科研指南,充分发挥课题的示范和引领作用,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与基层特教学校相结合,[52]深入开展高等特殊教育师资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二号)[EB/OL]. http://www.gov.cn/fwxx/cjr/content_1308391.htm.

[2]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EB/OL]. http://www.chinalawedu.com/news/1200/22598/22615/22793/2006/3/he7396032197360029150-0.htm.

[3]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中国残疾人事业主要业务发展情况(2003-2007年)——教育[EB/OL]. http://www.gov.cn/fwxx/cjr/content_1311969_2.htm.

[4]教育部.特殊教育学校专任教师学历、职称情况[EB/OL].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200/201201/129540.html.

[5]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chinalawedu.com/new/1200_22598__/2010_7_30_ma0191224361037010210384.shtml.

[6]曹静萍,王和平.特校脑瘫儿童教育与康复训练整合模式(IERT)的探讨[J].现代特殊教育,2010,(Z1).

[7]刘莹,徐雯.江西省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探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8][9]郭文斌,方俊明,陈秋珠.基于关键词共词分析的我国自闭症热点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10]曲学利,吕淑惠.我国高等特殊教育的现状及发展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4,(6).

[11]李霞.关于加强高等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8,(4).

[12]李冬梅.浅谈高等特殊教育的师资培训[J].长春大学学报,2007,(5).

[13]杨晓,吕晓乐,姜春萍.关于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培训的构想[J].中国特殊教育,2002,(2).

[14][31]王雁,顾定倩,陈亚秋.对高等师范特殊教育师资培养问题的探讨[J].教师教育研究,2004,(4).

[15]宋红亮.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培训体制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4,(9).

[16][22]张燕.北京市学前特殊教育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特殊教育,2003,(4).

[17]甘昭良.福建省特殊教育师资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4,(4).

[18][25][26]向友余,张文京.关于四川、重庆等地特殊教育师资现状的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2003,(6).

[19]蔡卓倪.成都市学前特殊教育师资现状调查与分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3).

[20]朱琳,孙颖.北京市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现状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2011,(8).

[21][24][35]于靖.吉林省特殊教育学校师资现状及应对策略[J].绥化学院学报,2008,(5).

[23][27][51]丁勇,陈岳.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目标、课程与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5,(1).

[28]王敬峰.高等特殊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08,(5).

[29][33]于素红.我国本科层次特殊教育专业建设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特殊教育,2012,(1).

[30]王辉,方常春.高等师范学校特殊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特殊教育,2004,(6).

[32]李欢.我国高、中等院校特殊教育专业建设现状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1,(17).

[34]唐春梅,成慧平.特殊教育师资专业化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特殊教育,2006,(8).

[36][43][44]谈秀菁.中国教师专业化研究对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06,(6).

[37]丁勇.专业化视野下的特殊教师教育——关于特殊教师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6,(10).

[38]赵巧云.河北省特殊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9,(6).

[39]赵巧云.我国特教教师专业化发展标准刍议[J].中国特殊教育,2009,(4).

[40][41]甘开鹏,郑秀娟.论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11).

[42]张悦歆.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与特殊需要教育[J].中国特殊教育,2004,(2).

[45]李明虎.美国特殊教育教师教育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

[46]郑俏华.论特殊教育学校师资队伍专业化发展策略[J].中国特殊教育,2005,(8).

[47]黄希利.全纳教育研究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特殊教育,2006,(11).

[48]孙仲毅, 钟文芳.全纳教育理念下职前普通教师培养方案探索——以加拿大新不伦瑞克省全纳教育师资培养实践为例[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1).

[49]兰继军,于翔.加强教师教育改革,培养全纳型的教师[J].中国特殊教育,2006,(1).

[50]李拉.全纳背景下的教师教育改革[J].继续教育,2011,(1).

[52]方俊明.坚持科研先行和加强特殊教育专业人员的培养[J].中国特殊教育,2009,(4).

猜你喜欢

全纳师资专业化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特拉维夫首个全纳学校
公平高效:冰岛全纳教育模式及启示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师资介绍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