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堂: 抓实农民工“回流” 创业工作

2016-04-10周健

四川劳动保障 2016年6期
关键词:金堂县劳动力农民工

金堂:抓实农民工“回流”创业工作

成都市金堂县曾是全国“打工第一县”,高峰期每年在省外务工人员达17万人,年创劳务收入60亿元。随着县域经济和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金堂县按照“输出劳动力、引回生产力,输出打工者、引回创业者”思路,加快推动外出劳动力回乡创业就业,有力带动了全县经济社会提升发展。先后被评为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全国农民工创业就业示范基地、西部地区农民创业促进工程试点县。

积极回引:返乡创业取得良好效果

政策创新回引返乡创业。顺应产业转移规律,金堂县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政策,对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给予经济性补贴,推动劳动力资源双向开发。抢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契机,在土地、融资、行政审批等环节开设“绿色”通道,深化“双创小镇”,通过财政资金补贴、建立银政企三方联系机制、搭建创业融资服务平台等措施,引导农民工兴办实体或自谋职业。近五年来,全县共有8600余人返乡创业,带动农村劳动力本地就业5.4万人;建立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基地21个。

产业融合引领返乡创业。按照“三区两带”特色产业布局,以项目为载体,引领结构调整。目前,返乡创业者流转土地30亩以上的1400余户,领办家庭农场70个、合作社300余家。在竹篙镇建成全省首个回乡创业园,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新建标准化厂房4.3万平方米,入驻企业7家,提供就业岗位1500个。返乡创客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业态。

搭建平台吸引返乡创业。广开渠道让返乡农民工进入农村基层组织或专业协会。针对产业发展、创业意向、专业需求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返乡农民工创建的农业园区、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不仅带动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而且解决了近2万个家庭的留守难题。返乡农民工积极投资兴办各类社会事业和公益事业,积极参与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提高了农村基层治理水平。

强化保障支持返乡创业。将农民工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和工作考核体系,每年县委政府组团到外出务工人员集中地开展慰问和回引。通过评选“十佳创业明星”,导向鲜明的尊重创业者、企业家及农民工。建立政府维权、社会维权、法律维权机制,维护返乡创业就业农民工合法权益。

迎难而上:解决创业实际困难

金堂县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人员结构性矛盾凸显、创业资金链不完善、创业项目要素保障不足等难题。为了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金堂县结合全域成都实际,立足当地探索实践,着力加强四个方面的工作。

拓宽融资渠道,解决资金来源。积极组建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激活金融机构信贷机制,开放融资渠道。建立和完善资信评估制度,试行农民承包土地抵押,大力推进“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增加农村资金供给,改善融资服务。县级财政匹配一定规模资金,扩大农民工创业小额贷款担保基金规模,确保资金及时到位。加大政策扶持,政府用于开发性生产经营项目的资金向返乡创业农民工倾斜,促使从事农业信贷工作的金融机构对返乡农民工创办的企业和从事的养殖业项目以及非农产业项目给予优先支持。

加强创业培训,强化跟踪服务。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创业能力培训,提升其创业就业能力。建立健全培训资质认定机制、经费补贴与培训效果挂钩机制,提高创业培训实效。强化对创业培训学员的后续服务,建立健全学员档案,聘请工作人员,全程为创业人员提供创业孵化、开业指导、项目论证、决策参与、税费减免等服务,提升创业成功率。

加大宣传力度,共建创业氛围。加大返乡创业优惠政策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共同促进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的良好环境。强化激励,适时对创业典型、在创业促就业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有效推进返乡创业工作纵深发展。

强化区域互动,完善创业载体。深化区域劳务合作,引导在外农民工自主创业,搭起异地创业、回乡创业和招商引资的桥梁。加强就业创业载体建设,引导返乡农民工创业,兴办经济实体,切实推动创业带动就业。

成都市金堂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周健

猜你喜欢

金堂县劳动力农民工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金堂县人力资源形势分析与研判
四川省金堂县职业高级中学:多元融合发展 增强技能支撑 加速培养人才
金堂县:“春风行动”激活创业就业“一池春水”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金堂大学生的消费情况及带来的经济影响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